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诗云:“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读《三国演义》,知道诸葛亮事必躬亲、鞠躬尽瘁,好像事情他都自己干了。其实,孔明先生还是颇为注意人才培养的,也确实为刘氏集团培养了不少文武干才,还在晚期为自己找到了替身。
孔明旧病复发,心中昏乱。这天夜里,他扶病出帐,仰头观看天文,不禁十分惊慌,回到帐中对姜维道:“我的生命已危在旦夕了!”
姜维道:“丞相为何说这种话?”
孔明道:“我看见三台星中,客星格外明亮,主星却十分幽暗。天象是这样,我的命运就可知了!”
姜维说:“天象虽然如此,丞相却为何不用祈禳的办法挽救它呢?”
孔明说:“我一向通晓祈禳的方法,但并不知道天意如何。你可带四十九个甲士,每人各执皂旗,身穿皂衣,环绕在大帐外边,我自己在帐内祈禳北斗星。
如果七天之内主灯不灭,那我的寿命就能够增加十二年;但如果主灯灭了,我便是一定要死了。闲杂人等,不要放进来。一切需用的东西,只叫两个小童进出搬运。”姜维领命,自去准备。
时值八月中秋,这天夜晚,银河灿灿,玉露零零,旌旗不动,刁斗无声。姜维在大帐外面带领四十九人守护。孔明自己在帐中摆设香花等祭物,地上分布着七盏大灯,周围环绕着四十九盏小灯,最中央是一盏本命灯。
孔明拜祝道:“亮生于乱世,本来宁愿终老于山野林泉,承蒙昭烈皇帝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不敢不竭尽犬马之劳,誓讨国贼,不希望我的将星现在就坠落,阳寿终结。谨写下这一幅尺素,上告苍穹,伏拜以期望天意慈悲,俯垂以鉴听我肺腑衷言,延长我的谋算,使得我能上报君恩,下救百姓,克复旧物,将汉朝江山永远延续下去。不敢妄想以祈祷,实是出于情真意切。”拜祝完了,孔明就在帐中俯伏着,等待天明。
第二天,孔明依旧扶病处理军务,却不断地吐血。
白天计议军机,夜晚则步罡踏斗。
却说司马懿在营中坚守,一天晚上忽然观察天象,不由大喜,对夏侯霸说道:“我看到将星错位了,孔明肯定生了病,用不了多久就要死了。你带上一千军兵到五丈原去打探一下虚实,如果蜀人攘乱,不出来应战,孔明就一定是患了重病,我们就将趁势攻打他们。”夏侯霸带兵去了。
孔明在大帐中祈星已经六天,见到主灯明亮,心中非常高兴。
姜维进帐来,看到孔明正披发执剑,踏罡步斗,压镇将星。这时忽然听得营寨外面有呐喊之声,姜维刚要叫人出去询问,魏延突然飞步进来报告说:“魏兵来了!”他脚步急快,其实是故意要将主灯扑灭。
孔明一见,丢下剑叹声道:“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
魏延惶恐万状,急忙伏在地上请罪。姜维愤怒之下,拔剑便要杀魏延。孔明阻止他道:“这是我命中该绝,不是文长的过错。”
姜维收了剑。孔明吐了几口血,卧倒在床上,对魏延说道:“司马懿料我有病,所以派人来探听虚实,你可立即出去迎敌。”
魏延领命,出帐上马,带兵将夏侯霸赶出大寨二十多里路才回来。孔明叫魏延回本营寨去把守。
诸葛亮积劳成疾,病势日渐严重。
姜维进帐,一直走到孔明床前问安。孔明道:“我本想竭忠尽力,恢复中原,重兴汉室,无奈天意如此,我旦夕之间就要死了。我平生的所学,已著书二十四篇,共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个字,内容有关于八务、七戒、六恐、五俱之法,我察看了所有将领,没有人可以传授,唯独你一人。请千万不要轻慢忽视了它。”
姜维哭拜着接受了。
孔明又说:“我有‘连弩’之法,没有用过。它的方法是矢长八寸,一弓可以发出十支箭,都已画成图本。你可以根据图法去制造使用。”
姜维也拜受了。
孔明又说:“蜀中各条道路,全都不必多忧,只是阴平地区,千万需要当心。这个地方险峻,时间久了肯定会出事。”
孔明接着又叫马岱进帐来,附在他耳边,低声传了一个密令,最后嘱咐道:“我死以后,你可按计行事。”马岱领计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杨仪进来,孔明把他叫到床前,给了他一个锦囊,秘密地嘱咐道:“我死后,魏延一定会反;待他反时,你与他对阵,再打开这个锦囊,那时,自有杀魏延的人。”
孔明一一调度完毕,便昏了过去,一直到晚上才苏醒过来,连夜表奏后主。
后主闻奏大惊,急忙命尚书李福当晚就启程到军中去向孔明问安,并询问后事。李福日夜兼程来到五丈原,入帐见孔明,传后主之命。
问安过后,孔明流着眼泪说道:“我不幸在大业未成的时候半途死去,虚废了国家大事,得罪于天下。我死以后,你们要尽忠尽力,辅佐后主。国家以前的制度不要改变,我所用过的人,也不可轻易废掉。我的用兵之法,都已传授给了姜维,他自会继承我的遗志,为国效力。我命将要终结,得立即给天子上奏遗表了。”
李福听完了孔明的话,便辞别,匆匆地赶了回去。
孔明强支病体起来,让左右的人扶他坐上小车,出寨到各营巡视,感到秋风吹面,彻骨生寒,长叹道:“再也不能临阵讨贼了!悠悠苍天,到这里显得多么极远埃”叹息了很久,回到帐中,病势更加沉重,便叫来杨仪吩咐道:“马岱、王平、廖化、张翼、张嶷等,都是宁死尽忠之士,久经沙场,多负勤劳,完全可以委用。我死之后,凡事都要像过去那样依法而行,要慢慢退兵,不可过急。你深通谋略,不必我多嘱咐。姜维智勇兼备,可以决断我之后的事。”杨仪哭泣着受命。
孔明叫人取来文房四宝,坐在病榻上手书遗表,以告后主。
表的意思大概是:伏闻生死有常,难逃定数;死之将至,愿尽愚忠。臣亮赋性愚拙,遭时艰难,分符拥节,专掌钧衡,兴师北伐,未获成功。何期病入膏肓,命垂旦夕,不久终事陛下,饮恨无穷!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皇,而仁恩于宇下。提拔幽隐,以进贤良;屏斥奸邪,以厚风俗。臣家有桑八百株,田五十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随身所需,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产。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余财,以负陛下也。
孔明写完,又嘱咐杨仪道:“我死之后,不要发丧。可做一个大龛箱,将我的尸体坐着放在龛中,在我口中放七粒米,脚下放一盏明灯。军中像平常那样安静,切不要举哀,则我的将星就不会坠落。我军可令后寨先行,然后一个营一个营地慢慢撤退。若是司马懿来追,你可以布成阵势,回旗返鼓与他对垒。等他来到时,就把我先前所雕的那座木像安在车上,推到两军阵前,令大小将士分列左右,一定会把司马懿给惊走。”杨仪一一领诺。
这晚,孔明让人将他扶出帐来,仰观北斗,他远远地指着一颗星说道:“那便是我的将星。”众人看去,只见其色昏暗,摇摇欲坠。孔明用剑指星,口中念咒。咒语念完,急忙回到帐中,不省人事。
众将正在慌乱之间,忽然尚书李福又来了,看到孔明昏绝,已不能讲话,便大哭起来道:“我误了国家大事!”过了一会儿,孔明又醒了过来,睁开眼睛巡视众人,见李福站在床前,便说道:“我已知先生复来之意。”
李福说道:“我奉天子之命,请问丞相百年后,可任大事的人。上次因过于匆忙,忘了咨询,所以复来。”
孔明道:“我死之后,可任大事的人,蒋公琰比较适宜。”
李福道:“公琰之后,谁可继承?”
孔明道:“费文伟可继承。”
李福又问:“文伟之后,谁可继承?”
孔明不答。众将到近前来看,已经咽了气。
时建兴十二年八月二十三日,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于军中,终年54岁。
后人有诗赞道:
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如公存盛德,应叹古今无。
这天夜里,天愁地惨,月色无光,孔明奄然归天。
姜维、杨仪遵孔明之命,不敢举哀,依孔明遗嘱成殓,安置在龛中,令心腹将士三百人守护,然后传密令,各处营寨悄然无声,一一撤出。
我们不认为在人事问题上这样细致而长远的安排十分恰当。但孔明作出这样的提议,说明他对这一问题早有久远的考虑,作为一位实际主持全盘工作的领导人,这样的深谋远虑却是必需的。
众所周知,现今的世界早已经不是一个“个人英雄”纵横天下的时代,集体领导已经遍及各种各样的组织之中,人们对个人英雄的贬抑和对大众意志的抬举,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令人不解的是,无论在国家管理方面还是在企业经营领域,还是有那么多的个人英雄魅力十足,甚至可以左右一个组织的盛衰成败。就企业界来说,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总是有那么一些企业因为某一个领头人的苦心经营而成就卓越,或者因为这个人的离去而黯然失色。由此,人们也开始反思一些问题,更有人行动起来——培养接班人。
选择的困扰
真正的民主国家是没有接班人问题的,因为它们有健全的选举机制,可以让人民来自由选择今后的国家领导人。更何况,纵使现任元首有心栽培某人当接班人,也必须面对反对党推出之候选人的挑战,最后诉诸民意,变数很多、很大。
只有独裁国家和企业有接班人问题。资本主义下的大公司、大老板的接班人逃不出传子与传贤两种方法。如要传子,需及早栽培教养之,让子女接受完整的教育,再从接掌子公司开始,步步为营,最后顺利接管总公司。如要传贤,底下有机会的候选人也得明争暗斗一番,才有希望雀屏中眩
正因为大企业和独裁国家都缺乏民主运作的机制,接班人的问题往往成为当权者的最大难题。如果处理不好,辛苦打下来的“江山”难保,轻则对簿公堂、元气大伤,重则四分五裂、血流成河。如果要处理得好,难免会遇到两个问题:要选谁当接班人?要如何摆平其他候选人?
要选谁当接班人?中国从夏朝开始,皇位都是世袭制度,皇帝将大位传给长子,这是最普遍的做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万一长子是个白痴呢?是个混蛋呢?年纪太小呢?的确,这些都是缺点。但它的优点是稳定,如果只有长子有继承权,其他人就得认命、死心,没有所谓摆不平的问题。在那个时代,这种传位给长子的做法,的确有其必要性、安全性。
而传贤则是上古时代的传说,是纯粹儒家的“痴心妄想”,尧禅让给舜、舜禅让给禹的故事是捏造出来的,不足为凭,民国初年的史学家顾颉刚,已曾针对这个问题做过考证。他认为,在西周的文献中只有大禹其人,到了春秋时代却多了尧、舜的事迹,战国时代又知道尧、舜之前有黄帝,而秦、汉的人更知道黄帝之前有伏羲氏、神农氏,似乎越后代的人知道越多上古事迹,这实在是太不合理的事情。因此他大胆断定,尧、舜以上的圣贤故事都是后人捏造出来的。这是很合理的论述。从现实层面来看,人类断无可能刚开始发展文明时,就懂得“禅让”这套文绉绉且充满权谋的方式,必定得经过血淋淋的一番斗争,才有可能分出高下。果然,在另一本古书《竹书纪年》中,记载的皆是尧、舜、禹如何尔虞我诈、流放对方的血腥镜头。
在传子、传贤之外,古人又想出一种折中的方式,就是传贤子:传位给贤能的儿子。古代统治者大抵儿子众多,长子未必贤能,庶子未必无能,从中挑一个最棒的继承皇位,是每个统治者的梦想。但问题是哪个儿子最贤能呢?这可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解决的,纵使用现在选择的方式,也必然会发生太多人为介入的因素,何况在古代?或装模作样,或笼络皇帝的亲信,或结交朝中大臣,每个“太子候选人”都想跟老爸证明,自己是最贤能的。这样一来,兄弟阋墙的惨剧就无法避免了。最有名的例子是唐太宗,他不是长子,却觊觎皇位,于是发动玄武门兵变,将兄弟杀光,他的老爸伤心之余,只好立他为太子。更妙的是,他为了将自己这些丑事合理化,妄想要奠定传位给“贤子”的新制度,结果不只他的儿子开始明争暗斗,此后唐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不断上演皇子恶斗的事例,这是得不偿失的。
诸葛亮是个很特别的例子。他不是皇帝,但权力等同皇帝,在他的“辅佐”下,皇帝刘禅只是个不折不扣的“虚位元首”。他过世后,谁来接手他的位置呢?综观中国历史,能有诸葛亮这种才干的,恐怕没有几人,何况是当时的蜀国?诸葛亮对眼前的形势也很了解,公元225年,他打算亲自南征,讨平少数民族的乱事,王连劝谏他说:“南方是不毛之地、疫疠之乡,你是蜀国最重要的人,不宜轻易冒险。”诸葛亮的反应很有趣,他“虑诸将才不及己,意欲必往”。这是当然的喽,蜀国的文官武将有谁比他还行的?
正因为“诸将才不及己”,诸葛亮在选择接班人时备感痛苦。一般人的做法是,让自己的儿子当接班人,应该是最能放心的事。曹操当丞相,当然选择曹丕接任;司马懿当丞相,当然选择司马师接任。当他们权力大到不行时,指定儿子接班,皇帝也不会讲话。以世袭的方式继续干宰相一职,其实也很明显暴露了当事者的野心。诸葛亮有没有这种传子的野心,我们不得而知,但他最终没有这样做,主因是他儿子的年纪太校他逝世前不久,曾写信给人在东吴当官的诸葛谨,说:“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当时他的长子诸葛瞻才八岁,再怎么“聪慧可爱”,也不可能有“超龄演出”,接他的位置吧。
谁是最可靠的人?
传子既然不可得,就只能传贤了,他必须在大臣之中,选择一个可靠的接班人,来继承他的事业。他晚年心仪的接班人选有五个:魏延、杨仪、费祎、姜维和蒋琬。五人的能力虽然都不如他,但各有优点,分量也够,亦可独当一面。他的难题是,只能五选一,要挑谁呢?又该如何摆平其他四人呢?
很多读者受罗贯中《三国演义》的“蛊惑”,以为魏延是个大坏蛋,其实不然,有必要辩正一下。魏延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首次出现,当时曹操率军南下,荆州新任刺史刘琮投降,刘备等人夺命而逃,来到襄阳城外:
行至襄阳东门,只见城上遍插旌旗,壕边密布鹿角,玄德勒马大叫曰:“刘琮贤侄,吾但欲救百姓,并无他念。可快开门。”刘琮闻玄德至,惧而不出。蔡瑁、张允径来敌楼上,叱军士乱箭射下。城外百姓,皆望敌楼而哭。城中忽有一将,引数百人径上城楼,大喝:“蔡瑁、张允卖国之贼!刘使君乃仁德之人,今为救民而来投,何得相拒!”众视其人,身长八尺,面如重枣;乃义阳人也,姓魏,名延,字文长。当下魏延轮刀砍死守门将士,开了城门,放下吊桥,大叫:“刘皇叔快领兵入城,共杀卖国之贼!”张飞便跃马欲入,玄德急止之曰:“休惊百姓!”魏延只管招呼玄德军马入城。只见城内一将飞马引军而出,大喝:“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认得我大将文聘么!”魏延大怒,挺枪跃马,便来交战。两下军兵在城边混杀,喊声大震。玄德曰:“本欲保民,反害民也!吾不愿入襄阳!”孔明曰:“江陵乃荆州要地,不如先取江陵为家。”玄德曰:“正合吾心。”于是引着百姓,尽离襄阳大路,望江陵而走。襄阳城中百姓,多有乘乱逃出城来,跟玄德而去。魏延与文聘交战,从巳至未,手下兵卒皆已折荆延乃拨马而逃,却寻不见玄德,自投长沙太守韩玄去了。
这段话纯粹是罗贯中虚构出来的情节,魏延根本没有这段奇怪的经历。在《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罗贯中又造谣一次,说当时赤壁之战刚结束,刘备派人接收荆州各城,关羽来到长沙,跟长沙太守韩玄的手下黄忠大战,彼此惺惺相惜:
黄忠回到城上来见韩玄,玄便喝左右捉下黄忠。忠叫曰:“无罪!”玄大怒曰:“我看了三日,汝敢欺我!汝前日不力战,必有私心;昨日马失,他不杀汝,必有关通;今日两番虚拽弓弦,第三箭却止射他盔缨,如何不是外通内连?若不斩汝,必为后患!”喝令刀斧手推下城门外斩之。众将欲告,玄曰:“但告免黄忠者,便是同情!”刚推到门外,恰欲举刀,忽然一将挥刀杀入,砍死刀手,救起黄忠,大叫曰:“黄汉升乃长沙之保障,今杀汉升,是杀长沙百姓也!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当众共殛之。愿随我者便来!”众视其人,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乃义阳人魏延也。自襄阳赶刘玄德不着,来投韩玄;玄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故屈沉于此。当日救下黄忠,教百姓同杀韩玄,袒臂一呼,相从者数百余人。黄忠拦挡祝魏延直杀上城头,一刀砍韩玄为两段,提头上马,引百姓出城,投拜云长。云长大喜,遂入城。
这段情节最大的破绽是,在历史上,刘备南征荆州四郡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并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因此不可能发生《三国演义》中说的事情,在这时将魏延扯进来,实在是毫无道理的事情。如果只是这样,捏造的都是魏延的正面形象,那还没话说,最可恶的是,罗贯中紧接着居然假借诸葛亮之口这样厚诬魏延:
玄德待黄忠甚厚。云长引魏延来见,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玄德惊问孔明曰:“魏延乃有功无罪之人,军师何故欲杀之?”孔明曰:“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玄德曰:“若斩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望军师恕之。”孔明指魏延曰:“吾今饶汝性命。汝可尽忠报主,勿生异心,若生异心,我好歹取汝首级。”魏延诺诺连声而退。
这段描写的影响力很大,“魏延脑后有反骨”的说法从此深刻烙印在所有《三国》读者心中,成了很难磨灭的偏见。
事实上,在《三国志》中,对魏延早年的经历并没有太多着墨,只说他“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刘备要取益州时,出身行伍的魏延战功不断,受拔擢为牙门将军。在入蜀之前,魏延曾做什么?何时加入刘备阵营?这已经不得而知。唯一可确定的是,他是从基层一路爬上来的,凭借的是自己的本事。罗贯中为了加强小说效果,诬赖了魏延,魏延真是倒霉埃
后来刘备拿下汉中,自称汉中王,要回成都前,想留个大将镇守汉中。当时大家心想,以刘备的作风,既然让关羽留守荆州,大概会留张飞当汉中太守,张飞也自以为是这个位置的当然人眩没想到最后结果出来,竟是魏延!大家都吓了一跳。刘备为了服众,特地大会群臣,公开问魏延:“我将这个重任交给你,你会怎么做?”魏延很豪迈地说:“如果曹操率领所有军队前来,我会为大王挡住他们;如果曹操只派个将领带十万人前来,我会为大王吃下他们!”刘备觉得很棒,其他人也心服口服。
蜀汉有所谓五虎将,魏延不在其中。但五虎将只是好听的名字,关羽、张飞、马超、黄忠早就挂了。刘备死后,陪诸葛亮北伐的,只剩下一个老头子赵云,但他参加一次北伐后也病死,这时候,魏延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当时的蜀国已经出现青黄不接的窘境,文官多而武将少,尤其上将、大将更少,魏延是最闪亮的明日之星,一点也不令人意外。诸葛亮每次北伐,都会带魏延前往;甚至在公元230年,还让魏延独当一面,带兵北伐,大破魏国将领费瑶、郭淮等,其军事才华可想而知。《三国志》说魏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真不是盖的。街亭之战,诸葛亮大胆起用马谡为先锋,结果被张郃打败,事实上,事先许多人都认为先锋的适当人选是老将魏延或吴壹,而不该是马谡,诸葛亮不听,才会自取失败。
魏延既成为诸葛亮的左右手,有时会在旁边出些大胆的点子。诸葛亮首次北伐,行前于汉中开了一次军事会议,讨论此次行动的所有方案。魏延提出一个方案:由他率五千精兵,直出褒中,由子午谷向北,不到十天就可直驱到长安,让镇守长安的都督夏侯楙措手不及,弃城而逃。等到魏国调军来援救,必然是二十多天后的事,到时候诸葛亮的大军也已由斜谷到长安来了。按魏延的计算,此举只要一个月就可以平定咸阳以西。诸葛亮听了,当场傻住,他认为魏延这个提议太冒险了,不如从坦途出发,“平取陇右”,再向关中。魏延觉得诸葛亮太胆小,很遗憾自己的才华抱负未能得到施展。
事实上,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几点,证明魏延的战略是行不通的:
第一,火器未发明前,攻城之难绝非今日可以想象。以司马懿的天才,潜兵攻打未设防之上庸城,以四倍兵力八面速攻,十六日未能下;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攻打陈仓二十余日都没结果;曹操屡攻濡须不下;孙权屡攻合肥不下;关羽久攻樊城不下;周瑜攻江陵一年多(后来是曹操退出江陵)。长安是古来大城,岂有如此容易就被魏延攻下之理!
第二,后来事实证明,曹真和张郃都能及时赶到更远的郿县及街亭,去迎战蜀军,则他们到长安绝对不会晚魏延多久。
第三,魏延坐镇汉中多年,自以为懂关中那方面局势。魏国名将郭淮领雍州刺史三十年,治所就在长安,诸葛亮北伐时正当他就任九年,岂可认为长安没有人才?
总之,诸葛亮鉴于以上考虑,并不急着与曹军决战,而为持久之计,遂将战场定于陇右,这也是诸葛亮不赞同魏延子午谷之计的原因。
虽然如此,魏延还是当时蜀国的第一战将,而蜀国要完成北伐,必须有骁勇善战的大将不可,在这种考虑上,魏延一度是诸葛亮心中的接班人眩他也觉得自己最有可能接诸葛亮的班,因此言谈举止间,多少拽一点,旁人都避之唯恐不及。独独杨仪不买账,三不五时要跟他呛一下,两人形同水火,常要劳驾诸葛亮和费祎出面和解。“性矜高”正是魏延的致命缺点,骄傲自大、口出狂言、自以为是等等,使得他的人际关系极差。诸葛亮自己治国多年,长袖善舞,很得人心,他深知喜欢惹是生非的人,是不适合接任大位的。诸葛亮嘴巴不说,心里却已渐渐将魏延排除在接班人选之外,只有魏延自己不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