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四、重塑风险与收益的概

  如今人们已经广泛接受了风险与投资并存这一概念,不仅在投资领域是如此,就是在任何经济活动中都无一例外地存在风险。不过,投资界却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终才认识到这个看似简单的事实的。

  什么是风险1952 年,巴菲特刚刚大学毕业,他开始为父亲的证券经纪公司工作。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他读到发表于《金融杂志》上的一个题目为“证券选择”的文章,其作者是芝加哥大学的研究生哈利· 马可维兹。马可维兹认为,没有任何投资者能够仅仅承担低于平均程度的风险而获得高水平的回报的。在他看来,回报与风险是密不可分的,根本用不着花时间来解释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建立一个科学的数学模型将风险与回报的关系加以量化。

  在我们今天看来,马可维兹的观点并无特别之处,可是在50 年前,这却是一个极具超前性的观点。那时候的投资人购买股票的唯一理由就是,他们感到股票的价格要上涨,但并不特别去考虑证券管理或是风险。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许多经济学家对马可维兹的理论加以完善,风险理论也逐渐为更多的人所接受。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证券投资并不是建立在偶然性基础之上的,Buffett 而是存在于可以被量化的理性基础之上的。从1973 年到1974 年,美国股市经历了继1929 年大崩盘以来的第二次灾难。这次熊市整整持续了两年,股价平均下跌了60%。

  正如有人总结的那样,“真是一段黑暗而残酷的时期”。然而,就是这次金融灾难,催生了全新的现代证券投资理论。面对残酷的现实,许多投资专业人士不得不开始认真考虑学术领域的研究成果,他们发现,早在十几年前,学院派的理论家和研究者就已经提供了控制风险的新方法。正如彼得· 伯恩斯坦所说的那样:“证券管理在1974 年前,正处于未画航海图的领域。1974 年的灾难使我确信,我们一定能找到一种更好的方法来管理证券投资。

  就这样,专业投资者在承受了盲目投机所带来的深刻伤痛后,开始迫不及待地汲取来自象牙塔内的精华,开始纷纷向那些大学教授及研究者登门求教。

  在1973 年到1974 年的金融灾难里,绝大多数投资者经历了痛苦和绝望,而巴菲特却看到了机遇,而且他知道应当在什么时候采取行动。同样是在1974 年,巴菲特以4000 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华盛顿邮报》公司,而在当时,几乎所有的证券分析家都知道,该公司的价值为4 亿美元,可是面对当时极度低迷的市场行情,这些人就是不敢下手。而巴菲特认为,虽然股价有可能进一步波动,但你所冒的风险比起你可能得到的巨大收益而言,是非常值得的。

  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有人认为巴菲特是在冒险。但巴菲特并不这样认为,他认为风险来自你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些什么,而购买《华盛顿邮报》则是一项毫无风险的投资,“如果你问(邮报)企业中的任何一个人它的资产价值是多少,他们会说是4 亿或是一个相近的数目。即使半夜两点在大西洋的中部举行拍卖,人们也会出面为这一价格进行竞买,而且《邮报》的经营者是一些诚实而有能力的人,他们的净资产有一大部分就在企业里,这太安全了。即使我当时将所有的净资产都投入其中,我也不担心,一点也不会。

  有人说,购买《华盛顿邮报》是巴菲特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里程碑,虽然那时的巴菲特还远不是投资界的耀眼明星,但至少说明了他将来所要走的路。他没有沿袭前辈们的路,而是凭借自己清醒的头脑踏上了一条与多数人所走的完全不同的路。罗马不是一天造就的,巴菲特也不是一天之内就能成为大师的,如果我们想要从他身上得到更多的经验,就不能不忽略他所走过的路。

  依照现代投资界最为普遍的风险观点,一个投资者在作出决定之前,应当对自己能够承受,或是轻松应对的风险水平有清醒的认识,然后再据此建立自己的股票投资结构。这种看法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这也就是为什么巴菲特告诫世人永远不要借钱炒股的原因。不过,就像生活中的很多看似简单的道理一样,当我们真正运用它们的时候,往往未必明白其中的深意,同时,人们对于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水平,总是缺乏客观的认识。

  在股价上涨,形势一片大好之时,投资者感到欢欣鼓舞,很容易将防范风险的意识抛在脑后。在这种时候,许多人大胆追高,好像只要买入就有钱赚。而在股市低迷之时,即使明知某股票的市场价格已经远远低于其实际价格,还是不敢决定,此时的投资者往往显得极为脆弱,似乎一点点风险都会伤害到他们的神经。巴菲特认为,一个成熟的投资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绝不能让市场的变化来左右自己的思想。在巴菲特看来,股价下跌之时,正是有可能多赚钱的大好时机,而一旦股价被市场非理性的特点推至高位时,他反而会选择持币观望。巴菲特认为,股价下挫往往是降低了风险而非增加了风险。他说:“身为企业的所有者——我们认为所有的股票所有者都是企业所有者,学术界对风险的定义实在有失水准,以至于近乎无稽之谈。真正的风险是投资的税后收益是否能给投资者带来至少与他开始投资时一样的购买力,还要加上原始投资股本所能带来的利息收益。

  巴菲特对风险的看法常常与业界大多数人相左,他从不将股价随时有可能出现的波动简单地视为风险。巴菲特将投资的风险看做企业内在价值遭遇的风险,也就是投资者受到损害的可能究竟有多少,而绝不仅仅是取决于股票价格可能出现的波动。此外,与华尔街上的大多数经理人对风险的看法不同的是,巴菲特认为投资风险与投资者的投资时间是密切联系的。巴菲特认为,那些从事短线炒作的投机家实际上是所冒风险最大的人,他们往往是朝买夕卖。身为一个以理性著称的投资家,巴菲特告诫股民,不要指望昨天购买的股票能够稳赚,那是不切实际的天方夜谭。他说:“如果你让我分析今晨买入可口可乐在明天出售时所要面临的风险,我会说,你所冒的风险是相当大的,而如果你是在10 年后出售,那就是零风险的交易。

  大多数投资者将风险简单地解释为股价波动,而没有将持股的时间考虑进去。巴菲特认为,预测股票在短时间内的涨跌的准确率比掷硬币预测的结果好不到哪儿去,你只有50 %的成功率。而如果你不那么“性急”,能够较为长期地持股,并假设你的购买行为是明智的话,你所面临的风险就会大大地减少了。

  在实际的投资操作中,巴菲特遵循了自己对风险的定义。他一般是在股价下跌的时候才购买股票,而且他一旦拥有某只股票,就会将自己看成是企业的所有者,具有超凡的耐心,等待市场能够真正反映出企业真实价值的那一天。

  风险容忍度所有金融心理学因素聚合在一起,反映在你身上,就是你对风险容忍的程度,就像一块强大的磁铁将周围的金属物质都吸附在自己身上一样。金融心理学的概念是抽象的,但在你每天作出买卖决策时,这些概念就变得真实起来。而将你作出的所有决策贯穿起来的因素,就是你对风险的感知程度。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投资专业人士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帮助人们分析他们对风险的忍耐度。证券代理商、投资咨询家、金融规划者都观察到了每个个体行为的不断变化。当股价上扬时,投资者大胆地向股市里添加投资;而当市场回落时,他们又将投资调回到固定收入的证券上。一夜之间,投资者会戏剧性地改变他们的投资组合,卖出股票而买入债券或其他固定收入的证券。这种在激进与保守的投资者之间反复折腾的现象,激发了人们对风险容忍度的研究。

  刚开始,投资咨询家们认为,分析风险容忍度并非什么难事。通过使用面试和答卷的方式,他们就可建立一套投资者的风险档案。但问题是,人的容忍度是基于情感之上的,且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所有上述构成对金钱态度的心理学原理,都可用来测定对风险的反应。当股市大幅下挫时,即使那些在风险档案中非常“胆大妄为”

  的投资家也变得缩手缩脚起来。而当股价大幅攀升时,不仅是激进的投资者,就连保守的投资者也增添了新股。

  还有另一个起作用的因素,那就是前面提到过的过度自信问题。在整个社会风气里,风险承担者是备受人们敬仰的。投资者受此影响,趋向于认为自己很能承担风险,但实际上他们不能。

  掌握你自己的风险承受倾向,还不仅仅是在自控能力与成就动因之间画一条相关直线那么简单。为了解开性格特征与风险承受之间的真正关系之谜,你需要知道你对风险发生环境的看法。也就是说,你认为股市是最终结果取决于运气的一场游戏,还是一个偶然的两难推理局面,但精确的信息和理性的选择相结合将会产生理想的结果。

  请看下面一系列问题。

  A。 你是否能控制你的目标?

  下面哪句话最好地描述了你的思维?

  (1)a。 从长期角度,人们会得到他们应得的尊重。

  b。 不幸的是人们的价值经常得不到认可,不管他们多么努力也不行。

  (2)a。 永远不要相信命运。自己订出决策目标,然后按具体的目标采取行动。

  b。 我发现要发生的事情注定要发生(3)a。 你今天的结果就是你昨天的行动b。 有时我感觉我对我生活的道路缺乏足够的控制力。

  下面的话在多大程度上描述了你的态度?

  (1)对于我无法知道做得好坏的项目我不喜欢参加。我对我做的项目总是制订规划,它使我能测量出我朝总体目标迈进的速度。

  (2)我生活的主要目的是从事我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

  B。 你是否重视成就?

  现在,让我们来考虑一下所有这些性格因素是如何共同发挥作用的。以“外在人”

  为例,他们坚信他们的个人能力能最终影响结果。如果他们相信市场是由机遇推动的,他们会躲避风险。

  下面哪句话最理想地描述了你的看法?

  (1)a。 在股市上赚很多钱需要的是足够的运气。

  b。 具有高度决策技巧的人是在股市上赚大钱的人(2)a。 人们生活中很多不开心的事都部分源于运气不佳b。 人们生活中的不幸源于他们自身所犯的错误(3)a。 没有得到好运,你休想当一名有效的领导者b。 有能力的人没有成为领导者是因为他们没有充分利用机会(4)a。 制订太长远的规划未必明智,因为许多事情最终是由运气所决定的b。 当我制订计划时,我有十分的把握它们能成功。

  C。 是靠运气还是刻苦?会产生高度风险承担的倾向。根据我们的研究,展示出高度风险忍耐性的投资者是会制订目标的人,他相信自己能够控制环境并最终影响结果。

  他将股市看做偶发性的两难推理的场所。在此,信息和理性的选择相结合将产生获胜的结果。

  §§第7章 深入学习巴菲特的投资思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