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空城计

  古人有诗云: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里特别精彩的一个计谋,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空城计是一种“虚而虚之”的心理战术,在战争的紧急关头和力量虚弱的情况下运用这种战术,故意以空虚无兵之势示敌,就可能使敌人疑中生疑,怕中埋伏,从而达到排危解难的目的。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视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让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二十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令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从不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便问孔明道:“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这是为什么?”孔明道:“此人料我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我非行险,都是因为不得已而为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了。我已令兴、苞二人在那里等候。”众皆惊服道:“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我等之见,必弃城而走了。”

  孔明说:“我们这里只有二千五百军士,要是弃城而走,必不能走远,还不被司马懿给抓住?”说完拍手大笑,道:“我要是司马懿,就不退兵。”然后下令叫西城百姓随军一同迁往汉中,司马懿还会来的。

  于是孔明便离开了西城,往汉中而去。后来司马懿知是诸葛亮摆空城计后,仰天长叹说:“吾不如孔明也!”

  “空城计”,人们一般认为,那只是诸葛亮的应急之作,是心理战的胜利,没有什么缜密的安排和保证措施。其实不然,在诸葛亮布置“焚香弹琴”“开门洒扫”之前,他已经把当时身边仅有的三千精兵,让关兴、张苞带去埋伏在山后,等司马懿退兵时,故作疑兵,鼓噪而出,以坚定司马懿“必有埋伏”的疑心,扩大神经战的效果,使敌人跑得更远,自己能更安全地撤退。否则,仅仅靠“焚香弹琴”,即使暂时骗过对方,安全撤退还谈不上。如果没有事先设伏的疑兵,足智多谋的司马懿恐怕会马上醒悟回兵,完全来得及把包括诸葛亮在内的两千多人捉拿过去。此外,诸葛亮事先还派张翼去修剑阁,以备归路;令马岱、姜维断后,以防追兵;又派人分路报于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官吏军民,撤退到汉中。连居住在冀县的姜维的老母,也派遣心腹之人送入汉中。可见,诸葛亮的退兵部署是周到而精细的。“空城计”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是意料之中的意外,是弄险之中的保险。

  空城计是空上加空,虚上加虚。本来是空虚的,再明明白白地示以空虚,结果却反而使人误认为实。这就好比本来是实在的,你再向人显示你的实在,人家反而认为你是虚伪的一样。

  倒真是你不说我还相信,你越说我越不相信了!人的心理真是莫名其妙,难以揣度,所以有“万丈深潭终有底,只有人心不可测”一说。

  诸葛亮正是利用了人心的这一特点而设奇谋。尤其是对于司马懿,诸葛亮可真是做到了知己知彼,因此有瑶琴三尺退雄师的胜利。

  空城计一出,后世多有运用。“三十六计”把它列为第三十二计,属“败战计”的一种。

  既为败战计,还如诸葛亮所说,是不得已而用之。所以,不是非用不可,还是不用为好。

  人们在考虑作战计划时,在一定的条件下要敢冒风险,善于做出风险决策。孔明在身边无兵力时,面临司马懿的大举进攻采用“空城计”,即是一次风险决策,这次决策成功地保护了自己,又为自己军队撤退争取了时间。这是一种防御式的风险决策。

  风险决策在军事斗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防御中,把握较大的风险决策实际上正是保守性决策,在进攻中,风险决策一旦成功,可以保证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成功,就战争的全局来讲,它消耗少,费时短,功效大,决策人应该给予足够重视。风险决策得以成功的基本条件是:第一,决策要有起码的客观依据。依据越小,风险越大,因此依据绝不能降低到零;第二,领导人要有实施决策的胆识和必胜的信心,要以自己的勇气和决心鼓舞激励全军将士,一旦实施,绝不能中途畏缩动摇;第三,进攻性风险决策的实施要保证“兵贵神速”,使敌方无掩耳之机。世界上没有万全的选择,当然就没有万全的风险决策,高明的领导人只是在各种决策中选取最优方案。

  在决策方式上,领导人要想法调动部下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决策。高明的领导人常是主动征求部下的意见,让他们充分发表见解,然后自己从中选择、补充或纠正。曹操手下谋士极多,他在行动作战前总是问计于众谋士,比如在如何对待刘备来降的问题上,在围剿吕布和迎战袁绍时,他都征求谋士的意见。让部下参与决策的好处是:第一,能发挥众人的智慧,避免领导人一人思考问题的片面性;第二,让部下多角度地考虑问题,便于领导人在多种方案的互相比较中选取最佳方案;第三,让部下参与行动方案的制定,让他们充分了解方案,便于他们宣传和贯彻;第四,能逐步培养部下的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的责任心。

  让部下参与决策,应当注意:第一,领导人要有自己的主见,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一定要有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不能含含糊糊,动摇不定。袁绍喜欢让部下参与决策,但他胸中无数,好谋无断,遇事决策方案虽多,没有起到好的作用。第二,对部下提出的任何意见不要妄加怀疑。

  贺龙空城胜敌

  1926年6月,贺龙为了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率领红二军团转战在湖南桑植地区。他在那里打土豪,分田地,扩大红军队伍,使革命烈火越烧越旺。当地的“剿共”司令部慌忙命令驻永顺城的“防匪”司令向子云出兵镇压。向子云不敢怠慢,派出手下带兵500人去讨伐。当时的向子云根本没有把贺龙放在眼里,以为一场小战斗就可以剿灭贺龙。但是他手下这500号人马刚到了桑植县南的赤溪河时,被早有准备的红军围住痛击,死伤过半。

  被打得落花流水的手下逃回来报告,向子云十分震怒。他派人在各处贴出告示:杀死贺龙者,赏大洋五千。同时自己准备亲自出马。

  向子云调集所有人马,杀气腾腾,气势汹汹向桑植县城杀来。贺龙得知这一情报后,只派出一小队红军在赤溪河阻击引敌,将城内的所有红军全部撤出城外,安排到县城外围的山上。这时的桑植县城成了一座空城。

  向子云领着手下直扑桑植县城,但在赤溪河遇到了小股红军的阻击。向子云仗着人多势众,强行进攻,阻击的红军佯装抵挡不住,向县城败逃。向子云不知是计,率部紧追不放。这股红军撤到桑植县城后,并没有进城,而是一直向城东“败退”。向子云看到城中没有抵抗,直接杀入城中,轻易将桑植县城“收复”。

  向子云在占领了桑植县城后,十分得意,命令手下向上司报捷:“桑植一带的‘共军’已经被基本肃清,不日即可凯旋。”但是他哪里知道,此时他已经是贺龙的瓮中之鳖。

  这桑植县城一面靠水,三面环山,地势极为险要。贺龙见敌人全部进了空城,一声令下,早已埋伏在城外各山头上的红军,从三面向县城发起攻击。这时的向子云刚刚进城喘口气,猛然被攻,猝不及防,乱成一团。贺龙亲自率领一队人马率先从北门杀入,东西两门的红军也紧跟着杀进城去。在三面夹击下,敌人死伤惨重,混乱不堪。向子云集结残部,集中兵力向南门方向突围,出城一看,刚才抢渡过来的赤溪河挡在了面前。向子云命令残部急渡赤溪河。这时,先前向城东方向“败退”的红军阻击部队早已经在向子云进城的时候,重新回到赤溪河边设伏,正好截断了敌军的退路。敌人一看走投无路,只好举手投降。向子云一看大势已去,驱马逃向河边。那马跃起前蹄,猛地跳进了赤溪河,不料,一个巨浪打来,向子云连人带马都被卷入了汹涌的河水中,不一会儿就没了踪影。

  贺龙摆了另一形式的空城计,打败了前来围剿的敌人。

  朱德巧设  1936年春天,红四方面军总部和医院都驻扎在四川西北部的梦公镇。这里四面环山,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屯兵要地。

  一天,红四方面军大部队外出作战,梦公镇只留下警卫连百十个人和二百多名伤员。朱德总司令因为要起草一个文件,没有带兵参加战斗。到中午的时候,忽然北岭上传来枪声,紧接着,炮声、手榴弹爆炸声响成一片。警卫员们立即紧张起来,子弹上膛,准备迎敌。朱总司令冲到院外,拿起望远镜朝北岭一望,只见北岭上一大群国民党匪兵正向山下的梦公镇扑来。

  朱总司令身经百战,敌人来袭他并不害怕,但梦公镇只有一个警卫连百十号人,还要保护机关工作人员和伤员。他不由得心中有些焦急。

  朱总司令分析了敌情,很快镇定下来。他来到操场边的土坎下,把留守梦公镇的警卫连战士集合在一道矮墙下待命。又让没有武器的老百姓和轻伤员五百多人,每人找一根木棒扛在肩上,从镇东镇西分两路向敌人背后佯动。

  接着,他让战士们从镇里抬出十几根草房上熏黑的烂木头,架在矮墙下,伪装成一门门迫击炮。又从镇里找来铁桶,把鞭炮塞到铁桶里,挂在镇周围的大树上。组织司号排三十多个小号手从东到西一字排开,俨然像大部队阻击敌人进攻的样子。

  准备刚刚就绪,敌人就冲下北岭向镇外的一条河边冲来。朱总司令一声令下,矮墙后的战士们把手榴弹向河对岸掷去。警卫连100只短枪一齐开火。铁桶里的鞭炮也被点燃,响成一片。一支支火药铳也被火点着,凑在“炮口”,吐出一团团黑烟。远远看去,还真像迫击炮在发射炮弹。一时间,小河边硝烟弥漫,梦公镇前枪声震耳。

  敌人被吓呆了,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情报说红军主力外出作战,梦公镇并没有多少红军留守,可是现在满镇都是红军,少说也有二三千人,何况镇里的喇叭里还有红军总司令朱德坚强有力的指挥作战的声音:“红军战士们,杀敌立功的机会到了。一团二团迅速包抄敌后,坚决不能让敌人跑掉。三团四团五团做好正面进攻的准备。同志们,冲啊!”只见一队红军战士从镇中冲出来,扛着木板向镇外的河边冲击。

  敌人被吓蒙了,现在镇里有红军总司令在亲自指挥作战,若是没有实力,他怎么会抛头露面。红军总司令在镇里,红军的主力一定就在附近,莫不是情报有误,还是红军搞声东击西,要设埋伏?这时,敌军军官挺不住了,他不敢怠慢,赶紧上马,拼命向北岭逃去。敌兵一见当官的跑了,知道凶多吉少,只恨老娘少生了两条腿,一起夺路狂奔,落荒而逃。

  红军战士乘机冲过河去,咬住没有来得及逃命的一群敌兵,狠敲猛揍,打死打伤并俘获敌兵一百余人。

  后来,有人对朱德说:“敌人要是晓得你演空城计不就砸锅了。”朱德笑着说:“我领兵打仗,从来都是铁钳子夹王八头,以硬克软,敌人料不到我也会玩空城计这一手呀。”

  出售美国土地证圈钱

  20世纪80年代,数以万计的中国人争先恐后地要成为美国土地的业主,他们所购买的就是所谓的美国土地证。这种美国土地证,是一张精美的证书,上面画出美国50英寸的国土,售价是2188元人民币。证书规定,这小块土地的主人可以自由出入这块土地。这项活动引起了众多中国人的注意。

  在上海公开销售的第一天,标价2188元的2000张美国土地证便被抢购一空,一些股市大户也参与其中,把每张土地证炒到5000元,并扬言有多少要多少。一个月后,每张土地证已经被爆炒到2万多元。

  而实际上,人们花了2万元买到的实际价值不过是一份精美的土地所有公证书,只可将其作为一份涉外财产和一件难得的珍品收藏、继承、转让和馈赠。“自由进出”的当然只是你所拥有的这50平方英寸的土地,就像你可以“自由进出”你自己的家一样,但决无“自由进出”美国国境的自由。

  无论如何,这应当算是一次精明的经营性活动,美国人事实上没有“卖”掉一平方英寸的土地,但在全球销售出的总计624万份土地所有权的价值,人们粗略算一下也就知道价值连城了。

  47岁的司各特·摩格这项异想天开的活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摩格在“发明”这项活动时说,这块土地“属于一种新奇品”,是“赠给一个已经无所不有的人士的最佳礼物”。为了这个“奇想”,并使这一“奇想”符合所有的法律手续,这位前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副总裁兼市场拓展执行人,已经花了几十万美元和10年的时间。不过对于37年前始于快餐盒里的那个梦想以及在美国50个州各买一英亩土地这样浩大的工程来说,“空城计”唱到这一步,也应当算是“巨大的成功”了。

  岛井的空城计战略

  日本的赤玉葡萄酒株式会社的早期发迹,便有赖于空城计这种策略的运用。

  赤玉葡萄酒的创始人岛井信治郎,开始做赤玉葡萄酒买卖时才20岁,小伙子十分精明。那时候,日本时兴喝进口葡萄酒,觉得进口货有档次,对日本人自己酿造的葡萄酒不感兴趣。要想与进口葡萄酒进行竞争,就必须扩大自己产品的知名度,但资金有限的岛井信治郎无力进行大规模的广告宣传,于是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妙计。

  岛井信治郎决定运用“空城计”战略,他在自己的作坊试验酿造葡萄酒的同时,自己和雇员每天晚上分头骑自行车到城市中各酒店佯装要用餐,每次都先问酒店老板:“请问这里有没有赤玉葡萄酒?”回答当然是“没有”,岛井信治郎和他的雇员立刻装出很遗憾的样子,起身往外走,边走边说:“真可惜!我们就喜欢喝赤玉葡萄酒,赤玉葡萄酒质量最好,等你们进了货,我再来吧!”经过日复一日的不懈努力,终于有酒店打听赤玉葡萄酒的消息了,岛井信治郎这才开始正式生产自己的葡萄酒。

  没有葡萄酒时先跑到酒店里点名要赤玉葡萄酒,这在无形中为自己做了免费的广告,这是岛井信治郎“空城计”经营计划的开始。

  当赤玉葡萄酒商标注册完成时,岛井信治郎更是连出广告奇招。他准备了30个两米长的灯笼,上面印着醒目的“赤玉”商标,雇来穿有寿星制服的人举着灯笼到处走动,起到了极强的广告宣传效果。一旦哪里出现火警,一定有提着“赤玉”灯笼的人在现场为救火者照明,因为当时人们喜欢聚集在火警区观看议论,“赤玉”灯笼的到来,“赤玉”葡萄酒的影响也随之扩大。

  当赤玉葡萄酒经营取得成效后,岛井信治郎又用同样的办法宣称已经研制成功了日本的威士忌,还是到处先宣传,吊起人们的胃口,一年后才把自己生产的威士忌投放市常同样也取得了销售上的成功,很快就打开了市常

  岛井信治郎曾经说:“每一家公司都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在最初,总要使用空城计战略的,这就是我们公司的创业精神。”

  虚构的催债名单

  日本有个商人挺慷慨,他曾经很大方地把钱借给了几个要好的朋友,帮助他们度过资金紧缺的难关。商场上没有常胜将军,市场的变化使得这个商人的资金运转出现了问题,他需要资金注入而手里却没了钱。怎么办呢?登门催债吧,这显然不够礼貌,还容易伤了朋友的感情;不及时催要吧,自己又的确吃不消,生意上肯定要吃亏。他眼珠一转,想出了一个挺妙的主意。

  第二天,他在自己的商厦门前贴出了一张醒目的告示,上边写着:“年关已至,本人银根吃紧,请下列借款者务必快点还钱,本人不甚感谢。”告示的下边是一个个借款者的人名。但写这个告示的人知道内情,老板告诉他,这张告示里面的人名都是虚构的,根本就没这些人。

  这个商人的朋友们不知道里面的内情,知道这个商人贴出了催款告示,就过来看看情况。但他们从头到尾看了好几遍都没从这名单里看到自己的名字。这些人回头一想,这么多人欠这位商人的钱,可见他的资金一定挺紧张,而且,这位商人真讲究,名单里独独没有自己,所以回头想办法迅速地把钱还了。

  如此看来,要债也有绝招,“横眉怒目”要债,很可能伤了彼此的感情,新意迭出地要债则无异于既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又送去了温暖的友情,真可谓一举两得。

  谁又好意思拒绝这饱含温情的要求呢?

  这里,该商人巧妙地运用了“空城计”要回了钱财,也是诈而不欺战术的又一次成功的运用。

  波尔格德白手起家

  波尔格德是美国一个石油企业家的儿子,1914年从英国牛津大学毕业回到美国。他不想靠自己的父亲而是自力更生地开创一番事业。1915年10月,美国俄克拉荷马州有一个石油矿井招标,参加投标的企业家很多,有不少竞标者财大气粗。而此时的波尔格德刚刚成立的公司资金不足,不是那些大企业家的对手。怎么办呢?这个油矿很有潜力,对他很重要。经过苦想,波尔格德决定来个“空城妙计”。

  投标那天,波尔格德租了一身十分华贵的衣服,约了一位熟悉的银行家与他一同前往投标会常

  到了会场,波尔格德显得气度不凡,胸有成竹,加上身旁有著名银行家陪伴,致使在场的企业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那些跃跃欲试、准备在投标中一决胜负的投标者心里不免有些打鼓。看来波尔格德有银行家做后盾,肯定会志在必得呀,如果硬挺的话,肯定这个油矿会拍出个天价,那就没什么大钱可赚了。这些人的决心有些动遥于是投标会场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企业家们三三两两地相继退出竞标,结果波尔格德以500美元的低价就轻而易举地中标了,他这套空城妙计见效了。

  4个月后,即1916年2月,波尔格德中标的那个油矿采出了优质石油。他马上以4万美元的价格将油矿售出,很快获得3万多美元的纯利。有了资金,波尔格德又开始到别处投资开采石油,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到了1917年6月,23岁的波尔格德已经成为拥有40家石油公司的富翁。

  波尔格德运用自己的头脑,在不现实的情况下创造现实,使自己一跃成为石油富翁。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