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少林寺为什么会成为禅宗祖庭

  上天似乎就是要把嵩山创造得格外与众不同。

  嵩山是黄河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主峰太室山耸峙于东北,次峰少室山挺立于东南,两峰之间是著名的秦汉八大关之一的轩辕关,轩辕关是洛阳通向东南的要道。古代描述嵩山的姿态时说“嵩山如卧”,“卧”的姿态,威严无限却又气定神闲,把踞中雄视、掌握四方的豪迈诠释得不动声色。

  嵩山的历史太厚重了,伫立在山中,就会有历史迎面而来:

  嵩山的神掌管着五谷,这里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五行的能量都在这里汇聚;传说玉帝就是在嵩山顶上君临天下的,少室山上有供他休息的“帝休”之木;黄帝、炎帝联盟,尧舜禅让都是嵩山在见证;夏禹治水,治的也正是嵩山之水;嵩山的颜色是黄色,是统治者的颜色,周朝以后,嵩山被视为天神之居所,礼尊之至,周太子在太室山修炼成仙,驾鹤而去;武则天曾在嵩山九次封禅,封嵩山为“五岳之尊”。

  传说天地间有一半的秘密就埋藏在嵩山:少林寺为什么会成为禅宗祖庭?少林塔林埋藏着多少千古难解的秘密?少林功夫与天下其他的武功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为何武则天独爱嵩山,要九次封禅在嵩山?慧可求法为何如此艰难,需要付出断臂的代价?嵩山的麦饭石到底有多神奇?

  嵩山厚重神秘的气质是品味不尽的,像是一本厚厚的历史大书,令人悠然神往!

  嵩山的中心在少林寺,因为少林寺是禅宗的祖庭。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也就是公元495年,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而依山辟基创建的,因其坐落于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但少林寺名扬天下,却是因为另一位印度高僧菩提达摩。

  北魏孝昌三年,也就是公元527年,释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达摩历时三年到达少林寺,首传禅宗,影响极大。因此,少林寺被世界佛教统称为“禅宗祖庭”,并在此基础上迅速发展,特别是唐初十三棍僧救驾李世民后得到了唐王朝的高度重视,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嵩山是禅宗的祖庭,就连独步天下的少林功夫也首先是禅,然后才是武。只是,少林寺为什么会成为禅宗祖庭呢?

  据说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他拿着一朵花,面对大家,不发一语,这时只有迦叶会心地一笑。于是释迦牟尼便高兴地说:“我有照见真理的法眼,体证涅?的妙心,证悟最后实相的法门,那是不立文字和教外别传的,现在我把它传给摩诃迦叶。”摩诃迦叶据说是印度禅的初祖,在他以后传了二十七代,至达摩是第二十八祖,也是印度禅的最后一祖。达摩来到中国后,便成了中国禅的初祖。达摩于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到达嵩山,达摩认为这是一块难得的佛门净土,于是就把少林寺作为他落迹传教的道场,在这里广集徒众,传播大乘佛教。面壁九年后,达摩又创立了中国禅宗和少林功夫。自此,达摩便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亦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而达摩给人的,只是一个背影,他面壁的背影、他渡江的背影、他进山的背影、他西归的背影。面壁九年就能把印度的禅转化成一种对中国影响深远的思维,达摩是如何做到的呢?

  据说慧可参谒达摩祖师时,终夜立于雪中,到天亮的时候,达摩还没有要收他为徒的意思,于是慧可用刀砍下了自己的手臂。后来达摩感动于他的真诚,才传他禅法并且传给他衣钵,于是慧可成为禅宗的二祖。

  传说禅宗的三祖僧璨来拜谒慧可,他说:“我患有不治的痉挛风湿病,请和尚帮我忏悔化解罪孽。”慧可说:“把你的罪孽拿来,我来替你忏悔。”他愣了好一会儿,说:“我找不到罪孽了。”慧可大师说:“我已经把你的罪孽化解干净了,但你适宜出家为僧,皈依佛法僧三宝。”慧可对他非常器重,立即为他剃去头发正式出家为僧,并取法名僧璨。

  禅宗的四祖道信来礼拜僧璨,说道:“愿和尚慈悲,教授解脱的法门。”僧璨说道:“什么绑缚了你?”道信回答:“没有人绑缚我。”僧璨说:“那么何必更求解脱呢?”道信豁然醒悟,承继了僧璨的衣钵。

  禅宗五祖弘忍年仅七岁,就在寺院生活,十三岁时正式剃度,继传道信的衣钵。

  禅宗的六祖就是那个书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惠能……

  禅宗就这么一代一代传下来,谈禅的人,从古至今不计其数。单中国古代禅宗典籍就卷帙浩繁,卷数以千万计,字数粗略估计达三千多万,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而禅宗的根本宗旨却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既不立文字,却又有那么多文字和语言在谈禅。据说禅宗代代相传的,是佛教的心髓――开悟经验。禅宗所强调的是要用“一跃而入、直截了当”的手法把佛教的心髓直接从佛祖那里传承过来。“悟”是可以传的吗?是寻吧,一个悟者寻找和发现下一个悟者。

  就在这一代一代的衣钵相传中,少林寺奠定了自己禅宗大寺的地位。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