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齐王毁废孟尝君,诸客皆去。后召而复之,冯獾迎之。未到,孟尝君太息叹曰:“文常好客,遇客无所敢失,食客三千有余人,先生所知也。客见文一日废,皆背文而去,莫顾文者。今赖先生得复其位,客亦有何面目复见文乎!如复见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冯獾结辔下拜。孟尝君下车接之,曰:“先生为客谢乎?”冯獾曰:“非为客谢也,为君之言失。夫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君知之乎?”孟尝君曰:“愚不知所谓也。”曰:“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贵多十,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君独不见夫趣市者乎?明旦,侧肩争门而人;口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非好朝而恶暮,所期物忘其中。今君失位,宾客皆去,不足以怨十而徒绝宾客之路。愿君遇客如故。”孟尝君再拜曰:“敬从命矣。闻先生之言,敢不奉教焉。”
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自从齐王因为受到谗言的蛊惑而罢免了孟尝君,孟尝君家中那些宾客就全都离开了他。后来齐王召回并恢复了孟尝君的官位,却只有冯驩一个人去迎接他。还没有到京城的时候,孟尝君深深地感叹说:“我平常喜好宾客,乐于供养有才能之士,接待宾客也从来都不敢有任何失礼怠慢的地方,所以才有食客三千多人,这些都是先生您所了解的。可是宾客们一看到我被罢了官,就全部都背弃我而离开,没有一个人是顾念我的。如今依靠着先生才得以恢复我的宰相之位,那些离去的宾客还有什么脸面再见我呢?如果有再想见我、又回来跟随我的,我一定吐他一脸的唾沫,狠狠地羞辱他一番。”听完了这番话之后,冯驩收住缰绳,走下车对他行拜礼。孟尝君也立即下车对他还礼说:“先生您是在替那些宾客们道歉吗?”冯驩说:“我并不是在替宾客们道歉,而是因为您的话说错了。要知道万物都自有它们必然的因果利害关系,世事也同样都有它们各自的常规道理,您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孟尝君说:“我不明白您想说的是什么意思。”冯驩说:“活着的事物一定会有死亡的时候,这是活物的必然结局:富贵的人总有很多的宾客,而贫贱的人却很少有朋友,事情本来就是如此。您难道没看到过人们奔向市集的场面吗?天色才刚刚亮,人们就向市集里拥挤,侧着肩膀争先恐后地往市集里边去;可是一到日落之后,经过市集的人甩着手臂连头也不想回就离开了。不是因为人们喜欢早晨而厌恶傍晚,其实是由于他们所期望得到的东西到了傍晚时候市集中已经没有了。如今您失去了丞相之位,宾客自然都会离去,但您却不能因此而怨恨宾客,意气用事地拒绝他们再投奔向您。希望您对待宾客依然还像过去那样。”孟尝君听完连续两次下拜说:“我恭敬地听从您的指教了。听了先生如此高明的金玉良言,我还敢不恭敬地接受教导吗?”
想必谁都有自己的脾气和好恶之心,尤其对一些见利忘义的人,无不是厌恶和气愤的。但是这只是情绪化的自然反应,并不代表和意味着就,—定要凭个人性情好恶来判断处理事情乃至人际关系。谁活在这个世界上,能够一点私心都没有呢?除非他是圣人,可是天下间自古以来才出过几个这样的人呢?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毛病,尤其有时候会因个人利益而摒弃道义良心等道德观念的约束,这其实是很正常的。知道了这个原因自然也就能够理解别人为什么在有些时候会做出让人很失望的事情了,而一旦这样的事情发生了,我们如果只是知道气愤或者与之断绝关系,那么又于事何补呢?既然都发生了,怎么也无法挽回了,还有必要再去计较挑剔那些已经过去了的是非吗?与其如此,倒不如宽容地理解和接受别人,以德报怨,用自己的大度去感化别人,并友善如一地继续与人相处,一定可以赢得别人对你的敬佩和爱戴。
一个真正有肚量的人,是不会刻意掩饰自己的缺点的人,是可以听取别人意见的人。肚量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宽容”,它不仅是一种社交艺术,更是一种增强自己实力和完善自己的方法。欧阳修在滁州当太守时,经常去琅岈山游玩,并时常与琅岈寺的主持谈论诗文。后来,主持在山道旁盖了一座亭子,特意请欧阳修前去参加落成典礼。欧阳修将这座亭子命名为“醉翁亭”,并为亭子作了一篇文章。
欧阳修命人抄了几份,叫衙役把它们贴在城墙上。衙役们不知道太守大人是什么意思,于是就问:“大人写的文章,为什么要贴在城墙上呢?”欧阳修说:“让过路人帮我改文章啊。人常说,一人才学浅,众人见识高。大家一定会把我的文章改的更好。”这样,整个滁州城都热闹起来,城里城外的人都纷纷跑来观看,有人说:“太守写的文章,还要老百姓帮他修改,真是古今少有的新鲜事。”
欧阳修就坐在府衙内,不停地派人出去打听,一直到傍晚时分,衙役们才回来说:“报告大人,狼牙山李氏老人前来帮您改文章。”欧阳修一听,马上出去迎接,寒暄一番过后,欧阳修就问老人:“老人家,你觉得我的文章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改正的呢?”老人说:“大人,不瞒您说,您的文章我听人读了,句句讲的是实情,但我觉得开头稍嫌啰嗦了。”欧阳修便从头将文章背下来:“滁州四面皆山也,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峰……”刚背到这,老人打断了他,说:“大人,毛病就是在这里。”欧阳修是何等聪明之人,顿然醒悟:“您的意思,是不必点出这些山的名字?”老人笑了笑说:“正是。大人。”欧阳修沉思了片刻,提笔将文章的开头改成:“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然后一句一句念给老人听。老人满意地点点头说:“改得好!改得好啊!”这才有了后世流传的《醉翁亭记》,欧阳修也因其做学问和为人处世宽厚的态度,为后人称颂。
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就是不要处处表现的要高人一等,一副教训人的架势,特别是对那些身为上司的人来说,对待自己的下属,应该以宽容为主,能够听到他们的意见并接受其中的好意见,这才是好上司的风范。当然,在社交处世中确实有些恃才傲物的人,他们总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对待这种人,可以奉上清代申居郧的一句话:“才子多傲,傲便不是才。”可以说这种人与人相处不会融洽的,我想,这也不是你想见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