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随机应变

  蜀汉建兴六年六月,继曹休出任大司马的曹真,建议曹睿主动出击蜀汉,以解决西南军区的防务。这次南征军的编组相当庞大,对蜀汉国防的确是空前未有的挑战。

  曹真向曹睿表示:“汉人数入寇,请由斜谷伐之,诸将数道并进,可以大克。”

  曹真有意采用人海战术,倾全力攻击蜀汉,一次将之彻底击溃,因此动员的人力非常庞大。曹真军团人数超过五万,司马懿有三四万,郭淮军由各将领的小军团组成,人数也在一两万以上。

  这也是司马懿第一次参与对蜀汉的战争,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位日后北伐战场上的宿敌,首次正式交手。

  不过,汉中及益州都以地势险要闻名,诸葛亮在防守上面,要比攻击轻松得多,何况诸葛亮一直在汉中前线,蜀汉一直处于备战状态,所以敌军来得虽多,诸葛亮心理压力倒不是很大。

  诸葛亮的作战计划相当简单,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蜀汉的兵力较薄,却不乏独立作战的大将,加上据险而守,又在自己境内,拥有地利及人和的优势。

  他自己率领主力部队,驻屯东方成固地区的乐城,抵挡曹真由子午谷进入汉中的主力,又可阻止曹真和司马懿会合。同时他下令李严由江州率两万人马,前来汉中支援,表封李严之子李丰为江州都督,接替其父亲镇守江州,谨防东吴的动静。

  严阵以待地防备了一个多月,却没有看到“一只老鼠或蚂蚁”,到底曹魏的大军哪里去了?诸葛亮每天派遣大量细作,搜集敌人动向情报,并未发现曹魏军越山而来的动静。

  曹真于六月中到达长安,首先等待张衢军团的到来,他命令张衢由斜谷道进攻汉中,自己则由子午谷道推进,约定在南郑会军。

  曹真的大军于八月初出发,刚进入子午谷山区,便碰到连续三十多天的大雨,在谷中绕了一个多月,面对庞大山雾区,全军迷路了。加上刚建好的栈道被大水冲坏,建了又坏,坏了又建,光是工程就浪费一个多月时间,曹真的数万大军在大雨中奋斗,真正成了英雄无用武之地。

  张衢的军团也不比曹真好多少,斜谷道地形险恶,下雨天根本动弹不得,又和曹真失去了联系。老经验的张衢判断天险难斗,干脆退回郿县驻扎,伺机而动。

  由东路溯汉水而上的司马懿,碰到雨季的大洪流,根本上不了路只好移营停留在豫州,等“天公作美”了。

  曹魏的朝廷大臣反对这次的军事行动,同属辅佐大臣的陈群,首先进谏:“当年太祖由阳平攻鲁,是趁丰年收割完成之时,但张鲁未攻下,我们就已发生粮食短缺情形。如今未到收割期便出兵,粮食问题必定严重,而且斜谷险阻,难以进退,补给运输费时费力……不可不熟虑也。”

  太尉华歆也以大雨为患,不宜发动战争,劳民又伤兵,绝非治国之道。少府杨阜亦上疏表示:“徒使大军困于山谷之间,进无所略,退又不得,非王兵之道也。”

  散骑常侍王肃建议,天气短期内无法转晴,是“贼得以逸待劳,乃兵家之所惮也”。

  曹睿左思右想后,下诏令曹真班师回长安。

  曹真退兵后,张衢和司马懿各自返回其驻扎本阵。

  倒是西战线的郭淮军团行动较顺利,他和魏曜分别攻打武都和阴平,使蜀汉防务一度告紧。

  诸葛亮确定曹真等退兵后,便立刻命令魏延和吴懿率军入西羌,由后方干扰郭淮等的补给线。郭淮和魏曜不得已回军迎击之,双方会战于阳豁(陇西南安祁)。魏延大败郭淮军,也算向曹魏证明了蜀汉国防上的实力。

  魏延和吴懿击败郭淮,但以大军深入陇西,防卫和补给方面困难太多,清理完战场后,不敢久留,便再度追回武都郡以南。郭淮虽被击败,仍很快守住了祁山的防线。

  诸葛亮以战功上表升魏延为前军师、镇西大将军,进封南郑侯。吴懿为左将军,进封高阳乡侯。

  头脑机灵的人从来不会走到绝路上去。俗话说,变则通,通则活。这也是对诸葛亮七十二种善变术的最好注解。诸葛亮是一个用脑专家,关键就在于他的脑子当中有一个大大的“变”字。

  诸葛亮的“见机之道”,就是见机行事,也就是随机应变。“见机”是一种智慧,它需要一种直觉和灵感,要有高明的预测、判断和分析能力。深得见机之道,计高一筹,才能随机应变,出其不意。

  草药郎中用笔藏针治病

  唐朝时候,有一年,皇帝的一位公主患喉内痈毒,不但无法吃饭,连茶汤也不能喝。人饿得一天天瘦下去,生命垂危。

  这位公主年方10岁,长得容貌美丽,聪明伶俐,是皇帝、皇后的掌上明珠。皇帝急忙召来了御医治疗。御医说道:

  “公主这病,只有用针刀将痈毒割开,使脓血流掉,然后上药,方能痊愈。”

  公主一听要在她喉内动针刀,立即放声大哭,在床上乱滚乱叫:“我不动针刀!我不要针刀!我宁愿死也不用针刀!”

  尽管皇帝、皇后、贵妃、宫娥和御医一个个好言相劝,小公主仍执意不肯。她是从小娇惯了的,她不愿意,10条水牛也拉不回来。若是这痈毒长在腿上、手上,皇帝也许会下命令叫几个人将公主拉住,强制开刀;但她这痈毒却长在喉内,来硬的是不行的。

  怎么办?难道就让女儿这样活活饿死?皇帝夫妻望着奄奄一息的小公主,不禁一阵心酸,泪珠滚了下来。

  “陛下平日国家有事,不是常说要招贤吗?女儿都病成这样了,为什么就不招贤了?”皇后提醒皇帝。

  皇帝一听,说:“对,对,朕马上出榜招贤,看看有无能人应招。”

  招贤榜挂出去了,榜文说道:“若有人能设法治好公主喉痈,不用针刀,是官员官升三级,是庶民赐爵七品,赏银一千两。”

  榜文前,看的人摩肩接踵,却无人敢揭榜。尽管人们都垂涎这优厚的赏赐,但谁都想不出不用针刀就能治好公主喉痈的好办法。

  突然,一个人挤进人丛里来。只见他,头戴幞头,身穿罩衫,脚登布履,肩背药囊,手执铜串铃,一副草药郎中打扮。这郎中朝皇榜看了几遍,沉吟了一会儿,扭身就走。过了一会儿,这草药郎中又挤了回来,大步上前,“哗!”的一声扯下了榜文。围观的百姓吓了一大跳,几百双眼睛一下子都盯到了他身上。

  守榜官员见有人揭榜,立即将他带进皇宫。皇帝一听,十分高兴,但朝揭榜人一看,不禁大失所望。皇帝威严地对揭榜人喝道:“你能治好公主的病?”’

  郎中答道:“能。”

  皇帝又问:“你怎样治法?”

  郎中道:“我不需用针刀,只用一支毛笔沾点药在公主痈毒上涂一下就行了。”

  听说不用针刀,公主愉快地接受了草药郎中的治疗。只见这位草药郎中果然只用一支毛笔,笔毛上沾上点药伸到公主嘴巴里,笔毛在喉内痈毒上一涂,痈毒立刻溃破了,流出一杯脓血。公主立时感到轻松了不少。又敷上点药,很快就痊愈了。

  皇帝、皇后、公主都十分高兴。皇帝命人从内库取出白银一千两赏与草药郎中,并任命草药郎中为宫廷御医。

  草药郎中却推辞谢道:“臣有欺君之罪,请皇上宽耍”

  皇帝道:“你说出来,朕不怪罪你。”

  草药郎中这才说道:“我为公主治病,用的也是一般的药,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公主的病怕用针刀,而想治好却又非用针刀割破不可。因此我就在毛笔笔尖里藏着一根针刀,外面却看不见,我将毛笔伸进公主喉咙,在痈毒上一涂,针刀就将痈毒刺破了,脓血就流了出来。这样一来,这实际已动了针刀,而公主却没有受惊。”

  “哦!原来如此。”皇帝恍然大悟,不由得开心地放声大笑。

  皇后和宫娥们也高兴地对草药郎中伸出拇指:“你真聪明!”

  小公主哭了半天,自己不愿动针刀;被医生动了针刀,自己还蒙在鼓里,这时也羞惭地笑了。

  草药郎中却不愿留在皇宫当御医,他又背起了草药囊,摇着铜铃,走村闯镇去为穷人治病去了。

  周恩来让日本警察上当

  1928年5月,周恩来和邓颖超乘日本轮船到大连。不料轮船在大连刚靠上码头,日本警察便将他们带到港口警察所。一名日本警官见了周恩来就说:“你是周恩来。”

  周恩来夫妇镇定自若,周恩来冷静地指指邓颖超说:“她是古玩商,并不是周恩来。”日本警察见周恩来连他们要抓的人是什么性别都弄不清,觉得他根本不可能是周恩来。日本警察又问别的情况,周恩来也是乱说一通。日本警察见盘问不出什么情况,只得放了他们俩。

  周恩来面临的敌人不能完全肯定对方是不是他们要找的人,也就是说日本警官企图在“是”与“不是”的两种可能中证实其一。根据对手模棱两可的心理,必须消除“是”的怀疑,而引导他们做出“不是”的判断。周恩来如果直接否认自己“不是”,并不能消除对手的怀疑。所以周恩来使用了随机应变的方法,指着邓颖超说她不是周恩来,间接暗示他自己连周恩来是男是女还不清楚,使对手消除怀疑,造成判断失误。

  巧施炮火急袭碾庄

  淮海战役总攻碾庄时,我军事先对碾庄实施了30分钟的炮火急袭,数万发炮弹把碾庄炸为平地。

  “滴滴答答……”一阵冲锋号响,我军指战员向敌军发起了最后的冲锋。战士们势如破竹,排山倒海般地冲向敌人阵地,但是没冲多远倒下了一片,战士们再一次发起冲锋,又倒下一片。攻击部队的指挥员急了,“炮兵指挥所吗?刚才怎么搞的?敌人的火力点没有被敲掉啊!马上就要全线胜利,我们的战士又倒下了许多,我们不能看着战士们无谓牺牲嘛!”步兵指挥员口气挺大,听得出是真急了眼。

  “请不要着急,我们也看到了前面的情况,刚才是敌人隐蔽在掩体中的火力,我们的炮火无法摧毁它,现在纵队首长也在催我们想办法,请你们暂不要冲锋,等我们的联络信号。”

  原来,我炮火对敌阵地急袭时,敌人躲在掩体里面,只摧毁了表面阵地,没有摧毁敌人的暗火力点。

  面对这种突然出现的情况,我炮兵指挥员随机应变决定使用打草惊蛇、诱敌走出表面阵地的战术。

  “轰,轰,轰!”第一次炮火急袭后,敌人以为我军又要发起冲锋,便和上次一样匆忙出来占领了表面阵地。谁知我军按兵不动,迎接敌人的是又一次更猛烈的炮弹,敌人一看不好想往回撤,两腿哪有炮弹跑得快,顷刻间,敌人和他们的暗火力点全部化为灰烬。我军一鼓作气,拿下了碾庄。

  汉斯一把铜牌赚大钱

  汉斯是美国的一个罐头食品公司经理。为了扩大公司声誉,有一年他带着公司的产品参加了美国芝加哥市举行的全国博览会,谁知他的产品被安排在展厅中一个最偏僻的阁楼里。本来是想扩大影响,提高自己公司的知名度,这种安排显然难以达到目的,他找到大会主办人要求调换一下位置。主办人说:“你瞧,这些都是大公司的名牌产品,我们只能把它们放到这些最合适的位置。汉斯先生,你的产品位置也是最合适的。”汉斯一看,可不,在显要位置摆放的全是全国数一数二的产品,自己的产品虽然也不错,但相比之下名气小多了。怎么办?花钱来参加展览会,总不能一无所获,空手而归吧!博览会开始后,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一天过去了,但很少有人光顾他的柜台。眼看展览时间不多了,汉斯十分着急。晚上躺在床上还在苦苦琢磨。第二天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离开柜台出去了整整一天。

  第三天,会场的地面上突然出现了许多小铜牌,铜牌的背面还刻着一行字,上称:“谁拾到这块小铜牌都可以到展厅的阁楼上汉斯食品公司陈列处换取一件纪念品。”于是捡到铜牌的人纷纷拥到汉斯的阁楼上,本来无人光顾的小阁楼,一下被挤得水泄不通,市民们到处传诵着“汉斯小铜牌”这件新鲜事儿,记者还做了报道。这下,汉斯的产品名声大振,光这次展览会就赚了55万美元。

  原来,这正是汉斯随机应变想出来的推销产品的妙计。他在展位无人问津的情况下,连夜找人做了许多小铜牌,派人遍撒展厅,把顾客引到他的柜台,加上他的产品质量不错,这样一大笔钱就流入了他的腰包。

  不买对的,只买贵的

  每一位时装设计师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即自己设计的精美服装,一般说在一个国家的销售都不超过10件,而且不能在同一个城市的商店里出售。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物以稀为贵。每件时装差不多是10件、甚至20件普通衣服那么贵的价钱,穿在身上才会感到身份、地位充分地显露出来。要是满街人都穿上相同式样的衣服,那么就会觉得这种服装太普通,其价值就会大跌。所以,人们都反映高档时装贵,人们承受不了,但知道了这一道理,就不会这样想了。每件时装的价值在于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其智慧的结晶需要高昂的代价。

  文物、古玩的价格是高昂的,它的消费对象不是普通人,而是些大亨或达官贵人。凡·高的画,价格惊人,一般的人能问津吗?不能。越少的东西越贵,拥有它,就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商人们深谙此道,对时装就不能成批生产,其他一些商品也尽可能限制生产,目的就是突出一个“媳字。

  一次,一个美国画商看中了印度人带来的三幅画,印度人说要卖250美元,画商嫌贵不同意,因为当时一般这样三幅画的价格都在100美元到150美元之间,画商怎么愿意多出那么多钱呢?印度人被惹火了,怒气冲冲地跑出去,把其中一幅烧了。画商见到这么好的画烧了,心里感觉到肉痛,问印度人剩下的两幅画卖多少钱?印度人还是要250美元,画商又拒绝了,印度人又烧掉了其中的一幅。画商只好乞求道:“可千万别烧这最后一幅!”又问印度人愿卖多少,印度人还要250美元。画商出口道:“一幅画与三幅画能一样价钱吗?”印度人又把这幅画的卖价提高到500美元,最后竟成交了。

  事后,有人问印度人为什么要烧掉两幅画,印度人说:“物以稀为贵,再则,美国人喜欢收古董,珍藏字画,只要他爱上这幅画,岂肯轻意放掉,宁肯出高价也要收买珍藏,所以我要烧掉两幅,留下一幅卖高价。”印度人随机应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市场上常看到商人们利用“媳字战术,“某商品不再进货,赶紧购买,最后一次机会,失去可惜。”“某商品卖完为止,今后不再生产。”等等,像一警钟,催人抢购,以刺激购买欲,每次都可得手。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