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魏徵直言敢谏

  上谓裴寂曰:“比多上书言事者,朕皆粘之屋壁,得出入省览,每思治道,或深夜方寝。公辈亦当恪勤职业,副朕此意。”

  上厉精图治,数引魏徵入卧内,访以得失;徵知无不言,上皆欣然嘉纳。上遣使点兵,封德彝奏:“中男虽未十八,其躯干壮大者,亦可并点。”上从之。

  敕出,魏徵固执以为不可,不肯署敕,至于数四。上怒,召而让之曰:“中男壮大者,乃奸民诈妄以避征役,取之何害,而卿固执至此!”对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众多。陛下取其壮健,以道御之,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取细弱以增虚数乎!且陛下每云:”吾以诚信御天下,欲使臣民皆无欺诈。‘今即位未几,失信者数矣!“上愕然曰:”朕何为失信?“对曰:”陛下初即位,下诏云:“逋负官物,悉令蠲免。’有司以为负秦府国司者,非官物,征督如故。陛下以秦王升为天子,国司之物,非官物而何!又曰:”关中免二年租调,关外给复一年。‘既而继有敕云:“已役已输者,以来年为始。’散还之后,方复更征,百姓固已不能无怪。今既征得物,复点为兵,何谓以来年为始乎!又陛下所与共治天下者在于守宰,居常简阅,咸以委之;至于点兵,独疑其诈,岂所谓以诚信为治乎!”上悦曰:“曩者朕以卿固执,疑卿不达政事,今卿论国家大体,诚尽其精要。夫号令不信,则民不知所从,天下何由而治乎!朕过深矣!”乃不点中男,赐徵金瓮一。

  魏徵(580~643),初唐政治家。其时,唐太宗以虚怀纳谏著称,贞观朝谏臣云集,魏徵最为杰出。他所言都是为了唐朝的长治久安,使太宗少犯错误,对“贞观之治”的出现起了不小的作用。

  魏徵原是废太子李建成手下的旧臣,曾经劝说李建成杀害李世民。李世民即位以后,不计前嫌,任命他为谏议大夫。魏徵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敢言直谏的名臣,他与唐太宗一个敢谏,一个从善如流,君臣相应,留下了一段历史佳话。

  当初,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告发魏徵说他曾参与刺杀李世民的阴谋。李世民当即将他召来,板着脸问道:“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之间挑拨离间?”

  魏徵神色坦然,不慌不忙地回答:“可惜当时太子没有听从我的建议。否则,事情决不会搞成现在这样。”

  李世民见魏徵不是个见风使舵的人,心中喜爱,加之他说话直爽,有胆有识,是个人才,便留他在身边做事。李世民即位后提拔魏徵做了谏议大夫。

  谏议大夫的职责就是当皇帝的顾问,提出意见,帮助皇帝改正行政上的过失。这可是个危险的差使,常言道:“伴君如伴虎。”一不小心,逆了龙鳞,捋了虎须,惹恼了皇上,就可能丢脑袋。因此,历史上很多谏议大夫只会明哲保身,顺着皇帝说话。可魏徵不是这样的人。他为人正直,忠于职守,常常在朝廷上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他认为不对的事,总能当着李世民的面直说。李世民是个有作为的皇帝,因而很尊重他的意见。

  有一次,李世民问魏徵:“君主为什么会有明君和昏君的区别?”魏徵回答说:“君主能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就是明君;偏听偏信,便是昏君。所以君主要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这样,亲贵大臣就无法阻塞言路,便可以得知民情。”李世民听了非常高兴。魏徵提的意见多了,难免与李世民发生争执。有一次,李世民想到泰山行封禅礼,来炫耀自己的政绩。封禅是由皇帝主持的在泰山祭祀天地的仪式。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都曾经举行过这种仪式。封禅无非是炫耀一番,排场一番,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魏徵坚决不同意。李世民很生气,喝问道:“你不让我到泰山行封禅礼,是觉得我功劳不高,还是我德行不深厚,或者觉得天下并不安定呢?”

  魏徵回答说:“陛下功劳卓越,德行深厚,天下也太平。但封禅这种事情,劳民伤财,只是图个虚名不务实际的做法,陛下为什么要做呢?”

  由于魏徵的坚持,李世民只得放弃了封禅的想法。

  魏徵提出的建议,李世民也不是每次都能听从。每当这个时候,李世民再与魏徵说话,魏徵便闭口不言。

  李世民很奇怪,便问魏徵这是怎么回事?

  魏徵回答说:“我上书劝阻的事,是我内心里觉得陛下处理不当的。陛下不听从我的意见,而我又随口应声,那是我敷衍陛下。心知陛下行为不对而又当面顺从,不符合圣贤治国的原则。”

  李世民听了,哈哈大笑,说道:“人人都说魏徵举止傲慢,而我觉得他妩媚可爱,正因为他为人忠直、表里如一啊!”

  公元643年,魏徵病故。失去了这样正直敢谏的大臣,李世民非常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人以铜作镜子(古人使用铜镜),可以整理衣冠;以历史为镜子,可以发现王朝兴衰更替的规律;用人作镜子,可以知道自己行为言语的得失。魏徵去世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啊!”

  李世民在位期间,还有很多这样的敢于直言的大臣,而魏徵是这样大臣的代表。正是有了一批像魏徵这样敢谏直言的大臣,唐初才出现了政治清明的局面。李世民的年号是贞观,历史上把这一时期叫做“贞观之治”。

  言必行,行必果

  胡雪岩深知许诺对于别人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在于别人对他产生的期望。如果承诺不能兑现,他人就会对自己失望,自己也就自然失去了影响力。

  胡雪岩曾经有过一个承诺20多年后才兑现的事情。那时胡雪岩用信和钱庄的外债,收回后资助王有龄去京中捐官。这一下犯了钱庄大忌,这样的伙计是没有其他钱庄敢用了。胡雪岩在杭州的生路算是断了。于是,他来到上海一位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那里,试图在上海谋条路子,可是这位朋友由于家乡有紧急事情回到浙江绍兴去了。别人告诉他不会等很久,这位朋友就会回来的。于是胡雪岩找了一家小客栈住下来,这家小客栈就是“老同和”,谁知这一等就等了十天,人没等到,盘缠用光了,只好在小客栈里苦熬日子,囊中无钱,一筹莫展,只好闭门不出。他饿得忍不住了,拿一件长袍子当掉后,头一件事就是到“老同和”去“杀馋虫”,但仍旧是白肉、大血汤和一样素菜。

  吃饱后付账,回到小客栈,忽然发现当票弄丢了,这样以后即使有钱也赎不回来了。

  胡雪岩当时倒并未如何在意,丢了就丢了,到以后有钱做件新的也一样。

  但第二天,却有人将当掉的那件长袍子送到了胡雪岩的住处。一打听之下,胡雪岩非常感动。

  原来当时老板的女儿阿彩,由于在前堂招待客人,天天见胡雪岩来吃饭,是大血汤和白肉,后来只有大血汤,再后来变成黄豆汤,这天忽然发现他和原来一样,但身上却变成了“短打”。后来胡雪岩付账时,将长袍当票掉在地上,至晚打烊被店里伙计阿利发现,送交账台阿彩。阿彩于是悄悄将长袍赎了出来,关照阿利送回。胡雪岩了解到事情经过,便托阿利给阿彩带了句话:代我谢谢你们阿彩,她替我垫的钱,以后会加利奉还。从此也就没有再见阿彩的面。

  在以后的20多年中,胡雪岩也曾想起要还款,但不便对人说明缘故,办得不遂。此后想起来,不是时间不对就是辰光不对,这件事情就这样搁下了。直到胡雪岩的生意濒临危险,胡雪岩到上海与古应春商量办法,正事谈完,闲庭信步到夜市逛逛。偶然中,胡雪岩踏进了“老同和”的门。

  阿彩,这位当初站账台招待客人的姑娘家,如今已成老同和的老板娘。当年的伙计阿利是现在“老同和”的老板,他入赘成了阿彩的丈夫。当时阿利阿彩正准备将“老同和”翻造,因为要修马路,老同和房子前面要削掉一半,平房改建成楼房。若要造得好一点,将老同和后面的一块地皮买下来,方方正正成个格局,要用到一千五百两银子,盖成之后,老店新开,重起炉灶,这笔本钱也要一千五百两银子,夫妻俩正为此发愁,胡雪岩问明了情况,决定一定要好好在这事上帮一把。

  按着他的性格,原想帮阿利“老店新开”要轰动一下,但想一下当时自己的处境,自嘲地摇一摇头,最后就打算叫古应春带三千两银子的汇票给阿利,再叫古应春去跟阿彩谈一番,告诉她事情前因后果。

  一路做下来,胡雪岩和古应春二人都觉舒畅,胸怀不禁为之一宽。

  对于一国国君来说,能否得到人民的支持,决定于是否取信于民,是否信守诺言,历史上成大事的人深明此理。

  唐太宗年号贞观,他统治唐朝的几十年间,举国欢欣,轻徭薄赋,万事万象,百废俱兴,一片蒸蒸日上之势,史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要求君臣都以孔子的名言“民无信不立”作为治国之纲,君臣之间论及治国时必然提及这个问题。

  唐太宗很重视以信治国,反对以诈待人。贞观初年,有人上书奏请除掉邪佞之人,唐太宗问他谁是邪佞之人,他说不出,却提出一个测验邪佞之法:要唐太宗假装发怒以试群臣,如能直言进谏的是正直的人,顺意迎合的就是佞人。

  唐太宗对此人说:“清水浊流,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佞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水清深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人,此岂可堪为教令?”又对上书人说:“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欲,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唐太宗还总结项羽因无仁信而失天下的教训。

  他对侍臣说:“传称去食存信,孔子曰:‘人无信不立。’昔项羽既入咸阳,已制天下,向能行汉之仁信,谁夺耶?”意即如果项羽也能施汉刘邦之仁信,谁夺得天下呢?项羽失天下在于失去了人之仁信。

  唐太宗由于“使大信行天下”,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不仅得到臣民拥护,亦为后世所景仰。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