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8、禹碑奇谜

  衡山祝融峰上有一块神秘的古碑,传说是大禹治水的时候刻的,所以称为“禹碑”。这块“禹碑”既让人着迷,又让人困惑。一块治水的碑为什么会在火神祝融的地盘上竖立起来并留存到现在呢?

  “禹碑”高1.84米,宽1.4米,碑文9行,共77个字,每字直径约0.16米。碑文形如蝌蚪,似篆非篆,字形十分离奇古怪,谁也辨不清,众说纷纭。有的猜测可能是蝌蚪文,有的说是甲骨文,有的说是比甲骨文更早的一种古文,有的说是道家的符?,有的说它是人类无法辨认的神秘“天书”。有很多人都在试图证实“禹碑”的内容已经被自己破解,但是公布出来的内容却相差十万八千里,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禹碑”的碑文依旧是个谜。那么碑上的神秘符号是什么意思?把这样的碑置于衡山祝融峰用意何在?

  从许多文献记载来看,中国在尧舜时期,确实是经历了一次大洪水,并且持续了数百年。最开始治水的是夏禹的父亲鲧,鲧与洪水苦战了9年却毫无成效,舜就命令火神祝融将鲧杀死在羽山。后来鲧的儿子禹接替父亲治水的工作,但是治水初期,禹也遭遇到了很大的挫折,这时有人告诉禹说黄帝曾把一部以金简为页、青玉为字的宝书(即《金简玉书》)埋藏在南岳,这部书会对治水有很大的帮助,只是不知道这部书究竟在什么地方。于是,禹来到南岳杀了一匹白马,祷告天地,接着便卧倒在山峰上睡着了,睡梦中,他梦见一位仙人,自称苍水使者,告诉他这部书的所在地。梦醒后,禹按照仙人在梦中的指点,果然找到了这部书。按照书上的方法,他率众凿山开口,疏通壅塞之地,把危害人民的洪水引进江河,浩浩荡荡地流进大海。大功告成后,禹把《金简玉书》送回到原来的地方,仍用盘石压盖起来,并在衡山上刻了一块大碑,记载治水的经过。后来,人们就把禹杀白马来祭祀的山峰叫做“白马峰”,把掘出宝书的山峰叫做“金简峰”,把那块石碑叫做“禹碑”。

  但是也有人猜测“禹碑”是战国时代越国太子朱句代表越王上南岳祭山的颂词。还有人认为,禹王碑是公元前611年,也就是楚庄王三年所立,内容是歌颂楚庄王灭庸国的历史过程与功勋。还有人说这块碑不是大禹所立,而是明代的杨慎伪造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话说南宋时候,有一个名叫何致的人游览衡山,在樵夫的指引下,攀藤附葛,深入茫茫密林丛莽之中,仔细探寻和搜查,终于找到了这块“禹碑”。他剥开苔藓,发现碑上刻有77个形状怪异难辨的文字,他照原样拓描下来,回到长沙,摹刻了一块碑竖立于岳麓山。明代嘉靖年间进士张碧泉,从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把《禹碑》拓本带回到云南省。当时谪戍云南的杨慎,见到《禹碑》拓本感到十分惊奇,他不但将碑文释词作歌以记其事,而且还倡议镌刻于云南安宁县法华寺,法华寺“禹碑”摩岩大约镌刻于张碧泉回云南的1516年。杨慎在作歌的时候明确注明了云南永宁县法华寺禹碑来自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拓本,岳麓书院拓本则来源于衡山。由此看来不是杨慎伪造“禹碑”,但是“禹碑”究竟是大禹立的,还是他人所立?千百年来,始终莫衷一是。但它的存在,的确是很久远的事情了。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首诗里就提及“禹碑”在祝融峰上,有奇怪难解的文字在上面。由此可见,最迟在唐代德宗以前,禹碑就已竖立在衡山上了。还有文献表明,这块碑第一次被提到是在公元前1100年左右孔子的《尚书》里,那么可以想到它不是那个时候才刻成的,而是在那之前就存在了。那么撰写此碑到底用意何在呢?

  有人说大禹立这块碑是给火神祝融看的,他提醒火神,如果他过分地发挥其火的威力,就会有大洪水淹没大地上的一切。那么大洪水是祝融引发的吗?

  传说中祝融是火神,保存着火种,是黄帝身边一位很有才干的大臣,因能“以火施化”,被黄帝命为“火正”官,主管火务,兼管南方事务。他在主事期间,曾以衡山为栖息之所,死后葬于衡山的最高峰祝融峰。而衡山是红色的,是一座属性为火的圣山,而火神祝融也经常在衡山特别地显示他的威力。元代,南岳庙遭火灾,前殿和后殿被烧掉。明朝时候重修不久又遭遇大火,这次是全部烧毁了。清代顺治皇帝即位后的第五年,南岳庙又发生火灾。历史记载中就说,南岳属火,但是南岳的地理位置很好,水源充足,所以能以水克火。“禹碑”的存在就是为了遏制火神祝融的,大禹立这块碑原本就不是给后人看的,所以那上面的文字是火神能懂的文字。水与火在衡山有神秘的关系。

  一块碑文,神秘了几千年,依旧还是神秘。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