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从小本生意做起

  经济学家说:“小就是美。”很多的有钱人不是经济学家,但他们懂得:经商做生意必须从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地积累,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李嘉诚从卖塑胶花挤入商场,霍英东由捞沙卖沙步入香港房地产业,曾宪梓由街头零卖走向领带大王。凡此种种,世界上许多富商巨贾,有不少就是从小商小贩做起的。

  在有钱人的眼里,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能否赚钱才是最主要的。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温州人才四处闯荡,占据了本地人不屑一顾的那些领域,不声不响地富了起来。他们追求自主、自立,人人都想当老板,且敢冒当老板的风险。他们不论干什么,生活中总充满乐趣,而且敢于开创、善于开创,洒脱、顽强,从不失望。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角角落落都活跃着一群群浪迹天涯、不辞劳苦、精明肯干的温州人。最初他们并不起眼,人们只是从修鞋、小发廊、小商贩中认识他们的。而他们除了江南人那般瘦小那般灵秀外,总是默默地干活、做生意,他们与其他地方的民工、商贩没有什么两样。但是,慢慢地,温州发廊、温州服装店、温州电子城、温州产品越来越多,各种温州产品包装、标牌、证书、徽章也越来越多。一时间,温州货充斥全国。渐渐地,人们对温州人由漠视不屑到兴趣十足,到惊奇钦羡,到仔细探究:温州人咋的啦?这么多人,这么会赚钱!

  他们做生意,注重从小处着手。也非常能吃苦,意志非常坚韧,用他们自己通俗的说法是既能当老板,又能睡地板。他们务实苦干,只要有一分钱赚就会个遗余力地去干,从不好高骛远,从个好大喜功。即使是生意已经铺得比较大,温州商人仍会像初创时期一样拼命工作。那些肴起来没什么钱赚的小生意,他们也不会嫌弃,往往是几分钱的螺丝螺帽、几角钱的小元件,他们都会认真对待,把小生意当作事业来筹划。从零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一丝不苟,是温州人创业的共同特点,而不像有些地方的人大钱赚不来,小钱不愿赚,只好两手空空,一味抱怨天不助我。

  纽扣、标签、标牌、商标、小饰品、小玩具,这些外地人看不上、懒得做的“小玩意儿”,温州人都做,他们不怕赚钱少,就怕做不来。温州的小商品之所以遍布全国,在于温州人走的是小商品大市场的路,他们办起企业来,也不像北京人、广东人那样追求大气派、大产品,同样也是从小处着手,不声不响地填补着全国小商品市场的空白点。这里尤以乐清县柳市的五金电器、永嘉县桥头镇的纽扣、苍南县金乡的小商品最为著名。最为典型的人物是一对温州的叶氏兄弟。两兄弟漂泊在外,有天在一家纽扣厂门口发现一堆次品纽扣,他们觉得当废品扔掉可惜,便花了400元钱买走带回桥头镇,不弃陋鄙地摆出小摊试卖这些工厂打下来的次品,没想到在市场上大受欢迎,由此便做开了扣子生意。到后来,桥头镇人群起效仿,与扣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扣子成了桥头镇人发财致富的主业。再到后来,一些人开始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各样款式独特的扣子,使之形成了行业。乡里乡亲竞相跟随,家家生产纽扣,户户销售纽扣,前店后厂,生产兼批发,整个镇子都带动起来,开始了扣子大创业。随着100多个家庭作坊式的纽扣工厂开张做活,桥头镇成了全国最大的纽扣生产批产市场,在一定时期内占据了全国80%以上的纽扣市常

  说起他们在“斜商品开发上倾注的心血,可谓感人之至。靠纽扣发家后,永嘉县桥头镇人并没因此停步。由于一时扣子厂众多,造成市场上供大于求,销路不畅。一些精明的纽扣生产商便千方百计地在新产品、新花样上做文章,以求赢得客户的青睐。譬如,有人在扣子上弄个小洞,向小洞内注入香水,使之能进不能出,香气却时时逸出,经久而不散。功夫不负有心人,这种“香水纽扣”新产品投放市场后,女士们欢迎,男士们乐闻,产品由此供不应求,批发交易全用现金支付,企业也由此扭亏为盈。一个新点子,加上可靠的、过得硬的制作,就赢得了市场,赢得了效益,经商就这么简单!

  温州的小商品带动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变了整个地区人的命运。与此同时,他们也开拓了全国各地的市常其中山东青岛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很能说明问题。可以说大约从1980年开始,便有温州人到岛城经营他们出产的各类小商品。初期到青岛的温州人并不多,仅有数十人,而今这一数字已近4万,而且绝大多数都是“老板”,在青岛注册成立了逾万个企业,资本总规模在70亿元左右,所经营的商品已涉及服装、鞋帽、灯具、餐饮、食品、摄影、机电、印刷、包装、运输、建材、房地产、进出口等30多个行业。这些“腰包”鼓起来的温州老板,当初许多都是以“小货郎”的角色到青岛闯天下的,做的都是小本买卖,谋生的主要方式也是走街串巷、千方百计地推销自己生产的各种小商品。怀揣着东借西凑的5000元来青岛推销温州小商品的吴可福就是其中的一员,现在他已是青岛玉环灯具装饰有限公司和青岛市灯具市场的董事长。吴可福说,温州人做生意都是从小处着手,钱要一分一分地赚,这是我们起家的拿手戏,也是他们在青岛成功的秘诀。

  对于“小货郎”推销自己产品的韧劲,青岛市许多商家有目共睹,用他们的话说,温州人从不怕碰壁,也从不怕别人不给好脸色看。正是凭借不起眼的“小生意”,他们用笑脸、用磨破的嘴皮、用磨掉的鞋跟,不仅把许多自己的产品打进了青岛市场,而且完成了自身初级阶段的资本积累。近4万温州人在青岛创办的逾万个企业,已为青岛经济发展注入了毋庸置疑的活力,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提供了约15万个左右的就业岗位。许多在青岛事业有成的温州人,已经把这里当作了他们的“第二故乡”,有近万温州人已在岛城买了房子,安了家,而且还不断地在青岛扩大着投资。

  在厦门,也有一些温州商人从经营手工作坊开始,逐步积累扩大生产规模。比如一个目前在厦门非标准件制造领域占有相当市场份额的温州商人,当初只是借了几千块钱,仅凭几台普通机床起家,雇了三五个员工,在七八年的时间内,发展到雇工400人的规模,装备了机床,如今正准备盖自己的新厂房。

  温州人从不因为“斜而不为,虽然经营大商品好处有很多,但小商品也有小商品的优势,问题在于:温州人如何对待“斜,改变“斜,如何做大。他们敢闯,但不乱闯。他们在积累财富的过程中,非常有耐心,一步一个脚印,不妄想一夜成为富翁。一旦看准某项业务,就会扎下根来,踏踏实实地赚钱。

  从小本生意做起,是温州人的经营特色,也是他们发家致富的快捷方式。

  他们懂得,做生意积土成山,积小可以成大。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