s 阅读页

一 、股票就是一种商业,与游戏无关

  在投资者眼里,巴菲特拥有某种能够点石成金的魔力,他买哪只股票,哪只股票就会涨,也难怪所有的投资者都梦想能与巴菲特同进退,在股票市场上有所作为呢!不过,既然巴菲特讨厌那种不经大脑、没有主见的从众行为,他也不会赞同人们对他一味地模仿。

  巴菲特投资的一举一动,不但经常是新闻的焦点,同时也是投资者模仿的对象。

  自2003 年3 月起,巴菲特积极买进中国最大石油生产商——中石油的股票,目前已拥有中石油13.35 %的股权,成为中石油的第三大股东。而中石油的股价从2010 年以来,也已大涨58 %,巴菲特今年投资中石油获利超过23 亿美元。

  巴菲特投资中石油的举动一度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近年来,全世界都掀起一股投资中国的热潮,中国也吸引了全球最大的玩家:安联保险、家乐福连锁超市、花旗银行、可口可乐、柯达、通用汽车、本田汽车、和记黄埔、米其林轮胎、新闻集团、西门子、新力集团、沃尔玛超市等,它们无不从中国廉价的劳力和土地中牟利。不过,像伯克希尔-哈撒韦这样的法人投资机构却一直对中国经济持怀疑的态度。而巴菲特最终投资中石油,说明全球最精明的投资者对中国的前景充满信心。因为巴菲特毕竟不是一个对刚崛起的市场有兴趣的投资者。因为他崇尚稳健的投资理念,他的举动必定会使更多的投资大户进场跟随。

  在投资者眼里,巴菲特拥有某种能够点石成金的魔力,他买哪只股票,哪只股票就会涨,也难怪所有的投资者都梦想能与巴菲特同进退,在股票市场上有所作为呢!

  不过,既然巴菲特讨厌那种不经大脑、没有主见的从众行为,他也不会赞同人们对他一味地模仿。

  现在,也许你已经将巴菲特的大量格言都背了下来,并深深地铭记于心了吧!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不过,学习巴菲特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真正了解他的思考方式。

  大多数投资者都可能将股票看成是一种筹码,而将投资行为本身视为一种游戏。

  而巴菲特则走在他们的对立面,在巴菲特的眼里,股票就是一种商业,它与游戏无关。

  从踏进投资这一行开始,巴菲特便一直按照格雷厄姆的选股原则,寻找廉价的、有成长价值的股票。不过,他的注意力并不总在股票上面,而是努力获取商业洞察力。

  他开始把股票看成是一种商业,在寻找价值的同时,就像所有的投资者所做的那样,他还把增长看成是价值的另一个方面。

  对巴菲特来讲,购买股票最重要的就是从价钱只有一美元的购买中获取两美元的收益。他说:“在价值的计算过程中,增长一直是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它构成了一个变量,这个变量的重要性是很微妙的,它介于微不足道到不容忽视之间。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20 世纪80 年代就买下了可口可乐公司,当时可口可乐公司的市盈率和收入所得仅仅是现在的一个零头,而巴菲特则看中了它在全球化发展中的巨大潜力,他认为它将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大受欢迎的大众饮料,后来可口可乐公司的全球性发展果然证实了他的看法。

  这种商业洞察力以及将股票看成是商业的操作思路让巴菲特受益匪浅,纵观他的投资历程,他并没有像许多投资家那样经历过大起大落,而是一直非常平稳。他关注其他人没有注意到的信息,就像一个企业所有者那样考虑问题,这样一来,他必定比别人想得更周到、更长远。

  多年来,他遵循最基本的价值投资原则,不只是对一个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感兴趣,同时还对一些基本原理和公司的成长前景、考虑公司的竞争能力感兴趣。而大多数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则可能是公司的股价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不会上涨。

  巴菲特于25 岁时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这是一个距离华尔街有100 英里的中西部城市,他希望能在这里度过自己以后的岁月。1956 年春天,他在距他爷爷开的巴菲特杂货店不远的丛林大街租了一间房子居住下来。1996 年,这时的巴菲特已经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明星了,他在一次为促进内布拉斯加州的商业气候而举行的活动中担任张贴海报的工作。他解释了自己当初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远离华尔街的地方开始自己的投资事业,他说:“我选择在内布拉斯加州居住和工作,是因为我在这里有好多要做的事情。一方面,内布拉斯加州的气候非常适宜经济发展,对于任何形式的商业来讲都创造了真正的经济意义。当然,另一方面,内布拉斯加州还有许多著名的优点,比如说它有干净的空气、很低的犯罪率、高素质的学校和以努力工作跟勤勉为标准的中西部的工作道德,这些都是有利于商业发展的。

  聪明的投资者不会一成不变著名投资家罗伊曾说:“很多投资者拒绝接受这个新世界,多年来,他们一直在坚持自己的错误做法。在20 世纪30 年代里,格雷厄姆的确是一位伟大的股票分析师,他是注册金融分析师之父,也是当时每一个投资者心中的偶像。但是在1949 年以后,如果你还遵从他的建议来购买股票,你就一定会碰到大麻烦,时代在前进,事物在发展,他的那些学说,如今显得有些过时了。

  巴菲特从不讳言自己是格雷厄姆的弟子,他曾坦言自己有85%投资策略来自于格雷厄姆。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巴菲特的思路并没有停留于此。正如他所说的,任何不能永远前进的事物都将停滞。他在实践中发展了价值投资,对于某些不符合新情况的一些思路,巴菲特已将它们抛弃了。他说:“我逐渐发展了他的思路,从一个立场突然跳到另一个立场,这可不是我的风格。从入行至今,巴菲特其实一直也没有停止过改变。在应用价值投资策略方面,多年来,他的思路也有不小的改变。随着运作的资金数量越来越大,他认为先前那种运作较少资金的方式已经不适用了。他说:“当初在格雷厄姆的公司工作时,由于资金数目并不算大,我们常常用一张纸,将与某家公司有关的一切数字都记下来,如果我们碰到了在账面价值、营运资金、收益方面都合格的公司,我们就把它买下来,这种方法真是太简单了。可是这种方法现在显然已经不行了,我们得寻找其他的途径,我们必须学习如何在未来赢得可以稳定增长的现金流量。

  在格雷厄姆所处的时代里,工业主要以制造业为主,那时衡量企业的主要标准还是账面价值。一个聪明的投资者如果懂得科学地分析企业的财务与管理,那么他是可以将账面上的数字作为考察企业的量尺的。可是现在情况已经大为改观,我们面对的是服务与信息经济,传统的简单衡量企业账面价值的手段已经不适用新的形势了,这可能是所有格雷厄姆的追随者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对巴菲特来讲,虽然他本人对新技术企业兴趣不大,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故步自封,拒绝新事物。相反,他是一个乐于改变的人,他一直在与时代一起进步,他的投资理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巴菲特的好友、世界首富比尔· 盖茨曾这样形容他的忘年交:“沃伦· 巴菲特谈到投资时喜欢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就好比打棒球,要想打击成功,就必须要挥棒,这可能会击出好球,也可能会失败。但当你手执球棒时,不必考虑每一个投球。

  投资行业并没有亘古不变的法则与真理,伟大的投资家不仅要善于汲取前人思路的精华,更要乐于改变自己的投资理念与投资方法,以求能与时代同进步。事实上,那些在几十年前相当管用的理念与方法,在新的时代里可能已经不再适用了,聪明的投资者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自己的判断。

  我们学习巴菲特的投资理论也是如此,必须要灵活应用,而不是照本宣科。虽然在各国的投资市场里,某些大的准则是相通的,但毕竟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譬如美国的企业与日本的企业,二者在管理方面均有着很大的不同。投资者在运用巴菲特的投资理念进行实际操作时,也要因时而变,因地而变。

  用经营的观念做投资巴菲特将投资视为商业,在他看来,伯克希尔-哈撒韦虽然只是一家投资公司,但他是把它当成企业来经营的。

  从巴菲特经营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方式,我们不难看出他的企业经营法则。事实上,他不仅是这样经营自己的公司,对于自己所投资的控股公司,他也有着同样的要求。

  (1)与伯克希尔-哈撒韦长期拥有的经营策略相一致,公司的绝大多数董事都把自己的大部分资产投入了公司,然后靠薪水自食其力。

  (2)我们像运作合伙企业一样来运作伯克希尔-哈撒韦。查里· 芒格和我把公司视为股东们拥有资产的管道,而不是我们经营性资产的物主。

  (3)我们的长期经营目标是使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每股平均收益率最大化。

  (4)我们首先考虑直接拥有各行各业中那些能够创造现金,并且能让投资者获得平均资本回收率的企业。其次主要透过购买可上市流通的普通股,拥有部分业务类似的公司。

  (5)我们向股东提供极为重要的企业赢利状况,并帮助他们对这些企业作出判断。

  (6)希望那些没有被揭示的收益可以透过资本回收反映在企业的内在价值中。

  (7)企业很少借债,即使贷款的话,也会以长期固定利率的方式进行。

  (8)企业不会忽略股东的长期经济效益,不会为实现多元化而以一定的价格去购买整个经济领域的企业。

  (9)企业以留有利润是否给股东带来相等的市场价值作为衡量留有利润使用效率的标准,或者应当将利润分配给投资者。

  (10)只有在可以确定我们将获得和我们所付出的同样多的商业价值时,我们才会发行普通股;我们绝不会透过发行股票而出售公司的一部分,因为这与整个企业的价值存在根本的矛盾。

  (11 )不管价格如何,绝不出售伯克希尔-哈撒韦所拥有的好企业,宁愿让我们的总体业绩受损,只有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发生变化时我们才考虑出售股票。

  (12)我们会将企业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客观、公正地披露给股东。我们将会毫无保留地告诉股东想获知的企业经营实况,因为这是他们的权利。身为管理者,我们必须做到坦率,那些公开误导他人的企业管理者最终将使自己走入歧途。

  (13)一份出色的投资计划就像一份出色的产品或者商业兼并方案一样,是珍贵的、有价值的,不过它们同样都会受到资金规模的约束。

  巴菲特说过:“我们喜欢简单的企业。”所以,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属下的企业中,没有哪个是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的。在巴菲特看来,简单意味着能够被理解,就像可口可乐公司。它们生产浓缩糖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直接制成饮料,公司把它卖给那些获得授权的批发商和少数零售商进行瓶装和罐装。看看吧!这就是可口可乐公司的主要营业项目,就是傻瓜也能明白。而一个多世纪以来,可口可乐公司的业务就是这样简单。

  巴菲特也喜欢永恒,他看重那些拥有这种素质的企业。身为一名坚定的公司收购者,他喜欢收购企业,而不喜欢将其出售。他认为那些变化太大、前景不确定的企业会让他不安,通常对其退避三舍。

  此外,巴菲特也不喜欢雇员跳槽。在他掌管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35 年里,很少有人离职,除非病故或者退休,而且就连巴菲特本人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他保持着简单的生活方式。在1999 年的一次慈善活动中,为了号召大家向奥马哈孤儿院捐款,他拍卖了他的钱包。而在过去的20 年里,他一直使用这个破旧的钱包。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换一个新的钱包时,他说:“这个钱包没有任何特别之处。我的西服是旧的,我的钱包是旧的,我的汽车也是旧的。而且,自从1958 年回到家乡以来,我就一直住在这栋旧房子里。”更有意思的是,当有人想知道他身为全球最富有的人,在他的钱包里到底装了多少钱时,巴菲特爽快地打开钱包,大约数了8 张100 美元的钞票。他说:

  “我大概在钱包里放1000 美元左右。

  巴菲特的经营法则与他的生活准则是息息相关的,而他的投资理念更是与他的经营法则如出一辙。他说:“我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者,因为我是一个商人。我是一个比较好的商人,因为我是一个投资者。我感到管理与投资其实是同一种方式,我们要取得非凡的成果,其实并没有必要非得做非凡的事情。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