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项王从之。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第七》
就在这个时候,彭越几次往返梁地,断绝了楚军的粮食,项王为此深感忧虑。他做了一张高腿案板,把汉王父亲太公搁置在上面,向汉王宣告说:“现在你如果不赶快投降,我就把太公煮死。”汉王说:“我和项羽作为臣子一块儿接受了怀王的命令,曾说‘相约结为兄弟’,这样说来,我的老子也就是你的老子,如果你一定要煮了你的老子,就希望你能分给我一杯肉汤。”项王非常愤怒,想要把汉王父亲杀了。项伯说:“天下的事无从知道,况且为了天下大事的人都不顾自己的家庭,即使杀了他也没有好处,只是增加祸事罢了。”项羽只好答应刘邦的要求。
刘邦的父亲被项羽捉住,项羽为了解断粮之困,就用刘邦的父亲威胁刘邦说,你若不投降我就把你父亲煮死。古时候杀人相当的残忍,把人煮死就是其中一种在当时很常用的杀人手段,就是把人活生生的扔到开水里煮死。日:烹杀。在如此紧急关键的时候,刘邦不但没有慌乱害怕,反倒很幽默的将了项羽一军。说什么当初他们曾相约为兄弟(因为当初他们曾有过口头协议,所以刘邦才有此一说),说他的父亲就是项羽的父亲,你要是真的要煮了你的父亲,希望你分给我一杯肉汤。这正是刘邦的高明之处,他明白项羽的目的不是在于要杀他的父亲,而是要解断粮之困,要挟他答应他的条件。不然,只要一作了退让,没准父亲保不住,他的计划也无法实施,就会被项羽牵着走。这不,刘邦很聪明机智地将了项羽一军,项羽果然乖乖的不敢胡来,只好同意刘邦的建议。
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学习还是人际交往,都要能立足自身实际,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三心二意,若不然时间再多,也不可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有一位年轻人,寻了几年才在深山中找到一位异人,年轻人就请他教自己剑法:“师父,假如我努力学习,需要多长时间能练成?”师父说:“也许要十年吧。”年轻人一听就急了,嫌时间太长:“师父,我父亲年事已高,我得回去服侍他。如果我从今天开始勤奋地练习,那需要多长时间呢?”答道:“这样大概需要三十年。”年轻人越发慌乱:“您先说十年,而现在又说三十年,我一定要不惜任何劳苦,要在最短的时间里练成。”哪知师父说:“这样就得跟我学七十年了。”
这世上的许多事就像这学剑术一样,除了看一个人的基质,还得看一个人是否能平静心思,能否全心全意,这是关键。如果一味的追求进度,必然无法领悟剑术中的深奥之处,也就不可能真正的学成。同样,做其他事情都要先立足自身的情况,循序渐进的才能做的好,如果自己做不到,就不要枉费心机地强求了。
孟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宋国人,每天都要跑到田边去看看禾苗,可他总觉得它们长的太慢了。这一天他起了个大早,来到田里,将一棵一棵的禾苗都往上拔了一截。回到家对家里人说,今天真是累坏了,我帮助禾苗生长了。他儿子赶快跑去一看,禾苗都已经枯槁了。这“拔苗助长”的故事,告诉大家,做任何的事情都要顺应它自身的规律,如果违反了这个规律,不仅做不好反而有害。所以在办事中要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
“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躁切以益其顽。”(《菜根谭》)世上的很多事情越是急着想弄明白就越难弄清楚,倒不如暂时的放一放,也许冷静之后事情自然而然地就弄明白了,千万不能太急躁,以免增加情绪上紧张的气氛;世上也有很多人,你指挥他,他根本不愿意服从,这倒不如放松他,让他自由发展,这样他自己也就慢慢的觉悟,千万不能操之过急,以免增加他的专横和固执。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物质方面空前富足,竞争也愈渐激烈,许多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言行举止就会不自觉地违背社会发展的道义和规则。其主要原因是人在有压力的时候,心态上有重大的变化,有过大的压力和竞争。一个人的心态一旦因为外界的原因而变得急躁,那就无法平静情绪,所以总是想一下子把事情做完做好,急于求成,很显然是偏激的,也不符合“中庸”之道了。
真正取得成功的人,通常都能举重若轻、如履薄冰、临危不乱,而且还能很快的使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这是一个成功的人的定力和自信,当然也是一种非比寻常的能力。凡事只要尽力而为,真正安静下来,才能专心致志的去做自己的事。如果,在没做之前就想着要怎样、怎样的成功或因为不自信而担心失败,那一个人心思完全被“成功”和“失败”这两个词操纵了,分散自己的精力和注意力,也降低了成功的可能性。
所以,只有当你真正的平静,你的心才是你的,你也才有可能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