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罗 布 泊

  罗布泊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面积约3000平方千米,湖面海拔768米,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由于河流改道和入湖水量变化,湖面逐渐缩小。沿岸盐滩、荒漠广布,人们虽然经多次考察,但还是没有找到罗布泊的确切位置,于是科学家们对罗布泊是否是游移湖产生了争论。

  酷热、干旱、风沙、陡崖、盐滩,使得人们不能接近罗布泊,多少年来一直被称为“死亡之路”。历史上曾有许多中外学者试图冲破层层阻碍穿越大沙漠,完成对罗布泊的考察,然而许多人都是壮志未酬,甚或是魂断沙漠。就是仅有的几次成功考察,却又在罗布泊确切位置上产生了分歧。

  最先引起罗布泊是游移湖争论的,是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他在1876年曾到罗布泊位于塔里木河口的喀拉和顺境内,比我国地图所记的位置还要往南,纬度大约有1°之差,而且,他所见到的湖泊是一片淡水湖,芦苇丛生的大沼泽地,聚集着成千上万的鸟类。而北罗布泊的水都已干涸,变成盐滩,十分荒凉。

  普热瓦尔斯基认为,罗布泊从形成时期起,它的位置和形态就随着充水量的变化而南北变动着,有时偏北,有时偏南,有时水量很多,有时则很少,甚至干涸。

  瑞典的斯文·赫定到罗布泊地区考察,也认为罗布泊游移到喀拉和顺去了。斯文-赫定还推测了罗布泊游移的原因,他认为罗布泊游移是由于进入湖中的河水(塔里木河)夹带着大量泥沙,泥沙沉积在湖盆,使湖盆抬高,导致湖水往较低的方向移动。过一段时期后,被泥沙抬高露出的湖底又遭受风的吹蚀而降低,这时湖水又回到原来的湖盆中。罗布泊像钟摆一样,南北游移不定,而且游移周期可能为1500年。

  但也有人认为罗布泊从来就不是个游移湖。卢支亭先生认为罗布泊由于受湖盆内部新构造运动和入湖水量变化的影响,在历史上常出现积水轮廓的大小变动,此种变动本来是一种自然的历史演变过程,而不能称之为游移湖或交替湖。

  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地貌组通过对罗布泊进行实地调查和卫星照片分析,证明罗布泊从第四纪以来始终没有离开过罗布泊洼地,虽然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古代水文条件的改变以及最新断块运动而导致其水量的涨缩,但它始终是在湖盆内变动,湖水从未超湖盆范围以外的湖面。

  罗布泊在水面涨缩变化过程中,除了最重要的结构因素、古代水文因素,还有人为因素。进入阶级社会,一些河道的改道总是以人的因素为主的,特别是干旱少雨的塔里木河、孔雀河下游的改道,如果不与社会联系起来,从人与自然的相处上面寻找原因,是难以找到正确的答案的。

  从目前看,以上两种说法似乎各占其半,势均力敌,不管这个谜底究竟是什么,我们都应该好好思考,如何不要让短期的人为行动破坏自然的规律,怎样做才是对自己、对自然、对子孙负责的行为。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