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节 史前社会形态

  轮制陶器和冶铜业的出现标志着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第一个社会形态,它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三个时期。

  一、原始人群

  人类是从古猿中的一支演变来的。人类体质的发展变化,大体上经历了“猿人”、“古人”、“新人”三个阶段。

  猿人不仅能直立行走,而且会制造和使用简陋的工具,用火及控制火。然而他们生活的环境极度险恶,森林遍山,灌木丛生,杂草蔽野,猛兽逼人。如果靠孤立的个人活动,根本无法生存。猿人大约是几十人结成一群,过着群居的生活。这样的原始人群是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是早期人类的社会组织,也是基本的社会单位。在原始人群中,大家共同劳动,共同消费,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的生活。

  人类的发展进入到“古人”阶段。人工取火、弓箭的发明、劳动工具的改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原始人群这种松散的社会组织,便逐渐被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所代替了。

  二、母系氏族公社

  母系氏族公社是以母亲的血缘关系结成的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它是在血缘家族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氏族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世界各民族普遍经历的阶段。母系氏族公社大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达到繁盛,并开始逐步为父系氏族公社所取代。

  在母系氏族公社中,妇女们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世系按母亲计算,实行母系继承制。孩子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氏族公社中居于支配地位,除了管理氏族公社内部事务外,妇女主要从事采集和原始农业,使生活的供给比较稳定。男子则主要从事狩猎。母系氏族公社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议事会,由全体成年的妇女和男子参加,享有平等的表决权。

  每个母系氏族公社有自己的名称、墓地,在社会生活中,崇敬共同的神祇或图腾。在婚姻关系上,禁止族内群婚,必须同别的氏族公社实行族外群婚。在氏族公社里,除了氏族公社成员个人日常使用的工具外,土地、房屋、牲畜等都归氏族公社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贵贱贫富之分,过着平等的生活。

  母系氏族制度的基本特征:①世系按母亲的血缘计算。②妇女在生产、生活中起主导作用,她们既是生活的组织者,又是氏族的管理者。③财产属公社所有,没有贵贱贫富之分,没有阶级区别。④具有共同的居住区。

  三、父系氏族公社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男子在农业、畜牧业和制陶业的生产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在经济中逐渐居于主导地位。妇女则退居次要地位,被束缚于家务劳动之中。人们开始按照父亲的血统确定亲属关系。以男性为中心的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的确立是父系氏族公社的重要标志。父系氏族时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农作物种类的增多等使农业成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家畜饲养业也有了显著发展。轮制陶器和冶铜业的出现标志着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产品出现剩余,交换得以产生。各氏族部落首领渐渐将氏族交换来的东西据为己有。私有制的出现又促进了氏族内部的贫富分化,进而导致了阶级的出现。社会分为奴隶主和奴隶两大阶级,原始社会宣告结束。

  四、护理思想的萌芽

  最初,人类在原始群居时代打猎牧畜或耕种所得的食品仅够人们简单生存之用,尚无余剩。因此,老年人和病人成为被遗弃的对象。当共同劳动所得稍有盈余后,小儿、老人、病人及残疾人或妇女分娩则全由氏族抚养和照料。这种抚养方式全从人类同情心出发,既无理论也无神秘经验,然而,这种本能的原始抚养照料活动却蕴含着护理思想的萌芽。

  原始的护理形式主要是对伤病者生活上的关怀和照料,原始社会初期以母系为中心,氏族中年长的妇女通常是集体生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妇女们在家庭中属长者,负有保护家庭每一个成员平安健康的职责,这种母爱意识的原始的基于本能的护理方式被视为天经地义,且自觉不自觉地、普遍地、自发地、经常地经历着。当某个家庭成员生病时,其日常生活起居的照料自然由母亲担任。在氏族公社时期,对于草药的知识已有相当的基础,而掌握医药知识的多半是妇女,尤其是老年妇女经验更为丰富。她们通过天然办法抚育生灵,凭天赋之本能,或据反射刺激之感觉,或通过经验传授,获得原始医疗与护理常识和智慧,并成为熟悉草药的能手。以温柔慈祥的母爱给予伤者体贴入微的照顾,即是原始社会家庭型母爱意识的护理方式。

  §§第二章 上古史的发现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