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0、后记(《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本书的出版一再延后,居然最终是与《踪迹学——艺术的文化穿越》处于同一时间。

  实际上,我把自己的著述计划中的《现代书法学综论》(山东友谊出版社1993年12月版)、《游戏中破碎的方块——后现代主义与当代书法》(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5月版),加上本书《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式》(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和《踪迹学——艺术的文化穿越》(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形成一个有机逻辑链,完成我对于书法在现代转化上的思考,直到融入人类的共同视觉意识“踪迹”穿越之中。

  《现代书法学综论》

  严格地讲是一部论文集,收入了从1985至1993年间,我对现代书法的思考与介入,不过,通过一个课题式线索的串联,倒也可以看出其中的学科雏形。如:第一部分历史:理性审察与观念清理;第二部分理论:批评与阐释;第三部分现代:导向与发扬;第四部分综合历史的进程与体验的过程。有趣的是第五部分——机动:一个个案的展示。在这一部分里,我将《张强踪迹学报告》最初的A/B1模型,以“机动书法”作为命名,在一定的时段里产生了饶有意味的效应。

  《游戏中破碎的方块——后现代主义与当代书法》

  没有比书法的破碎更具东方后现代的典型性了,这使我在写作这个课题时始终保持着激奋的情绪。但是,另外的一个沮丧感也随之而来,被解构了的汉字,如何避免与日本的现代书法、西方的抽象表现主义之间的重合?最后的结论,中国有针对自己艺术语境的“主义”产生着效应。同时,“观念书法”的雏形开始形成——这是与日本的形式表现主义的解救良方,同时也是向西方抽象表现主义展示东方方式与智慧的姿态。

  《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式》

  这本书也就成了现代书法连接中国书法历史智慧与书写边沿资源的辩护状。当书法处在“文化状态”的时候,也就成了其开放性格真正形成的时候。在以人类的本来意识“文化”作为基点来考察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不同形态的“智慧方式”,而不会再以概念去生硬地捆绑现象了。

  《踪迹学——艺术的文化穿越》

  如果连同《张强踪迹学报告A/B1——B100模型》(香港艺术公社2003年版)一起,实际上既可以看作是一部宏大的“观念书法”作品,也可以视作是当代意义上的纯粹的“概念艺术”、“观念艺术”。当然,我更重要的企图还在于其方法论意义上的“穿越”。

  以东方智慧为起点,去穿越人类的艺术屏障、民族惯性的隘口、历史厚重的沉积。我相信此刃有足够锋芒。

  从某种意义上讲,本书的出版也就成为一种仪式,将书法的研究课题从我的研究空间中逐渐淡出。也同时因为我学术的关注点被进一步放大。由于我主编与撰写“中国绘画学丛书”的陆续出版,使得从文化学视角的关照性研究,到视觉文化学的独立构建也就成为进一步的可能。而更具社会学意义的“空间视觉”(建筑)的课题,也已经摆上我的案头。

  那将是一个更为陌生而充满艰险的领域,但我同时相信那将是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是一个更具玄机和智慧的场所,是一个令自我更为开放的境界。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