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郑和下西洋

  明成祖夺得皇位后,有一件事总使他心里不安稳,那就是皇宫大火扑灭之后,没有找到建文帝的尸体。为了把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他派出心腹大臣,去各地秘访建文帝的下落,但是这件事不好公开宣布,就借口说是求神问仙。

  后来,明成祖又想,建文帝会不会跑到海外去呢?于是,他就决定派一支队伍,出使国外。他想到跟随他多年的宦官郑和,是最合适的人选。

  郑和,本姓马,小名叫三保,出生在云南的一个回族家庭里。郑和小时候就从父亲那里听说过外国的一些情况。后来,他进宫里当了太监。明成祖见他聪明能干,很信任他,还给他起了郑和这个名字。

  1405年6月,明成祖正式派郑和为使者,带一支船队出使“西洋”。那时候,人们叫的“西洋”,指的是我国南海以西的海和沿海各地。郑和带的船队,一共有2.78万多人,除了兵士和水手外,还有技术人员、翻译、医生等。他们驾驶62艘大船,从苏州刘家河(今江苏太仓浏河)出发,经过福建沿海,浩浩荡荡,扬帆南下。

  郑和第一次出海,到了占城(在今越南南方)、爪哇、旧港(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南岸)、苏门答腊、满刺加、古里、锡兰等国家。他每到一个国家,先把明成祖的信递交国王,并且把带去的礼物送给他们。许多国家见郑和带了那么大的船队,而且态度友好,都热情地接待他。

  郑和这一次出使,一直到第三年九月才回来。西洋各国国王见郑和回国,也都派了使者带着礼物跟着他一起回访。各国的使者见了明成祖,送上大批珍贵的礼物。明成祖见郑和把出使的任务完成得很出色,高兴得合不拢嘴。

  后来,明成祖觉得没有必要再去寻找建文帝了,但是出使海外的事,既能提高中国的威望,又能促进与各国的贸易往来,有很多好处。所以从那以后,明成祖一次又一次派郑和带领船队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将近三十年里,郑和出海七次,先后一共到过印度洋沿岸三十多个国家。

  郑和第六次出使回国的同一年,明成祖得病死了。当他第七次出使回来后,大臣们认为郑和出使花费太大,便把出外航行的事业停了下来。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