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普陀山是观音为自己选的道场吗

  海天的神奇和佛国的神韵在普陀山神奇地融合在一起。

  普陀山位于浙江省杭州湾以东的莲花洋中,是水中的自然奇山,是舟山群岛东南部的一个美丽的海岛。海岛是大海的珍珠,而普陀不只是珍珠,它还是一颗佛珠,普陀是海中的仙山,也是佛的仙山。有山有海有梵音袅袅的普陀是海中的佛国,就连普陀山岛远远望去,也像是一尊睡佛。

  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曾将普陀山及附近诸岛称为“甬东”。秦朝安期生、晋朝葛洪先后在普陀采药修炼,得道成仙。汉代时,梅福来普陀山隐居,所以普陀山最初的名字叫梅岭山。普陀的美丽更多来自于佛门中最美丽的那尊菩萨――观音菩萨。佛教自从传入中国,就顺着长江渐渐东去,到了普陀山,就是无边的大海了。明朝中期,普陀已经是东亚地区最大的观音道场,山上有寺庵200多处。

  许多年来,普陀成为观音道场的原因始终是一个谜,难道真的像传说中那样,是观音菩萨自己选择的吗?到底是谁带来的这片佛国景象?是唐代的那位叫慧锷的日本高僧,还是当地的那位张姓的普通居民?观音的紫竹林到底在哪里?法雨寺如何传奇式地承担了普陀的复兴和兴旺?普济禅寺山门为何六十年才开一次?世界仅剩一株的树木在普陀如何繁衍下去?

  在普陀山,推窗向佛,面水有佛,走在何处,都有佛。而普陀的难解之谜正是在这些有佛的地方,它们和佛一样神奇又神秘,在海天之间飘荡着。

  普陀山是“人间第一清境”,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它的渊源应当追溯到这岛上的“不肯去观音院”。乍一听,这样的叫法很拗口,似乎也不太符合语法的逻辑。为什么会有那么奇怪的名字呢?

  普陀山枝叶婆娑的紫竹林,在秋日的阳光下,海风吹来,竹林摇曳着不尽的神韵。这里的紫竹林就是传说中的观音菩萨的居所了,《西游记》中多次写到的观音菩萨的居处――南海紫竹林,就是指这里。这个让无数善男信女向往的地方,流传着许许多多美丽的传说,这些传说都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情怀?普陀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

  传说,公元848年的唐朝大中年间,有一个天竺僧人来到普陀山,亲眼目睹了观音菩萨现身说法,并授予他七色宝石。

  唐朝咸通年间,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佛,想从海上运回日本,就在现在的普陀山的不肯去观音院院址处下海,驶入莲花洋,第一天因遇到了强台风而返回,第二天又遭遇暴风雨返航,第三天虽风和日丽,但船行不远却又像生了根似的进退不得。此时只见海上相继生出一朵铁莲花、两朵铁莲花,转眼间整个洋面布满了铁莲花,慧锷心中大惊。一次次开船不是风浪阻隔,就是铁莲锁舟,他突然悟觉,难道观音大士不肯去东瀛?这位虔诚的日本佛子跪拜在观音像前祷告:“如若日本众生无缘见佛,我就在此处建寺院,来供养我佛。”他刚说完,天空就云开雾散了,满洋的铁莲花顷刻间也没了踪影,船又回到原来的出海处停靠在岸边。刚好岸上有一个当地的姓张的居民亲眼看到了这灵异现象,于是他把住宅捐出来供奉佛像,这个地方就被称为“不肯去观音院”。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开始在普陀山正式建寺,皇帝赐名“宝陀观音寺”。宋高宗时,将岛上所有居民迁出,将之辟为“佛地净土”。宋宁宗时指定普陀山重点供奉观音,山中各寺院内均塑观音像。元、明、清三朝都对普陀山寺庙进行了修缮和扩建。鼎盛时期,普陀山共有大小佛寺300多座,僧人3000多。

  海边的不肯去观音院旁,立着一块清朝时的石碑,禁止燃指拜佛。传说,古印度有一位僧人,来到普陀不肯去观音院时,他随身所带的香烧完了,为了表示对菩萨的尊重,他毅然以左手食指为香,点燃手指然后参拜菩萨。后来疼痛难忍,便从悬崖上跳入海中,半途,观音现身,把他救了。于是后世便有不少狂热之人,效仿印度僧人燃指拜佛,然后跳崖自杀,所以才有了这块石碑。

  普陀山,观音菩萨的道场。不管这里是不是观音为自己选择的圣地,千百年来,观音和普陀已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