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黑萨姆的宝藏

  1717年春天。

  “维达”号——一艘装备精良的大商船,缓缓驶离牙买加口岸,踏上了返回欧洲的漫长归程。几天前,“维达”号抵达牙买加时,船上承载的还是一群脏乱困乏的黑奴,如今全都换成了沉甸甸的珠宝与黄金。

  风平浪静。前方就是古巴海域了。

  一艘小船似乎在向“维达”号靠近,不过此处并非海盗云集之地,因而船长对此没太在意。小船越来越近了。是一艘单桅帆船。船头一面黑色舰旗被风吹得呼啦作响,旗上赫然画着一只白森森的骷髅头和两根白骨!是海盗!!还未等船员们各就各位,海盗的炮火已经如雷雨般猛砸过来。“维达”号更是乱作一团,几乎没作多少反抗,船长就被迫举起了白旗。

  “海盗王子”黑萨姆

  “维达”号的新船长是年轻的萨姆·贝尔拉密,外号“黑萨姆”。

  在加勒比海,他被誉为“海盗王子”,这或许是因为他对待自己的受害者非常慷慨。有一次,他占领了一艘船,几天后,发现船的速度不尽如人意,不适合用作海盗船,于是就将船物归原主。

  就像其他的许多海盗一样,黑萨姆的身世笼罩着传奇的色彩。据说,他出生于英格兰南部的戴维恩希尔州。18世纪初,少年萨姆大胆豪放,热爱冒险。他只身来到新大陆寻求自己的梦想,不久就加入了英国商贸缉捕舰队,专门追捕、截获对手国——西班牙的大商船。

  1715年,萨姆住在科德角。正是那一年,一场罕见的飓风暴席卷过加勒比海域,至少12艘满载黄金珠宝的西班牙大商船葬身海底。知情人都知道,任何一艘沉船上的珠宝都能让一个穷光蛋一夜之间成为巨富,因此,无数双眼睛盯紧了这个发财的机会,黑萨姆也不例外。他说服了当地的一个叫帕尔格瑞夫·威廉姆士的金匠,出资购备了一条探险船,出海寻找失落的黄金珠宝。然而,他们并没那么幸运。几经搜寻,却没有结果,探险船巡游至巴哈马群岛时,黑萨姆与合伙人决定,不再耗时间在沉没的财宝上,而是追踪大多数人追踪的海面上的财宝。他们自称这是探险事业的延续,而事实上,他们加入了海盗的行列。

  黑萨姆显然具备领导的天分。他很快就被推举为一艘单桅海盗船——“伯斯特立恩”号的船长,不久,又成为“玛丽安娜”号的头儿。而他的样子也的确像那么回事。

  据说,他英俊潇洒,总是一袭深色的天鹅绒外套,蓄得长长的黑发用黑丝带在脑后束成一把,腰间别着4把从不离身的手枪。

  黑萨姆的小舰队大胆而且幸运,据说仅一年多时间,他们就在加勒比海域劫掠了50多艘船只。而其中最大的收获,当然是“维达”号:象牙、染料、糖、珠宝、金条,还有不计其数的西班牙银币。不过,对于黑萨姆来说,除了一船的金银财宝,“维达”号本身就是头等的战利品:宽敞的船身、一流的装备,比起他们的单桅船可气派多了。于是,他们从自己的船上又搬来10门大炮(加上原有的装备,共28门大炮),将“维达”号作为新的旗舰。

  “维达”号上的铸币与黄金

  截获“维达”号之后,黑萨姆带领他的5艘船继续北上,前去科德角,探望心爱的情人。

  4月26日,萨姆从科德角再次启程。他的舰队兵分两路,威廉姆士带着2艘船离开舰队,黑萨姆则带着“维达”号、“玛丽安娜”号和另一艘船继续前行。

  谁也没料到,一场暴风雨在等着他们。威廉姆士离开不久,天气骤然变坏,暴雨倾盆,风速达到70千米/小时。海浪将“维达”号和“玛丽安娜”号掀到距海岸100码的硬石滩上,船搁浅了。

  船上的人们还未来得及逃生,“维达”号就断成两截,迅速沉入海底。“维达”号上146名船员仅有2人逃回了岸边。黑萨姆却不在其中。

  寻找“维达”号

  贝瑞·克利福德还是个孩子时,就从叔叔比尔那里听到许多有关科德角海域上海盗沉船的故事。叔叔告诉克利福德,许多无价之宝静静地埋藏在神秘的海底,只有那些幸运和勇敢的人才能得到它……

  克利福德一直希望有朝一日,亲自揭开这个海盗沉船之谜。1982年,克利福德参加一次海难援救时,找到了一位投资者,他开始筹建探险队,展开勘测沉船工作。

  开始项目进行得并不顺利,将近两年,他们一无所获,而资金却即将耗尽。

  1984年的一天,一名潜水队员被一块突起物绊倒,突起物被蹭去厚厚泥沙后,露出一段发锈的金属,那是一门大炮!同时还发现了一枚锈黑的标着“1684年”的铸币。

  1985年,当克利福德和他的探险队发现了刻有“维达号1716”的船钟时,他意识到,儿时的童话成真了!从此勘测“维达”号正式成为官方项目。

  此后,不断有新的发现:数千枚西班牙铸币、大炮、航海工具、用来磨刀剑的砂轮、手枪、餐具等等,然而这些都远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他们还没能发现船体本身。

  直到几年之后的一个夏天,7月中旬的一天,在离海岸1/4英里、水下25英尺处,克利福德和队员发现了一条木质梁。当他们铲除上面淤积的沙土后,“维达”号的船体终于展现在眼前。

  这一发现意味着:发现整个宝藏指日可待。尽管“维达”号作为海盗船的时间并不太长,仅仅几个星期,但它却是惟一被验证的海盗沉船。

  根据当年沉船生还者的描述,“维达”号上满载着金条与银币。一些历史学家估计这批宝藏价值上亿。但克利福德坚持:“不变卖任何宝藏,它们只属于‘维达’号研究中心的收藏品。”

  不仅仅是宝藏

  克利福德探险队的发现,不仅仅是价值连城的宝藏,这些沉寂百年的铸币、器具同样是艺术品,对历史研究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船钟

  这是勘测中最有价值的发现,它证明这些残片的确来自黑萨姆的旧旗舰。船钟是1985年9月被发掘出来的,上面刻着“维达号1716”。

  根据船钟在船上的摆放位置,一些专家推测,黑萨姆与当时大多数海盗船长一样,倾向共和党派。

  船钟是权利象征,通常会挂在船尾——船长休息室里,而共和党倾向的海盗船长们,却愿意将它摆放在船员的活动场所。

  黄金与铸币

  传说中,“维达”号载有5吨重的银币与金条。克利福德在发现船身前,已经找回大量的金条和2000多枚铸币。

  大部分铸币是西班牙银币,也有些是西班牙金币。看起来,其中多数金币是在墨西哥铸造的,还有一些则来自秘鲁。

  专家推测,如果后者真的来自秘鲁,那将具有特别的价值,因为这些金币很可能是用印加金器物重熔铸造而成的,被黑萨姆截获时,正在运返西班牙的途中。

  珠宝

  在“维达”号遗船内发掘出的珠宝大都来自非洲,因为在黑萨姆截获它之前它曾是一艘贩运奴隶的商船。专家发现一些大块的宝石被砍成小块,这表明,海盗们的确想要公平地分配他们的战利品。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