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知人善任

  庞统与诸葛亮齐名,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人生观也极特别。他有“看相”的特异功能,很多人喜欢来找他,而他给这些人的评语常常“多过其才”、言过其实,有故意捧人家开心的意思。有人很好奇他的用意,他说:“当今天下大乱,人心不古,好人少而坏蛋多,正需要我们来移风易俗。如果我们不常赞美人家,他们的名声好不起来,也许真的不向善了。今天我赞美了十个人,如果有五个人回去后还是继续向下沉沦,起码还有五个人向善埃多多赞美人家,可‘使有志者自励’,不是很好吗?”他也会看自己的相,心得是:“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他自认是军师的料。

  这样奇特的能力,并没有替他带来好运。刘备刚占领荆州时,用他为耒阳令。耒阳是个很小的乡镇,他做的相当于今天的乡镇长一职。庞统到耒阳就任后,无所事事,玩忽职守,刘备知道了很生气,将他免官。东吴的鲁肃写信给刘备说:“庞统这种人才不适合当小官,应该升为治中、别驾,方能发挥他的才干。”诸葛亮也跟刘备讲了类似的话。刘备半信半疑,找庞统前来一聊,“大器之”,“亲待亚于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从这里既可看出诸葛亮的识人之明,也可发现他是个有雅量的人,不怕庞统来跟他抢位置,反而积极向刘备推荐。

  后来刘备要到益州,诸葛亮决定收敛自己,让庞统有表现的机会。刘备将和刘璋在涪县会面时,庞统建议他趁这个机会绑架刘璋,“则将军(按:指刘备)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刘备认为自己在益州没任何声望,不宜轻易下手。涪县会面后,刘璋回成都了,庞统又提供上中下三计让刘备挑选,刘备挑了中计,偷袭刘璋的手下大将,双方大战正式爆发。’在庞统的运筹帷幄下,刘备部队的进展颇为顺利,一路挺进。然而,在进攻雒城时,庞统因亲自指挥作战,不幸被流箭射中,伤重不治,享年不过三十六岁而已。刘备大感痛惜,每次谈到庞统都忍不住要痛哭流涕。

  庞统比诸葛亮大五岁,如果他不这么早死,日后能和诸葛亮同心合作,“凤雏”加上“卧龙”,蜀国的命运也许会有不同也说不定埃

  “知人善任”是一门大学问,看似简单,其实是天底下最艰难的事情。从古到今,每个领导人都知道要知人善任,也都以为自己做到了,有的最后才发现自己错了,有的至死不曾发现。

  大凡领导人都是握有某些方面的权力,都要和想前来求职的人打交道,如何从一番对谈中了解这人的优缺点,实在是当务之急。有些人或托之于星座、血型,乃至于更迷信的玩意儿,但在古代,可没这些先进的“技术”,领导人该怎么办呢?求职的人千千万万个,每个当然都会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问题是他们是表里如一,还是夸大其词,或者刻意隐藏其他重要缺陷,我们实在不得而知。况且,就算确知这人是个人才了,领导人要如何能“人尽其才”,把最适当的人放在最适当的位置,这更是难上加难。

  并不让人意外的,诸葛亮是其中翘楚,他不但很“识货”,很能挖掘人才,而且能够将不同类型的人才放在最好的职位上,去发挥最大的功能。他组织了一个庞大而有效率的“行政团队”,彼此关心,互相协调,本着人性光辉的一面,他才能将这些人才做最妥善的管理与运用。

  诸葛亮用人的根本原则是“治实不治名”。“实”就是实质、实际,“名”就是名气、名分。用他的属下张裔的话来说,就是“爵不可以无功缺,严格限制权势之门的攀亲带故。在他眼里,只要是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背景,都可破格任用;反之,如果徒有虚名,除非对蜀国有某种特殊的好处,否则他宁可束之高阁,绝不重用。如杨洪本是李严的手下,因为“忠清款亮,忧公如家”,诸葛亮特地破格提拔,李严还没当到太守,杨洪就已经升为蜀郡太守了。又如何祉本是杨洪手下,因为有“才策功干”,没几年就当到广汉太守,跟老长官杨洪平起平坐。这种方式跟现在台湾的公务人员考核几乎不同,诸葛亮唯才是用,看的是真正的贡献,而台湾公务人员看的是年资,厚着脸皮担任公职越久,薪水越多,无异于米虫,偏偏众人的心态又很矛盾,一方面痛恨,一方面又趋之若鹜。

  诸葛亮还有一种“调和鼎鼐”的能力,能调停各种纷争。他不是在当乡愿或和稀泥的和事佬,而是深知那些“偏才”型的人物彼此之间难免看不顺眼,有时倒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个性或臭脾气使然。能够化解这些人的冲突,停止内讧,对整个团队来说都是好事。例如关羽看不起马超,诸葛亮就私下写信安抚关羽,化解敌意。例如关羽又看不起黄忠,诸葛亮曾提醒刘备注意此事,刘备果然派遣费诗去摆平关羽。又如杨仪和魏延一文一武,都是蜀国当时不可多得的奇才,可惜两人常大吵大闹,有赖诸葛亮不断居间协调。以上都是比较有名的例子。其实,他还曾介入刘巴和刘备、张飞之间的纷扰,一个是人才,一个是老板,一个是老板的拜把兄弟,这才伤脑筋呢。事情是这样的:张飞很敬重士大夫,曾住在刘巴家里,刘巴却看不起这个大老粗,懒得理他,张飞气得火冒三丈。诸葛亮出来劝刘巴:“张飞虽是武人,却很仰慕阁下。阁下才气甚高,但为了大局,请务必降低处世的姿态。”刘巴说:“大丈夫处世,应该结交四海英雄,我怎能跟一个兵子讲话呢?”刘备听说刘巴对张飞这么不客气,愤怒说道:“刘巴才智过人,但个性这么傲慢,天底下大概只有我能忍受他,但我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诸葛亮见情况不妙,急忙打圆场:“在运筹帷幄的功力方面,我比刘巴差多了,请您多看他的能力吧。”真正的领导人物,也该像诸葛亮这样。如果只会制造冲突,那是不配担任领袖的。我们可从以下一些抽样的例子中,来学习诸葛亮的用人智慧。

  看准的人,就不要错过

  在生活中,如果碰到一两个可以让自己信赖的人,你千万不要放过这个机会,因为他能使你成就一生大业。诸葛亮就是一个决心跟上看准之人的人。

  良禽择木而栖,贤士择主而事。特别是在汉末诸侯并起之时,更是如此。诸葛亮在刘备第三次顾访时能接纳他,并谈出了自己统一天下的方略,这不仅仅是为刘备的器重和真诚所打动。他择主刘备,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认为,刘备虽然屡遭挫败,颠沛流离,暂时没有立身之地,但作为一代枭雄,刘备有着其他诸侯不可企及之处。

  第一,刘备具有王霸之略,享有“天下英雄”的美名,深受时人推崇。陈登是当时的名士,他“轻天下士”,却说:“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一世之雄的曹操,也视刘备为人杰。在青梅煮酒论英雄时,他把谁都不放在眼里,却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刘备)与操耳,本初(袁绍)之徒,不足数也!”

  第二,刘备心存汉室,壮心不已,非常折而不挠。他“欲伸大义于天下”,起兵二十多年来,东征西讨,部下多次被击溃,妻子也一再被掳获,然而,“志犹未已”。曹操的谋臣程昱说:“刘备有雄才,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他一直不灰心,始终抱着建立霸业的雄心,有着“折而不挠,终不为”的气概。这种矢志不渝的精神,十分难能可贵,是一个人能否成就大事的重要条件。

  第三,刘备家境贫寒,他从邪善下人”,“好交结豪侠”;起兵后,能礼贤下士,“仁厚爱人”“与众同甘共苦”。与曹操的奸狡、残暴相比,这种人更值得信赖。史称,刘备对“士之下者,必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他在平原为官时,有人嫉恨他,派刺客去行刺。由于他“待客甚厚”,刺客竟不忍心下手,便“语之而去”,把来意告诉他后自己走了。刘备在徐州时,诸葛亮家乡的人士主动拥戴他为州牧,因为大家认为,他是“治乱之主”,“能使百姓知有依归”。后来袁绍听说此事赞叹说:“刘备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当时的人评价说:“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同这种人一道共创大业,诸葛亮会感到称心如意。

  第四,刘备知人善任。例如赵云,是一位武艺高超,有胆略,有见识的大将。刘备诚心同他交往,终于把他从公瓒手下拉到自己身边,并且对他加以重用,使赵云成为三国时期的一员名将。徐庶是一位年轻的士人,投奔刘备后也受到信任和重用。刘备以他为谋士,言听计从。这些人到刘备集团后的情况,诸葛亮应该是清楚的。

  第五,刘备身边一直缺少真正的谋臣。《三国演义》书中描写刘备在襄阳遭到蔡瑁迫害,逃到水镜山庄之后,曾与司马徽有一段对话。司马徽问:“吾久闻将军大名,何故至今犹落魄不偶耶?”刘备回答说:“命运多蹇,所以至此。”司马徽说:“不然。盖因将军左右不得其人耳!”刘备不以为然,说他身边是文有孙乾、麋竺、简雍,武有关羽、张飞、赵云,怎么会没有人呢?司马徽说,他们都称不上调兵遣将、经世济民的人才。书中的这段话反映的是事实,的确,刘备集团中一直缺乏高明的智士。诸葛亮也看到这一点。他加入刘备集团,可以受到重用,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展满腹经纶。

  第六,刘备乃帝室之胄、汉室后裔,持正统之名,又存兴复汉室之志。出佐刘备,可以得匡扶社稷的美名,功重竹帛。诸葛亮自比管、乐,也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他和刘备志同道合,以兴复汉室为己任,政治理想和思想基础一致。加之刘备虔诚三顾,使他深受感动,他愿意为刘备这个“知己”效劳。

  诸葛亮是“非主不依”的贤士。他择主刘备,除了刘备自身的条件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时天下局势的变化,存在着刘备改变不利境地、成就霸业的可能性。所以,诸葛亮在看准了这些之后,便决心与刘备一起共谋大业。从此,卧龙腾飞,诸葛亮离开了隆中,开始了叱咤风云的政治生涯。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