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撒,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毙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后来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救。田忌想要率领救兵支援赵国,孙膑说:“劝解纠纷不能挥着拳头相加,平息争斗不能亲自出手。要抓住要害,避实就虚,因为形势所迫纷乱就自动解开了。如今魏赵两国相互攻打,魏国的精锐部队必定全部在国外,留在国内的都是疲惫不堪的老弱残兵。你不如率领军队欠速前往大梁,占据交通要道,冲击敌人最空虚的地方,魏国肯定会放弃赵国回兵自救。这样我们既能解救赵国之围,而又可坐收魏国自行挫败的效果。”田忌听从了孙膑的意见。魏军果然离开邯郸回国,齐国在桂陵进行伏击,魏军被打得大败,
这是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抓住事物的根本,从最基础的地方入手,这是最有效的办法。都城大梁就是魏国的根本,当然不能弃之不顾,孙膑的办法比正面交战更行之有效。
胡雪岩在他的“胡庆余堂”创业之始,投入运作的第一步,想到的就是做名气。为了做名气,他又以“仁”为本,做了两件事:第一,是多卖乱世当口急需的救命药,对买不起药的人,奉送。第二,为军中提供只收成本的捐助型药品,比如“诸葛行军散”之类。他要在极短的时间内,为自己创出一块牌子。胡雪岩这一举措来自一个发生在雍正年间的故事受到的启发。
雍正年间,京城里有一家规模很大的药店。这家药店制药选料特别地道,连雍正皇帝也很相信他们的药,让他们承揽了为宫中“御药房”供应药品的全部生意。有一年恰逢辰戌丑未大比之年,会试在三月里,称为“春闱”。由于前一年是个暖冬,没下多少雪,一开春又气候反常,导致春疫流行。赶考举子病倒很多,有能够坚持的,也多是胃口不开,萎靡不振。古时科场号舍极其狭小,人在里面站起来立不直身子,靠下去伸不直双腿,而且一连三场考试不能出闱,体格稍差就支持不住,何况精神不爽的人?
根据这一年的情况,这家药店抓紧配制了一种专治时气的药散,并托内务大臣奏报雍正皇帝,说是愿意将此药散奉送每一个人闱举子,让他们带人闱中,以备不时之需。雍正皇帝本来就有些为当年会试能否顺利进行担心,有此好事,自然大为嘉许。于是这家药店派专人守在贡院门口,赶考举子人闱之时,不等他们开口,就在他们的考篮里放上一包药散。这些药散的包封纸印得十分考究,上有“奉旨”字样,而且随药包另附一张“方单”,把自己药店有名的丸散膏丹都刻印在上面。
结果,一半是这家药店的药好,一半也是这些赶考举子的运气好,这一年人闱举子中报病号中途出场的,人数大大减少。这一来,出闱的举子,不管中与不中,都上这家药店买药。更重要的,由此一举,也让这些来自各省的举子把这家药店的名声带到各地,使天下十八省,远至云南、贵州,都知道了京城里的这家药店,这家药店的生意一下子就兴隆起来。这家药店只用了少数的一点本钱,就大大地扩大了店铺的名声,不可谓不高明。
胡雪岩同样是开药店,但是他的做法更加复杂而且技高一筹。首先,他是从人道主义、从“仁”字出发的。
在腐败的清王朝的统治之下,社会动荡,百姓常常背井离乡,流离颠沛,因而瘟疫、病患常常是防不胜防。而此类之百姓又常常是贫寒之民,无钱治病。基于此,胡雪岩下令各地钱庄,另设医铺,有钱收钱,无钱白看病,白送药。
那个时候,南京已经被太平军打下,清廷派重兵驻扎南京外围,称为“江南大营”。各路百姓则是颠沛流离,四处奔逃。打仗自有死伤,逃难自有瘟疫,军民两方面都是需药应急,药材生意自然看好。
胡雪岩点子多,马上就心生一计,他的计策是:准备大量应急药材,赠予江南大营,施予逃难黎民。这些药材并不昂贵,也无非是“诸葛行军散”之类的普及性小东西。以今天标准来看,大概也就是风油精、消炎粉、云南白药之类的成药。
而且胡雪岩还同湘军、绿营达成协议,军队只要出本钱,然后由他派人去购买原材料,招集名医,配成金疮药之类,送到营中。左宗棠知道后,感叹道:“胡氏为国之忠,不下于我。”胡雪岩的仁举换来了封疆大吏左宗棠的一句盛赞,而这一句盛赞,对于借助官场势力的商人来说,就更加博得了众人对之的信任与支持。
镇压太平天国之后,天下士子云集应天府,进行科举考试,胡氏又派人送各种药品、补品给这些士子。因为每年考试期间,许多士子由于连夜奔赴,或临阵磨枪,身心都极度疲乏,往往一下子就病倒了。胡氏此举,乃是有因而为,当然,也受到考官、士子们交口称赞,并纷纷托人向胡雪岩致谢。
然而,胡雪岩广施小惠,得到的利益却是不可估量的。
他开药店进行义诊,使得天下人都知道,浙江有个“胡善人”;他为军营送药,曾国藩忍不住夸他,而使他成为忠义之士;他为应考的士子送补品,天下士子都感激他,朝廷也因他的种种举动而赏他二品官衔。就施舍对象而言,不论是清廷官兵,或是逃难百姓,无论如何,总是得到免费药品,对健康总是有所助益;就胡雪岩而言,经由赠送药品,“胡庆余堂”的名声得以远播,声名传开之后,就可以和清军粮台打交道,建立正式的官方销售渠道,把药材卖到军队里去。这样的生意,说实在的,真是一辈子吃不完。胡雪岩这一招,真称得上是“一石二鸟”,既做好事,又做生意。
这些看起来似乎都是出于一种功利的目的,但其实,世界上许多东西都是义利分不清的。作为一个有眼光的商人,应该把这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而不是取其一端,因为无论取哪一端,作为商人,他都不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