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5、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

  培根

  (1561~1626)

  [传略]弗朗西斯・培根,英国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1561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一个新贵族家庭,父亲是伊丽莎白女皇的掌玺大臣。培根12岁进入剑桥大学。在校期间,他对当时被教会奉为经典的亚里士多德哲学深为不满,认为它流于空论,对人生无实际效益,决心要彻底抛弃旧哲学,创立出一种能直接为人类服务的新哲学来。1576年,培根到巴黎任英国驻法国大使随员,1579年因父丧回国。在父亲去世后经济十分拮据,培根靠借债完成了法律学业,于1582年成为一名正式律师。1584年被选为国会议员。1586年当选为葛莱法学院的首席会员之一。伊丽莎白女王执政期间,他常写文章发表政见,谋求在仕途上有所成就,但直到1596年他才被聘为女王的特别法律顾问。在詹姆士一世的斯图亚特王朝时代,培根历任宫廷要职,1613年受命为首席检察官,1617年为掌玺大臣,1618年为大法官,至此,培根达到了他仕途的顶峰。培根一生多次接受贵族封号,1603年受封为爵士,1618年受封为维露廉男爵,1620到1621年受封为圣阿尔班子爵。

  1621年,在詹姆士国王与议会的斗争中,培根因受贿罪名遭议会弹劾被免除一切官职。此后,遭受经济和事业双重困扰的培根脱离政治生涯,潜心从事著述。1626年,培根因病去世,终年65岁。

  [影响]培根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官场中度过的,但他从未放弃推进人类知识的大志,主要理论著述都是在做官期间完成的。1597年,培根的《论说文集》问世,这是一本关于政治伦理道德的论文集,当时共收有10篇文章。1612年、1625年,培根对《论说文集》进行了两次增订,共收入了58篇文章。在《论说文集》中,作者对事物的精辟分析,丰富而又深刻的思想,严密的逻辑,警策的语言,至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1605年出版的《学术的进展》,是培根关于知识论的著作,是其全面改革知识的庞大计划《伟大的复兴》的第一部分。在这部著作中,他批判了贬损知识的蒙昧主义,从多方面论证了知识的巨大功能和价值,为以后提出“知识就是力量”打下了基础。1609年,培根用拉丁文写的《论古人的智慧》出版。在该书中,他选取31个优秀古希腊神话故事,运用丰富的想象、深邃的哲理、精巧的才思表述了自己对政治、科学、哲学问题的见解。《学术的进展》和《论古人的智慧》的完成,为培根的主要著作《伟大的复兴》的创作铺平了道路。1620年,未完成的巨著《伟大的复兴》出版,其主要部分就是著名的《新工具论》。培根之所以起名《伟大的复兴》,就是为了强调不能通过旧哲学,而必须通过科学、艺术以及人类的一切知识来改造世界。

  培根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较全面、较深刻地批判经院哲学的人,对传统哲学的批判在培根的著作中是贯彻始终的。在同经院哲学的斗争中,培根建立了自己的唯物主义经验论。他以知识论作为自己哲学的中心问题,把改造人类的知识、实现科学的“伟大的复兴”、建立一个能促进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新哲学当做自己理论活动的最终目的。作为伟大改革家的培根认识到,要倡导科学,利用科学改造人类物质生活条件,就必须批判蒙昧主义,让人充分认识到知识的功用和价值。培根提倡面向自然、探索自然规律,反对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坚持唯物主义经验论;反对经院哲学脱离实际,隔绝人与自然的联系,宣扬权威主义、教条主义、蒙昧主义的做法。他批判“知识即罪恶”的谬论,认为知识不仅是促使社会发展的革命力量、人性自我完善的动力,而且是认识自然、驾驭自然的力量。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培根既强调“人是自然的仆役”,人必须服从自然规律;又强调人的作为,人是自然的主人,人类命令、驾驭、征服自然的力量源泉在于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知识就是对规律的认识。只要掌握了自然规律,人类就可以在认识上获得真理,在行动上得到自由。

  在认识论上,培根提出了一条全新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开创了以认识论为中心的一个新的哲学研究时代。在《新工具论》中,培根阐发了其经验论的认识原则,为恢复人们对自然的统治权开辟了一条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道路。他认为,人类要获得知识,恢复对自然的统治权,就必须重新与自然接触,以新的眼光观察事物,通过观察与实验得出规律性的知识。这与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中的旧方法完全不同,所以他称之为《新工具论》。培根通过对以往哲学的剖析发现,人们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原因在于他们自身存在获得真理的心理障碍,他称之为“假相”,这就形成了他具有独创性的假相说。这在当时对解放思想、摧毁封建主义的思想堡垒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他在假相说中接触到了认识论中的一些复杂问题,如主观与客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等,这对哲学研究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排除了获得真理性认识的心理障碍之后,培根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认识原则,明确提出“人是自然的仆役和解释者”,“知识就是存在的映像”,把感性自然、客观存在的经验事实说成是认识的对象,从而把经验从一向受鄙视、受贬损的卑贱地位上升为一种科学原则,一种考察方法,使之成为科学上、哲学上一种不可缺少的依据。这对哲学史、科学史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培根虽然强调经验论的认识原则,但并没有把自己囿于经验的领域。他认识到了感觉的局限性,强调必须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他认为一切真正的知识都是在经验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分析、比较、实验等理性方法整理得来的。感性知觉只是认识的开始。他倡导实验,认为实验比感性直观更优越。因为通过实验可以把观察的对象从复杂的联系中抽取出来,使事物的因果联系更为显露。他在《新工具论》中强调说“一切比较真实的对于自然的解释,乃是由适当的例证和实验得到的。感觉所决定的只接触到实验,而实验所决定的则接触到自然和事物的本身。”这样,培根就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一条完整的经验论的认识原则。

  为了给科学的认识论开辟道路,培根在《论古人的智慧》《论原则与本原》和《新工具论》等著作中,大量论及本体论的问题,建立起他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他继承、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关于物质是万物本源的思想,肯定世界和一切事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反对把物质看做抽象的东西,强调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他还强调指出物质是永恒的存在。培根赋予物质以实在的、能动的性质以及各种特殊的个性,是唯物主义的,且具有辩证法的思想因素。马克思称赞培根的物质观,说他所说的“物质带着诗意的感性光辉对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

  培根还是近代归纳逻辑的主要创立者。他认为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三段论不能发现科学原理,而旧的归纳法即简单枚举法又得不出可靠的结论。因此,培根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清除科学复兴道路上的障碍,制定认识自然的新工具。他在《新工具论》中阐述了建立一种新逻辑的设想。这种新逻辑就是他所说的真正的归纳法。培根对归纳逻辑的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三表法和排斥法,并把它们作为整理和概括经验材料的归纳方法。他不仅倡导科学的归纳法,还具体地规定了归纳的目的、原则和基本程序,从而给归纳逻辑以新的内容和新的生命,被誉为“近代归纳学说之父”。后来J。S。密尔提出的著名的求因果方法就是以培根的归纳法为基础的。

  [余论]培根开了英国近代唯物论的先河,为人类认识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不愧是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马克思给予他极高的评价,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在科学史上,他把科学知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口号;在哲学史上,他开创了以认识论研究为中心的新时代。他的经验论的认识论,在思想界把一向受鄙视的感觉经验上升为一种科学原则,对当时的认识原则和认识方法是一场革命,这为后来科学的迅速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邢学敏)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