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有很多的朋友和父亲生前的诗友鼓励我,要我将父亲以前的诗稿收集整理,出版一本完整的诗集。但我却迟迟没有去做这件事,因为我一直担心做不好,毕竟对于诗词,我只是浅浅地欣赏而缺乏品味的底蕴,尤其是传统诗词。
春节回家看望我九十高寿的母亲,她无意中念叨到父亲,也在不经意间提到了父亲的诗稿。在母亲期盼的眼神中,在对父亲无尽的思念中,我萌生了为父亲出版全集的念头,然而还是有许多的担心。这件事后来被我侄女凌茂知道了,她十分上心地鼓励和帮助我,让我感受到她初生牛犊的果敢;同时,来自我叔叔、哥哥、姐姐们的支持,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亲情的力量。
从女儿的角度看,父亲就是父亲,他本身就是一本书,一首诗。只是在女儿读来,韵味不同罢了。
翻开父亲的作品,往事一幕幕呈现在眼前。原来记忆并不是岁月中散落的碎片,它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父亲的每一首诗作,都讲述着一个个情深意浓的故事。让我在编辑父亲的书稿时,已记不清有多少次潸然泪下,掩卷而泣。那些回忆从字里行间跳出来,让我沉浸在对父亲的强烈思念和缅怀之中……
父亲一生丰富多彩,他早年就在家乡从事地下党工作,参加过剿匪。一次一个顽匪头目潜逃了,剿匪工作人员多次清剿未果,最后父亲亲自带一个警卫员,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大雨天,将躲在深山茅屋中的匪头捆绑归案。并在那段时期的斗争中为党造就了一批干部,迎接了解放。接下来他一直在家乡从事党政工作,对家乡和家乡的人民充满了感情。在高指标、高征购时期,他从实际出发,为老百姓说话,实事求是地向上级汇报情况,使家乡人民免遭饥饿之苦。当他得知一些无知的人向家乡黑石山森林的树木举起大刀和斧头的时候,他带领了一个警卫班的战士骑马冲在了最前面,为了保卫家乡的财产,保护家乡的生态,他冲着已经疯狂了的人们发出大喊:“你们谁要砍倒一棵树,就先将我砍倒……”他,就是改革开放后中央电视台曾经讲述过的那个拼了命保护黑石山森林的县委书记。
“文革”十年中,父亲没有少吃苦头,但却能坦然面对,从来不将自己的痛苦在儿女面前流露。童年的我,记不清有多少次看见被批斗回家的父亲,脸上挂着的是温暖的微笑,而我总会绕到他身后去偷偷数他的背上有多少个脚印。那时的父亲,是山!许多年后的今天,我理解和感激父亲在危难时是怎样以他的光亮去驱散亲人们心中的阴霾的。他是用行动告诉儿女们在那个特殊年代里,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该怎样洒脱地去正确对待。
一九八〇年,纽约国际诗人资料中心主席彭邦桢之子班比来访,他向父亲讲述了他及他母亲的遭遇,尽管父亲那时离开江津已多年,但他还是尽自己的努力,解决了班比家的难题。班比的出现,让他思考了许多问题。于是,一曲《小班比之歌》飞出了家乡,飞到了海外,唱出了浓浓的海思与乡情,接通了此岸与彼岸……
一九八六年父亲离休后,以诗寄情,以诗结友,诗友遍及华人世界,作品也在北美、西欧、东亚、南亚不少国家的诗歌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后来父亲渐渐在岁月中老去,他双目失明了,这使一生热爱文学事业的老人一瞬间生活在一个无光亮、无色彩的世界里,那时我真替父亲难过,担心,怕他会有诸多的不适应。但是我错了,父亲很坚强,他依然平静地面对一切,甚至还继续写他的诗,继续吟唱他永远也唱不完的海思与乡情,直到八十四岁时他病危住进了医院,到八十七岁时远离了我们,那时的我成了断线的风筝。父亲一生,无论是人生还是诗篇,都掷地有声!
父亲作为当代著名的诗人之一,整理出版的这部全集只是他晚年诗作的结集,但不是他诗作的全部。父亲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写诗直至晚年,青年和中年时期的诗作由于“文革”时的冲击,早已荡然无存。所以,辑入本书的多数诗是他晚年时的作品。我无法了解父亲年轻时的诗作,但我可以想象,那一定闪着空灵的清辉。有幸让我读到父亲中年时期的少数作品和他晚年的全部诗篇,让我深深地感到:读中年的父亲,交睫而来的是多么的深炽而璀璨;读晚年的父亲,那更是一种至性与大美的质感!
我将父亲的这部作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新诗,再为旧体诗词,最后选用了一部分他生前的诗友和朋友对其人和作品的评说,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作者的人品和诗品,在此不作赘述。
由于在整理、编辑书稿的过程中,多数时候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里,对于文字的处理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希望前辈、朋友和读者批评指正。衷心地感谢那些为父亲的作品给予评价的诗人和前辈,衷心地感谢那些一直以来关心、关注本书的朋友,也衷心感谢那些为本书提供帮助和支持的人们。特别感谢牛翁先生,他在八十七岁高龄,事务繁多的情况下,欣然为父亲的这部作品写序,让我在十分感激的同时更多的是深深地感动。谢谢大家!
凌承碧
二〇〇九年五月四日晚写于竹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