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5、艺术 经验博弈与学科概念(踪迹维度丛书/卷二)自序

  本书的序言着实成为一个难题。

  由于有了《人体是秀场还是战场吗!》一书,其中针对于我的作品的解读空间,已经扩充得非常充分了,找谁来写本书的序言,似乎都是多余了。

  也由于有了本书中的自述一部分,里面全面地讲述了17年创作的心路历程。我在此再说什么样的话,几乎也都是累赘了。

  但是,毕竟还是要说点什么,因为只有这样的话,才可以让读者能够迅速地了解本书要说什么。

  于是,不再是针对我的作品,而是针对本书的出发点,针对“踪迹维度”丛书的编辑与写作。

  其实,主持集辑“踪迹维度”丛书的根本动意,已经不再是对于一个作品方案的推广,在传播中进一步释放其意义所在。而是通过网络的互动、报媒的传播、影视的现场再现、广播的谈话直播等等手段,这个包含了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的作品,已经变成了观众信息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观众在通过各种方式的介入的时候,已经不是在验证、拷问这个作品的好坏、成败等得失层面上的东西,而真实地成为当下中国社会主流话语,对于当代艺术的反应指标的呈现。因此,这个被称之为社会学采样的课题,也就变得鲜活起来。

  当然,如果仅仅是将一件被观众看起来怪异的艺术作品,释放给观众,并且得到一定的反应——这些并没有真实地进入到社会学的层面。

  我的踪迹有关的作品,其实包含了这样的社会学内容:

  第一,《张强踪迹学报告A/B模型》中,除B1合作者之外,都已经游离在形式之外,而广泛地进入到非艺术家身份的女性参与。

  第二,《张强踪迹学报告A/C模型》,则将踪迹产出的方式,从“架上”,走向了空间,强化了过程性的“行为书写”。将女性的躯体与智慧共同并置在作品的前沿,甚至身体更为趋前。如是以来,对于公众而言,一个新的考问由此展开。

  第三,《张强踪迹学报告/踪迹吸纳模型》中,则注重于他者的采纳性吸入。通过镜头,实施自我解构。将那些匿名的踪迹书写,把那些带有暴力的、男性霸权极致的占有性踪迹,通过拍摄、分类、比较、陈列,实施其暴力的分解,使得这些自我的、无端的、张狂的、宣泄的踪迹,被导入到一个舒缓的空间之中,被引进到一个宽松的文化语境之中。使其粉碎成为一种个体的因子、因素在整个作品之中。

  第四,《张强踪迹学报告/观念书写模型》,在这个作品中,“张强踪迹”开始出现进一步的漂浮。那些被招募而来的志愿者,在用“张强踪迹学报告/行为书写”的方式,背对女性,按照女性的意志、女性对于水、墨、笔要求的,实施书写的时候。其实《张强踪迹学报告》这个概念起到作用的,也就只是一种“观念”而已。这些书写者的介入,使得社会性成分,又被大大地加强了一个层次。

  其实,很少有这样的作品出现,它是中国文化的经典,被赋予了彻底的后现代品质,同时,又以隐性的批判性,切入到社会意识的深层。

  出于如此的自我认知,驱使我不断地记录、反省与对话。

  于是,《艺术的经验博弈与学科概念》一书中,自然也就收入有这样的内容:

  第一部分“访谈”,涉及到专业与非专业、书面与即兴、封闭空间与公共空间中,不同的访问内容。

  第二部分“对话上”,则是以专业人员的对话为主,同时包括部分拒绝合作者的“话语书写”。

  第三部分“对话下”,包括了近与30位合作者的对话,在作品完成之后的各种心理感受与文化反应。同时还有现场纪录者的感受也参与其中。

  第四部分“自述”中,收入了我在17年中的创作感受与观念变化的真实轨迹。

  其实,这里的“学科概念”的含义在于,本书的内容,对于阅读我的《踪迹学:艺术的文化穿越》(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其作用可以形成一个氛围场,能够明白作为学科意义上的“踪迹学”是如何脱胎而出的,其艺术经验与这个学科概念形成了怎样的关系。

  而“经验博弈”在本书中,几乎是无处不在的。

  第一部分 访谈/小引

  其实,我比较钟意于访谈的这种方式的原因,在于你终究不知道对方要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与对话不同的是,面对访问者提出的问题,而尤其是那些在电台上的直播节目,你无法也不可以闪避。

  我喜欢被“问题”所逼视的感觉。因为它意味着你可以在这个急速反应的过程中,获得直面的快感。

  同时,有时直面所达到的效果是你自己都无法想象,夸张地讲,我甚至可以听到思想从大脑中被驱赶出来的声音。

  而面对非专业的受众,除了可以传播知识、思想之外,甚至还会有意外的反应。

  有次在我的访谈结束后,一位听众在论坛留下如此的感受:

  听了张强访谈,惯性印象里艺术家的沸腾气质在他身上似乎很淡,冷静的思维、明晰的梳理,合理的解辩,平静的语调里有一种兵来将挡的强悍思维,给人很深的印象,很难想象这样的平静宽松、娓娓道来激起的是让周围人亢奋的行为艺术,他言谈中流露的冷静气质让人印象很深刻,会看链接了解他,也许是对他的思辩方式更感兴趣,如何在一片硝烟中独握清醒,坚持自我的选择方式与方向,也是对生活中自我选择的借鉴。

  一次感性的回答,居然令受众获得生活的启示,这是我始料不及的。

  本部分的访谈主要集中在当代艺术背景里,我的踪迹艺术发生状态,甚至于交叉我的学术研究的部分背景——它其实与我的艺术经验已经无法分解了。

  第二部分 对话 上/小引

  对话与访谈的区别在于,后者必须要直面问题的锋芒,不容闪避。而前者却要柔和得多了,你可以在一个问题的周围,设置不同的问号,扩散不同的意义,而无须做出必然的结论。

  由于不必面对那个固有的结论,于是,对话也就成为真实的思想交契。在一方面对一方,甚至面对多方的情况下,思想的空间也随之扩容。也由于不追求结论,所以,对话的结束,也不意味着思想空间的闭合。

  本部分的对话绝大多数来自于专业研究者参与,其中两篇(《张强踪迹学报告:虚拟的图式与话语的碰撞》,《踪迹:男性与女性感觉的界面》)是与拒绝合作的女性,对于“张强踪迹学报告”,她们以自己对笔墨书写的拒绝方式,来体现出话语上的合作,在此意义上,这种“话语书写”则具有独特的价值。

  因为它充分说明了:

  书写是一种无法逃避的选择。

  书写是无处不在的。

  同时,“话语的踪迹”就是言说后的语言呈现方式。

  而另外一篇(《以美女做画布的张强》)则是在重庆卫视的一个大型谈话节目《龙门阵》的现场对话的文字整理。

  一位观众在其博客中如此写道:

  看了重庆台一个张强的访谈节目,谈他的人体画字是现代艺术还是哗众取宠的噱头,嘉宾众说纷纭,讨论得还挺热闹。

  为什么一定要想象出它像什么,看不出像什么就没有感受,那么平时里听到的音乐,看到的诗歌散文都一定得有一个明确的寓意?以这样的思维模式看事物,对现代艺术的接受可就无从谈起了。这可能也是中国畸形的历史的必然。

  在中国传播现代艺术可真是不容易,张强们的路要有多艰难,其中会有多少的误解和无奈,因此而佩服他们,现代艺术的先行者。

  这是面对不同阶层的受众的一次真实的思想、观念的碰撞,其中的效果也许是真实地测试了现代艺术在中国的现实状态。是一次真正的社会学意义上的采样。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