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率兵征讨西夏时,路经蒙古西南部高原(鄂尔多斯高原)的时候,来到了这个地方。这时正是春光明媚的时节,一片迷人的景色吸引了他,使他久久不忍离去。他在沉思很久之后,对周围人说:“我看这个地方太美了,死后就把我葬在这里吧!”
成吉思汗在1227年率军攻打西夏时因病身亡。据说遵从成吉思汗“秘不发丧”的遗命,他的遗体被送回故乡,陵墓深埋,万马踏平,坟地成为森林。所以成吉思汗身葬何处不得而知。1954年建于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并非成吉思汗真正的葬身之处,而是一个象征性的陵寝,即假陵,其中并无成吉思汗的遗体。
那么成吉思汗的遗体到底埋葬在何处呢?史书众说纷纭,至今没有下落。
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成吉思汗遗体就安放在阿勒泰山上。成吉思汗在率兵远征西夏时死于甘肃清水县,他临终前命令秘不发丧,以免涣散军心。诸将于是把他的灵柩运回蒙古安葬,“在把君主的灵柩运往阿勒泰山的途中,护送的人将沿途遇到的所有人作为殉葬者。”中国史书中的记载内容不详,或说“起辇谷”,或说“不儿罕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大肯特山)。
中国新疆博物馆的考古学者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山脉所在的青和县三道海附近,发现了一座人工改造的大山,怀疑是成吉思汗的葬身陵墓,但也未能确认。
其实不只成吉思汗,元朝君主的陵墓都未能得到确切考证,这与元代的丧葬风俗有关。元朝虽然入主中原,却仍然保留了蒙古习俗,反映在葬制习俗上,贵族实行秘密潜埋习俗。据史料记载,蒙古贵族死后不起坟,埋葬之后,“以马揉之使平”,然后在这片墓地上,当着母骆驼的面,把子骆驼杀死,淋血在地上,派千骑士兵守护。到来年的春天,草生长茂盛之后,士兵迁帐撤走,而一般人所看到的只是茫茫草原,不知其墓地所在。如果皇帝要祭祀时,就拉着那只母骆驼引路,若见到母骆驼悲鸣之处,就算是墓地了。由于墓地上无任何标志,也就无法辨认灵柩真正所在地。
现今成吉思汗的陵园坐落在内蒙古伊金霍洛旗阿腾席连镇东南面的敖包上,号称“八白室”。“八白室”是由八间白色的建筑构成。由于蒙古贵族有葬后灭迹,不留坟冢的习俗,埋葬地点不为人知,无从祭祀,所以,为了纪念祖先,便创立了经常可以祭祀纪念的灵庙,这种灵庙就叫作“八白室”。《蒙古源流》一书记载:“因不能请出金身,遂造长陵共仰庇护,于彼处另立白屋八间,在阿尔台山阴、哈岱山阳之谔特克地方建立陵寝,号为索多博克达明成吉思汗。其后遂留传至今。”
至于选择这里作为成吉思汗陵,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1226年,成吉思汗率兵征讨西夏时,路经蒙古西南部高原(鄂尔多斯高原)的时候,来到了这个地方。这时正是春光明媚的时节,一片迷人的景色吸引了他,使他久久不忍离去。他在沉思很久之后,对周围人说:“我看这个地方太美了,死后就把我葬在这里吧!”果然,在他西征的第二年(1227年),就病死在清水县军中了。他的遗体就由诸王和那颜(蒙古贵族首领)按照他生前的愿望,千里迢迢运到这里安葬。从此,便把这里称之为伊金霍洛,意为“主人的陵园”。
成吉思汗陵的现有建筑,是解放以后重新修建的。1939年抗日战争时期,德王秘密派遣蒙奸、汉奸进行阴谋活动,企图将成吉思汗陵盗窃去归绥。内蒙古广大人民得知这一消息后,提出了强烈抗议。在广大人民和抗日爱国人士沙王等提出迁移的呼吁下,国民党政府被迫成立移陵委员会,和沙王等人一起办理移陵之事。陵于1939年5月开始迁移,先迁到了甘肃省榆中县兴隆山,在榆中县放置了十一年后,又移置到青海省塔尔寺。解放以后,应内蒙古各族人民的要求,于1954年春,由内蒙古自治区组成迎接成吉思汗灵柩回蒙的代表团,专程前往塔尔寺,同年4月1日将灵柩接回伊金霍洛。中央拨专款八十万元,重建了陵园。
由于蒙古族的特有习俗,因而成吉思汗与元代其他帝王陵寝均不知所踪,而不像明、清都有庞大的帝陵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