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90年代上半叶,我曾经担任美术、设计、舞美专业的西方美术史的公共课课程。
那个时候,每当幻灯打到教室的整个一面墙壁上,进入到文艺复兴的域度,出现达芬奇的作品时,一张张幻灯片在我的控制之下翻过——《受胎告知》、《岩间圣母》、《施洗者约翰》、《蒙娜丽莎》……
这个时候,我感觉好像进入到一个充满了诡秘气氛的时空隧道,在黑暗的空间里,静静地听到的呼吸声,幻灯机自动换片的哗啦声,都仿佛是来自于那个科学与宗教相较量的时代中。
久而久之,对那种神秘的笑容在过多的观察之后,我就开始寻找那种来自于视觉的缝隙。也就是说,蒙娜丽莎的神秘到诡谲的笑容背后,除了那些学者们给出的五花八门的结论之外,它的视觉密码是什么?
抛弃所有的成见,直接进入一个纯粹的视觉空间:
1.眉毛:看不到具体的位置,好像因为光线太过强烈而被吞噬。
2.上眼睑与下眼睑:凹陷的阴影中显现出立体的层次。
3.眼睛:两眼虽然微右侧(就观者而言),但是,视点依旧直视前方。
光源来自于左上顶,这样可以显现出幽深的层次感。
如此以来,可以产生出第一个错觉,从整体上来看是侧面的,但是,视点却在中心。因此,就会有在任何角度都有被逼视的感觉。之后的委拉斯开兹所绘《教皇英诺森十世》便是采取了同样的手法。
以上的视觉词汇指向的是目光的表情点:凝视、审视。
4.鼻子:挺拔垂下。鼻准微勾,鼻翼微张。
5.嘴及下颌:嘴角微翘,咬肌略显紧张上提。
6.下巴:尖凸出来。
以上的视觉词汇指向的是笑容的表情点:微笑、含笑。
如此可以显现出第一对矛盾的冲突:
凝视、审视/微笑、含笑同时在一个面庞上出现。
7.手的状态:右手自然随意搭在左手之上。
8.右手:感性地垂落。
9.左手:左手动作性地支撑着,食指甚至拱出,显见出心理中的某个念头在凝聚。
这里可以显现出第二对矛盾的冲突:
自然随意(感性)/动作支撑(理念)
10.面部平展面积第二位,发际线被类似丝带勒出。
11.上胸平展面积为第一位。
12.手的平展面积为第三位
光线进阶为:
(1)上胸
(2)面部
(3)手部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
上胸紧接下面是横拉的细衣服绣饰条带,在下面是衣服的纹皱。
面部左右是卷曲下垂的头发。
手部也在衣服纹皱的包围之中。
第三对矛盾的冲突:
皮肤光亮/衣发幽暗。
13.作为背景的风景画,充分展现了达芬奇的光影透视法——不同时期的光线混杂其中。
14.水在反射天光
15.天上布满日光
16.左边风景是左侧光。
17.右边风景是天顶光。
第四对矛盾:
天光冷色/日光暖色。
18.左边的风景的透视是俯视,视点应该在人物的嘴部平行位置。
19.右边的风景的透视是仰视,视点应该在人物的手部平行位置。
第五对矛盾:
左边俯视/右边仰视
其实,我们分析了这么多的视觉要素,真正营造这种神秘表情的原因,可以进行一下排序:
之一;第一对矛盾的冲突:凝视、审视/微笑、含笑
一个人的眼睛在怀疑地拒绝,而嘴巴却在亲切地吸纳。这是表情的不统一,扩张了含义的解读空间。
之二;第五对矛盾:左边俯视/右边仰视
眼睛在左右视线的调整中,将前景的人物运动起来了。
之三;这里可以显现出第二对矛盾的冲突:自然随意(感性)/动作支撑(理念)
之四;第三对矛盾的的冲突:皮肤光亮/衣发幽暗。
之五;第四对矛盾:天光冷色/日光暖色。
如此这般,在视觉魔术师达芬奇的笔下,形成了这样一个视觉的奇迹。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看,后世的奇迹化更多地被视觉的魔幻所误导,以至于非要在一幅画家非常个人化的艺术作品中,获得带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答案。
也正是这样一个南辕北辙的解读,提供了谬误的空间,使得蒙娜丽莎的笑容被众多的阐释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蒙娜丽莎的笑容还将会永远诡秘地绽放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