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
“传略”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人称卧龙,东汉末年徐州琅琊郡阳都县(在今山东沂南县)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诸葛亮传》见《三国志》卷三十五。
诸葛亮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死于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即公元181年至公元234年,享年54岁。他出生的第四年,即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就爆发了黄巾大起义。公元190年,诸葛亮10岁时,关东诸侯起兵讨董卓,天下分裂,军阀割据,战乱不休,神州大地,没有一片安静的土地。这时,诸葛亮又失去了双亲,依随叔父诸葛玄生活。公元195年,割据淮南的军阀袁术委署诸葛玄去做豫章太守,豫章郡治即今江西南昌市。诸葛玄到任不久,就被由凉州军阀李�控制的东汉朝廷从长安派来的太守朱皓赶下了台。诸葛玄只好从南昌到荆州襄阳去依附刘表。就这样诸葛亮流离到了荆州。这时诸葛亮15岁。
诸葛亮兄弟三人,他排行第二,哥哥叫诸葛瑾,弟弟叫诸葛均。诸葛亮还有两个姐姐。诸葛玄南走时诸葛瑾在家看守,公元200年也南下渡江投了孙权,做了东吴大臣。诸葛亮和两姐一弟都随叔父到了荆州。不幸的是诸葛玄两年后病死襄阳。这时只有17岁的诸葛亮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重担。他看到刘表昏庸无能,不是命世之主,于是结庐襄阳城西20里的隆中山中,隐居待时,这是公元197年的事。
公元207年,诸葛亮在隆中已隐居了10年,他广交江南名士,“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有匡天下之志。他密切注意时局的发展,所以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这时曹操已统一了北方,流寓荆州的士人纷纷北返,诸葛亮的好友孟公威等也来告辞了。诸葛亮对他们说:“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耶?”(《诸葛亮传》裴注引《魏略》)这表明诸葛亮决不去依托曹操。一方面是诸葛亮出身士族,所受儒家传统教育要忠于汉室,再方面他立志拯救天下苍生,而亲身体验过曹操讨伐徐州的暴虐,怎能去投靠一个奸雄!恰在这时,刘备三顾茅庐,“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这是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自述的话。他又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他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如果没有刘备三顾茅庐,或者刘备虽三顾茅庐而非英雄,诸葛亮宁可终老黄泉,也是不会出山的。正由于诸葛亮有淡泊之志,也才具有“士为知己者死”的高尚情操。所以他不辞危难辅佐刘备,把报答知遇之恩和匡救天下的抱负统一起来,从而选择了一条前途多艰的政治道路。这正是诸葛亮的不平凡处。他托身仁德之主的刘备帐下,可以纵横驰骋施展他的才华。
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这是他对历史的贡献。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感天动地,赢得了世世代代千百万人民的赞颂。于是诸葛亮成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诸葛亮公忠秉政,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影响历史深远,至今活在人民心中,而且饮誉海外,特别是东邻日本,诸葛亮的名字也是家喻户晓的。
“影响”诸葛亮作为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他一生活动最主要的是对策隆中,出使江东和挥师北伐三件大事。
对策隆中。刘备未得诸葛亮之前,转战20多年,先后依附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和刘表,最后仍没有立锥之地。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的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孙抗曹的道路。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策”。“隆中对策”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也是诸葛亮一生行动纲领。从此,刘备的事业才出现转机,蜀汉政权才得以建立。历史证明了诸葛亮预见的正确性,他不愧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战略家。
按照古代政治家总结的历史经验,要统一天下,须得占有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三者缺一不可。“隆中对策”就是根据这一理论来分析天下大势的。当时,曹操统一了北方。三分天下有其二,人力、物力、“此诚不可与财力都占了压倒的优势,争锋”。孙氏据有江东,已历三世。但孙氏不足以单独抗曹。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而当时占有地理形胜的荆益却在庸主手中。因此,诸葛亮规划统一天下分两步走。第一步,要避实击虚,不失时机地夺取荆益以建立根据地,在地利上造成三分天下的均势。第二步,依靠“人和”和“人谋”,实现统一。所谓“人和”,有三方面的内容。第一,要总揽英雄,使众士归心若水之归海。第二,要内修政理,外和夷越,使人民归附。第三,要“外结好孙权,抗衡曹操,以待天下之变”。总起来说“隆中路线”就是顺应时势,依靠人谋。这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符合于当时的客观实际。
出使江东。公元208年,曹操大举南下,败刘备于长阪。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使江东,联结孙权。如果联盟不成,刘备就只能步田横后尘,远遁苍梧。孙氏集团的既定方针是凭长江之险与曹操抗衡。孙权大将周瑜、鲁肃、甘宁等人都主张进伐刘表,渐窥巴蜀,据襄阳以蹙操,然后徐图北方。公元208年春,孙权移营柴桑,亲自统兵发动了争夺荆州之战。孙权是要吞并荆州,而不是联合荆州的。显然,刘备若不占有荆州,就没有联吴的资本。所以“隆中对策”之后,刘备并无联孙的行动,他在等待时机夺取荆州。可是深谋远虑的曹操是不允许刘备从容占有荆州的。曹操不失时机地发动了荆州战役,使刘备成了丧家之犬,也使诸葛亮的隆中路线几乎成为泡影。当时曹操声威远播,江东震动,孙权柴桑行营中出现一片主和的呼声。曹操给孙权投下战书提兵东进,孙权在和与战之间犹豫不决。在这危急时刻,诸葛亮奉命出使江东。名义上是与东吴订立同盟,共拒曹操,实际上是引江东之兵以击曹,为刘备争取荆州。这是多么艰难的使命!若孙权决定降操,诸葛亮就会被扣为人质,成为曹操的俘虏。所以,诸葛亮出使江东,不只任务艰巨,而且前途多凶。诸葛亮冒难而行并圆满地完成了使命,显示出其不凡的外交才干。
诸葛亮是怎样说动孙权的呢?首先,他分析形势说“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如今提兵而东,是对着孙权来的。“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接着,诸葛亮表明刘备的立场:英才盖世,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刘豫州王室之胄,众士慕仰,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最后,诸葛亮指出共拒曹操的前景:曹兵虽众,远来疲敝,已成强弩之末。刘备尚有精甲2万,文有诸葛,武有关、张、赵云,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好一个“荆、吴之势”“鼎足之形”,这正是隆中路线的坚定原则。诸葛亮以此原则与孙权谈判,订立双边同盟,而不是附庸顺从。孙权认识到“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不得不做出让步,同意鼎足三分,发兵拒操。赤壁战后,将荆州借给刘备。曹操闻知,落笔孙权履行诺言,“方作书,于地”(《三国志・鲁肃传》)。
北伐曹魏。刘备死后,诸葛亮辅政。当时蜀汉既丢了荆州,又兵败夷陵,元气大伤。这时隆中路线统一天下的条件并不具备,但诸葛亮仍勉力北伐,其主观努力的发挥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诸葛亮对魏作战,前后共6次,其中5次是北伐,一次是防守,公元228年春,诸葛亮从汉中出兵攻祁山,欲一举平定陇右,但由于马谡违亮节度,兵败街亭而退回。这是第一次北伐。同年冬再出散关,围陈仓,粮尽退兵,这是第二次北伐。公元229年,第三次北伐,蚕食了魏境武都,阴平二郡。公元230年,魏国分兵三路进攻汉中,诸葛亮再出祁山,粮尽退兵,这是第五次作战,第四次北伐。公元234年,诸葛亮出兵斜谷,屯田武功,欲与魏军持久作战,因病逝五丈原而罢兵。这是第六次作战,第五次北伐。
诸葛亮北伐以失败告终,并非意外之事,因为战争是政治、经济和军力的综合较量,而无论哪一方面蜀汉都处于劣势。曹魏奄有整个黄河流域,兵强马壮,人才济济,应付东西两线作战而有余,而蜀汉则偏据一州,兵弱而将寡。诸葛亮惨淡经营,才建成一支不到20万人的军队。这支军队又要留守后方,又要东防孙吴,又要维持粮运,所以每次用兵投入第一线的兵力只有数万。孙吴伐魏,魏伐蜀、吴皆数道并进,尚不能取胜,何况诸葛亮不能数道并进而只能用兵于一个方向呢。蜀汉经济衰弱,诸葛亮出师运粮不继,不单单是因为道路崎岖,更主要的是人力不足,牛马寡少,积蓄有限。在政治上,魏明帝曹睿不失为一个明主。他刚毅果断,察纳雅言,决策正确,反应迅速,是孱弱的后主刘禅所无法比拟的。诸葛亮第一次出师时,曹睿亲镇关中,迅速调兵入援,挽救了关中不备的危局。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是一次吴、蜀的协同作战。四月蜀军入秦川,五月孙权亲率十余万大军向合肥,陆逊、诸葛瑾向襄阳,孙韶、张承向广陵,三路齐出,来势凶猛。曹睿果断地采取西守东攻的正确策略,令司马懿坚壁不出,而自己亲率大军东征。曹睿这一有力行动,使孙权闻风丧胆,不战而退,打破了吴、蜀的联合进攻,曹睿还采纳臣下休兵息民,疲弊吴、蜀的建议,养蓄国力,为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诸葛亮连年动众,师劳民疲,陷于内外交困之境,而曹操越战越强,并改变了先灭吴后灭蜀的方针,筹划着灭蜀的准备。诸葛亮北伐的失败,加速了蜀汉的灭亡。
诸葛亮北伐不是说没有成功的希望,这希望就在第一次出师。当时,曹魏关中空虚。假若诸葛亮采纳魏延之策,直指长安,一举奄有“朝野恐惧”陇右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则天下震动,中原人士旋踵西归,吴大力北进,强弱形势不是不可以易位的。以弱克强,必须用奇,“虑多决少”,不敢用只可惜诸葛亮过于谨慎,(《晋书・宣帝纪》)奇,丧失了这一取胜的机会。“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可慨也夫!
《三国志・诸葛亮传》全面地记载了诸葛亮一生的事迹与德行。他27岁走出隆中,54岁病逝五丈原,半生操劳,尽瘁国事。诸葛亮的前半生修身养性,是他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他隐居隆中10年,不北走曹操,南归孙权,而恰恰是在曹操统一北方、南下荆州的关键时刻出山辅佐刘备,选择了一条以“兴复汉室”为己任的艰难道路。诸葛亮严法治蜀,并不能说他就是法家,相反,他选择的道路充分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和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但是诸葛亮并不墨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诸葛亮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百分之百、不折不扣地实践了自己的诺言。诸葛亮公忠体国的精神,生前得到蜀人的爱戴,死后长期受到蜀国的追念。
“余论”唐代政治家裴度说诸葛亮“兼齐管、晏,总汉萧、张”(《蜀丞相诸葛亮武侯祠堂碑》)。诗圣杜甫在《咏怀古迹五首》之五中,满怀激情地对诸葛亮作了极高评价和赞颂,诗云: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杜甫认为诸葛亮与伊尹、吕尚相伯仲,而萧何、曹参则不能与之相比。至于诸葛亮事功不成,那是天意难回,非人力所可争。可以说,这种意见代表了封建时代人们评价诸葛亮的主流。至于黎民百姓,则无论男女老幼,都把诸葛亮视为胜利与智慧的化身,可见诸葛亮精神感人之深。
(张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