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沈阳故宫之谜

  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两代皇帝当年居住的宫殿。故宫的建筑结合了汉、满、蒙古三族的民族特色,整个宫殿的格局糅合了清王朝前期的政权制度和满族人民的生活两个方面,这是对清初社会的一个侧面反映。故宫于后金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动工兴建,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基本建成,乾隆、嘉庆时又对它进行扩建。现存的故宫占地约4.6万平方米,有房屋300余间,组成院落数十个。整个宫殿有中、东、西三路:中路的主体建筑是崇政殿,院落包括三进,南起大清门,北迄清宁宫。大政殿是东路建筑的主体,周围还有被称为“十王亭”的十座方亭。文溯阁是西路的主体建筑。这些建筑都建于乾隆时期,并保存至今。建国后政府对沈阳故宫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并把它定为沈阳故宫博物院。

  崇政殿位于沈阳故宫中路前院正中,又称“正殿”。这座宫殿于后金天聪年间兴建,到了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时,又被改名为崇政殿,俗称“金銮殿”。

  宫殿的结构为五间九檩硬山式,俱辟隔扇门,前后有围以石雕栏杆的出廊。在望柱下,则是吐水螭首,并以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来修饰顶盖。墀头、硬山博风板及正垂脊脊筒都是极为壮丽的五彩琉璃。殿内的椽间绘满飞云流水,梁架则全部用“和玺”彩绘来修饰。殿内还有两个金龙蟠柱,在这两根柱之间的是贴金雕龙扇面大屏风及宝座。宽阔的丹墀则位于殿的前方,西设嘉量亭,东置日晷,为乾隆时用大理石雕造而成的。

  当时,皇太极就是在这里处理军政要务和接见外国使臣、边疆少数民族代表的。天聪十年(公元1636年),也是在这里举行后金改国号为清的大典的。清迁都北京后,历朝皇帝东巡时临朝听政的地方也是在这里。

  凤凰楼位于沈阳市故宫内,为清宁宫的门楼,于后金天聪元年动工兴建,历时九年才完工,初名翔凤楼,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时,改称凤凰楼,并沿用至今。楼立于高大台基之上,共三层,面阔三间,进深也为三间,平面呈正方形,采用了三滴水歇山式的建筑模式。楼顶、檐坡用明黄色琉璃瓦铺设,并以绿琉璃瓦镶边。

  通往清宁宫的门道是底层。楼最初是用来让皇帝计划军政大事和举行宴会的,后来清军入关,楼被用来存放《实录》、《圣训》、《玉牒》等皇家要物,成为百姓不得涉足的禁地。但现在,楼对外开放,是登高览胜的理想之地。

  大政殿位于故宫东路,又叫八角殿,八角即是八旗的象征。大政殿端居中央,坐北朝南。

  殿前有两排依次呈“八”字雁翅排开的方亭。第一排方亭是用来让皇帝举行大典或与王公大臣议政的;第二排则是八旗首领和亲王办事的场所。

  文溯阁坐落在沈阳故宫西路,为西部建筑的主体。它由前部分的戏台、嘉荫堂和后部分的仰熙斋构成。

  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为了庋藏《四库全书》,专门建了这个阁。同时也是皇帝东巡盛京(沈阳)时读书看戏之所。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