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0、铜鼓为什么会成为国之重器

  《明史?刘显传》记载了一个故事:当时四川宜宾的一位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刘显在缴获另一部落首领阿大的战利品中,铜鼓就占了93个。当阿大眼睁睁地看着铜鼓不再属于自己时,不由得痛哭失声:“这声音宏大的铜鼓多么珍贵啊,它能换一千头牛!稍差一些的也值七八百头牛。拥有两三个铜鼓就能号令部族,称王天下!这下什么都没有了。”

  那么,这铜鼓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这么珍贵?

  铜鼓是一件神秘的器物,曾被许多少数民族首领作为国之重器、财富的象征和通神法器,在中国古代南方和东南亚地区流传了2700多年,被史学界称为一部无字的民族历史文化百科全书。古代汉文献把铜鼓归为滇?的“蛮夷乐器”。白族先民在汉代是把铜鼓作为乐器来使用的,他们认为只有铜鼓的声音可以传到天庭,所以对铜鼓非常珍爱。但是在西南地区,铜鼓不只是一件乐器,它的地位相当于中原地区的鼎,是一种神秘并且有权力象征的国之重器。那么如此神秘的铜鼓有什么神奇的来源呢?

  布依族、苗族人认为,铜鼓是海龙王送给他们的宝物;广西南丹白裤瑶族人认为铜鼓是猴王送来的;壮族人则认为铜鼓是天上的雷公造的,雷公就是靠铜鼓来耍威风的,连天上的太阳都是雷王的铜鼓变成的;而水族人则认为,铜鼓是水族工匠仿秦始皇宫门外的一个铜鼓造的。

  还有人说铜鼓是孔明造的,据说孔明攻打西南的时候,西南多雨,牛皮鼓受潮不能用,所以就用铜来造鼓。依据是一些铜鼓刻有“孔明制造”的铭文。可是铜鼓最早出现在史籍中的年代比孔明生活的年代早200年左右。最早记载铜鼓的史书是《后汉书?马援传》,书中称伏波将军马援南征,在南方交趾骆越地区缴获铜鼓后,把铜鼓熔化了铸马,所以铜鼓不可能是孔明的发明。有人研究后认为,铜鼓是由古代的炊器――铜釜演变而来的,巧合的是,中原的鼎最初也是一件炊器。看来铜鼓不可能是一件个人创造的物件,它有漫长的发展历史。

  战国时期,大理地区就普遍使用铜鼓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中原的商人将“国之重宝”的铜钱偷运到云南、两广一带,卖给当地“夷人”(即少数民族),夷人将铜钱熔化,用来铸造铜鼓。在这些夷人看来,就是按斤两计算,铜鼓也比当时流通的钱币要贵重得多。铜鼓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当发生战争的时候,只要铜鼓一响,所有能动的人必须全部上阵,浴血奋战。

  大理铜鼓的神奇在于它独特的装饰,铜鼓上出现最多的是青蛙雕饰。那么,这种青蛙雕饰有什么深层的含义吗?青蛙冬眠春出,与明媚的春光和滋润万物的春雨一起来到人间,给人们带来丰收的预兆,而且青蛙是益虫,以害虫为食,可以保护庄稼不受侵害。在神话中,青蛙是天公的少爷、雨的使者,蛙鸣就是下雨的前兆。缅甸克耶族把铜鼓称为蛙鼓,至今每逢求神祈雨时还是敲奏铜鼓。也有人认为,以青蛙饰鼓,反映了我国南方和东南亚古老民族地区的一种共同信仰――崇拜青蛙。唐朝时把青蛙视为“铜鼓精”。滇缅边境崇山峻岭中居住的伍族人认为青蛙精是他们的祖先,于是为了纪念祖先,他们用青铜铸成鼓,并在鼓面上铸出青蛙塑像。

  然而遗憾的是,在2000多年的流传过程中,铜鼓已经在众多民族和广大地区消失,只有少数地区至今还保留使用铜鼓的习俗。铜鼓淹没在历史的深处,给学术界留下了很多难解之谜,千年后的人们也只能用猜测来解读它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