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9、闽越王城消失之谜

  武夷山南麓有一个村子名叫城村,一个村子叫“城”,一定有一个神秘的来源。那么,这个村名有什么不同寻常的来源呢?这里曾经栖息着一个盛大的王朝,这座王城现存的遗址就其年代的久远、建设的规模、气势的恢弘都是极为罕见的,因而被称为“江南第一古城”,是古代的一座大城市的遗址。

  一座王城的遗址是一个王朝穿越了时间的界限,投射在现代空间里的倒影。那么,这座王城是一个什么样的王朝留下的倒影呢?

  四千多年前,武夷山的先民已经从新石器时代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当时生活在这里的是一个叫做古越的民族。他们的祖先就是居住在东部海滨,以伏羲、蚩尤为首的夷人,是文化发达的部落。后来被来自中原的以黄帝为首的狄人所打败。因这里曾是“夷人用武之地”,所以这一片山水的名字就叫武夷山(这是武夷山名字的又一个由来)。很难想象寂静隐逸的武夷山水居然会和一个王朝的国都联系在一起,和歌舞升平与刀光剑影交错的历史联系在一起。

  以蚩尤和伏羲为首的部落因败于黄帝,退出了中原,偏安于东南海滨一带,他们就是武夷山先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春秋时期,吴越战争时,越国曾经灭亡,但勾践卧薪尝胆,终于再一次振兴了这个少数民族政权。直到公元前334年,在楚越战争中,越王无疆被杀,越国再次解体,王公贵族携臣民四处溃逃,其中一支逃至武夷山脚下生息,逐渐壮大起来,到了秦汉,这些部落已经形成了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也就是司马迁《史记》里记载的百越政权。那时生活在从武夷山脉到台湾海峡这一片疆土上的就是百越中最重要的一支,叫闽越族,其首领无诸建立了闽越国,它作为一个不受秦汉中央政府控制的独立政权而存在。秦灭六国后,实现了政权的统一,准备“南征百越之君”,削去无诸的王号,降为“君长”,并设置闽中郡,但终因“山高皇帝远”,秦王朝鞭长莫及,闽越国政权仍然坚实地存在着。

  据史书记载,秦朝末年,闽越王无诸率闽中兵将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反秦大起义,与中原人民共同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接着又参加了汉高祖刘邦对楚霸王项羽的战争,为刘邦战胜项羽贡献了力量。公元前202年,刘邦登上皇位,立无诸为闽越国王,无诸成为西汉中央王朝首封的少数民族异姓诸侯。闽越王城始建于公元前202年,是闽越王无诸受封于汉高祖刘邦后营建的一座王城。

  现在的城村古城遗址就是距今两千多年的西汉时期建立的闽越国的王城。放眼望去,逶迤曲折的城垣仍隐约可见,而曾经那样气势磅礴的宫殿早已灰飞烟灭,只剩下遍地的残砖碎瓦和高台鳞次、沟堑宛然的遗址。那么,闽越国是毁于什么样的灾祸呢?

  无诸在位时,维持着与汉王朝的友好关系。无诸死后,子孙频频挑起战争。“越”是古代利器的总称,闽越族也是个锐利好战的民族。汉朝不能容忍各边远地区政权的日益强大,于是,汉武帝在击败北方匈奴,解除北方边患之后,调遣四路大军数十万人围攻闽越国。为了彻底消除后患,在攻克闽越王国之后,汉武帝诏令大军将闽越举国迁往江淮内地,焚毁闽越国的城池宫殿,从此这座王城成了废墟。而闽越族也就在历史上渐行渐远,渐渐被淡忘,成了神化和传说,所以那些船棺也就成了无法解读的千古之谜。

  据宋代祝穆《武夷山记》记载:武夷君在武夷山的幔亭峰用纱幔搭长亭,用彩云搭小屋数百间,宴请乡人。闻声而来的男女有二万多人,他们从虹桥而来,到了峰顶,看见幔亭、彩屋有红云缭绕,地上铺设的坐席也是霞光万丈,天花落不尽,鸟衔着花儿飞来飞去,满是异香,不见有人奏乐,却闻鼓乐齐鸣,歌声嘹亮,鸟兽走舞眼前,而席间食品全非人世间所有。在此宴饮的原来是武夷君的乡人,也就是古闽越人。传说中的古闽越人来自海洋,以蛇为崇拜物,红发白肤,野蛮强悍。他们凿齿、断发、文身,崇尚鬼怪,爱好捕鱼。喜欢生吃东西,死了以后葬在悬崖上。相传汉武帝曾派遣使者来武夷山,用鱼干祭祀武夷君。这些神话和传说云遮雾罩,让人难以从中找到闽越族的本来面目。

  王城遗址的道路,以鹅卵石铺设,这种砌路的方法,迄今依然流行于闽北各地,在乡村中随处可见。现在城村的居民以赵姓为主,据说是赵匡胤的长子赵元佐的后代,是元代时迁居到这里的。他们就在闽越人的城邑上建造了自己的房屋,所以这个村子才被叫做城村。

  这座宫殿总面积四十八万平方米,相当于1600年前永乐帝在北京建造的紫禁城面积的三分之二,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足见其国力之强盛。从已出土的数以千计的各类文物来看,也不难想象闽越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文化艺术的发达程度。

  这座王城的遗址是闽越王朝的倒影,可是在尚未发掘的、占绝大部分面积的古城中,还隐藏着多少秘密呢?当整个古城重见天日的时候,还会有多少惊人的发现呢?这些,都有待考古研究的进一步发掘了。

  武夷山有句顺口溜是这样说的:武夷山,武夷山,好玩不好玩,一块石头玩半天。

  当年郭沫若老先生游武夷山后一时兴起,就留下这样的句子:“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可见,武夷山的魅力有多大。

  §§第八章普陀山之谜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