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养蚕的起源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蚕饥妾欲去,五马莫流连。”多么绝妙的风景!蚕,自从人们发现她的那一刻起,生活就多了一份美丽。姑娘们喜欢她,是因为她能织出绚丽。孩子们喜欢她,是因为她能带来安谧。华夏儿女喜欢她,是因为她有“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拼搏精神……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的国家,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唯一一个养蚕的国家。从古代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养蚕的直接记载。如《夏小正》中的三月“妾子始蚕”、“执养宫事”等。“宫”字南北朝时候的解释即指蚕室;再如《诗经·幽风·七月》写道:“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另外,在商代的甲骨文中与“桑”、“蚕”、“丝”、“帛”等字有关的字多达一百零五个,可见养蚕和丝织在当时的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

  养蚕技术起源于中国,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至于,养蚕技术究竟起于何时,说法就不同了。

  一说“嫘祖始蚕”。嫘祖是传说中的北方部落首领黄帝轩辕氏(公元前2550年)的元妃。据《隋书·礼仪志》记载,北周(公元557~581年)尊嫘祖为“先蚕”。《通鉴外纪》记载:“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之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蚕以供衣服”。《路史》则称:“伏羲化蚕,西陵氏始养蚕,故《淮南蚕经》云‘西陵氏劝蚕稼,亲蚕始此’”。这种说法在宋元以后开始盛行,许多中外文献也都赞同此观点并加以引述。但是,也有人认为,这只是民间传说,既没有科学考证,也不符合生产实践,因为如此伟大的发明,只能是广大劳动人民不断积累经验的结果,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的。不过,这一传说也说明了我国养蚕技术的确是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二说养蚕始于六七千年前。1926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过一个被切割过的蚕茧,据分析是家茧的蚕茧。如果成立的话,这应当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家茧蚕茧。不过,有一些著名考古学家对这切割得很平整的半只蚕茧提出质疑,认为这个发现是靠不住的孤证,大概是后世混入的东西。夏鼎还提出:“新石器时代又有什么锋利的刃器可以剪割或切割蚕茧,并且使之有‘极平直’的边缘呢?”对此,日本学者布目顺郎却宣称,自己曾用薄的石片和骨片(模拟当时人们的生产工具)进行试验,结果切割的蚕茧确实边缘平直。

  三说养蚕始于四五千年前。1958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发现了一批盛在竹篮里的丝织品,其中有绢片、丝带和丝线等。这说明当时已经有了比较发达的蚕桑丝织生产。但是又有人认为,钱山漾地区出土的丝织物,使用的不一定是家蚕纤维,也可能是柞蚕丝等野生蚕丝。于是,纺织界的有关人员对钱山漾出土的绢片重新做了鉴定,证实它们确实属于人工养育的家蚕丝。但是,分析人员也承认,由于出土绢片数量太少,碳化程度严重,分析工作受到一定局限。

  总之,关于养蚕技术的起源,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

  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蚕蛾科。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