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现代冰川之谜

  现代冰川有很多独特的景观,如冰蘑菇、冰塔林、冰桥、冰针、冰芽,还有迷人的冰川湖泊,阴森可怕的冰隧道,绚丽壮观的冰水喷泉和幽深迷人的冰洞。它们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国是世界上山岳冰川最多的国家,青藏高原地区分布最为集中,面积达34000多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80%。青藏高原的冰川可分为两大类,以丁青—嘉黎—工布江达—措美为界,东侧属海洋性冰川,西侧属大陆性冰川。海洋性冰川靠丰富的降水而存在,冰川运动速度快,进退幅度大。而大陆性冰川主要依赖于低温而存在,冰川运动速度缓慢。

  珠峰地区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冰川表面局部的小气候差异,造成冰面差别消融,形成许多奇丽的景色。其中,冰蘑菇是大石块被细细的冰柱所支撑,有的可高达数米。冰桥像条晶莹的纽带,连接着两个陡坎。冰墙陡峭直立,像座巨大的屏风,让人生畏。冰芽、冰针则作为奇异美景的点缀,处处可见。最令人迷惑的还要数那千姿百态的冰塔林了。珠峰北坡绒布冰川上,发育有5.5千米长的冰塔林带。乳白色的冰塔拔地而起,一座连一座,高达几十米。有的像威严的金字塔;有的像肃穆的古刹钟楼;有的像锋利的宝剑,直刺云天;有的像温顺的长颈鹿在安详漫步,个个晶莹夺目。难怪人们都说,进入冰塔林,就把自己置身于上苍的仙境了。

  在冰川发育地区,多姿的冰川湖泊景色更是迷人。有在冰川表面如蜂窝状的冰杯群;有呈长条状的冰面湖;有冰川末端的终碛堰塞湖。冰川湖泊的颜色也不尽相同,有乳白色,有蔚蓝色,也有褐黄色。随着气候的冷暖变化,冰川湖不时地打扮着自己,或大或小,或是碧水粼粼的湖面,或是明镜般的冰层。民间传说,冰川湖的水是圣洁的,仙女在冰川湖里洗澡,天马在冰川湖里饮水。在一些大的冰川湖里,还有着丰富的鱼产资源,这些鱼也被藏民尊为“圣鱼”。

  除上述冰川类型外,青藏高原上还有冰帽和平顶冰川。这种冰川像个盖子,覆于平顶山或冰碛平台上,其面积有大有小。祁连山脉特贴拉山的果青古尔班冰川,面积达55平方千米,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大平顶冰川。

  高原地区的冰川主要分布于西昆仑和西喀喇昆仑山区、喜马拉雅山区、横断山区、祁连山区等地。其中以西昆仑、西喀喇昆仑山区的冰川最多,规模最大。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北侧的音苏盖堤冰川长约42千米,为我国目前已知的最大冰川。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南北坡发育着两种不同性质的冰川,南坡为海洋性冰川,现代雪线高度达海拔4500米,冰舌末端可伸至海拔3000米;北坡的冰川属大陆性,雪线最高达海拔6000米,冰舌末端可伸至海拔5100米。横断山区、念青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山东段,是海洋性冰川发育最集中的地区,冰川分布的最南界为北纬27°,另外,在祁连山地和唐古拉山地,也有较大面积的冰川。

  珠峰地区悬冰川最多,其规模较小,面积一般不超过1平方千米,冰的厚度为一二十米。顾名思义,这种冰川的特征是冰川的末端悬挂在陡坡上,远远望去,成排的悬冰川就像一块块白色的盾牌挂在陡峭的山坡上。悬冰川一般是在古冰川残留地形上发育起来的。古冰期时,支流冰川向主流冰川汇集,由于主、支流冰层厚度、运行速度、冰蚀能力的差异,冰川主谷被强烈下切,支谷不得不悬于山腰上。现在,由于冰川规模缩小,主流冰川得不到足够的供给而退缩或消失,支流冰川仅能依贴于陡坡上,并时常因下端崩落而发生冰崩。

  珠峰地区规模较大的冰川就是冰斗冰川,它们分布在山顶附近或分水岭两侧。在风化作用和冰蚀作用下,山地被切割,山岭被削成尖利的角峰、刃脊。角峰、刃脊间则为斗状的山坳,像一把巨大的座椅,冰川就发育在座椅中。冰斗冰川的形状近似于卵圆形,有的近似于三角形,向冰川出口处缓缓倾斜,有些冰斗冰川向山谷推进,呈条带状伸展,成为山谷冰川。在冰川集中的地区,往往是几条山谷冰川相连,像条条玉龙盘绕于山间。

  在冰雪消融的暖季,冰川表面的河流遇到冰裂隙,就潜入地下变成冰下河流。冰川融水穿凿冰层,塑造出深不可测的冰井、冰漏斗,阴森可怕的冰隧道,绚丽壮观的冰水喷泉和幽深迷人的冰洞。冰洞一般出现在冰舌末端,洞口像古城的拱门,它是冰下河流的出水口。在冰雪消融旺盛的季节,洞口水流汹涌,使人难以接近。只有在断流时,人们才能去欣赏那“水晶宫”。这里冰钟乳、冰笋、冰柱比比皆是。冰洞内光怪陆离,有些地方洞中有洞,大小不一;有些地方枝枝权权,像个迷阵;有些地方深不可测,似无尽无头。

  冰川是重要的淡水资源。高原地区冰川冰的储量约1800立方千米,是巨大的固体水库。高原上的冰川融水是大江、大河、湖泊的重要补给水源,我国西北干旱区的河西走廊就是利用祁连山的冰川融水浇灌农田的。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