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法兰西迷宫宝藏

  夏朗德位于法国西南部,虽然只有1000多居民,但也是一座历史名城。在法国,新教徒和天主教徒在16世纪10年代更是打得不可开交,“异端邪说”被视为洪水猛兽,新教徒开始迫害天主教徒。天主教徒也不断把新教徒送上断头台。不论是哪一派的教徒,遇到对方都可能转眼之间招来杀身之祸,且常常不问青红皂白就将对方斩尽杀绝于混乱之中。

  法国科利海军司1569年曾令手下的一名中尉罗日·德·卡尔博尼埃男爵在占领夏朗德以后纵火烧毁夏朗德修道院并屠杀了所有的修道士。

  大屠杀之前,可能修道士们提前预见到这种被杀的可能性,早已十分谨慎地把圣物和财宝隐藏了起来。然而,由于没有一个修道士能逃脱灭顶之灾,没有留下一个活口,这批圣物和财宝也随之成了千古之谜。

  几百年来,夏朗德的居民一直都会不时地奇迹般地发现闪闪发光的金银财宝和各种罕见的圣物。而且每隔7年,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总有不少宣称“修道院的珍宝将出现在圣体显供台下”的布告张贴在夏朗德的大建筑物正门和古老市场的柱石上,令当地人心存异动却又不知所措。这使人们更加坚信,此地一定埋有一笔宝藏。

  但是它们究竟隐藏在何处呢?

  像中国的地道战一样,不知400多年前的夏朗德人是出于什么动机和目的,把这座小城的地下挖成了纵横交错的地下网道,其复杂程度不亚于现代的迷宫。这些地下网道大部分都跟地面建筑物相通,一部分地下网道与城堡相连,一部分地下网道与修道院、教堂相接,另一部分地下网道则与住宅、庄园相通,而地下网道之间又彼此相连。进入现代以来,人们越来越讲究私密性,这些地下通道有的因几百年失修造成坍塌,而大多数已被居民们用水泥砌合的厚墙所隔断,所以要清理发掘这些地下通道几乎已不可能。

  克莱蒙家族的后代子孙们一直流传着他们家族在400多年前的一次奇遇:1562年,有个年轻牧羊人克莱蒙为了逃脱胡格诺派教徒的迫害,躲进夏朗德附近的一个山洞中。他在山洞里偶然发现了一个地下通道网。他沿着其中一条地道一直走了两天以后,发现有一个出口就在离夏朗德4公里处一个极为隐蔽的地方。

  据克莱蒙讲,这条地道之宽,足可以让一名骑士骑着自己的坐骑大摇大摆地行进。地道里还有一大一小两座教堂,大的可能属于夏朗德城的楠特伊·昂·瓦莱修道院,小的也许属于夏朗德的圣索弗尔修道院。看来,这些地道结构是非常复杂的,其功能可能是藏宝、作战、修道等。法国作家马德莱娜·马里亚还把这一传说写进了《夏朗德人的故事和传说》一书之中,此书被列为寻找夏朗德城珍宝的参考书之一。

  住在离夏朗德4公里(地址与克莱蒙的说法不谋而合)之外的巴罗尼埃小村里的维尔纳太太说:“50年前,我父亲对我讲,山洞里有一条可以通到山冈底下的地道。他曾在地道里看见过一座很高的大厅,像教堂一样,四周有100个凳子。这个地下工程一直延伸到很远的地方,可以通过夏朗德城的楠特伊。”

  维尔纳太太所讲的她父亲的故事与克莱蒙所看到的一切相同,这似乎更进一步印证了克莱蒙家族后人的传说。可以推断,当初不止一人进入过这条地下通道。

  另外,据当地记载,圣索弗尔修道院当年曾修筑有一条20公里长的地下通道,可以直达夏朗德城的楠特伊·昂·瓦莱修道院。因此,如果这个神秘的地下通道网确实像牧羊人克莱蒙所讲的那样,那么夏朗德修道院的财宝,尤其是那些体积大且价值昂贵的财宝和圣物珍品,像金盘子、枝形大烛台、餐器等,很可能藏在那里。

  据说,有一群孩子数几年在玩捉迷藏游戏时,在佩里隆家所在地区的一幢老房子下面发现了一条地道。孩子们非常好奇,他们偷偷溜进地道中,借着手电筒的亮光没走多久就发现远处有一个带三个跨度的拱顶大厅,里面还有一个石头祭台。有人猜测,它很可能是一座地下教堂。那么,把教堂修到地下是什么目的呢?

  按照那幢房子主人的一个孙子的说法,他小时候曾跟着父亲在这条没完没了的地道中走了一两公里,直到夏朗德河附近时才发现地道早已被填塞。他父亲经过仔细观察后认为,过去有人也曾进入过这个地道,他们很可能发现了一笔财宝,但在挖掘时,由于误触了机关而使地道塌方,结果人财两空。

  许多人都相信这一看法,也有好奇者慕名来此,想进入地道看看到底有什么机关。但遗憾的是,这块地方的女主人拒绝让任何人进入,这就使进一步的探索无法进行。

  当地人还说,有一条从一个谷仓底下开始的地道可通到圣索弗尔修道院及其四周附属的8座教堂。这条地道朝这座房子方向的另一条支道可通往一座地下小教堂,从那里又可以继续通往巴罗尼埃村附近的一个山洞。在这个山洞里还有一个进口,可直达地下大教堂,在大小教堂底下还有一些地道通往不知名的地方,也许那笔巨大的宝藏就埋藏在此处。

  于是,围绕夏朗德这座古城的不再仅仅是布满着迷宫一般的地下网道和大小教堂,还有埋藏着中古时代流传下来的一笔难以估价的珍宝。几百年来,它令一代代寻宝者遐想联翩,然后空手而返。

  普瓦图—夏朗德是传统之地,生活之道在这里代代相传:人们知道怎样耐心等待美味果实的成熟,人们同样知道应当及时行乐,而且深谙待客之道。这个地区慷慨地展示着其自然物产之富庶(普瓦图沼泽地带的田园风光,散落在沿海的迷人岛屿)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事实上,它拥有一份极其珍贵的罗马遗产,至今仍能在教堂中寻到其踪迹:奥勒内教堂、圣萨凡教堂(其中有全法国最漂亮的罗曼风格壁画)、塔勒蒙教堂、肖维尼教堂、梅勒教堂等等。

  同样的文化遗迹也可以在桑特或普瓦捷等城市中看到。这片眷恋传统的大地同时也知道如何面向未来,普瓦捷未来世界主题公园的巨大成功就是证明。

  有人猜测,它很可能是一座地下教堂。那么,把教堂修到地下是什么目的呢?有人认为是出于一种宗教虔诚,是想表明不但在地上,而且在地下人们都供奉上帝;还有的人认为小教堂也许是一种标志,很可能是指明财宝藏于何处的标志。遗憾的是,从这个被认为是地下小教堂大厅延伸出去的地道已经有1/3的地方被塌下来的土所填满。所以,尽管人们众说纷纭,但再也无法考证。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