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乐山卧佛

  乐山大佛举世闻名,它依山体雕凿而成,通长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然而,鲜有人知的是,乐山大佛所在的凌云山及与其相依的乌龙山、龟城山连在一起,仿佛一座更加巨大的卧佛。

  1989年5月11日,广东省顺德县冲鹤乡62岁的潘鸿忠老人到四川乐山游览。当他乘船返回时,偶然地回首对岸古塔,见塔的周围正搭架重修。此时天气晴好,山水云天颇具画意。于是他举起了照相机,拍了一张风景照。5月25日,回返家乡的潘先生将照片拿出来看,友人们都称赞不已。潘先生也在一旁审视,当看到那张古塔风景照时,他突然感到照片中山形恰如一健壮男子仰卧,细看头部,更是眉目传神。老人兴奋不已,示以众人,无不称奇。潘先生将此照片印制多份,寄往有关部门。一天,四川省文化厅文化通讯室甘德明收到了潘先生拍摄的乐山巨佛照片。这位从事文化事业几十年的老人,手执照片,禁不住地叫出声来:“这不的的确确是一尊卧佛吗!”从照片上看去,实有一巨佛平平静静地睡躺在江面上,仰面朝天,高突的前额,圆润的鼻唇,四肢皆备。尽管如此,但是仅凭一张照片并不能确证其事,甘德明决定前去进行专门考证。

  随后,一支由甘德明等人组成的乐山巨佛考察队出发了。考察队首先向潘老询问了拍照的时间、地点,及当时的情景。经过一个月的仔细考察,终于在名叫“福全门”的地方照下了巨佛身影。据考察者认为,唯有此地才是最佳的观赏地点。从乐山河滨“福全门”处举目望去,清晰可见仰睡在青衣江畔的巨佛的魁梧身躯,对映着湍流的河水,巨佛似乎在微微起伏。那形态逼真的佛头、佛身、佛足,分别由乌尤山、凌云山和龟城山三山联襟构成。

  仔细观察佛头,就是整座乌尤山,其山石、翠竹、亭阁、寺庙,加上山径与绿荫,分别呈现为巨佛的卷卷发鬓、饱满的前额、长长的睫毛、平直的鼻梁、微启的双唇、刚毅的下颌,看上去栩栩如生。

  再详视佛身,那是巍巍的凌云山,有九峰相连,宛如巨佛宽厚的胸脯,浑圆的腰脊,健美的腿胯。

  远眺佛足,实际上是苍茫的龟城山的一部分,其山峰恰似巨佛翘起的脚板,好似顶天立地的“警丘柱”,显示着巨佛的无穷神力。

  总观全佛和谐自然,匀称壮硕的身段,凝重肃穆的神态,眉目传神,慈祥自如,令人惊诧不已。全佛长达4000余米,堪称奇绝。

  然而,更令人称奇的是,那座天下闻名的乐山大佛雕像,恰恰耸立在巨佛的胸脯上。这尊世界最高最大的石刻坐佛,身高达71米,安坐于巨佛前胸,正应了佛教所谓“心中有佛”、“心即是佛”的禅语,这是否为乐山大佛所暗示的“天机”呢?

  乐山巨佛作为旅游重要景观可确定无疑了。那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呢?这是留给世人的一个大谜。现在有一种推断:据《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冰”者即为李冰,是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的创建者,“离堆”就是乌尤山。那么,应该在2100多年前古人就凿开麻浩河,造就了巨佛的头。唐代僧人惠净为乌尤山立下法规:任何人不得随意挪动和砍伐乌尤山的一石一草一树一木,代代僧众都视此为神圣不可违犯之法规。因而才保证了乌尤山林木繁茂,四季常青,使“佛头”千年完美无损。民间曾传说:唐代观音菩萨的化身叫“面然”,就是指“乌尤大士”之意。那么,是否那时人对乌尤山即是“佛头”已有所悟了呢?

  但据研究乐山大佛文化和文物部门的专家们介绍,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和听说关于巨佛的文字记载和民间传说。那么,巨佛是纯属山形地貌的巧合吗?但为何佛体全身人工的刀迹斧痕比比皆是呢?又为什么在1200多年前的唐代开元年间,海通法师劈山雕凿乐山大佛,偏偏选中了凌云山西壁的栖鸾峰,并雕在巨佛心胸处呢?

  当今,乌尤寺的僧人,身居佛中却未知巨佛,一经点破,再看乌尤山,竟犹灵佛所致。

  除了巨佛形成之谜以外,再就是“福全门”之谜了。据四川省文化厅考察组报告说,要看到楚楚动人的巨佛身形,其最佳位置只有一处即“福全门”。其他任何一处观赏的效果都不是最好,或是看上去身首异处;或是佛头不清;或是佛身不全。是不是先人故隐“玄机”,以“福”喻“佛”,其寓意指唯在此处,才可观赏到巨佛全身的“佛全门”呢?

  如今到乐山观光巨隐睡佛的游人络绎不绝,不仅国内如此,而且国际游人已开始慕名而来,尤其是考古学者,更是兴趣盎然,期待他们终有一天能解开巨隐睡佛之谜。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