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2、庐山上真的有“杏林”吗

  “杏林”一词是医家的专用名词,人们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这类话语来赞美具有高尚医风的医生,医院甚至以“杏林”命名,有的医案汇篇也名为《杏林医案》。“杏林”是怎样和医家扯上关系的呢?

  杏林和董奉有关。传说董奉有很高的医术,与当时的华佗、张仲景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据《三国志?士燮传》记载:交州刺史杜燮病逝已有三天了,正要入殓安葬,董奉闻讯赶来,把三粒药丸放入杜燮口中,并令他家里人将杜的头部摇动。过了一会儿,奇怪的事发生了:死去三天的杜燮睁开了眼睛,如梦醒后惊讶地望着围绕着他的亲人。半天后他已能坐起,四天后开始说话,再过了几天,竟痊愈了。

  据《神仙传》记载:董奉曾长期隐居在江西庐山南麓,热忱地为山民诊病疗疾。他在行医时从不收取酬金,每当治好一个重病患者时,就让病人家属在山坡上栽五棵杏树;看好一个轻病患者时,只需栽一棵杏树。所以四乡闻讯前来求医的病人云集,而董奉均以栽杏作为医酬。几年之后,庐山一带的杏林多达十万株。杏子成熟后,董奉又将杏子变卖成粮食用来救济庐山的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一年之中救助的百姓多达两万余人。

  传说中的杏林风光非常迷人,林间有一条叫杏林源的小河蜿蜒流过。春暖花开,河上漂着缤纷落英,流向山外。董奉在这幽静秀美的环境里生活了多年,近400岁时才无疾而终。据说他300多岁时,看起来只像30多岁的人。

  因为有了这美丽的故事,于是传说中的杏林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多少年来,每朝每代,都有人慕名前来庐山,寻找杏林和董奉的遗迹。连李白也不例外,希望有朝一日能“匡山买杏田”,在此隐居。

  可惜的是,董奉死后,那一片花谢花飞的杏林也消失了,人们再也找不到杏林了。有人说传说中的杏林只是一个故事,庐山并没有过杏林;有人说传说中的杏林是在庐山山南的上霄峰下;有人说传说中的杏林在山北的莲花峰下;还有人说传说中的杏林在庐山山南陶渊明醉石附近的般若峰下,因为这里曾建有董奉馆。1991年,一支考察组在山南一带考察,在一处墓穴中发现了明代和尚、归宗寺住持果清禅师的《重兴归宗田地界址碑记》和有关图刻。碑记及图刻详细记载了董奉杏林、杏坛庵和庵产,指出杏坛庵在陶渊明醉石以东,庵产方圆百亩……

  看来董奉在庐山行医,种杏成林的事是真实存在的,只是那片董奉的杏林已经淹没在历史里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