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史前史

  ……滴水能穿石。同样的,涓涓细流也能切割出巨大的河谷……

  一、史前史概说

  史前史是指有在文字记载之前,人类所经历与演变的过程。

  人从何而来?现代社会自何而起?这些问题非于一朝一夕间成型,同样的,也非单一学科试图解答的疑问:哲学、宗教、历史学等学科都曾试图回答这疑惑,但过去这些学科解答问题时往往缺乏强而有力的佐据或根据,而沦为各说各话或解释力不足的窘境。比如说,欧洲天主教会依旧约圣经《创世纪》开头几章解释开天辟地以及人与万物之源,认为人与万物为上帝所创为上帝所庇祐而不消殆,而人类被逐出伊甸园后经过繁衍洪水毁灭巴别塔等事件后,逐渐创造出文字记载的社会。但此说的前提——上帝是否存在,从古至今便争议不断。而且,面对时而被人们发掘,却无人见过的古怪生物遗骸,以及遍及欧陆的古怪遗迹,却无法提出有效解释。

  二、史前史研究

  相较于上述学科的研究或方法,史前史研究试图用另一种方式解释人类起源的过程:首先,在解释物理作用上,史前史先借用了地质学上均变说的论点:即假设相同的情况下,相同作用力会留下相同的效果,因此造成之间的差别仅在于作用力的大小与时间的长短:比如说,滴水能穿石。同样的,涓涓细流也能切割出巨大的河谷。不同的是,前者的作用可能仅有数月或数年,作用力可能是只有指甲大的水滴,但后者作用时间可能长达数千或数万年,且是以惊人的水流进行作用。基于这种假设,我们便可以透过今日观察到的作用现象,去解释古代各种时间点产生现象之原因。

  另外,史前史研究又引用达尔文的演化论作为依据:其假设物种是由共同的远祖因环境变迁演化而来。故人类出现之前势必有许多共祖存在,而这些祖先物种当具有人类身上的种种特质,这种特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加强而明显,故越晚近的祖先应越接近人类的形貌才对,而且这些祖先物种应该有某种特征上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透过类比即可发现。

  由于这两点皆为假说,史前史本研究身势必要更为严谨才行。因此,整个史前史实际上是透过器具与类人骨骸的发掘取得对“过去”的线索,然后以今日得到可确定的经验进行“对话”:也就是以严谨的逻辑复原过去的样貌。由于无法查证史前史获得的知识是否正确,因此史前史研究必须尽可能确保以上三者:关于过去的线索、推理的逻辑、现在获得的经验这三方面完全正确。换句话说,史前史本身即是种全然透过归纳法所得到的科学知识。这种方法立论的学科,也许会被科学哲学或科学工作者质疑其效用,但在目前无其他方法可循之下,史前史仍是研究人类无纪录的过去历程中,最值得信赖的知识。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