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1、三月街是怎么来的

  大理流传着一句话:“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这一街指的就是“三月街”,是什么样的“街”千年来一直不变,并且赶了上千年也不厌倦呢?

  三月街是一个聚会的名称,通俗一点说就是:在阳春三月,我们大家都逛街去吧。三月街也是当地人赶集的场所,是整个大理地区最宽阔的街道。

  对三月街的盛况记述最真切的,可能要数徐霞客。1636年,徐霞客从丽江来到大理时,正值三月街期间,他兴致勃勃地汇入赶街的人流当中,游逛了两天,记下了看到的情景:“俱结棚为市,环错纷纭……千骑交集……男女杂沓,交臂不辨……十三省物无不至,滇中诸蛮物亦无不至。”

  那么,盛况空前的三月街是怎么来的呢?

  关于三月街的来历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三月街又被称为“月街”。关于月街有一个传说:从前,洱海边有一个打鱼的小伙子,妻子是龙王的三公主。一年农历三月十五的夜晚,月光皎洁,正在编织鱼网的龙三公主抬头望月,看见桂花树下熙熙攘攘,人来人往。想起那是嫦娥在月宫举办一年一度的月街,于是她就叫来了一条龙,夫妻双双骑着去赶月街。月亮上的街市货物繁多,看得人心花怒放。可这月街的规矩也怪,所有的货物尽可以参观就是不准买。空手而归的夫妇俩在回家的路上商量定了一个主意:决定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时也像天上的月街那样,吸引四面八方的人来苍山下赶街,而且敲锣打鼓、唱歌跳舞、骑马射箭等,要让人间的月街比天上的月街更热闹,而且要让大家想买什么就能买到什么。于是他们就来到大理古城西郊苍山中和峰东麓的一片缓坡上,种了一棵大青树,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起在树下做买卖七天。从此,就有了一年一度、越赶越大的三月街。在这个故事里,逛街的主意是一个远古的美女的创造,估计女子爱逛街是一种天生的爱好,只是它被一个龙王的公主创意成了一个千年延续的聚会。

  三月街又叫“观音市”,据说起源于观音讲经庙会。故事是:很久很久以前,大理苍洱大地被一个名叫罗刹的恶魔盘踞,他专以吃人眼为生。观音大士来到大理,巧妙施展法术,制伏了罗刹。为防止罗刹东山再起,每年三月十五日聚集万人于苍山神祠前讲经说法。观音大士为了不耽误百姓生计,让百姓可以同时做些买卖,因而也就形成了一年一度的盛大集市。

  还有一种说法是关于南诏第六代王异牟寻的。异牟寻在唐德宗十年,也就是公元794年,与唐朝使臣崔佐时会盟于苍山神祠,立帙卷一式四份,发誓与唐朝永远和睦相亲。异牟寻晓谕万民,每逢三月十五在神祠前的广场聚会,纪念这重如苍山的盟誓,从此有了三月街。

  不管三月街究竟有着怎样的来历,它确实是一个已经延续了千年的传统,它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佳期,每年夏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到宋代大理国时期,三月街成了中国南方最大的马匹、药材交易市场。大理国第十七代国王段正兴(也就是段正淳的孙子、段誉的儿子)于1147年即位,他在位的31年间,大理国因出产良种马而闻名中原,南宋王朝在广西邕州专门设立买马司,进口大理马。于是段正兴便把三月街变成马匹交易市场,每年成交良马1500匹以上。史籍记载,马市万商云集,来自湖广四川的商贩以丝绸、纸笔、胭脂花粉、人参等百货交换大理的马匹、刀剑、药材以及来自土蕃、西域各国的象牙、犀角、鹿茸等名贵特产,会期长达20多天。大理国的相国高量成还在马市设了马擂,也就是赛马,从此三月街有了赛马的传统。入夜,五华楼前踏歌宴舞,户户张灯结彩,王室后妃也出游闹市,这时期的三月街已发展成中国南方最大的边贸集市。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