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中国风俗

  有人统计,中国现有姓氏3017个。如果从里面摘出个别姓氏进行分类排列,可列出10个有趣的类别。

  中国百家姓

  有人统计,中国现有姓氏3017个。如果从里面摘出个别姓氏进行分类排列,可列出10个有趣的类别。

  1.植物类:桃、李、梅、兰、菊、竹、松、柏、杨、柳。

  2.动物类:马、牛、羊、猪、猫、鸡、龙、虎、熊、蛇。

  3.人体类:头、耳、目、口、舌、齿、胆、心、足、骨。

  4.称呼类:父、子、孙、公、兄、弟、姐、姑、娘、姥。

  5.时间类:春、夏、秋、冬、晨、午、年、月、日、时。

  6.方位类:东、西、南、北、左、右、上、下、前、后。

  7.朝代类: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

  8.数字类:一、二、三、四、五、六、七、百、千、万。

  9.颜色类:赤、橙、黄、绿、青、蓝、紫、白、黑、丹。

  10.地支类:子、丑、寅、卯、辰、午、未、申、酉、戌。

  端午节

  农历的五月五日,是我国民间最有影响的节日之一——端午节,这一天又称为重午节、端阳节。

  “端”与“初”的意思一样,表示开始。农历的正月旧称建寅月,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恰是“午月”,古人又常把五日写成“午日”,这样,“初五”也就可以写成“端午”了。又因为“午月”和“午日”中的两个“午”字重复。所以又叫“重午”。古人还把“午时”当作“阳辰”,于是“端午”也可说成“端阳”了。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历来众说不一,但最具影响的却不外以下几种:第一种说法是,这一节日与寒食节一样,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大臣介之推功成后不肯受封而被火烧死的故事而形成的;第二种说法是纪念战国时吴国大夫伍子胥。据说伍子胥被吴王赐剑自杀以后,满怀冤愤,死不瞑目。他的尸体被装进袋子里,扔到钱塘江中,从此以后,钱塘江便常起怒潮,汹涌澎湃,顶数五月五日的潮水最凶,人们都说那是伍君冤气未消,特意显灵来了,于是都纷纷前去祭奠;第三种说法是越王勾践战败以后,被俘往吴国,后来又巧计逃回越国,从此便卧薪尝胆,立志报仇雪恨,他积极操演军队,训练水师,并在公元前476年的五月五日庄严出师,消灭了吴国。这种知耻后勇、坚韧不拔的精神感动了无数的人,于是,人们便在五月五日这天划船竞渡,以示纪念;第四种说法盛行于北方,相传在元朝末年,一些饥寒交迫的农民为了推翻统治者,筹划在五月五日这天起义,后因叛徒出卖没有成功。为了吸取教训,永远记住这一天,就把五日叫作“耽误(当午)”了。

  但流传最广、最有影响的说法是对2000多年前楚国诗人屈原的怀念。当时,为了反对强敌秦国的入侵,爱国爱民的屈原积极主张联齐抗秦,但他的正确主张却不能被最高统治者所采纳,他本人也屡遭排斥和放逐。在极度的悲愤与失望之余,屈原终于在农历五月五日自投汨罗江而死。当地百姓唯恐江里的鱼虾蛟龙伤害屈原的遗体,便自发组织起来在岸上敲锣打鼓,驱赶鱼龙,并从四面八方划船过来打捞屈原的遗体,他们还纷纷把粽子投入江中喂鱼龙虾蟹,以保屈原的遗体无恙。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有的地方还盛行挂艾蒿、挂蒲剑或洒雄黄水,据说这样做可以驱虫避邪、消毒杀菌、驱散瘟疫毒气、保持自身清洁。

  “姑姑节”

  “六月六,请姑姑”。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各家各户都要把已经嫁出去的老少姑娘请回娘家,好吃好喝地招待一番再送回婆家。那么这一习俗是怎么形成的呢?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个宰相叫狐偃,他曾跟随晋文公重耳流亡于列国之中,后又帮助重耳归国继位,是个大功臣。担任宰相后他精心治理国家,政绩卓著,深受君王和国民的爱戴和尊重。每逢六月初六狐偃过生日之时,总有很多人前来祝寿送礼,阿谀逢迎。日子一长,狐偃就慢慢变得骄傲起来,人们也开始对他不满了。狐偃的亲家赵衰是个非常耿直的人,他多次对狐偃好言规劝,甚至当面数落狐偃的不是。于是两人闹僵了,赵衰本来就年老体衰,一气之下竟死去了。赵衰的儿子见岳父这样不讲道理,异常气愤,就决定在六月初六狐偃再过生日时大闹寿筵,杀死狐偃,为父亲报仇。他把这个计划告诉了自己的妻子,却不料妻子顾念父女之情把消息泄露给娘家人。赵衰的儿子眼见机密败露,无计可施,只好呆在家里坐等岳父派人来抓自己。再说狐偃那边,自从亲家翁气死以后十分过意不去,觉得再没脸见赵家的人了。这年他又到地方上放粮,亲眼看到百姓所受的许多疾苦,越发意识到是自己错了。所以这次女婿欲设计加害,他也大度地谅解了,并于六月初六生日这天的早晨,亲到赵府赔情。赵衰之子一听岳父大驾光临,吓得面如土色,预感到大祸即将临头,但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出门迎接。谁知一见到狐偃,他却像没事人一样,亲亲热热地拉着女婿的手并马回到了相府。这一年的拜寿筵与往年不同,狐偃没有坐在寿堂上静等众人叩拜,而是恭恭敬敬地把女儿女婿让到了上席。狐偃转身面对众位来宾说道:“老夫经过连日的反思,已经知道自己近年来做事有错。现在,贤婿虽有害我之心,却是出于为民除害为父报仇的考虑,而且也没有造成后果,老夫决不怪罪。女儿救父危难,尽了大孝,理当受我一拜。还望贤婿看我旧日面上,不计前嫌,两相和好1一席肺腑之言说得众人心悦诚服,皆大欢喜。女儿女婿也连忙离座,跪在父亲面前叩头请罪。

  从此以后,狐偃真心改过,翁婿也比以前更加亲近了。为了永远记取这个教训,狐偃每年都在六月六生日这天把女儿女婿接回家团聚一番。这件事传开以后,老百姓纷纷加以仿效,也都在六月六接回闺女,应个消仇解怒、免灾去难的吉利。天长日久相沿成习,就形成了“姑姑节”。

  女儿节

  农历的七月初七俗称“七夕”,相传是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的日子,人们习惯上把这一天称作“女节”、“女儿节”或“乞巧节”。“七夕”晚上,人们都喜欢围坐在院子里,一边乘凉,一边听老年人讲述牛郎织女的感人故事。夜深人静时分,有些天真顽皮的孩子还会相约着躲在葡萄架下悄悄偷听天上牛郎织女相会时的说笑声。

  传说中的织女心灵手巧,女工活做得极好,每当她织好一匹彩锦,总要抛撒在空中晾晒一番,于是天空中便又多了一朵五彩云霞。人间的女子对织女异常崇拜,渴望能像她那样学得一手织锦刺绣的绝技,于是便在“七夕”之日牛郎织女团圆之时,在家中庭院里搭结彩楼、摆下瓜果梨桃儿,焚香祝拜,向织女乞巧。这就是我国民间流传了2000多年的“七夕”乞巧节的由来。

  在古时候,人们对这个节日非常重视。每逢这一天到来,妇女们都要比赛“乞巧”。“乞巧”的活动大致有这样几种:一是“卜巧”,就是卜问自己将来是笨是巧,如果是巧,究竟能巧到什么程度?据古书记载,唐代的宫女“卜巧”的办法是将1只小蜘蛛放在1个小盒中,看第2天是否结网,或网结的是疏是密,是否整齐,以此来判断是否得巧。二是“泡巧”,在农历六月,用井水浸泡豌豆或绿豆,然后放到看不见阳光的背阴处,几天换一次水,到了“七夕”之日把豆芽摘下来,投进水盆里在太阳光下照影子,看谁的豆芽影子像针、剪、花、鸟、虫、鱼,谁的手将来就会巧。有一首民谣唱的就是这个习俗:“巧芽芽,生得怪,盆盆生,手巾盖。七月七日摘下来,姐姐妹妹照影来。又像花,又像菜,看谁心灵手儿快。”三是比试针线活儿,七夕晚上,姑娘媳妇们围坐在一起比赛穿针引线,谁先穿上针谁就先得巧,谁就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和赞扬。

  在北方的一些地方,把七月七日称作“女儿节”,规定这天不嫁女,因为织女在婚姻上曾遭过不幸,人们生怕自己的女儿也受此委屈。有的人家还在七月七把已嫁出去的女儿接回家,与娘家人团圆,他们这要做是表明自己与王母娘娘相反,怕玉皇大帝在七月七这天发现人间的男女长年幸福欢乐地生活在一起,从而在“七夕”过后将他们强迫拆散。

  标鼠为媒

  标鼠是一种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中的动物,样子颇有些像松鼠,只是个头要大些。它一般是在清晨和黄昏才出来活动,寻觅食物。标鼠身轻灵巧,一次能跳两米多高、20多米远,很难捕捉到。在当地的少数民族拉祜族(苦聪人)看来,这是一种极为珍贵的动物,不但味道鲜美可口,而且还是青年人寻觅佳偶的大媒。

  在苦聪人的婚俗里,说亲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把亲手射来的标鼠献给姑娘的父母。能否射得标鼠,是衡量一个拉祜族小伙子是否勤劳、勇敢的重要标志。因此,每一个苦聪的男子都得从小练就出一手过硬的射箭本领。有的小伙子到了结婚的年龄了,却还没有哪个姑娘愿意嫁给他,那就是因为他至今还没有猎获过一只标鼠。

  不过,标鼠数量稀少,也不易捕捉,一个苦聪人从10岁来起一直到20多岁,最多也就能捉到3只左右。由此可知,对一个苦聪小伙子来讲,肩上的担子是格外沉重的。

  死鸡赠客

  居住在贵州从江县加鸠地区的苗族有个奇怪的风俗,他们赠送亲友和贵客的最珍贵礼物是死鸡。走在当地的山间小路上,你随时都可以看到一些人肩上扛的木棒或扁担上,吊挂着几只死鸡。不用打听,这些人一定是刚刚走亲串友归来。

  有意思的是,主人赠送给客人的本来都是活鸡,但是却要用绳子套住鸡的脖子。这样,客人走不了多一会儿,就会活活地把鸡给勒死了。那么为什么要把活鸡给套死呢?原来,在主人看来,如果鸡是活的,客人或许带回家去后会舍不得马上杀了吃,这样就有些违背主人送鸡的初衷了。可如果鸡死了,一到家就会马上做了吃,客人一家就能及时领受送鸡者的情意,岂不皆大欢喜?这样,苗族人就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将活鸡套颈后再送给客人。

  达翰尔人的婚姻观

  达斡尔族男子在娶亲时,要迎着初升的太阳去接新娘,这象征着新的家庭如同旭日东升一样,永远幸福美满。

  沿途所碰见的行人,不论认识不认识,都要分给对方一份结婚的礼物——酒肉和点心。婚礼之后男女双方亲属中的青年男子还要举行赛马比赛,看一看哪个家族中的男子更具有男子汉的风采。按照当地的风俗,女方送亲者要在新郎家偷些碗碟带回去。达斡尔人把离婚看作是件很不吉利的事。当地有句俗话叫作:“写离婚书的那块地方,三年内寸草不长。”如果男方坚持要离婚,必须举行仪式。仪式由娘家人主持,丈夫俯伏在地上,妻子横跨过他的脖子,然后在男方家的炉灶口和烟囱上缠一块白布,象征着丈夫已经死去了,这才标志着正式离婚。

  中秋“送子”

  在湖南、贵州、四川等地过中秋节时有一种偷瓜的习俗是外地所没有的。在农历八月十五的夜晚,人们选择平时最坏的人家的瓜园去偷瓜,这些瓜通常是冬瓜或南瓜。偷来以后,要用笔在瓜上画上娃娃的脸,再在瓜尾巴的旁边插进一节约5寸长的小竹管,然后往瓜内注水,直到把整个瓜注满为止。当那些缺儿少女的人家出外赏月的时候,便有人自告奋勇地悄悄前去把瓜送到他们的家里,藏在被窝里。夜深时分,主人赏月归来要睡觉了,一拉被子,不料瓜娃娃一翻身,水流了一床,像小孩儿撒尿似的。主人却并不急恼,他们明白这种“恶作剧”是善意的,含有祝福之意,于是便在心里暗暗感谢亲友和邻里的关心。有些地方却不习惯于这种偷偷摸摸的送法,他们敲锣打鼓大摇大摆地把瓜抬到别人家去,并当众把瓜砍来煮着吃,他们相信这样做效果更好,可以很快让那家喜得贵子。而受“子”的人家则要请送“子”的人吃一顿月饼。

  那些丢了瓜的人家呢,第二天会公然站出来骂园的。偷瓜的人听到叫骂声,反倒高兴起来,得“子”的人家听到骂声也不觉难过。原来,据说这时骂得越凶,将来生的孩子也越健壮。受“子”的人家,如果第二年真的生了小孩,还要让儿女拜那些送子的人为“干爷”、“干爹”和“干妈”呢。

  重阳节

  农历的九月初九,是我国“一年一度秋风劲”的重阳节。古人习惯上用“九”来代表阳数,用“六”代表阴数,因此,“重九”也被称作“重阳”。

  另外,重阳节正巧二九相逢,日月并应“九九”又与“久久”同音,古人便认为那是个宜于长久的吉利日子。

  这一天,天高云淡、晴空万里、金风送爽、五谷飘香,我国素有登高赏菊插茱萸的习俗。据记载,形成这一风俗的最有影响的一件事是:东汉时期,桓景拜道士费长房为师。有一天,费长房对桓景预言:“九月九日这天,你家中将有大难。”桓景听了以后大惊失色,连忙讨求回避解救之法。费长房说:“你快叫家里人做一只红布袋,里面装满茱萸,系扎在手臂上,然后与家人一同登上高山,再喝点菊花酒,这样便可以免脱此难了。”桓景一一照办了,到了晚上回家一看,果然所养的鸡犬牛羊等都替代主人暴死多时了。这个故事虽说有些荒诞不经,但它毕竟影响了许许多多的人,从此也就留下了九月初九登高避邪、讨求吉利、希冀长生不老的风俗。

  登高作为古代的一种健身娱乐活动,对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大有好处。

  同时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和胸怀,陶冶了情操和品性,因此大受人们尤其是文人的欢迎。特别是一边品尝着粉面枣糕,一边喝着菊花香酒,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重阳节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带茱萸的习俗在唐宋两代十分盛行。为此,许多诗人和词人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篇章,其中最被人们广为传颂的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抛掷新娘

  在乌龙山下新安江畔的梅城,住着一些渔户。他们一年四季都生活在船上,即使是娶亲,也在船上进行。不过,他们迎娶的方式非常独特,盛行着一种“抛掷新娘”的习俗。

  结婚那天,新娘由家人用船护送到江心,而男方家族的船早就迎候在那里了。女家的船在距离男家3尺远的水面上停好。新娘如要过去,只有两种办法:一是用一只大木盆让新娘坐在中间,顺水漂过去;但多数人都觉得这种方式缺乏刺激,不够精彩,他们往往愿意采用另一种“抛掷新娘”的办法。

  抛掷新娘是一种极其紧张而惊险的事情,稍有不慎,抛的人和新娘就会一块儿落水,从而引起围观人们的哄笑。为了保险起见,事先一般要用安全带把抛的人紧紧系住,以防发生意外。抛的时候,要一手搂住新娘的双腿,一手托住新娘的背,用很大的力气去抛。这样,对抛的人也有严格的要求。

  如果是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新娘会觉得不好意思,新郎也会不高兴的;可如果是个上了年纪的人,力气又不够用,真是叫人左右为难。抛新娘的女方家要放3声炮。第一声叫“招呼炮”,请男方船上的人集中精力,做好准备迎接新娘;第二声叫“动手炮”,代表着抛新娘的开始;第三声叫“结束炮”,表示仪式到此告一段落。男方船上也要放两声炮,第一炮是“进门炮”,第二炮是“胜利炮”。

  最后,双方船上的人都齐立船边,相互致意,然后便掉转船头返回各自的驻地。

  认“舅舅”

  在夏季的黄昏或初春的早晨,走在云南哈尼人的山寨旁,经常会碰到一些少妇怀抱幼儿坐在小路边,热情地同过往的行人打着招呼。原来她们是在认“舅舅”。

  认“舅舅”通常是在孩子满三四个月以后。出门的时候,一定要带上一包糯米饭,两个煮鸡蛋或鸭蛋,一二斤炒黄豆。走在小路上,凡是碰到迎面走来的人,不管认不认识,都要请他吃炒黄豆。在经过小溪或小河时,首先要找一颗小石子扔过河去,过河以后,再把小石子找回来放在一个可靠的地方。这时就可以坐下来休息,一边吃着糯米饭,一边把鸡蛋剥好放在桥头。如果有人路过那里,一定要热情地邀请他同吃一顿。

  这一天所碰到的第一个年轻的男子就是“舅舅”了。见到“舅舅”以后,要行见面礼,“舅舅”还要从随身携带的物品中选出一件送给孩子作为纪念。随后,“舅舅”就把孩子抱回家中,小住三五天再送回原来接孩子的地方。孩子的母亲早已等候在那里了,她把孩子接过去以后,连声致谢,认“舅舅”一事也就告一段落了。孩子的母亲必须要重新找回原来过河扔过来的小石头,再扔回去,方才可以过河回家。她们相信,只有这样做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谈婚洞”

  贵州境内的瑶族姑娘都住在木板楼内,在她们床头的板壁上,通常凿有一个比酒杯略大的小圆洞。这个洞是干什么用的呢?原来这叫“谈婚洞”。当一个小伙子爱上了一个姑娘,他就会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来到姑娘居住的房子外面,把一根细木棒轻轻捅进小圆洞中。姑娘一看便知道是求婚者来了,于是便通过洞口与外面的人聊起天来。

  如果小伙子和所爱的姑娘还不熟悉也不要紧,他可以邀请一些同伴和自己一齐来到姑娘房外,并演奏起各种美妙动听的乐曲。姑娘从洞口向外观望,发现人群里有自己中意的小伙子,就会唱起迎客歌来,欢迎小伙子们进屋坐坐。小伙子们被迎进门中,围坐在火炕上;姑娘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与小伙子们纵情交谈、唱歌。经过一番对歌以后,姑娘就会明确地表达出喜欢哪个小伙子来,以后他就可以单独来到姑娘房外,通过“谈婚洞”跟姑娘倾心交谈、互诉衷肠。

  许许多多的姑娘和小伙子,就是这样通过“谈婚洞”来谈情说爱、结成恩爱夫妻的。

  “红线缠蛋”

  我国南方有的少数民族有用红线过生日的习俗,其中最有名的是吃用红线缠过的鸡蛋。

  按着当地的风俗和规矩,人们先将鸡蛋煮熟并晾凉,然后再用一根红色的丝线层层缠绕,过几岁的生日就缠绕几圈。最后将缠好的鸡蛋在盘中层层摆好,端上桌去宾主分享。据说吃了红线缠绕过的鸡蛋以后,可以祛病避邪、幸福长寿。亲戚朋友邻居在为主人祝寿时,也要吃上几个,以沾沾那人福和寿的光。客人吃得越多,主人也就越高兴,认为这样做会给自己添福增寿。寿筵上除了“红线缠蛋”这道主“菜”以外,其他食品如水果、青菜、鸡、鱼等也可以用红线缠绕。可以想象,一桌以红线为联系的筵席定会洋溢着“寿星爷”全部的喜气,同时也增添了宾主之间那无尽的绵绵情意。

  剃净须发表孝心

  在白族的民间,无论贫富贵贱,凡有丧事的人家都一概遵循“削发为孝”的古老习俗。这一丧俗流传了数百年之久,在当地人的心目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在父亲或母亲死的当天,作为孝顺的子孙都要把头发和胡须全部剃除干净,并且要脱去脚上的鞋袜,换上用稻草编成的草鞋坐守于灵柩两侧,吃睡都不准离开。长子要由族人陪着,挨家挨户地向亲朋好友和周围邻居家报丧,报丧时孝子不能进入别人的家门,也不能在人家的门前喊叫和哭号,只能由陪同的族人在门外喊话。待那家的主人出门来时,孝子不分辈分高低、年龄大孝是男是女,都得跪在地上磕头,直到陪同的人把情由说完,才能站起来。

  孝子服丧的期限通常为一个月,有的地方是21天。过了这个期限后,才可以把须发蓄留起来。

  开口奶

  在浙江的一些地方,孩子生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讨要开口奶”,也叫作“开喉奶”或“始奶”。人们相信,没喝过这种开口奶的婴儿是不会顺顺当当长大成人的。

  这一口奶必须向别家的妇女讨来。而且生女婴的人家要向生男婴的妇女讨奶,生男婴的人家要向生女婴的妇女讨奶。有的地方如温州一带还必须向外姓妇女讨奶,这意味着将来孩子长大了,须向别姓的人家去找对象。

  喂这一口奶前,一般还得喂婴儿几种汤,这些汤酸辣苦咸四味俱全,唯独缺少甜。这个意思是说,先让孩子尝尝人间的各种酸苦,然后再给他(她)奶吃,使他(她)从小就懂得先苦后甜的道理,以便在将来的人生中能更好地生活下去。

  树叶“情书”

  云南景颇族的男女青年在谈恋爱时,常用一些植物叶子作“情书”。这种“情书”虽然没有文字,含义都很明白。例如“蒲谢”的叶子表示:“无论你躲到哪里,我都会找你出来玩的”;“石根哈”的叶子表示:“我诚恳地向你求爱,你可千万不要拒绝我”;“木克”的叶子表示:“咱俩发誓永远相爱,决不变心”;如果得到的是对方的“莫那”叶子,那就等于说:“我不能和你在一起,不然别人会笑话我的”。这等于被对方婉言谢绝了。

  “转椿树”祈盼长高

  在河北省的南部,有一种“转椿树”的习俗,它是那些矮人渴盼长高的心理寄托。

  每当除夕之夜到来,在夜深人静以后,那些矮人就会悄悄跑到白天选好的一棵挺拔直峭的椿树前,一边围着树身转圈儿,一边低声哼唱着自己编的小曲儿:椿树椿树你真香,只转三圈身就长。今年我若长了个,明年给你烧炷香。

  转圈时有很多讲究:只能正转,不能倒围,而且转完以后,要不回头地一溜小跑赶回家。倘若路上碰到人或回头看,就不灵验了。

  老人说,选择这种时刻是因为天地神灵和人一样,要欢庆佳节,心情舒畅,最容易给求告的人赐福。

  鸡心认亲

  生活在广西隆林、贵州西南和云南东南地区的苗族,有各种姓氏和家族,他们都有许多自己忌吃的东西。如姓杨的大多不吃鸡心,姓李的不吃脾。

  当他们碰到一起,有心人要认一认亲兄弟的时候,东道主往往要杀一只鸡宴请大家,如果吃到最后,锅中的肉和汤都吃光了,只剩下鸡心了,大家便认为是同宗同族的亲兄弟,分外亲热。第二天,还要举行更加丰盛的庆贺宴会。

  相反,如果鸡心不见了,东道主便会默不作声地再杀一只鸡,煮熟以后捞出鸡心放好,再请第一次赴宴的人来吃饭。酒过三巡,东道主挟起鸡心不动声色地挨个劝吃,谁若是当真把鸡心给吃了,饭后主人就会毫不客气地告诉他:“尊贵的朋友,虽然我们都同姓,可惜老天爷没让我们成为一奶同胞,所以只好对不起了,请莫要见怪。”这是不能认亲的最后判词,也是逐客令,从此吃心的人便不可能再参加更为隆重的庆祝团圆盛会了。这就是苗族有名的“鸡心认亲”。

  “闯姓踏名”

  青海的农村是我国最落后的地区之一,那里过去由于医疗条件太差,婴儿死亡率特别高,人们不得不祈求神灵来保佑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免遭祸患,所以小孩子小名叫“保”字的特别多。

  当孩子生下以后,其父母便决定把婴儿交给神来保佑,他们准备好丰盛的供品、用虔诚的祷告许下心愿。等孩子长到12岁时,还要再进行一次还愿心的赎身仪式。赎身意味着孩子从灵魂到肉体都不再属于神灵庇佑而重归父母的膝下了。这就是奶名中经常听到的“观音保”、“菩萨保”、“娘娘保”、“财神保”、“龙王保”、“药王保”之名的由来。

  但是,由于一般的人家都住在荒郊野外,那里根本就没有寺庙,因而也就不可能请来神灵保佑孩子。这样,就形成了另外一种变通的办法——找人来保,用“闯姓踏名”的办法为孩子取奶名。

  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三天,经过“洗三”以后,孩子的父母沐浴更衣,怀抱着婴儿携带着馍馍、核桃、红枣等食品,清晨出门,朝大路上“闯姓”去了。对碰到迎面走来的第一个过路人,夫妇俩便跪倒、拦住,询问来人的尊姓大名,并奉上酒食,请求认子赐名。比如来者姓张,而婴儿又恰好为男性,那就干脆叫“张家保”,姓张的也就是义父了;如果婴儿为女性,其奶名就叫“张家存”了。

  闯姓踏名,通常要在太阳出来以前完成。有时候一出门就会碰到一条狗,农村人都视狗为“山神”,于是孩子的奶名就叫“山神保”或“狗保”了。

  “串姑娘”

  云南省澜沧江流域聚居着勤劳勇敢的拉祜族人。“拉祜”译成汉语就是“用火烤食虎肉”的意思,因而又被称作“猎虎”民族。

  “串姑娘”是那里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传统习俗。每逢新年佳节或春种秋收以后,青年男女便相约成群,欢歌跳舞。歌舞之际,小伙子若是相中了一位姑娘,便趁其不备抢走她的头巾,朝幽静的地方跑去,姑娘则在后面紧紧追赶。若是姑娘无意,便向小伙子索回头巾;若是有意,便会随小伙子坐下来互诉衷肠、互赠定情礼物。小伙子一般要赠送一些烟草、石灰之类的东西,姑娘则以帽子、背袋之类回赠;还有的赠送“萝卜籽”,意思是愿婚后所生的子女能像萝卜籽一样富有生命力,像萝卜那样丰满漂亮。他们的婚礼,通常是在男方家举行,但成婚的当晚,新郎要带上生产工具到女方家吃住一段,并从事耕作等劳动,以报答妻子父母的养育之恩。

  新婚之日“抢红蛋”

  湖南、广西、贵州三省相邻的十几个县,是侗族聚集的地方。那里男女青年结婚的仪式虽然大同小异,却各具特色。

  其中“三宝侗”的侗族在结婚那天,洞房空无一人,只有一张床。男方家用不着进行什么样的精心准备,也没有多少破费。而女方家却要邀请许多心灵手巧的有经验的妇女,把娘家陪送的嫁妆送进洞房。众人七手八脚地一阵忙活,不一会儿便把洞房布置一新了。当花被一打开,人们不分男女、老少,一拥而上地挤到前面,争抢放在花被里的糯米包红蛋,这就是有名的“抢红蛋”。据说,抢到红蛋者,没有孩子的以后能有孩子,老人能健康长寿,儿童能茁壮成长。

  冬至节吃面食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时间大约在农历的十一月中旬左右。冬至在民间称作“交九”,也叫“数九”,是寒冬的开始。从此以后,北方便进入“一九二九棒打不走”、“爹亲娘亲不如火亲”的真正寒冷季节了,所以有人说“冬至未来莫道寒”。

  冬至日盛行祭祖先、赶庙会、多吃面食,特别是长寿面、肉馅馄饨和饺子更是必不可少的,据说吃了它们可以消寒驱冷、增强身体。北方农村至今还流传着“吃了冬至节的饺子,不冻耳朵”、“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的说法。

  关于冬至为什么吃饺子还有个非常有趣的传说哩:相传汉朝末年有个“医圣”叫张仲景,他原本在长沙一带做官。告老还乡以后,他发现有许多穷人因为天气过于寒冷而把耳朵冻烂了,于是便萌发出施舍治耳药给穷人治冻伤的念头。他结合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研制出一种特效药叫“祛寒娇耳汤”。这种药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放在锅里煮熬,熬好后把羊肉和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每个耳朵冻伤的人一大碗汤,两只“娇耳”。人们吃了以后,顿觉浑身发暖,两耳起热,慢慢冻伤全被治好了。

  后来,每到冬至这一天,人们就仿照“娇耳”的样子做一种食品,为了与“祛寒娇耳汤”中的“娇耳”区别开,就把它称作“饺耳”、“饺子”、“扁食”等。天长日久,就成了习惯。从此,就在民间流传起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耳朵的说法,于是在冬至这一天,到处都忙着包饺子。

  鄂伦春族民俗

  鄂伦春族是黑龙江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世世代代以打猎为生。这个民族崇拜的图腾是熊,他们认为熊不同于一般的动物,它与自己民族远古时代的祖先有着血缘关系。因此,在鄂伦春人的民间神话传说故事中,有许多有关熊变成人的故事。

  平时,鄂伦春人最忌讳直接叫熊的称呼“牛牛库”了,在他们的心目中,熊总是占据着人的亲属称谓中的最高地位的。他们习惯于把公熊称为“雅亚”(祖父)或“阿玛吃”(舅父),把母熊称为“太帖”(祖母)。除了给熊这些尊称以外,他们还特别忌讳对熊说“死”字,只能说它已经“阿帕给”了,意即睡着了。

  每次打猎打死了熊以后,鄂伦春人都要就地风葬熊头,然后才肯把熊驮回村寨。在食用熊肉及其内脏之前,要举行一套完整而繁琐的祷告仪式,以试图消除既敬熊又要吃熊肉这种极端矛盾的做法。吃完熊以后,要把全部熊骨收集在一起,然后根据猎获熊的地点的远近分别处置,近则送往猎获处与熊头一起风葬,远则就近葬于附近的荒野。葬的时候,只需选一合适的地点,露天将熊骨堆在一处即可,无需动用火炭或泥土。熊骨经过长年风吹雨淋,就逐渐风化掉了。在葬骨的同时,人们要像死去了亲人一般悲痛,要痛哭失声,以表达哀悼之情。而且还要向熊的亡灵祈祷致词,求它切莫降灾于人,要保佑本部族人平安无事。

  盖新房撒糕粽

  江苏宜兴一带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把营造新房当作自己家庭中的头等大喜事。每当这时,亲朋好友无论远近都要肩挑礼盒前去祝贺。这些礼盒中装的多是南方人爱吃的用糯米做成的糕粽,因为“糕粽”同“高中”谐音,取个喜庆吉利的意思。其他礼物还有糖茶、水果、鸡鸭之类。在过去,如果谁家盖建新房,他的亲朋好友即使典当衣物、变卖家产也要备置齐全各样的礼物。

  整个建房过程中,最热闹的时刻是上房梁的时候抛撒糕粽。房梁上好以后,房主家里的人把亲友送来的所有糕粽都装在筐子里,然后骑在房梁上向四处抛撒。一时间,糕粽团急如流星,势如雹雨,很是好看。前去看热闹的人竞相争抢着糕粽,以求分到些那家的福气。

  踩脚后跟求爱

  在贵州省天柱县的石洞一带,人们非常喜欢赶集,用当地的话讲就叫做“赶潮。赶场分为早班场和晚班场两种。早班场又叫“老班潮,参加的人多是上了年纪的人,主要从事各种经济贸易活动。早班场结束以后,就到了晚班场,又叫“青年潮,活动的主角全是青年男女。他们一边游玩,一边唱着山歌寻找自己的意中人。

  “青年潮开场以后,仨一群俩一伙的青年男女从四面八方围聚在一起,一边在大街上来回走动,一边东张西望地与人谈论和打探情况。如果看中了某个人,就悄悄地跟在那人的后边,找个机会故意狠狠地踩一下那人的脚后跟,然后扭头便走。被踩的人回过头来,如果一见是自己喜欢、中意的人,就会跟着他(她)走出场外“讲日子”、“谈条件”,若是对那人不喜欢、不中意,就装作什么也不知道,不去理睬。

  按规矩,那个踩别人脚跟的人,要一直走到场口才准扭回头来看,否则会受到别人嘲笑的。如果对方真的跟来了,自然是有了情意,两个人就可以手挽着手走到场外倾谈。如果没有跟出来,说明人家不愿意,邀约失败,只好再度返回场中另寻他人了。

  “吃蝎子毒”

  山东省高唐县有一种“吃蝎子毒”的怪俗,这一活动大约在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二进行。

  二月初二这天一清早,高唐一带的群众便家家户户地全体动员起来,用浓盐水把黄豆浸泡在缸中或罐中。大约24小时以后,再把水滤干,把黄豆放在锅里炒熟。这些炒熟的黄豆就是“蝎子毒”了。

  这种怪俗的意义在于,二月二日龙抬头以后,春雷鸣动,万物惊起,巨毒的蝎子也将出来危害人类了,而当地蝎子又多得惊人,所以人们想尽办法要把它们消灭,假托吃黄豆之名来表示吃蝎子毒。他们认为,这样做可以避免被真正的蝎子所毒害。

  “借寿”治病

  江苏淮安的民间盛行着一种“借寿”的习俗。凡是有病人的人家,如果用尽了药物不见效验的,最后的办法就是在亲朋好友之中举行借寿的仪式。借寿时,病家要从亲朋好友中邀集10个人亲自前往庙中虔心拜祷,各人许愿,每人“借”给病人一岁,祈求神灵延长病人的寿命,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得以治理家中以后的事情。借寿必须用10个人,而且必须是借出者自愿才行。人们相信,如果是由病家请求或是由他人来说合,都不会灵验。

  有的人虽然知道这是一种迷信的行为,毫无用处,但是出于对亲朋好友的挚情和对病人家属的安慰,也宁可信其有而不信其无地“借”寿给病人,免得别人说自己缺乏情义。

  “姑娘追”

  “姑娘追”是哈萨克姑娘、小伙子最喜爱的一种传统民间游戏,也是他们表达爱情的别致方式。

  游戏开始时,一对对男女青年骑马并肩向指定的目标徐徐进发。途中,小伙子可以随意向姑娘表达爱慕之情,姑娘却不能有任何反对的表示,即使羞红了脸,也要默默地倾听。但从指定目标返回的路上,姑娘却可以用鞭子追打小伙子,小伙子也不能还手,只能是神情紧张地拼命奔逃,姑娘则飒爽英姿地在后面紧紧策马追赶。观众们在为姑娘叫好助威的同时,也被小伙子的狼狈相逗得哈哈大笑。那场面真是既生动又有趣。如果姑娘对小伙子有情,即使追上了,鞭子也只在小伙子的头上摇来晃去,不肯轻易落下;有些聪明的姑娘为了掩人耳目,也不得不轻轻地打几下做做样子。但是,如果姑娘不中意小伙子,那小伙子就难免要吃苦头了,少不得被打得抱头而逃。

  送灯笼

  江苏淮安一带过去有一种送子的习俗:农历元宵节以后到二月初二以前这10多天的时间里,亲朋好友之间可以给老年无子或虽结婚多年却没有生育的夫妇送子。

  这是亲朋好友为了迎合那些求子心切的人的心理所从事的一种活动。所送的“孩子”并不是自己亲生或抱养的儿女,而是一只用红纸糊成的小灯笼。有的有时也送一块砖头,但这砖头必须是取自东门外的麒麟桥墩,否则便没有效验,因为民间流传着麒麟送子的动人故事。

  送子的过程是这样的:要送子的人,首先选择一个好日子,用柬帖把事情通知给要受子的人家。然后,便临时邀约几个人,敲锣打鼓并吹奏器乐,捧着灯笼或砖头送到对方的门前。受子的人家呢,则等在大门外迎接送子队伍的到来。然后小心谨慎地把所送的灯笼或砖头挂在望子者的床中,并摆下盛大的酒筵款待送子队伍,以感谢他们的盛情。

  如果受子的人家将来果真得了孩子,则还要备下重礼进行答谢,而送子者则受之无愧。在当地人看来,似乎是如果没有这一送子的仪式活动,就不会有真的孩子问世。

  滚烂泥田过生日

  分布在贵州、湖南和广西境内的侗族人过生日时要滚烂泥田,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从小就具有勇敢顽强的品质。

  孩子在成年以前只有3个生日要滚烂泥田:一次在5岁,一次在10岁,最后一次在15岁。用侗族的谚语说就是:“从母亲那里学到善良,从父亲那里学到勤劳,从祖父那里学到耐性。”孩子长到5岁时,开始脱离母亲善良、温柔的怀抱,跟着父亲学习生产劳动,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了。于是,母亲便把他领到田边,让他滚过田去,孩子的父亲在田的另一头接着。

  到了10岁那年的生日,则由父亲把孩子领到田边,孩子的祖父在田的另一头接着。若是没有祖父,就请村子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来代劳。这次滚泥田意味着孩子已经初步养成了劳动的习惯,下一步要让他向祖父更好地学习和锻炼,磨炼思想,锻炼意志,培养耐性。

  孩子长到15岁,祖父再次把他领到田边,这时对面的田坎上已经没有人来接了。这表明从这个时候起,孩子就长大成人了,他需要自己去体验人生的艰苦,并闯出自己的生活道路来。

  鸡骨记岁

  在广西隆林、贵州西南、云南东南一带居住的苗族人,有用鸡骨来记岁的习俗。

  每当孩子在过生日时,其家长都要杀一只鸡来庆贺,全家人兴致勃勃地把鸡肉吃完,便把鸡的两根腿骨刮干净挂在院中的篱笆墙上。每过一次生日就挂一对,这样一直挂到17岁为止。因为孩子到了17岁的时候,就可以步入成年人的生活了。

  因此,在那一带的苗族人中,人们在相互问及孩子多大了的时候,往往并不是问他有几岁了,而是问他家挂了几对鸡骨。

  骂大街后再上轿

  在浙江丽水地区的庆元县南区,姑娘在即将成为新娘之前,都要先骂大街,大哭大闹一番以后才准嫁到婆家。这一习俗流传了数百年之久。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向人们显示这家的姑娘非常孝顺,她不愿意远离父母嫁往他乡。

  喜期这天,花轿一到,新娘便开始骂大街了。有时候女方家里的人唯恐还不够热闹,便纷纷装腔作势地帮骂一通。经过这样一闹腾,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喜庆的气氛也越来越浓。

  随后,新娘要在娘家吃一顿辞堂饭,寓示着从此一别爹娘,难得再度相见了,做女儿的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也不会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接着,迎亲的大轿被抬进中堂,人们围聚在轿前祈祷,祭祀轿神,并请当地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手持酒碗、含酒泼轿,以示祝福。

  在新婚之夜临就寝前,新郎还要为新娘把凤冠摘下来,并将自己的礼帽压在凤冠上,象征着从此以后姑娘就是自己家的人,自己也把妻子制服了。奇特的“磨”猫习俗

  在每年秋收以后,谷物入仓之时,生活在广西隆林民族自治县的仡佬族人都要举行一种奇特的“磨”猫仪式,进行娱乐欢庆丰收。

  “磨”猫的方法非常有趣:先由家中最年长的老人捧着新买的猫在火势旺盛的灶头上“磨”——晃三晃,这意思是说猫从此就会贪恋暖屋不再逃跑了。随后,他便将猫递给家中最能劳动的青年人来“磨”,青年人把猫放在石磨上面,用力快速推磨转三圈,意味着猫在一年之中能像这石磨一样不停歇地捕捉老鼠。接着把猫传给家中读书最用功的孩子来“磨”,他抱着猫在厅堂上跑三圈,象征着谷物丰收了,猫要日夜守卫家园,像这孩子一样用功,不偷懒。

  最后,全家人围聚在一起,齐声对猫说:“快去吧!能抓得到老鼠的就是好猫。”这说明从此以后,这只猫得到了全家人的接受和承认,它已经成为这个家庭中的一员了。于是猫就被放去履行自己的职责了。

  泥巴定亲

  湖南境内的瑶族人对泥巴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他们认为泥巴是世界上万物赖以生存的根本,在那里青年人的传统订婚仪式就有一项打泥巴的活动。

  在订婚那天,男方委托媒人前往女家送订婚礼。媒人一手拿把老油纸伞,一手提只大公鸡,带领几个挑担送礼的青年,天刚亮便启程上路了。担中的礼品全部都是食品,女家用这些食品招待媒人一行及其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

  正当客人们举杯畅饮之际,女方家的女客趁机从水田里挖来了一担稀泥巴,放在中堂屋里正门外的两侧。10多个瑶族姑娘每人手拿一块稀泥巴,守候在门外作好打泥巴的准备。

  酒过四巡以后,突然屋外响起激烈的鞭炮声,男方家来的人急忙放下碗筷,拿起油纸伞和大公鸡赶快往外跑。可是,这时大门早已被人故意关了半边,这些人只能一个个地挤着出来。于是,在门口守候已久的姑娘们便一拥而上,用稀泥巴往跑出来的人身上乱涂乱擦。跑出来的人虽然没有谁能侥幸逃脱,虽然他们的身上沾满了烂泥,但却个个喜形于色。

  原来,按照当地的规矩,泥巴打得越多,越表示女方家对这门亲事十分满意。最后,所有沾满泥巴的衣服都要穿回去交给男方家,男方家则要作为珍贵的礼品保存5天,然后洗净晾干,退还本人。

  彝族人的鸡冠帽

  鸡冠帽,是居住在红河一带的彝族人的特殊装饰,它是用一块硬布剪裁成的鸡冠形状的帽子,再用大小200多颗银泡镶绣而成的,戴在头上活像一只“喔喔”啼叫的大公鸡。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彝族青年在热恋着。姑娘长得像妮尾绿山花般美丽,小伙子长得像金竹一样标致。在一个迷人的月夜里,他们到一处密林中约会,不料被森林中的魔王发现了。小伙子被魔王杀死,姑娘趁乱逃走了。当姑娘跑到一个山寨中以后,寨中突然传来了一阵雄鸡的啼鸣,魔王听到鸡鸣声,立即停止了追赶,美丽的姑娘这才幸免落入魔掌。姑娘知道魔王害怕雄鸡,就抱着一只大雄鸡来到她与小伙子约会的地方。随着几声清脆的公鸡啼鸣,小伙子又活了过来。一对有情人终于结为夫妇,过上了美满而又幸福的生活。

  鸡冠帽,是彝家人喜庆、吉祥和幸福的象征。因此,每年过“尼遮西”节的时候,彝家姑娘都要绣制一两顶鸡冠帽,留给自己或送给情人。鸡冠帽戴在头上,表示雄鸡永远陪伴着姑娘。而鸡冠帽上的大小银泡,则代表天上的星星和月亮,象征着永远光明和幸福。

  深情的抹黑脸

  居住在云贵高原南盘江南岸和广西西北角的彝族,有一种往脸上抹锅烟的习俗。

  每逢婚丧或节日,属姑表关系的青年男女,便双手沾着锅烟,各往对方的脸上涂抹。开始时对方都小心翼翼,每人的脸上只有一两个手指樱一旦引发了对方报复心以后,场面就白热化了:双方都用猪油或桐油拌和锅烟,脸抹黑了就涂脖子,脖子涂黑了再涂身子。总之,要让对方全身黑糊。人们目睹着这副狼狈的样子,尽可以捧腹大笑一番,却决不允许“黑脸人”发怒,只准相互祝福,互致喜庆。

  抹锅烟的对象除了姑表关系的表哥表妹以外,还有两种人:一种是非姑表关系但族规允许有婚姻来往的人。还有一种是外来人或外族人。逢年过节到彝家山寨拜年串寨的人,都是彝家人的贵客,同时也都是被抹黑脸的对象。当客人们被抹上黑脸,并表示快乐和欢喜以后,就算表明接受了彝家的祝福和友谊,就将品尝到彝家的小米甜酒配糍粑,彝家也将永远记住这种经过“锅烟黑”考验的友谊。

  花椒相好辣椒亲

  白族人认为在婚礼上烧辣椒,才会把婚礼的气氛搞得热闹一些,参加婚礼的人也会亲热一些。

  这种习俗的产生,又与白族的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白语里,“亲戚”、“亲家”、“亲切”的“亲”叫“气”;而辣子味道的“辣”也叫“气”,语音上完全相同。因此,办喜事时烧辣椒,就是利用谐音,诙谐地表示“亲”或者“相亲”的意思了。

  有的地方,白族人家办喜事时开玩笑还喜欢在菜里多多地放些花椒。这是因为花椒的白语叫“菽稿”,花椒味道“麻”叫“稿”;而“相好”一词的白语叫“尚稿”。都有一个“稿”音。于是,花椒也就用来表示“相好”的意思了。

  因此,办喜事烧辣椒放花椒,主人家倒很乐意。辣子辣,花椒麻,白语叫“气气稿稿”,这就包含有“更加相亲相爱”的意思了。

  吃鸡血米与“偷”肉过年

  生活在四川和云南境内的布依族,有些与众不同的风俗,其来历都与他们过去的逃难生活有关。因为他们是从贵州一带逃过去的。

  年三十晚或初一,家家都要吃鸡血米和鸡肉稀饭,以表示不忘祖先急难,遇事团结齐心。想当年他们的祖先在逃难的途中即将分散到各地的时候,把各家的鸡全都给杀了,然后把鸡血淋洒到大米上,这表示一种“血染沙场,决不回头”的决心。这顿饭成为布依人的最后一顿团圆饭。

  现在在吃鸡肉稀饭以前,当饭即将煮好之时,要先叫一个青壮年男子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持梭镖,在房前屋后巡视三圈,然后才开始吃。据说这是派出岗哨巡逻,看敌人是否前来偷袭的意思。

  姓韦的布依人在杀年猪时,只把猪肉对半破为两扇,而不砍成碎块,然后吊在寝室内。到了三十晚上做菜时,便由一位上了年纪的人乔装改扮地翻窗而入,躲躲藏藏地学上几声猫叫,装出一副生怕别人发觉的样子。家人听到“猫叫”声便要回避,不能与“偷肉”的人照面。“偷肉”的人趁机将所需要的肉悄悄割下,仍从来路迅速返回。然后交给厨房做成过年的菜。韦家为什么会留下这样一个奇特的规矩呢?原来据说韦家人在贵州老家开始逃难的头一天,官兵已经占领了村寨,由于家里住着官兵,才冒险用这种办法偷回猪肉,煮吃以后才逃命的。偷肉吃救过他们的命,所以如今他们总要纪念这件事。

  人死“吃滥肉”

  在湖南的中部和北部,不论谁家死了人,附近的亲友和邻居都会自动前来帮忙的,并在死者的家中吃饭。用当地俗谚概括说就是:“人死饭甑(zèng,一种炊具)开,不请自己来。”

  在一般的情况下,死了人的人家里当天就要开餐,以此答谢前来帮忙的人。第二天以后,由于亲友、村邻都要前来吊唁、问候,所以吃饭的人也逐渐增多了。到了出葬那天,往往是全村出动,不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入席,这叫作“吃滥肉”。吃滥肉可以不分尊卑亲疏,也用不着道谢。在过去,这个时候是那些无事汉、无赖和叫花子大饱口福的好机会。

  这种习俗的形成,开始是出于互助。死了人的人家要打洞子和守灵,可以说是“一家有难大家相帮”,亲友邻居们主动前来也是为了表达对死者的最后一点悼念和心意,况且,对于丧家来说,谁又不愿意多有几个人前来协助和抚慰呢?“草标”当情书

  在湖南西部的苗族地区,只要留心观察一下风景幽静的路口,清澈见底的水溪旁边,亭亭玉立的樟树下面,就不难发现苗族青年留下的特殊“情书”——草标。

  相传在古时候,当地苗族的一个后生和一个姑娘在调秋会上,以木叶结情、山歌做媒,互定了终身。可是,不料寨主却看上了这位姑娘,连夜把她抢走。在路过他们约会的地方时,姑娘灵机一动,含泪扯下几根青草,挽成草标留下,请它把自己被抢一事转告给情人。等后生来到这里,草标当真说起话来,把姑娘的遭遇全部告诉给了后生。后生怒火冲天,跑到寨主家砍死了寨主,救出了姑娘。

  如今苗族青年依然喜欢用这种古朴的、别有风味的草标作情书。每当一对青年在秋千上或歌会里互相定情以后,便当即使用苗歌喜语约定下相会的时间、地点。若一方有误,先来者便摘下几根小草,挽成草标留下。为了与其他人有别,每对情人相约的草标式样都有所不同:有的挽几根青草,表示几天以后再来相会;有的挽成圆坨,表示团圆可期;有的青草夹黄,表示秋场再会;有的在草中夹上几朵野花,表示“我们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以鞋订婚

  鞋与婚姻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可在有些地区,这二者之间又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西藏某地的藏族青年联姻方式非常奇特,在那里,一旦姑娘看中了哪个小伙子,便会悄悄地把他的鞋子偷去隐藏起来。小伙子如果对姑娘也中意,就可以马上向对方求婚,如果不同意只需要委婉地把鞋子要回来就行了。广西边防地区的瑶族盛行着一种猜谜联婚的风俗。男女青年如果相中了对方,便相约每人回家做一只木拖鞋。第二天相见时,把彼此的木拖鞋放在一起。如果两只都是左鞋或都是右鞋,双方便认为这是天意,不能结合,婚事就是告吹。由于这种联婚的方式带有猜测的含意,所以又称作猜谜联婚。

  新郎难过小姨关

  在陕北一带,新婚的夫妇都要在婚后的第三天回到女方家。这个时候,新郎最感到害怕的就是过不了小姨子这一关。

  原来,当地盛行着一种小姨子戏姐夫的习俗。新郎一跨进老丈人的家门,眼尖手快的小姨子就会趁姐夫不备,把锅底灰抹满姐夫一脸。这意思是说新娘嫁到男方家以后受了气,回来以后需要偿还。当然了,这是一种增进感情、融洽气氛的戏谑,并无半点恶意。

  然而,这仅仅是第一关,更厉害的还在后头哩。次日清晨,为了考察姐夫的心眼多不多,小姨子还要做回门饺子给姐夫吃。这种饺子里面包的都是花椒、辣面、胡豆、干树叶、草棍之类,如果姐夫过于敦厚老实了,挟起来就吃,就会被呛得涕泪交流或者被草根把嘴扎破,弄得狼狈不堪。姐夫受到如此捉弄,小姨子心里乐开了花。最后,还是丈母娘心慈面软,疼爱女婿,会主动出来替女婿解围,用另一碗白面肉馅饺子把女婿手中的那碗“冒牌货”换下来。

  巧用鸡蛋

  在浙江的一些地区,鸡蛋有许多妙用,它可以代表各种奇特的寓意。

  在男女青年交往过程中,男方到女家相亲,女方是不是同意,只需看用什么蛋招待即可知道。如果她不同意,就用“木蛋”(即煮蛋)给小伙子吃,而且只有一个,这分明是在暗示小伙子“你这是一厢情愿,枉费心机”。如果姑娘同意了,就用两个鸡蛋做碗蛋汤,寓示着“好事成双”。定亲以前,亲戚和邻居要向男女双方赠送两只又大又圆的蛋,祝愿他们恩爱永久、好事圆满。在结婚时,人们还要在鸡蛋上贴一个红“喜”字,这叫做“状元”,劝壮”和“圆”的意思。有时候,人们还要把这种“喜”字蛋同红枣、花生、桂元和瓜子放在一起,凑成一句吉祥的祝福话“早生贵子状元郎”。孩子出生以后,还有“得子蛋”、“满月蛋”、“生日蛋”和“上学蛋”等等。特别是在孩子上学时,父母总要郑重地把两个煮好的鸡蛋交给孩子,并嘱咐他们把蛋放在书页上滚几下,祝愿孩子把书读得滚瓜烂熟。

  平时来了客人,主人往往会端出鸡子茶来待客,即茶水泡蛋。蛋又分“木蛋”和“蛋汤”两种,一般的客人要烧两只,贵客稀客来了才烧3只。不过绝不能烧4只,因为这样做旧时常常用来招待杠轿、抬棺材的人,含有轻视、看不起的意思。客人走的时候,主人也要给客人的口袋装满鸡蛋,不让他空手而归。

  鸡蛋在各个节日中更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在春节拜年时,人们相互赠送礼蛋以祝新年快乐、万事如意。立夏播种插秧时节,人们爱用黄酒、红糖来煮蛋吃,他们相信,“立夏蛋酒”具有滋补身体的妙用。端午节更有吃“五王(黄)”的习俗,这“五王(黄)”是:蛋(黄)、黄鳝、黄鱼、黄瓜、雄黄酒,按照当地的民间说法,“五王”可以驱除“五毒”(蛇、蝎、蜈蚣、蜘蛛、蟑螂)。

  除了上述习俗以外,在新年过后人们首次挑大粪,也要吃一对鸡蛋来清除晦气,讨取吉利;邻里之间闹纠纷,小孩子打架以后,最好的道歉方式也是送上两个鸡蛋。

  妇女剃光头

  居住在云南省双江县镇内乡村里的拉祜族妇女,有一种与其他民族妇女不同的风俗习惯,这就是剃光头。

  在很早以前,拉祜族人是以打猎为生的。每当男子外出打猎时,做妻子的也要跟着去帮忙。为了防备被野兽抓住头发,这些妇女就把头剃得精光。这样,居家和外出就都非常方便了。如今,拉祜族妇女虽然不再像从前那样再跟男人进山打猎了,但她们仍然觉得剃了光头以后,既舒服又卫生,不妨碍生产劳动,同时也展现了本民族妇女的美好形象。因此,凡是过了门的年轻姑娘,全都把头剃得精光,有些人为了使头皮油亮,保养得好,还经常擦拭一种用当地特产的油树种籽制成的香油。不过,一般未出嫁的姑娘都不剃光头,表明自己还在少女时期,还需要得到父母的抚养和保护。

  天葬

  在世界各地,采取天葬形式处理亲友遗体的国家和民族是比较多的。

  蒙古人就有这种奇特的葬礼。蒙古人死后,其亲友便把尸体抛在荒郊野岭,面孔朝天,脸上盖一块写有经文咒语的白布,让禽兽任意啄食。第3天过后再去探视。如果尸体被鸟兽吃得干干净净或者所剩无几,那就认为死者生前行善积福,灵魂已升天,于是大家就笑逐颜开;如果原封未动或动得很少,便认为是死者生前作孽之故。死者家属就立即请喇嘛诵经超度,一直到尸体骨肉全被鸟兽拖走吃尽才结束超度。

  我国的西藏至今还沿袭着天葬的习俗,藏人居住区附近都建有天葬台。

  人们把尸体背到建在山上的天葬台后,放在一块平整的大石板上,由“天葬师”将尸体肢解、剁碎,和上酥油和糌粑,然后抛给早已守候在四周那些饥饿难耐的鹫鹰。鹫鹰大口吞嚼着死者的尸骨,而旁边送葬的亲友却个个喜形于色,全无悲声。原来,在他们看来,随着尸体消失在鹫鹰的腹中,死者的灵魂也得以超升到了天国。

  印度奥那加人的天葬习俗也十分奇特。当一个人临近死亡时,他的亲友们一边向他高声呼喊,一边用力跺地板、撞墙、向地上泼水驱邪。当这一切都无法挽回他的生命时,亲友们便立即宰一只鸡,认为鸡可以随人的灵魂一起到另一个世界上去。人死以后,众人七手八脚地将尸体抬放在屋外的平台上,并在四周燃起柴火熏烤,然后将熏干的尸体送往村外,安放在路旁的草丛中任由风吹雨淋、禽叼兽咬地慢慢消逝。

  老挝佛教徒的盛大节日

  万象的塔銮是老挝的佛教圣地。每年佛历(以佛祖释迦牟尼降生之年为纪元)12月13日到15日所举行的塔銮节,是老挝全国一年一度的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塔銮”是“皇塔”的意思,它建在首都万象北郊的瓦塔銮寺的北面,属于瓦塔銮寺的一部分,在老挝人民的心目中具有无比神圣的魅力。至于塔銮的由来,还有个颇有影响的传说。相传在佛祖释迦牟尼“涅槃”以后,他的门徒将他的遗骨火化,结果骨头全部变成了骨质的小塔。佛祖的五个最亲近的门徒,分头到各国将骨塔埋于地下,然后在上面修起佛塔,以供后人祭奠膜拜。佛历8世纪时,在现在的皇塔原址上,修建了这座埋着佛祖耻骨化成骨塔的小塔。公元1566年,万象的赛耶些他蒂拉王在这座小塔的基础上又修建了一座大塔和周围的30个小塔,以纪念佛祖的30处恩泽。修建工程总共历时6年。塔建成后,该国王将它命名为“帕舍利罗加朱拉玛尼”,意思是“佛祖骨塔”。但由于这个塔是国王下令所建,所以当地人民又都习惯地称它为“塔銮”。

  塔銮节的主要活动,是全国佛教徒集中赶到万象参加对佛祖的纪念和膜拜的隆重庆祝活动。瓦塔銮寺是佛祖圣灵的标志,老挝的佛教徒都以能到瓦塔銮寺参加“朝圣”活动为荣。节日期间,国家的要员都要在释迦牟尼佛像前举行宣誓仪式,并饮“圣水”,到塔銮寺前诵经,还兴致勃勃地参加“游神”活动。“游神”在老挝话中叫“游‘帕萨奔’”。所谓“帕萨奔”,就是用许许多多的香蕉干搭成一座座王宫的模型,大小与花轿相仿,四人一组抬着走。这些特殊的游行队伍,由民族乐队、彩旗队、鲜花队和穿着古代武士服装的卫士开路,地方的行政官员一般也要参加游行。

  塔銮节期间,政府还要举行布施仪式。来自全国各地各寺的僧侣,一齐聚集在塔銮的围墙内,老百姓则挤在墙外,官员们按程序把布施的食品和衣物分发给他们。

  节日结束前夕举行的持烛绕行仪式是节日中各种宗教仪式的高潮。这一仪式在夜间举行。由乐队和“帕萨奔”作为前导,接着是手持燃香和亮烛的僧侣,最后是衣着整洁、手拿鲜花、喜气洋洋的善男信女……在月光下,塔銮前,鼓乐声声,烛光闪闪,给节日之夜增添了迷人的神韵。人们绕行塔銮三周,然后面向佛塔跪礼膜拜,各自祈祷,并把香烛和鲜花供奉在塔銮之下,便算完成了这项仪式。别具风情的塔銮节也随即宣告结束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