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西方的印刷术是从中国传入的吗

  在中国,几乎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常识:印刷术是中国人最先发明的,这是中国古代人民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并且后来传入欧洲,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可是在西方,并不是每个人都这样认为。有些人认为欧洲的印刷术受到了中国印刷术的启发,甚至还有很多人认为与中国毫无联系。

  难道西方的印刷术果真是“独立”发明的?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重温一下印刷术的发明历史。

  中国最早的印刷术为雕版印刷术,这种印刷术起于何时,现在已经难以考证,不过中国目前有一部唐朝末年印制的《金刚经》(公元868年),说明在此之前,雕版印刷在中国已相当普遍。而西方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1423年的《圣克利斯多夫像》,比中国晚了将近600年。

  宋朝庆历年间(1041~1048年),平民毕昇发明了泥版活字印刷。中国著名学者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对这种印刷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先用胶泥刻成单个印泥,然后在火中烧硬,在铁板上排成版面,外用铁箍箍紧,内用脂胶粘牢,就可以印刷了。印完之后,可以将各个印泥拆下来,下次再用,而不像雕版印刷,只能用一次,所以人们称这种印刷术为“活字印刷术”。可惜的是,毕昇死后,这种活字印刷术鲜有人继承,一直到了清朝道光年间,才被人大量使用。也就是说,在活字印刷术发明后的800多年里,中国仍然是雕版印刷术一统天下。欧洲的活字印刷术出现在14世纪末,目前保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是1455年德国古腾堡印制的《四十二行圣经》,因此有很多人认为西方印刷术是他发明的。而法国和荷兰也认为活字印刷术是他们发明的。但不管怎么说,自西方出现活字印刷术之后,很快就流行起来,马克思就认为它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发明,雨果也称它是“一切革命的胚胎”。

  为什么活字印刷术在中国长时间无人问津,而在西方却能够迅速流行呢?一些西方人士甚至据此怀疑说:“有关毕昇的记述恐怕是不可靠的,既然中国宣称在1000年前就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为什么直到近代以来中国才开始使用这种技术呢?”中国学者批驳了这种观点,认为中国在宋朝初年发明活字印刷术是一个不可更改的事实,一个证据是朝鲜从中国学得活字印刷术后,曾大量印行儒家典籍。至于为什么活字印刷术没有能在中国获得长足发展,原因可能有三个:第一,中国古代人酷爱书法,讲究文雅,而雕版印刷术最能发挥中国人这一个性。第二,中国古代因为读书人不多,所以没有大量印书的必要,仅仅雕版印刷就能满足需求了。第三,中国汉字太多,每个汉字至少需要一个印泥,因此难以成批铸造;而在欧洲只需要铸造二十几个字母,自然是极大方便流通了。

  美国著名汉学家卡特认为,欧洲的印刷术若是和中国的印刷术并行发展,这是难以置信的,所以欧洲印刷术很可能是从中国传入的。但是,至今还没有资料能够证实这一点。一些欧洲人发难说:“你们口口声声说西方印刷术是学习中国的,但是印刷术究竟是如何传入西方的呢?”

  事实上,印刷术并不像造纸术、养蚕一样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而是在中国出现了800年之后,神奇般地在欧洲异军突起了。很久以来,国内外学者都在研究这个问题,但是意见不一。

  有人认为是波斯人把印刷术传入西方的。波斯人在古代经常与中国人通商,很可能是他们在中国见到这种“神奇的科学”,感到好奇,就将它带了回去。1294年,波斯人曾经发行过一种纸币,使用汉字和阿拉伯两种文字,显然是模仿中国的印刷术。在波斯著名史学家拉施德写于1310年的《世界史》中,就详细介绍了中国的印刷术。后来这本历史著作流传到了欧洲,中国的印刷术也一定在那时为欧洲人了解了。

  还有人认为是维吾尔人完成了这个壮举。公元9世纪时,回纥人维吾尔族居住在我国新疆东部和甘肃西部,而这里是当时的中西方交流的中心枢纽。近来在新疆吐鲁番,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古代印刷品残页,据考证都在13至14世纪,这说明那时回纥的印刷业相当发达。所以很有可能是回纥人把印刷术传入了埃及,而西方人又从埃及学到这个伟大发明。

  还有人认为将印刷术从中国传入西方的,是蒙古大军。13世纪到14世纪,蒙古人大举扩张,甚至踏到了欧洲多瑙河,印度和俄罗斯北部都被蒙古人统治。而蒙古人早就在与汉族的接触中学会了包括印刷术在内的大量科学技术。由于连年征战,在蒙古军队中有工匠,这些人中有很多是懂得印刷术的。蒙古大军每占领一座城市,必定要和当地的人发生联系,所以很有可能是他们把这一伟大文明传入了印度和俄罗斯,再由印度和俄罗斯继续向欧洲传入。

  活字印刷术在中国经过四五百年才逐渐得到推广使用,而在欧洲只用四五十年便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