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渭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白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
出自《史记·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楚国宰相孙叔敖知道优孟是位贤人,对他很好。孙叔敖得病临终前,叮嘱儿子说:“我死了以后,你一定很贫困。你就去拜见优孟,说:‘我是刊、叔敖的儿子。’”过了几年,孙叔敖的儿子贫困得靠卖柴为生。一次路上遇到优孟,就对优孟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父亲临终前,嘱咐我贫困时就去拜见你。”优孟说:“你不要到远处去。”接着他就缝制了刊、叔敖的衣服帽子穿戴上,模仿孙叔敖的言谈举止。一年以后,活像刊、叔敖,连楚庄王及左右大臣都分辨不出来。楚庄王设置酒宴,优孟上前敬酒祝福。庄王大吃一惊,以为孙叔敖复活了,要任命他做楚相。优孟说:“请允许我回去和妻子商量一下,三天后再来任相。”庄王答应了他。三天后,优孟又来见庄王。庄王问:“你妻子怎么说的?”优孟说:“我妻子说千万不要做楚相,楚相不值得去做。像孙叔敖那样做楚相,忠正廉洁地治理楚国,楚王得以称霸、如今死了,他的儿子无立锥之地,贫困得每天靠打柴谋生。如果以后像孙叔敖那样,还不如自杀。”接着唱道:“居住在山野耕田受苦,难以生活。出来做官,自身贪婪卑鄙的聚集钱财,不知廉耻。自己死后家里虽然富裕,又害怕贪赃枉法,干非法之事,犯下大罪,自己被杀家族也被灭。贪官怎么能做呢?想要做个清官,奉公守法,忠于职守,到死都不敢做违法的事。可清官又怎么能做呢?楚相孙叔敖一生坚持廉洁到死,现在妻子儿女却贫困到靠打柴为生。清官不值得做啊!”于是,庄王向优孟道歉,随即召见孙叔敖的儿子,把寝丘的四百户封给他,用来供祭祀孙叔敖之用。
这是优孟另一种劝诫别人的方法。优孟先假扮成孙叔敖的样子,使楚王想到孙叔敖生前的功绩,再借用妇人之口来形象地说明孙叔敖死后家里的困苦,含蓄地表明了如果不关心功臣们的家庭就没有人愿意再为楚王效力。而应该怎么做不用多说,楚王被打动后立即就明白了。这是一种以情动人的方法。这种办法肯定要比他直斥楚王不关心功臣的后代要好得多,也更容易让人接受。
孔明气死周瑜,却又亲自去吊祭,使东吴上下剑拔弩张。但后来却因孔明恸读祭文,感动了吴将,使一切矛盾消失于无形。
孔明在荆州,知周瑜已死,便对刘备说:“我得往江东走一趟,以吊丧为由,为主公寻访贤士。”刘备道:“只怕东吴的将士会加害先生。”
孔明道:“周瑜在时我都不怕,如今还有什么好怕的?”于是带上赵云等五百军士便走了。孔明来到柴桑,鲁肃以礼迎接他。
周瑜部将都要杀孔明,因看到赵云带剑相随,不敢下手。孔明让设祭物于灵前,亲自祭酒,跪在地上,读祭文道:呜呼公瑾,不幸天亡!修短固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君有其灵,享我蒸尝!吊君幼学,以交伯符;仗义疏财,让舍以居。吊君弱冠,万里鹏抟;定建霸业,割据江南。员君壮力,远镇巴丘;景升怀虑,讨逆无忧。吊君丰度,佳配小乔;汉臣之婿,不愧当朝。吊君气慨,谏阻纳质;始不垂翅,终能奋翼。吊君鄱阳,蒋干来说;挥洒自如,雅量高志。吊君弘才,文武筹略;火攻破敌,挽强为弱。想君当年,雄姿英发;哭君早逝,俯地流血。忠义之心,英灵之气,命终三纪,名垂百世。哀君情切,愁肠百结,惟我肝胆,悲无断绝。吴天昏地,三军怆然;主为哀泣,友为泪涟。亮也不才,丐计求谋;助吴拒曹,辅汉安刘。犄角之援,首尾相俦,若存若亡,何虑何忧?呜呼公瑾,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
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伏惟尚飨。孔明祭完,伏地大哭,泪如泉涌,哀恸不已。众将都相互说道:“人人都说公瑾与孔明和不来,今天看孔明的祭奠之情,恐怕是人们都说错了。”鲁肃见孔明如此悲切,也十分感伤,暗暗想到:“孔明本来是个多情的人,而公瑾气量就过窄了,自己害了自己呀。”
鲁肃设宴款待孔明。宴罢,孔明便告辞回去了。
我们知道,周瑜是被孔明三气而死,在此情况下,孔明还敢前往东吴祭吊周瑜,果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结果,事实证明,他不但未被吴将报复杀害,反倒因为一篇充满感情的祭文,以及他临危不乱,真诚的表现,打动了大家的心,化解了彼此间的危机,更进一步创造未来的合作契机。
以孔明的智慧,他当然有一定的把握才敢深入虎穴。首先是他掌握了情势,了解接替周瑜的大都督是鲁肃,更了解鲁肃的个性,知道他绝不是冲动之人,成天喊杀喊打,而是温文儒雅,可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将帅(试想,要是东吴这时当家的人是如张飞之辈,孔明十个脑袋也不敢去)。其次,当然是孔明的勇气,这份勇气不是盲目的匹夫之勇,而是基于不愧于人、不愧于己的态度,以及做好充分准备的自信。他不认为自己有愧于周瑜,心中坦然,自然散发出凛然的正气,而不是畏畏缩缩的表现,无形中也影响了东吴诸将。最后,他的祭文,除了深情流露,更能具体描述周瑜的功绩与伟业,没有半点虚应奉承之词,着实表现了他对周瑜的钦佩及感怀,让人听了不得不感动。
作为现代社会的人,智慧与勇气是缺一不可的,只有智慧没有勇气,这样的聪明才智无法付诸于行动表现,更看不到它所带来的效用。
专于用智,只会流于小聪明,成不了大事;单靠勇气,所展现的也只是暴虎冯河,一时冲动,无助于任务的完成,甚至招来相反的效果。
专任智者贼、纯恃勇者暴,现代人应同时具备智、信、仁、勇、严的特质,才足以塑造出优秀的品性,在社会交往中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