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智慧与其说是教育的结果,不如说是经历的产物。一个人假如很少接触社会,就不可能对社会有明确的了解,更谈不上对社会各种资源的利用了。
在长沙市你常常就可以看到,一群穿着统一制作的卡其布工作服的捡荒者,他们背上印有“服务市民情系万家——废品收集”的广告字样,胸前挂着工作卡,这成了点缀城市的一道亮丽的独特风景。
这就是具有“垃圾大王”之称的王旭的职工。如今,他已是长沙市环卫废弃物品收集处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公司下设铝合金加工厂、铝合金业有限公司、环保塑化炼油厂、环保橡胶制粉厂、环保医疗垃圾等五个厂,手下集合了1700多人的拾荒队伍,拥有30台卡车、500部三轮车。在城郊的垃圾场,堆积如山的垃圾在这里通过整理、分类,进入各个加工环节,不能进行二次加工利用的垃圾,则根据分类运送末端购买者。整个过程,就是一条流水线作业,井然有序,科学而规范。
37岁的王旭跟垃圾打交道已有20年从事这个行业,本身就是一件吃苦头的事情,虽然有利可图,但并不是人人都愿意干。一个抬荒者,哪怕只收一个品种,如橡胶、塑料、金属等,一年下来的收入不会低于1万元。但这是一个脏活、累活,哪怕垃圾堆里有金子,许多人也不屑一顾。因此,想在这一行有建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王旭最初不得不靠捡拾垃圾维持生计实属无奈之举,王旭自从靠捡垃圾有了第一笔1000元积蓄后,他就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发财机会,并将自己的事业建立在垃圾堆上。
捡了不到一年的垃圾后,有着聪明头脑的王旭想到了众多拾荒者都不曾想到的一个问题:花钱收集起来的这么多垃圾到底有什么用?隐隐约约从收购者那里一打听,王旭就发现了其中的门道:塑料运河北文安,铁皮罐、骨头运天津蓟县,玻璃运邯郸,纸运保定,有色金属运霸县,胶皮鞋底运定州……灵机一动,王旭想方设法搞到了上述厂家的电话,很快他避开二道贩子,自己成了垃圾头。
捡垃圾不到一年,王旭就干了人们都没想到的事情,捡了许多年垃圾的长者不无感慨地说,王旭有这样的心思,迟早会脱颖而出。事实也正如此,成了垃圾头的王旭,逐渐将捡垃圾的人组织起来,每50人为一个“舵”,分门别类成立小组,凭着一干人马的苦干,他有了自己的废品回收站。废纸、废铁铝罐、玻璃瓶、塑胶器皿、废旧金属等,几乎所有的废弃物品他都收,再经过整理、分类、打包、运送等全部过程,找到末端购买者直销厂家。这样,收入由原来每月的几百元增至到几千元。
熟悉垃圾以后,王旭渐渐发现资源回收这个行业有无穷无尽的潜力,所有的垃圾在他眼中全是宝。收购的废品中,有一部分被当作废铁卖的旧自行车,王旭就动起脑子搞起了自行车翻新的业务,这样获利更多。以后,他又搞起了废旧轮胎翻新的业务。到1986年,他索性在市郊租下了十多间房子,对收购来的可利用物资进行第二次加工,然后在市场上出售,生意十分兴拢从单纯的收废品到废品加工再利用,王旭在收废品的同时,又走上了一条新路。
1990年,王旭根据市场金属铝热销的行情,果断地投资,成立了振欣铝业有限公司,利用废旧金属提炼铝。上马之初,有眼光的王旭抛弃了一般手工作坊炼铝的方式,购回正规设备,花三个月时间,亲自去辽宁本溪学会过硬的技术(当时市场上的铝能卖到1万元/吨),有了先进的技术作保障,王旭无疑抢占了市场的先机。以后,他又根据已成熟的经验,相继投资了废旧轮胎翻新厂和铝合金加工厂。到1995年时,32岁的王旭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三个工厂,资产达数百万元。
谁都想抓住改善命运的机会,但机会不是等来的,而是要靠智慧去寻找,去创造的,只是许多人做不到。正是许多人做不到的,王旭却做到了。跟废旧垃圾打交道的时间越长,王旭对这一行也就关注得越多。
从垃圾中尝到甜头的王旭一直认为,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贵资源。长沙市年产垃圾70万吨,如果堆在一起,相当于四分之一座岳麓山,每年得占用20亩土地来填埋垃圾,这是一笔巨大的资源浪费。以废塑料为例,长沙年产废塑料三万吨,目前主要采取填埋方法处理,而被埋的废塑料200年都不会腐烂,会产生碳氢化合物气体,极易燃烧和发生爆炸。于是,王旭想到了用废塑料炼油的项目,如果这个项目成功了,不但可以使自己的事业更上一个台阶,还是一件利国利民、造福人类的好事。
1996年,王旭开始了这个项目的调查和论证,整个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技术。为此,王旭花了近2年的时间进行市场考察和机器设备的引进。除了在国内了解此项技术外,他先后去了日本、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考察他们治理垃圾的先进经验,最后,他选择了从日本引进先进经验和先进的技术设备。
经过一年的技术论证,1999年6月,投资1300多万元的环保塑化炼油厂在长沙市芙蓉区东岸乡西域村正式成立,项目得到了湖南省省长、长沙市市长的亲自批示。从废塑料加催化剂进口,经过五百度高温熔化来回循环、冷却、澄清,到分类出柴油、汽油,整个现代化炼油的工艺流程科学合理,杜绝了第二次污染,经过处理,每吨废塑料的出油率可达75%,每吨油的利润在1千元左右,项目投产后,生产的合格产品已源源不断地走入市场,供不应求,王旭的经营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与此同时,王旭又从德国引进了治理被称为“黑色污染”的废旧轮胎制粉技术,成立了环保橡胶制粉厂,生产出的橡胶粉被用于铺设柏油路,不但成本低,还能起到防滑、防冻的作用,产品销售一直看好。
从捡拾垃圾到做环保产业,王旭将不是机会的机会紧紧地摸在了手里。这样的机会诚如王旭所言,许多人根本不屑一顾,不过这没关系,只要有像王旭这样的人注意到就够了。
李威·施特劳斯是犹太人,1850年出生于德国。由于家境不好,没有上大学。1870年,美国西部出现淘金热潮,李威抱着淘金发财的希望,随着一群年轻人来到旧金山,并立即到矿场里参加淘金。
李威的父亲是个文职,虽然没有什么官位,但属知识分子的范畴。李威从少年起虽厌倦家庭的文职生活,但却受读书看报家庭习惯影响,读了不少书,形成一种爱思考的习性。当他到金矿场工作了三两个月后,把自己和别人的工作情况和收入反复思考、计算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淘金还不如在金矿场上经营日用品小店赚的钱多。因为淘金者数以万计,大家都需要日用品,而当地却一家日用品商店也没有。鉴此,李威决心改变初衷,放弃淘金工作,开设一家专门销售日用品小店。
李威的举动受到同行年青朋友的反对,大家说:“我们不远万里来这里是为了淘金赚钱,你做小生意究竟能赚多少钱?!也许连回家的旅费也挣不回来。”有的人则嘲笑他没有眼光,笨头笨脑。不管别人怎么说,李威心里有一本早已算好的账。经了解,矿场的淘金者有好几万,如果有1万人每月买1支牙膏、1块肥皂、1条毛巾、1盒火柴、1包饼干……此数非常之大从每1美元的生意中赚20美分,那么每月可赚几万美元。但他有自知之明,自知资本不足,是不可能一口把这些生意吃下来的。于是,他从少量品种和数量开始,在他的精心经营下,生意比预料还要好。没多久,他的小店初具规模,他的资本也多了起来。
李威深入矿场了解矿工的需求,然后根据大家的需求组织进货,甚至可根据矿工的需求预约订货,按时送到。正因如此,他进的货全部都适销对路,没有积压,资金周转非常快,盈利丰厚。
一次,李威深入矿场推销线团、帆布等商品时,他听到一位淘金者对他说:“你销售的帆布是供淘金者做帐篷的,要是你能用这些帆布做成裤子,相信会更受矿工欢迎。为什么?因为我们现在穿的裤子均是棉布做的,不耐磨,而帆布则结实耐磨。”矿工的一番话对李威很有启发。于是,他用做帐篷的帆布到裁缝店去试做了几条裤子,卖给矿工。几个矿工争先恐后地买下了,还有很多买不着的矿工愿预付订金也要买。
李威根据这一信息和试销,认定这种帆布裤子一定有发展前途,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条牛仔裤的始创。李威经过试销的成功后,进了大批帆布,然后组织裁缝人员进行大量生产,满足了矿工需求,他为此发了财。1873年,他成立了李威·施特劳斯公司,在旧金山开设专厂生产这种帆布裤子。数以万计的矿工发觉这种裤子大大优于棉布裤子,大家都改穿帆布裤子了。
随着销量的增加,李威愈加注意改进裤子的样式和提高质量。他深入研究矿工的劳动特点,逐步使这种裤子完美。如臂部的口袋,从原来的缝制改为用金属钉钉牢,因为矿工们常要把矿石样品放进裤袋,用线缝容易裂开,为了便于矿工收集不同的矿石样品,在裤子不同部位缝制了多个口袋。后来,李威发现法国有一种哗叽布较帆布柔软,耐磨力不低于帆布,把它做成裤子更紧身,穿着舒服有形。于是,他又试制样品,供矿工使用,结果更受大家欢迎。从此不再使用帆布原料了,牛仔裤的独特样式已形成了。
牛仔裤的出现,由矿工们慢慢流行到各行各业工人,后来又流行到美国的年轻人,连大学生们也认为牛仔裤是时髦服装。这样,美国的广播、电影、报纸等都把这一流行样式作为新闻,牛仔裤一下子不胫而走,成为“最好的打扮”。特别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发生并蔓延世界的嬉皮,对传播“牛仔裤文化”起了特殊作用,牛仔裤成为世界流行服。大家也许会注意到,在美国西部的电影中,标准的牛仔装扮就是穿一条牛仔裤。一双靴子,一顶礼帽,一件牛仔衬衫或普通衬衫外加一件牛仔上衣或猎装。电影对年轻人颇有感召力的,李威的公司为此闻名于天下,他的公司生产的LEVIS牛仔裤畅销于美国和世界各地。他的“李威·施特劳斯牛仔裤公司”到1979年当年营业额达20亿美元,到1989年跨入美国的大企业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