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阿奎那
(1226~1274)
[传略]托马斯・阿奎那,是欧洲中世经最著名的神学经院哲学家。他吸收亚里士多德哲学,与基督教义结合,提出了托马斯主义,证明上帝的存在。托马斯主义被定为基督教的官方哲学。
公元1225年,托马斯・阿奎那出生在意在利那不勒斯附近洛卡西卡城堡一个权贵之家。托马斯5岁那年进入蒙特・卡西诺修道院学习,9年之后,转入那不勒斯大学学习语法、逻辑、修辞、算术、几何、音乐、天文等七艺。在那不勒斯学习中途,托马斯违背父命,加入了多米尼克教团,遭到父亲禁闭达一年之久,并用美人诱惑,但托马斯意志不改。1246年,托马斯如愿以偿,离家前往巴黎大学学习,得遇良师阿尔伯特,追随达7年之久。阿尔伯特热爱亚里士多德哲学,把它引入基督教教义中,托马斯承传师业为终生事业。1252年,由于阿尔伯特的推荐,托马斯到巴黎大学助讲神学讲座。1257年被教皇委任为巴黎大学教授,独立主持神学讲座。1259年,托马斯奉命供职教廷,1269年返回巴黎大学。1272年奉多米尼克教团之命到那不勒斯创建一个新的神学院,1274年辞世,享年49岁。
托马斯留下的著作有100余部,1500余万字。《神学大全》是其代表作。
[影响]西欧中世纪哲学蕴含在神学体系中,因产生于天主教的神学院,故称经院哲学。经院哲学主张理性服从信仰,哲学是“神学的婢女”,目的在于论证基督教的教条,维护教会和封建主的统治。托马斯・阿奎那是经院哲学的宗师和代表。他的代表作《神学大全》洋洋数百万言,证明上帝的存在,充分体现了托马斯的思想体系,被称为托马斯主义。
《神学大全》分三个部分,每一部分由一系列题目组成,每一题又分若干讲。每一讲的开头,总是先罗列几种反面观点,然后用“但是”,或“与此相反”,开始引经据典辩论,最后由“我的回答”引出作者结论,并对反面观点一一批驳。该书第一部分119题,着重阐释神学信仰以及人的问题;第二部分303题,主要讨论人与上帝的关系;第三部分90题,讨论纯粹的神学问题。
托马斯承认现实物质世界的存在,它是理性的认识对象;但托马斯又认为在现实的自然世界之上,还有一个超现实的世界,那就是信仰和上帝的存在,上帝是造物主,一切现实世界都是上帝创造的。因此,理性和信仰、哲学和神学,两者之间,信仰高于理性,神学高于哲学,永远不会产生矛盾。
托马斯借用亚里士多德哲学体系的存在与本质、潜能与现实、实体与偶然、形式与质料等范畴,建立自己形而上的思辨哲学,讨论了哲学最一般的问题,但最终目的却是论证上帝的存在和至高无上的地位。
证明上帝的存在,历来是基督教哲学最根本的论题。在托马斯之前主要有两种证明方法。一是奥古斯丁用自我反省顿悟的方法证明上帝的存在;再是安瑟尔谟用思维推理的方法证明上帝的存在。安瑟尔谟认为,既然人们心中有上帝存在,那么上帝也存在于现实之中。奥氏的顿悟法太神秘,安氏的思维法不合逻辑,因为人们心中所想并不等于现实存在。在历史的进程中,上述两种证明愈来愈受到质疑。托马斯另起炉灶,由果证因,即通过上帝的创造物来证明上帝的存在,一共有5种方法。第一种证明是从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出发,证明上帝是物质运动世界的第一推动者。第二种证明是从事物本质的作用因出发,证明上帝是最初的作用因。第三种证明是从可能性和必然性出发,证明生生灭灭的物质世界,既然不可能变成无,那么必然有一个永远必然存在的事物,那就是上帝。第四种证明从事物存在的等级出发,证明世间一切事物得以存在的最完美的最高等级的原因,那就是上帝。第五种证明是从世界的秩序出发,既然一切无思维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和目的,那必然有一种理智来指导自然事物的归向,这个指导自然目的的理智者就是上帝。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第一推动者”“第一原因”等形而上的概念,经过托马斯的改造,把它和基督教上帝存在的命题直接划上等号,从而完成了上帝存在的哲学的证明,也完成了哲学屈从神学,成为“神学婢女”的改造,这就是托马斯主义。由于托马斯的证明是从宇宙万物出发的,因此后人也把他的证明称之为“宇宙论的证明”。
[余论]由于托马斯用哲学思维证明上帝存在非常精细,提出了理性与信仰统一的学说,适应了基督教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尽管他生前遭到保守派和激进派两面夹攻,度过了坎坷的一生,但在他死后49年,历史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先是托马斯被封为“圣徒”,接着是“天使博士”哲学导师“圣师”等桂冠接踵而至。同时多米尼克教团把是否接受托马斯学说作为入会的先决条件。19世纪末,教皇利奥十三世发布《永恒之父》的通谕,托马斯主义被定为罗马教会的官方哲学。
(张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