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蒙汗药”之谜

  蒙汗药,实际上是一种麻醉剂。提起它,人们不禁会想到《水浒传》中的“吴用智取生辰纲”和“母夜叉孟州道卖药酒”。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也讲述过哈里发何鲁纳·拉施德偷偷把麻醉剂放入酒中,把艾博·哈桑迷倒,再背进皇宫取乐的故事。然而,蒙汗药究竟是小说家的神奇构想还是确有其事呢?如果真有蒙汗药存在,其药物构成又是怎样的呢?请读者随我们一起走进蒙汗药药物构成的迷宫。

  一、曼陀罗花是蒙汗药的主要成分。曼陀罗是一年生有毒草本,夏秋开花,花冠漏斗状。宋代窦材的《扁鹊心书》中载有麻醉剂“睡圣散”,其主药为曼陀罗花。书中说:“人难忍艾火灸痛,服此即昏不知痛,亦不伤人。”南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记载:在广西,漫山遍野生长着一种叫做曼陀罗花的草药。这种草叶子肥大,开白花,结出的果实如茄子一般,浑身长满小刺。人服后,便昏睡,没有知觉但也不伤人性命。于是,窃贼们把它采来,晒干后磨成粉状,偷偷放入欲窃者的饮食中,那人便沉睡过去,贼便可轻轻松松窃得钱物,逃之夭夭。上述材料表明,南宋时期,以曼陀罗花作为麻醉药应用于外伤治疗已经相当普遍。正因为曼陀罗花的药理已被不少人所熟知,又易采撷,所以绿林好汉用曼陀罗花制成蒙汗药,使人食之不省人事,尔后窃取钱财。

  我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曼陀罗花有莨菪碱、东莨菪碱和少量阿托品,有麻醉作用,并已用于临床。看来,曼陀罗花是蒙汗药的主要药物成分是有一定根据的。

  二、草乌末是蒙汗药的主要成分。草乌是中医常用的药物,《齐东野语》记载:“草乌末同一草食之即死,三日后活。”经化学分析,草乌含有乌头碱,乌头碱对人体的各种神经末梢及神经中枢具有先兴奋后麻醉的作用。《国语·晋语二》中记载,公元前7世纪晋国的骊姬就用乌头(又名“堇”、“鸩”)来谋害政敌。骊姬企图让自己的儿子奚齐取代嫡出的太子申生,曾在酒中放入“鸩”,在肉里掺上“堇”,让太子献给晋献公。当晋献公饮前祭地时发现这是毒酒,骊姬把肉喂狗,把酒让小臣喝,果然食者都中毒。这样,骊姬的阴谋得逞,终于除掉太子申生。另外,明定王朱肃的《普济方》中也载有用于麻醉的草乌散,就是以草乌末为主料。由此看来,以草乌末为主要成分作蒙汗药是极有可能的。

  三、押不庐是蒙汗药的主要成分。南宋周密在《癸辛杂识续集》中有关于押不庐的记述:“回回国之西数千里,地产一物极毒,全类人形,若人参之状,其酋名之曰押不庐。取出晒干,别用他药治之,每以少许磨酒饮入,则通身麻痹而死,虽加刀斧亦不知也。至三日后,别以少药投之即活。”押不庐,李时珍《本草纲目》也曾予以著录。看来,产于阿拉伯国家的押不庐可能就是《一千零一夜》中哈里发用的麻醉药。显然,这种药在宋代曾传到我国。

  蒙汗药之谜,虽有诸多解释,但至今仍无十分可信的答案。读者朋友,你有兴趣探究其中奥秘吗?

  曼陀罗盘根错节的根部类似人形,中世纪时西方人对模样奇特的曼陀罗多加揣想,当时传说当曼陀罗被连根挖起时,会尖声惊叫,而听到尖叫声的人非死即疯。这种传说,大概和曼陀罗的根部有麻醉和迷幻效果有关。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