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造纸术的发明

  在造纸术发明之前,中国书写纪事用的是竹简、木牍、缣帛等物,这一点,我们从古装电影、戏曲中早已熟知。记得幼时常为东郭先生打抱不平,怪古人把书做得那么重,把东郭先生的腰都压弯了。确实,简牍笨重,丝织物昂贵,均不便实用。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需要廉价易得的新型书写材料取而代之,于是出现了纸。

  关于造纸术的起源,当今有两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纸是东汉的宦官蔡伦于公元105年发明的。其根据是公元6世纪的历史学家范晔所著的《后汉书·蔡伦传》,书中记载:“(蔡)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奉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其中“造意”一词,即为创造、创意之意。

  据研究,蔡伦造纸的技术工艺,除淘洗、碎切、泡沤原料之外,还用石灰进行碱液烹煮。这是一项重要的工艺革新,既加快了纤维的离解速度,又使植物纤维分解得又细又散,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纸张质量。同时,蔡伦采用树皮作为造纸的原料,扩大了造纸原料的来源,为造纸术的推广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第二种意见认为西汉初已用纸代简,蔡伦只是造纸术革新者。持此种意见者的根据是,早在蔡伦二百年前的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初就已有了用废旧麻绳头和破布为原料制成的麻类植物纤维纸。1933年新疆罗布淖尔汉烽燧遗址中出土了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麻纸,比蔡伦早了一个多世纪。1986年甘肃天水市放马滩西汉墓中出土绘有地图的麻纸,年代为文帝、景帝(公元前179~前141年)之时。1957年在陕西西安灞桥也出土了不晚于武帝(公元前141~前87年)时的麻纸,呈米黄色,质地粗糙,已成碎片,最大的一块长宽为10厘米。纸上有明显的布纹,并附着绿色铜锈老斑。经反复检验,其主要原料为大麻,夹杂少量苎麻。这些被认为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植物纤维纸,并以此推断当时发明了造纸术,而蔡伦不过是将造纸术加以改进和推广。

  此外,比《后汉书》成书更早的东汉官修国史《东观汉记·蔡伦传》中,也没有关于纸是蔡伦发明的明确记载。《东观汉记》是曹寿、延笃等人于东汉桓帝元嘉元年所撰。这距蔡伦之死不到30年,如果真是蔡伦发明了纸,他们不会不记载的。在唐以前,《东观汉记》一直被看作东汉的正史。其中只是说蔡伦“典尚方作纸”,就是说蔡伦任尚方令,曾经主管尚方(宫廷御用手工作坊)造纸。蔡伦的贡献是组织并推广了高级麻纸的生产和精工细作,促进了造纸术发展,特别是在皮纸生产上,作为技术革新者和组织推广者的历史地位应予以肯定。

  公元7世纪,造纸术经由朝鲜传到日本,8世纪向西传到阿拉伯,12世纪经阿拉伯传到欧洲,16世纪又从欧洲传到北美洲。此后,逐步传到全世界。

  造纸是一项重要的化学工艺,纸的发明是中国在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上,所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是中国史上的一项重大的成就,对中国历史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