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4、雁荡香鱼清香之谜

  雁荡的溪流中,有一种体表俏丽的鱼在欢快地游弋,腹银白色,鳍部呈淡黄,背体青绿,周围还有一圈浅红的斑点,是鱼中的美人,这就是被列为“雁荡五珍”的雁荡香鱼。

  传说当年八仙游雁荡时,何仙姑见山溪一带缺少游鱼,深感美中不足,便从手里的莲蓬上取了几颗种子,随手洒向泉溪河流里。这神奇的种子落水后,便变成头尖身扁、遍体芳香的细鳞小鱼,原先空寂的雁荡水域就有了生气。

  雁荡盛产香鱼,捕捞历史悠久,自北宋迄今,历经上千载。当地人过去经常用的一种捕捞方式就是鸬鹚捕鱼,每只竹筏一般拥有4~5只鸬鹚,过去雁荡香鱼多,鱼汛旺期,每一只鸬鹚一夜能捕50公斤香鱼。

  雁荡蒲溪湾、松波溪、筋竹涧和芙蓉黄金溪都盛产香鱼,以大荆石门潭的香鱼品质最佳。此处香鱼肉质细嫩多脂,鲜香美味,独具风韵,因肉香多细刺,不宜鲜食,多熏制成干,色如黄金,味极清香,俗名“香鱼干”,久藏不坏,据说“可携千里”。

  雁荡香鱼,至今仍留有不少逸闻。清朝道光年间,两江总督梁章矩解任后,遍游雁荡山时,听说了香鱼,却没有寻到,怅然而归。后来乐清县令蔡子树把香鱼干送到温州献给这位父亲的恩师,并作诗描述了雁荡香鱼的俗名、生长情况、捕捉和焙制方法以及色、香、味、形等特点。老人得到香鱼,很是愉快,说它“清新可喜”,并把蔡子树的诗收录在自己所著的《雁荡诗话》中。

  可是人们在一个叫泰顺的地方发现了传说中的虹桥,泰顺在雁荡的西北,是清幽雅士理想中的栖居之地,是一个遗世而隐的天堂。唐代以来,泰顺就是贤人志士躲避战乱的世外桃源:交通不便,有茂密的山林,可以逃避战乱和赋税,又可以保证衣食无忧。

  虹桥诞生于北宋时期的汴京,可是为什么其他地区的虹桥建造流传不久就停止了,雁荡的虹桥却能延续并存留下来呢?人们被历史迷惑了,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

  泰顺周围崇山峻岭,旷谷幽回,陆路交通极为不便;河流溪谷狭窄,河床陡峻,水运也很不方便,所以被人视为畏途。行路的艰难使得泰顺人急需修建路亭和桥梁,而且他们从唐代就开始了对道路和桥梁的建设,再加上高过溪水的石质的町步,就形成了泰顺的道路交通网。路亭之间基本是固定的距离,是行路的时候适意的小憩地。有些近村的路亭,每年在夏初端午到秋末的重阳,还供应义茶和暑药。

  虹桥在泰顺发展成廊桥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为了行路人休息的需要,还有一个是增加桥身的重量,防止烈风洪水的袭击,也可以防止雨水对木结构桥身的侵蚀。

  有人说上天创造雁荡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诗意生活的渴望,在这个诗意缺失的年代,雁荡是安息心灵的地方。光是雁荡这个名字就足以让人心驰神往了,诗意随着这个名字弥散在雁荡的山谷间。山峰高低错落,随心所欲地分布于450平方公里的景区内,是大地最经典的图画。神灵在其间往来,游人可以在其中优游卒岁、诗意栖居。这就是人们心灵的天堂。

  雁荡盛产香鱼,与这清幽幽的水也是分不开的吧!

  雁荡山顶的雁湖真的是大海的遗迹?芙蓉村的“七星八斗”深藏着什么历史秘密?为什么别的瀑布是瀑布,而大龙湫瀑布是龙?

  ……

  武夷山似笑非笑的嫣然,倾倒了古今的游者,而就在这浅笑盈盈之间,有无数的难解之谜。一个远古部族留下的神秘无比的船棺到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为什么武夷的岩茶叫“晚甘侯”?奇怪的角怪为什么会出现在武夷山?

  武夷山似笑非笑的嫣然,倾倒了古今的游者。

  武夷山是造物主闲暇之时制作的一件精美大盆景,是光与彩的瞬间凝固,是山与水的完美结合,“三三”碧水萦绕,“六六”奇峰耸峙,构成了巧夺天工的“碧水丹山”。武夷山还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是尚存的大量古老和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武夷山丰厚的底蕴、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无数优美动人的故事、典故及传说,令古今游者折服。秦汉以来,武夷山就是儒者、羽士、僧人、丹客驻足之地,西汉时,汉武帝曾遣使者到武夷山大王峰南麓设坛用干鱼祭祀武夷君。唐代,唐玄宗大封天下名山,武夷山也受到封表,并刻石记载,还明令保护山林,不准砍伐。历史上有“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的说法;道教认为武夷山是“真升化玄天”,各路地仙修炼得道,即将上天升入仙班之时,都要来到武夷山,再经过一次考核,过关后才能真正进入仙班。

  可就在这样的碧水丹山之间,却隐藏着无数的秘密:船棺是武夷山最大的谜,那是一个远古部族留下的遗迹,它是怎样放到悬崖峭壁上的?晚甘侯不是一个人,它只是一种茶――武夷岩茶。比黄金还贵的武夷大红袍生长在什么地方?闽越王城这座两千多年前的大城市是从什么样的灾难中突然消失的?奇怪的角怪为什么会出现在武夷山?

  在武夷九曲的浅笑盈盈之间,是种种神秘无比的武夷之谜,微笑着的千古之谜。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