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病态社会心理的界定
一、病态社会心理的概念
所谓“病态”,《现代汉语词典》中将其解释为“心理或生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状态”,《辞海》中解释为“失去健康的状态”。这一不正常的或不健康的状态,是相对于正常或健康的人而言,这就好比正常人的血压一般为80/120mmHg,若某人的血压升到110/180mmHg,或降至50/80mmHg就不正常了。
所谓病态心理,是指个体在生活中出现的不正常的心理活动。一般来讲,个体心理的各方面的活动与发展是比较均衡、全面的,但由于生理、心理及社会的原因,其中某些方面就可能出现异常。例如,有的老年人因脑萎缩而出现了健忘、固执、行动不便的现象;有的中年人因更年期来临而出现烦躁不安、失眠、乏力、易怒等情绪障碍;有的人因屡遭天灾人祸,变得垂头丧气、忧心忡忡等。一般而言,不正常的心理状况分为两种,一种是超常,一种是低于正常水平。通常我们把低于正常水平的心理状态视为异常,异常中有一部分就属于病态心理。
所谓病态社会心理,是指由社会病态文化所引起的不正常的心理活动。病态社会心理与病态心理相比较,区别有两点:第一,病态心理只是个体现象,常常随着个人的生活经历、身体状况、人格特征而转移,例如恋鞋癖、辩论狂,它不具有普遍性,只是特定的个体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的特殊反应;而病态社会心理则是群体现象,是某一社会或群体中所共有的不正常的心理特征、状态的总和。例如,攀比、迷信、偏见、自私、自我封闭、浮躁等等,病态社会心理常常发生在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身上,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沟通、暗示、从众、顺从等行为,又进一步强化了病态社会心理的扩展与巩固。第二,病态心理这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可能由个体的身体病变,如脑损伤、脑部疾病、内分泌失调引起,也可能由社会生活刺激,或个体自身不良的人格特征引起;而病态社会心理则主要是由于病态社会文化的不良刺激,导致某些人格存在缺陷者接受某些病态文化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出现了偏离正常社会心理的不正常的心理活动。病态社会心理所产生的病态行为往往会给社会、群体及其本人带来危害,因此预防、调治病态社会心理的发生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二、病态社会心理与病态人格的关系
心理学上所谓的人格,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独特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它包括一个人的需要、动机、价值观、气质、性格、能力等。人格是在个人的生活基础上,受到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般而言,到了成年,人格就发展得相对稳定与统一。如果个体人格达到了一种比较完善的境界,就叫人格成熟。人格成熟有不同的标准,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综合过去各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六条人格成熟标准:
(1)能将自我感扩展到众多的事物上。
(2)能够和他人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
(3)在思想上有安全感并且能够接受自己。
(4)在知觉思想与行动上能够充分配合外界不加歪曲。
(5)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一种客观的了解。
(6)自己的生活能够符合某种统摄性的人生哲学。
在人格发展中,也有人格异常的现象,即偏离正常人格的行为模式。一些人虽然没有精神疾病或心理病症状,但其行为却经常呈现出固定形态的异常反应,其程度超过了正常的个人差异的范畴,他们的脾气给人一种唐突古怪和自行其是的感觉。他们可能以自我为中心,所作所为不符合社会的要求,常常缺乏判断和预见能力以及应有的审慎态度,不能从错误中取得教训。人格异常者常常难以适应外界环境,表现在人际关系、工作态度与社会行为等方面上。判断人格是否异常可根据以下原则:
第一,行为者是否对实际状况产生虚幻曲解的感受。
第二,行为者是否因知觉上产生误差而导致失常或无效的行为方式。
第三,行为者是否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无法控制,有无助无奈的感觉。
第四,行为者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否对自己或他人的安全构成危害。
这些标准是相对而言的,应因人、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病态人格通常有八种表现:
1.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主要特征是:经常做出不符合社会准则的行为;不合群,妨碍社会秩序和破坏公众利益;自私、不负责任、易冲动、缺乏道德感和罪恶感;犯错误后,常把一切责任归咎于他人,千方百计为自己开脱而无后悔之心。这种人年少时常撒谎、逃学、偷窃、反抗老师和长辈,成人后喜欢酗酒、闹事,且无法长期求学或工作,甚至常常犯法。
2.边缘型人格障碍
这是一种间于精神病和神经病边缘之间的病态人格。其主要特征是:情绪不稳定,反复无常;不明原因的烦闷、孤独;人际关系模糊,自我认识不清,常做出一些伤害自己的事情。这种人常出现一些冲动性行为及无法预料的破坏性行为,如乱花钱、赌博、偷窃、乱搞男女关系,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其基本人际关系不稳定,忽而交往深,忽而不来往,感情激烈而不稳定,往往忽然大发脾气;自己常常感觉焦虑、忧郁,但又突然恢复常态,好似从未发生任何事情;常常感觉孤单,又因为害怕孤单而常与人相处;心里总觉得空虚无聊,徘徊不定等。
3.偏执型人格障碍
这种人格类型的主要特征是疑心重,总认为别人居心不良、不忠实,嫉妒心强;往往责备别人,不轻易承认自己的错误;处处防御别人,对事情极度敏感;易将小事变大,采取攻击态度;感情冷漠,缺少温和与幽默。这种人易与人发生摩擦,在工作上难与人共处,别人对他常敬而远之。
4.分裂型人格障碍
其特征是:行为怪僻、偏执,为人孤独、隐退;对人对事缺乏热情;缺乏社会交际,很少有朋友;不理睬别人的批评和鼓励,给人以自大超然的感觉;对可能激发感情的事物尽量躲开,保持漠不关心的态度。这种人对孤单的工作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但对人员较多的地方,需要与人频繁交际的工作,则很难适应。
5.回避型人格障碍
这种异常人格表现为:很想与人来往,但又怕被拒绝、抛弃、羞辱,结果总是回避;自私心强;一般不敢到公众场合与大多数人来往。
6.依赖型人格障碍
其特征表现为:极度缺乏自信心;无独立生活的能力;行为类似小孩,优柔寡断,缺乏判断力。这种人总是让别人替他作事关重大的决定,严重者日常生活琐事都要别人为其出主意,连交什么朋友、吃什么东西、穿什么衣服等等,都没有自己的主张与看法。
7.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
这种人的特点是以被动方式表现其强烈的攻击倾向,即表面上唯唯诺诺,暗地里却敷衍拖延,不予合作;其性格固执,内心充满愤怒与不满,只是不敢直接表现出来;常背地里发牢骚,但心里又很依赖权威。
8.表演型人格障碍
这种人的表现多喜剧化,反复善变、做作,情感反应浓厚、强烈,常为些许小事而不快,甚至大发脾气;平时喜欢吸引他人注意,缺乏真情实感,待人处事以自我为中心;有挑逗、诱惑异性的倾向,同时善于玩弄或威胁他人。
病态社会心理与病态人格有共同之处,即二者都不属于精神病与神经症,是正常人脑对于客观现实的歪曲反映。其产生都与社会病态文化的不良刺激有关,都可能出现相似的病态行为。
二者又有严格的区别。病态社会心理是一种异常的心理活动,常与特殊境况有关,经心理感染,存在于一定数量的人群中,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可塑性较大,可通过自我调适得以纠正;病态人格则是一种异常的人格,是个体固定的持续的行为习惯,不管情境如何,他人的反应如何、仍我行我素,其可塑性较差,需要通过系统的心理治疗方能恢复正常。
个体的病态社会心理若持续时间过长,未能及时得到纠正,可能会转变为病态人格。而个体的病态人格一旦形成,也可能会出现病态社会心理及病态行为。可见及时调治病态社会心理极为必要。
三、病态社会心理的特点
1.一定的危害性
病态社会心理所导致的社会行为,往往在一定程度上会违背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或损害集体及个人的利益。虽然病态社会心理危害性可能因人、因地、因事在程度上有所差异,但其对个体发展、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危害性却是客观存在的。
2.一定的群体性
病态社会心理是一种群体心理现象,它必然表现在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中(或是某一阶层的人们,或是跨越几个阶层的人们,或者是全社会的人们)。由于社会病态文化传播手段多,影响范围广,因此有相当数量的意志薄弱者便产生了相似的“社会症状”,如嫉妒、报复、贪婪心理等,从而构成对社会、群体及他人的危害。
3.一定的流行性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群体是相互作用的。病态社会心理往往以其特有的传播形式,如感染、模仿、从众、暗示、认同、舆论、时尚等作用于人们。病态社会心理具有易感性、流行性和广泛性,当某种病态社会心理出现时,容易引起人们的从众心理。这时,流言、传闻、小道消息又通过病态文化进一步扩散病态社会心理,使得那些心理较为正常的人也会不知不觉地感染上某种病态社会心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或环境的变化,这种病态社会心理一般会自动消失,例如“攀比”风、“赌博”风、“高消费”风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流行后,逐渐趋于消失。
4.无意识性
所谓无意识性,即是指个体的所作所为及其心理反应是未经意识加工,自动出现的。例如,有病态社会心理的人会认为在火车站帮忙扛行李的人一定是骗子。在其心目中世上是没有这种好心人的,他处处戒备,总以“他人是狼”的心态看待一切,且这种行为已成为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习惯,在这种行为习惯下,理性思考不起作用。
5.普遍性
病态社会心理源于病态文化,病态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它极具普遍性。它会因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在性质、类型和危害程度上有所不同。人类的进步是不均衡的,病态文化作为社会的一种恶文化和丑恶现象,还将在社会中长期存在,病态社会心理因而也会长期存在。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知道病态社会心理既不神秘,也不可怕,了解了病态社会心理的性质和特点,就可以有针对性地予以克服与调适。
四、调适病态社会心理的原则
前面已经提到,病态社会心理是一种因病态文化而引起的不正常的心理活动,它并非精神病与神经症,也不是人格障碍,它是一种因外界不良刺激所引发的病态心理与病态行为,是正常人对客观现象的歪曲反映。按巴甫洛夫经验条件反射理论的观点,它实际上是指个体头脑中形成的一种对病态文化的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有的是暂时的,有的则可能转化为动力定型。用通俗的话讲,即是形成了一些病态的心理定势或行为习惯,如自私、贪婪、嫉妒等心理。有病态社会心理的人可以经心理治疗得到纠正,当然,若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其危害,并运用正确的方法,也是能够自我调适的。其调适原则主要有:
1.内省反思原则
人活于世,有功也有过,有得亦有失。正常心理与病态社会心理之间往往没有截然的界线,但个体的思想行为却并不因此而失去高尚与卑劣之分。病态社会心理常常是某人在无意识中表现出来的,为了克服此种现象,可借助古人“吾日三省吾身”的恪训,经常用社会规范与道德标准以及模范人物的言行省察自己,进行自我调适。
2.隔离环境的原则
病态文化是病态社会心理的发生源。就个体而言,病态文化是一种不良刺激与不良环境,在刺激与环境的熏陶下,极易使一些人无意识地感染上病态社会心理。因此,改变环境隔离不良刺激,对于意志薄弱者和心理不成熟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例如离开一些社会风气不好的地区与单位;疏远那些有病态行为的“朋友”;少接触或不接触那些格调低下、颓废没落的读物与娱乐活动。与此相反,多与正直、开朗和大方的人交朋友;多接触代表社会发展潮流的主导文化,最终学会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言行。
3.人格完善的原则
病态文化虽是一种不良刺激,但对于一个人格完善的人来说,是不会接受这种不良刺激的。古代的圣明贤达,近现代的马克思、毛泽东等,他们都具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志向、宽阔的襟怀、豁达的性格,置个人恩怨于度外,具有较为完善的人格,这样的人不易受病态文化的影响。因此,建立坚定的信念、塑造完善的人格是抵制病态文化,避免病态社会心理产生的根本要求。但人格完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一个人只有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不断剖析自己,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4.行为矫正的原则
病态社会心理常常由病态行为表现出来。例如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常常会以自我为中心侵犯他人利益,引起人际关系的紧张。病态社会心理是无意识的,但病态行为的消极后果,会使行为者本人有所觉察。为了矫正相应的病态行为,行为者本人也可借助心理治疗的一些方法进行自我调适,如厌恶疗法,即一旦察觉自己有不正常的行为与心理,就对自己施行惩罚,或用手腕上的皮筋弹打自己,或罚自己做一件费力的事情,直至自己讨厌病态社会心理为止。行为矫正的原则很适合于具有病态行为的人,达到调适病态社会心理的目的。
以上是病态社会心理的概念和自我调适的总原则与指导思想,下面将分别对各种病态社会心理及由此产生的病态行为的定义、病因、特点及自我调适措施等作具体介绍。
常见的病态社会心理包括自私心理、贪婪心理、吝啬心理、空虚心理、压抑心理、自卑心理、虚荣心理、嫉妒心理、迷信心理等,在下一节中我们将分别予以介绍。
第二节 异常心理及其自我调适
一、自私心理
自私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病态心理现象。“自”是指自我;“私”是指利己;“自私”指的是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常有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说法。自私有程度上的不同,轻微一点是计较个人得失、有私心杂念、不讲公德;严重的则表现为不择手段达到个人目的,引发侵吞公款、诬陷他人、杀人越货、铤而走险等行为。自私之心,自古就有。战国时期,齐国有一美男子邹忌,一天另一美男子徐公来访,徐公走后,邹忌便问妻子、小妾、客人,他与徐公哪个长得更英俊,三人异口同声说邹忌长得更好看。邹忌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认为妻子是偏爱他,小妾是害怕他,客人是有求于他。他们不讲真话,都有私心杂念。有一定的自私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为自私而不择手段则是我们应予坚决摒弃的,所以《书・周官》就提出“以公灭私”,孙中山先生也提出“天下为公”的主张。
1.自私的特点
(1)深层次性。自私是一种近似本能的欲望,处于一个人的心灵深处。人有许多需求,如生理的需求、物质的需求、精神的需求、社会的需求等。需求是人的行为的原始推动力,人的许多行为就是为了满足需求。但是,需求要受到社会规范、道德伦理、法律法令的制约,不顾社会历史条件的要求,一味想满足自己的各种私欲的人就是具有自私心理的人。自私之心隐藏在个人的需求结构之中,是深层次的心理活动。
(2)下意识性。正因为自私心理潜藏较深,它的存在与表现便常常不为个人所意识到。有自私行为的人并非已经意识到他在干一种自私的事,相反他在侵占别人利益时往往心安理得。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将自私称为病态社会心理。
(3)隐秘性。自私具有深层次性,常常不以人们的个人意志为转移,但由于自私与社会道德规范不相一致,因此人们常常不敢公开宣称自己是自私的,自私之人常常会以各种手段掩饰自己,因而自私具有隐秘性。
2.自私心理的成因分析
自私心理的病因可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来分析。从客观方面看,我国是个人口众多、自然与社会资源十分有限的国家(自然资源包括耕地、山林、淡水、物产、消费物资等;社会资源包括财富、权力、信息与社会关系等)。社会中任何个体或群体、集团都需要一定的资源,但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目前我国各项资源的数量、种类、方式在占有和配置方面都存在许多不平衡、不合理之处,对资源的权力、行业、部门垄断还比较严重。于是,缺乏资源的一方不得不用非正当的方式去交换。由此,一方面以权谋私,另一方面以钱谋私,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相互交换。另外,病态文化的积沉和社会控制不严,也是客观原因。从主观方面看,个人的需求若是脱离社会规范的不合理的需求,人就可能倾向于自私。研究表明,个人的自我敏感性、价值取向与社会行为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所谓社会行为,是指包括一切社会有关的个体行为,既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自我敏感性,是指一个人关心他自己的问题,感到需要别人的帮助,以及的确得到别人的帮助后的心理感受;价值取向,是指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评价事物的标准和态度。高度的自我敏感性可以外化为对他人的敏感性,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但也可能成为一种只顾自己的倾向。自私自利之人往往是自我敏感性极高,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对他人极度依赖与索取,而不具备社会价值取向(对他人与社会缺乏责任感)的人。
3.自私的表现与危害
自私作为一种病态社会心理,有很强的渗透性。我们认为除了社会上少数品德高尚的仁人志士外,大多数社会公民在不同程度上都存有私心杂念等自私心理。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
(1)不讲公德。公德是指广大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可是有些人却漠然视之:随地吐痰、乱扔瓜皮纸屑、乱穿马路;你这里刚坐下学习,他那里把音响开得震天响;有的居民楼,每家每户收拾得干干净净,但走廊过道上垃圾成堆等。将自个儿的东西看得紧,公家的财产随意浪费,这也是不讲公德。
(2)嫉妒他人。自私的人嫉妒心强,心目中只有自己,根本不能容纳别人。如果谁的本事比他强,取得了好成绩,甚至在容貌、身材、年龄方面超过他,都会感到难受,于是想方设法诋毁、诬陷、为难比他强的人。嫉妒心有时会使人陷入疯狂的状态,甚至会导致伤害别人、毁容等违法行为。
(3)感情自私。在恋爱婚姻家庭中常有感情自私的现象。有些人为满足自己的私欲,在恋爱婚姻中玩爱情游戏,玩弄异性,用甜言蜜语欺骗青年男女;有些人为了自己的所好,插足他人家庭,不惜充当第三者;有些人因职务升迁或成为款爷后,就抛下结发妻儿,另觅新欢;有些人在配偶身染重疾、处境艰难时,竟提出离婚要求;还有些人隐瞒个人隐私或自身缺陷用欺骗手段获取爱情,结果导致婚姻的悲剧等等,皆属于感情自私。
(4)技术垄断与剽窃。过去社会上有些手艺人、大师傅学有专长,身怀绝活,但从不肯轻易将技术授予他人,怕“授予徒弟,饿死师傅”;有的人“传儿不传女”、“传女不出嫁”;有的人则终身不授后人,将技术带入坟墓,结果使我国许多优秀民间传统手艺销声匿迹。现在还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况,有些技术人员将本企业的某些专利技术剽窃给其他企业,以换取个人的好处;有的假冒著名商标;有的盗用版权以谋私利等。
(5)以钱谋私。社会上有些人为了拉关系,走后门,不惜用金钱、礼品去贿赂有权之人,用孔方兄打开谋私的门户。过去曾流行这样一句话:“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现在仍有一些人用金钱去买名买利,甚至用金钱操纵地方人大换届选举,这对社会风气危害极大。
(6)以权谋私。这主要表现在某些掌握管理权、经营权、行政权的人身上。他们以权谋私,以至党风、政风、行业之风不正。少数人在权力欲望驱使之下为所欲为,肆无忌惮,用权力下赌注,作交易,贩卖肮脏和腐败的东西。如原国家计委生产调度局局长王秀英利用职务之便,向某集团公司索贿1.5万美元;有些“公仆”利用手中的权力搞公费旅游,1992年全国公费出国旅游竟达250亿元;公费跳舞,各地酒楼歌舞厅的营业收入有60%~70%来自公款“买单”;公费钓鱼,某乡1992年公款钓鱼耗费4万多元;公费嫖赌,利用洽淡业务之机,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用公款高标准装饰住房,某地造价几十万元的套房,干部只需十几万元就买到手;用公款安装住宅电话,公家出钱,私人使用;用公款吃喝,用公款招待私客;公款私用作办公费,挪扶贫款来支付子女学费,个人生日、婚礼、丧礼等公款开支;拖欠、占用公款,借公款购物、建房做生意,长期不归还;公车私坐,1993年全国公款购买小汽车耗费达145亿元。
以上介绍了自私行为的几种表现。凡自私的人,都有这样的病态社会心理,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宁肯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公家的事小,自己的事大”、“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利人者是傻子,利己者是聪明人”、“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白吃谁不吃”这些心态经社会心理的传播,逐渐变成了一种流行的畸形心态。由于社会制约机制尚不健全,某些自私自利的人确实从中捞到了某些好处,更使得自私之风盛行不衰。然而,自私导致腐败,导致极端的个人主义,导致社会丑恶现象的出现,它使得社会风气败坏,是违法违纪的心理根源之一。
[病案]
李某,男,50岁,某厂技术员。
李某自述:“我年轻时在北大荒当过知青,吃过苦,受过穷,所以回城后,对什么都在乎,都看重。买菜时,一分两分钱像老太太一样争半天,买菜恨不得多抓两把走,才心安理得。单位的经济效益还不错,分了二室一厅的房子,妻子、女儿都不错,按说我该知足了吧?可不知怎的,心理就是不平衡。看看单位那些小青年,口里还闻得到乳臭,位子就比我爬得高,什么科长、处长,而我却什么也不是。眼睁睁看着人家用公费旅游、跳舞,利用洽谈业务之机搞权钱交易,用公款高标准装饰住房,某地造价几十万元的套房他们只需十万元就能买到手,还用公款安装住宅电话,心里很窝火,可谁叫咱文化水平没有别人的高呢!我那些老同学,以前学习成绩都不如我,后来干起了个体户,银行存折却有一大叠,一顿饭的酒钱也比我一月的工资高几倍,老婆、孩子也穿金戴银,趾高气扬的,我看着心里就冒火,就难受,恨不得这些人哪天遇上车祸,或者是火灾,那才大快人心呢!我现在没什么大本事,就会一手绝活。但我不会轻易将技术授予他人,怕‘授予徒弟,饿死师傅’。别人是‘传儿不传女’、‘传女不出嫁’,我则终身不授后人,将技术带入坟墓,看那些人能把我怎么样!我爱人说我有毛病,不能宰相肚里撑船,可医生你说,我凭什么要锦上添花,让那些人越过越乐,自己却还是个穷样儿,老差那么长一截?有时候真想去买瓶硫酸把那些我瞧不上眼的人都毁了,那才舒坦呢!想着这些事儿啊,我心里真的怄得难受,心头的火苗子直往上蹿!许多人都认为我自私,我的妻子更是这样评价我,甚至因此与我离婚。我觉得他们并不了解我,我相信如果他们和我有相同的经历,许多事也会那样做的。我和妻子离婚后,感到很痛苦,好好的两个人,干嘛毫无理由地一定要分开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李某的病状属于异常心理中的自私心理。由于社会分配不平均,心理不平衡,觉得委屈,导致自私心理的产生。首先表现在不讲公德,把自己的东西看得紧,看得重,不管别人的利益是否受到损害,买小菜的举动就表现出斤斤计较,总觉得自己吃亏了,所以“买完菜还要多抓两把走,才心安理得。”其次,就是嫉妒心理,当然公款吃喝消费是不对,但谁的本事比他强,取得了好成绩,甚至在年龄方面超过他都会感到难受,于是老想方设法诋毁、诬陷、为难比他强的人。另外,在技术方面的垄断和拒绝传授任何人也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因此,可以确诊患者的病态确属异常心理中的自私心理。
4.自私的心理调适
自私作为一种病态社会心理,可通过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予以克服。自私的心理调适有如下方法:
(1)内省法。这是构造心理学派主张的方法,是指通过内省,即用自我观察的陈述方法来研究自身的心理现象。自私常常是一种下意识的心理倾向,要克服自私心理,就要经常对自己的心态与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观察时要有一定的客观标准,就是社会公德与社会规范。而要反省自己的过错,就必须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强化社会价值取向,向乐于助人的模范学习。并从自己自私行为的不良后果中看危害、找问题,总结调适心理的方式方法。
(2)多做利他行为。一个想要改正自私心态的人,不妨多做些利他行为。例如关心和帮助他人,给希望工程捐款,为他人排忧解难等。私心很重的人,可以从让座、借东西给他人这些小事情做起,多做好事,可在行为中纠正过去那些不正常的心态,从他人的赞许中得到乐趣,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许多宗教信徒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克服自己的自私心理的。
(3)回避性训练。这是心理学上以操作性反射原理为基础,以负强化为手段而进行的一种训练方法。通俗地说,凡下决心改正自私心态的人,只要意识到自私的念头或行为,就可用缚在手腕上的一根橡皮弹环弹击自己,从痛觉中意识到自私是不好的,促使自己纠正。
二、贪婪心理
1.贪婪的含义与特点
“贪”的本义指爱财,“婪”的本义指爱食,“贪婪”指贪得无厌,意即对与自己的力量不相称的某一目标过分的欲求。它是一种病态社会心理,与正常的欲望相比,贪婪没有满足的时候,反而是越试图满足,贪婪的企图就越强烈。“天下熙熙,皆为利往。”人之求利,情理之常,但什么都想要,而且想无本万利,无视等价交换,鲸吞他人资产与社会财产,这就违背了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一种明显的不良心理与行为。贪婪心理有以下特点:
(1)无满足性。贪婪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人心不足蛇吞象”。俄国作家普希金在其作品《渔夫与金鱼》中就描写了一个十分贪婪的老太婆,和这个老太婆一样,有贪婪病态心理的人,在对待金钱、权力、女色、美食、财产等方面永远是贪得无厌的。如广州民航局售票员易芳利用职务之便,伪造机票,贪污公款几万元,她尝到甜头后,变本加厉,在短短两年时间内,伪造3.73万余张机票,贪污人民币313万余元,等于一架“波音737”飞机在天空中白白地飞行一年。
(2)公开性。凡贪婪之人,都是利欲熏心的。古代有一则寓言叫“齐人盗金”,说的是古代齐国有一个十分贪婪的人。一天他走过集市,看见摊子上摆着待出售的黄金,于是拿起一块就走,被人捉住后,他说:“吾不见人,徒见金。”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有贪婪心理的人往往会丧失理智,不顾社会道德、法规的约束和舆论的谴责,疯狂地贪污,无耻地索要,用种种借口挪用公款大吃大喝,公款私用。例如某县一个经济效益较好的小厂,职工们拼死拼活干一年,好不容易盈利30万元,可厂长却将这笔钱买了一辆“蓝鸟”车自己乘坐,并到处吹嘘说:“别看厂子小,咱也有‘蓝鸟’。”可职工们却愤怒地骂道:“职工拼命干,挣了30万,买个乌龟壳,坐个王八蛋。”
(3)侥幸性。贪婪行为是一种侵犯国家、集体、他人利益的行为,历来为党纪国法所不容。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寒微,十分痛恨贪官污吏,他规定凡贪污白银60两的官员就要斩首,并把被斩首者的皮囊制成标本放在衙门大堂侧边,以警醒继任者。我国政府历来就重视打击惩处贪污行为,建国初期就依法枪决了两名贪污公款的党政高级干部,以后相继开展了“三反五反”、“四清运动”,近年又建立健全了各种监察举报制度。但是有贪婪心理的人,贼胆包天,仍要伸出贪婪的黑手。他们个个心存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被发现,不会被绳之以法。偶尔侥幸逃脱了监督与检查,便洋洋得意,自认手段高明,本事通天,结果在泥坑里越陷越深,随着我国法制的健全与国际交流的增多,有贪婪心理的人侥幸逃脱的成本将增大。
(4)意志薄弱性。贪污之人大都是意志薄弱者,在金钱与物质面前,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知道贪婪不好,有的在谋得不义之财后,也曾想过金盆洗手,可惜只是一闪之念而已,在诱惑面前,最终把党纪国法置于脑后,走向深渊。
2.贪婪心理的成因分析
贪婪心理的成因可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来分析:
(1)客观原因。①社会病态文化的消极影响。中国古代就有“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的说法,反映了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它宣扬的不是勤劳致富而是不义之财的谋取。受这种观念的影响,社会上确有一些不务正业,靠贪污、行骗过活的不法分子。②社会舆论的误导。改革开放初期,某些舆论媒介详尽地报道“万元户”的收入与成果,却没有报道万元户是如何通过艰辛的劳动致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社会各阶层人员“一夜暴富”的致富攀比心理。有不少人通过另谋职业、业务进修、加班加点等方式来增加自己的收入,但利用职务、权力、岗位、行业之便,用非法手段谋取私利的也大有人在,舆论的误导极大地刺激了这些人的贪婪之心。③社会控制不严。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搞活经济,各地“放”得较多,造成很多弊端。一些地方开始搞有奖募捐、有奖销售活动,带有赌博性质的游戏机房也悄然登场,赌徒们在赌局中一夜之间输赢达几百万元。边境地区的毒品贸易猖獗,沿海地区的海上走私活动异常频繁。内地一些不法分子哄抢国家矿山资源、铁道运输物资,割断通讯电缆,制造伪劣产品坑害顾客,拐卖妇女儿童等等,类似报道层出不穷,就是因为这些不法分子尝到了甜头,在社会控制不严的情况下,屡屡犯案。
(2)主观原因。①错误的价值观念,认为社会是为自己而存在,天下之物皆为自己拥有。这种人存在极端的个人主义,认为人生就是“捞世界”。为了“潇洒走一回”,不惜“拿青春赌明天”。“捞世界”的人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得陇望蜀,有了票子,想房子;有了房子,想位子;有了位子,想女子;有了女子,想儿子;即便“五子登科”,也不会满足。②行为的强化作用。有贪婪之心的人,初次伸出黑手时,多有惧怕心理,一怕引起公愤,二怕被捉。一旦得手,便喜上心头,屡屡尝到甜头后,胆子就越来越大。每一次侥幸过关对他都如一针强心剂,不断刺激着那颗贪婪的心。③攀比心理。有些人原本并无贪婪之心,但是看到原来与自己境况差不多的同事、同学、战友、邻居、朋友、亲戚、下属、小辈,甚至原来那些与自己相比各种条件差得远的人都发了财,心理不平衡,觉得自己活得太冤枉,由此生发一股攀比之念,继而伸出了贪婪的双手。④补偿心理。有些人原来家境贫寒,或者生活中有一段坎坷的经历,便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平,一旦其地位、身份上升,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向社会索取不义之财,以补偿以往的不足。
3.贪婪行为的表现及其危害
贪婪是一种过分的欲望。贪婪者往往超越社会发展水平,践踏社会规范,疯狂地向社会及他人攫取财物。其表现有以下几种:
(1)不择手段的财欲。主要表现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利用一切手段索取钱财。如贪污公款,有人调用公款去炒股、炒房地产,盈了归自己,亏了记在国有企业的账上,搞变相贪污。在国有资产的流失中,大批资金流入了私人的腰包。有人搞赌博捞钱,沉溺其中,难以自拔,赢的要更赢,小输的想保本,大输的想翻本,周而复始,恶性循环,结果是赌了输,输了贪,越赌越输,越输越贪,越贪心越黑,越赌胆越大,一发不可收拾。有人偷盗自行车,有人拐卖妇女儿童等等,不惜一切手段。皆是为了“贪钱”一欲。
(2)难以满足的食欲。这里指的不是贪食症,而是利用公款或他人之款去吃喝。现在用公款白吃似乎已成为联络感情、展示“公关”、进行业务的一种“热门”手段。请客吃饭规格不能太低,眼下一桌“公务”酒席至少要两三千元。据报载,1993年全国公款吃喝已过1000亿元大关,随着物价的上升,这个数据还有可能继续攀升。公款吃喝既可不掏自个儿的腰包,一饱口福,又能满足地位身份的虚荣心。有少数公务人员借检查工作之名,到一些企业白吃白喝,索要礼品;社会上有些闲散人员乘别人举办婚宴,混入宾客之中白吃一顿。这些都是吃喝方面的贪婪现象。
(3)难以填补的权力欲。社会上有些人为了出人头地,拼命地往上爬,或凭借裙带关系伸手要官,或诬陷他人以表现自己。有人为升官,伪造文凭,篡改档案,年龄越改越小,工龄越加越长,文凭越改越高。为什么会有人如此热衷于官道?在“官本位”的社会里,权钱相通,有权就有一切,当了官,就有人来巴结,请客送礼,红包贿赂。他们认为:“用我的钱买你的权,用你的权赚我的钱。”这类人一旦“得道”,合家“鸡犬升天”,占据官位,谋取私利。这难以填补的权力欲,实质是贪婪心理在作祟。
(4)欺世盗名的名欲。有些人升不了官,便想在世上出名,于是就自封为世界著名的“气功”大师、有单方医百病的“名老中医”、有著作面世的“教授”、“赴京献宝”的名人后代等等。他们中许多人实际上没有多少文化,仅凭一张巧嘴、一叠耀眼的名片,欺骗了无数善良的人们。他们的骗术并不高明,但能迎合一些人的虚荣心与某种迫切的需求心理(如治病、练功、求宝),这部分上当者的深信不疑,渲染与扩大了行骗者的社会影响,虚名的泡沫越鼓越大,直至破裂那天为止。
(5)胆大包天的色欲。男女之欲本是天造地设,无可非议的。但一些贪婪之徒“饱暖思淫欲”,轻者搞性骚扰,调戏女性;重者霸占、强奸、逼迫妇女卖淫或插足他人家庭,弄得人家妻离子散。广西隆安县公安局长陆世长,从1977年到1991年14年间,据可靠数字,就奸淫妇女100多人;有些厂长经理趁到沿海城市出差之机,用公费连连嫖娼,以满足自己的色欲。
以上仅仅列举了五个方面的贪婪行为,这一小撮贪婪之人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病案]
徐某,男,55岁。
徐某出身贫寒,下过乡,务过农,回城后当了一个小厂的出纳。因为看见别人“挣大钱”,心里很不平衡,与社会上流行的“吃公家、拿公家、吃吃拿拿不算啥”的错误说法产生了共鸣。因此经常“化公为私”地白吃白拿公家的财物而不以为耻。虽然其行为尚未触犯刑律,但他自己已经感觉到贪婪心理在膨胀,担心自己最终滑进贪污犯罪的深渊。于是,他来到心理门诊,请求心理医生予以帮助。
显然,徐某的异常心理属贪婪心理。是补偿心理、攀比心理的内在因素与社会不良思想文化的消极影响相结合,使之产生了贪欲。但因其尚未滑入贪婪的深渊,未触犯法律,故仍可予以心理矫治,使之恢复正常。
4.贪婪的心理调适
贪婪并非遗传所致,是个人在后天社会环境中受病态文化的影响,形成自私、攫取、不满足的价值观而出现的不正常的行为表现。若欲改正,是可以自我调适的,具体方法如下:
(1)格言自警法。古往今来,仁人贤士对贪婪之人是非常鄙视的。他们撰文作诗,鞭挞或讽刺那些向国家和人民索取财物的不义行为,其中最著名的是陈毅的《感事书怀・七古・手莫伸》,其诗为:“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汝言惧捉手不伸,他道不伸能自觉。其实想伸不敢伸,人民咫尺手自缩。岂不爱权位,权位高高耸山岳。岂不爱粉黛,爱河饮尽犹饥渴。岂不爱推戴,颂歌盈耳神仙乐。第一想到不忘本,来自人民莫作恶。第二想到党培养,无党岂能有所作?第三想到衣食住,若无人民岂能活?第四想到虽有功,岂无过失应惭怍。吁嗟乎,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那些想消除贪婪心理的人,可将此诗裱成堂幅,悬挂室内,朝夕自警。
(2)二十问法。这是一种自我反思法,即自己在纸上连续20次用笔回答“我喜欢……”这个问题。回答时应不加思索,限时20秒钟,待全部写下后,再逐一分析哪些是合理的欲望,哪些是超出能力的过分的欲望,这样就可明确贪婪的对象与范围,最后对造成贪婪心理的原因与危害,自己作较深层的分析。例如,有一个贪财的人在纸上连续写下“我喜欢钱”、“我喜欢很多的钱”、“我喜欢自己是个有钱人”、“我喜欢有许多财富”、“我喜欢过有钱的生活”……他写完之后,通过思考,就会发现自己对钱可能有一些过分的欲望,许多举动都与谋财有关。接着思考钱财的来源问题,人的生活离不开钱,但这钱应来得正,不能取不义之财;钱是身外之物,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走,贪婪之心最终会阻碍自己的发展。然后分析自己对钱财的过分欲望是有攀比、补偿、侥幸的心理呢,还是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上述分析,就可以对贪婪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也可以避免贪婪之害。
(3)知足常乐法。一个人对生活的期望不能过高。虽然谁都会有些需求与欲望,但这要与本人的能力及社会条件相符合。每个人的生活有欢乐,也有痛苦,攀比并不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快乐。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心理调适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到知足常乐,“知足”则可以保持对现实的冷静态度,“常乐”也就可以保持愉快的心境状态了。
三、吝啬心理
1.吝啬的含义及其特点
吝啬,俗称小气,“一毛不拔”。吝啬与吝惜不同,吝惜指对所有财物(包括个人与公家的)十分珍惜,不浪费,不大手大脚。它是一种勤俭节约的好行为。《三国志・魏志・王肃德评》曰:“吝惜财物,而治身不秽。”意谓珍惜财物,不铺张浪费,是一种好品德。教育家徐特立早期在长沙办学,非常勤俭,常常将别人丢弃的半截粉笔拿来写字。他曾在诗中写道:“半截粉条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算细人。”吝啬则是一种不正常的心态和行为。《颜氏家训・治家》曰:“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可见吝啬是一种有能力资助或帮助他人却不肯付诸行动的行为。吝啬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1)自私。吝啬之人都非常计较个人的得失,遇事总怕自己吃亏。他可以大慷公家之慨,对个人利益却丝毫不能让步,总是高估人家低估自己利得少,永不知足,因而也具有贪婪自私之心。果戈理笔下的守财奴泼留希金,就是个既贪婪又吝啬、形似乞丐实为富豪的怪物。他拼命地搜刮财富,宁可放在仓库里让它霉烂,也不愿救济农夫,甚至他的亲人。请看这段描写:“奶油面包和睡衣,他感激地收下了,对于女儿,却没有一点回送的物事,亚历山特拉・斯台班诺夫娜就只好这么空空地回家。”
(2)冷漠。吝啬之人非常看重自己的财富与利益,为了既得利益,可以六亲不认,对别人的苦楚显得冷漠无情,毫无怜悯之心,甚至落井下石。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老头就是一个金钱执著狂,为了钱他可以把妻子折磨死,欺骗亲生女儿,剥夺她的财产继承权。“葛朗台”已经成为“吝啬”、“冷漠”的代名词。
(3)封闭。吝啬之人很少参与社会活动,也不关心周围的事物,他们不愿帮助别人,因此很少有知心朋友,有了困难也就很难得到他人的帮助。
2.吝啬心理的成因分析
吝啬心理的形成,与环境影响、人格成长不良有关系。从环境因素来看:
(1)社会资源的分配与占有是不均衡的。由于种种原因,人们的收入与财富具有一定的悬殊性,贫富差距因社会竞争与变化常常发生变化,今天你可能很富有,明天你也许就不那么有钱了。社会财富占有的不确定,使得一些人产生对现实的焦虑心理。于是,建立起一个强度很大的心理防御机制,非常关注既得利益而对周围的人漠不关心。
(2)社会存在欺诈行为。这些欺诈行为促使吝啬之人对他人抱有强烈的戒备心,他们对少数人的不法行为极为不满,并推及到全社会,认为人人都是欺诈之徒,不必对他人抱同情心,不要自找麻烦。
(3)社会价值观念的导向。社会价值观念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风气。如果社会风气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雷锋精神处处可见,利他观念深入人心;为社会慈善事业、希望工程、灾民捐资捐款;人人都善待老人、儿童,具有同情之心,那么,社会的吝啬心理就会少得多。如果社会中人人尔虞我诈、自私自利、斤斤计较,出现病态的吝啬心理是难以避免的。
(4)社会隔绝的影响。现代民居的设计以独立的二居室、三居室为主,邻里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有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也滋生了人的吝啬、冷漠之心。
从人格成长来看:
首先,吝啬是一种消极的自我防御体制。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焦虑是人的行为的基本能力。弗洛伊德将焦虑分为三类:由环境中存在的现实危险所引起的现实焦虑;由害怕控制不住本能冲动而引起的神经质焦虑;由害怕自己违背社会规范而引起的道德焦虑。焦虑令人不快和紧张,要设法降低或克服它,个人所作的一切行为就是为了避免或降低各种焦虑。有些人将现实生活风险估计过高,对自己的能力与实力估价过低,为了应付焦虑,就建立起自我防御机制。冷漠、吝啬、无责任感就是这种机制的表现。
其次,吝啬是个体早期人际关系的产物。心理学家霍妮认为,人格的发展取决于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有两种典型情况:①儿童从父母那里得到真正的慈爱与温暖,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②父母对儿童漠不关心、厌恶甚至憎恨,儿童的安全需要受到挫折。在前一种情况下,儿童正常发展,而后一种情况则会引起神经症。霍妮把父母破坏儿童安全感的行为称为“基本邪恶”。这种基本邪恶可能以如下方式表现:对儿童冷淡,拒绝儿童,敌视儿童,对子女的偏心,不公正的惩罚,嘲笑,羞辱,不守信用,不许孩子和其他人接近等。如果父母以上述一种或多种行为对待儿童,儿童将对父母产生基本敌意,这种敌对态度最终又将折射到周围的一切事物和任何人上。可以这样来理解吝啬,吝啬之人从小很少甚至从未从父母那里得到爱与关怀,他们也就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他们很少与父母有情感上的交流,因此对他人的艰难处境也不会引起心理共鸣,他们看到需要资助或帮助的人,往往会这样想:这不关我的事,从而心安理得地把责任推给别人。
再次,个人缺乏社会责任感。吝啬之人自私、冷漠,对社会、他人乃至亲属不负责任,或者只站在狭隘立场来看待自己的责任与义务,看不到自己应尽的家庭和社会责任。
3.吝啬心理的表现与危害
由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收入普遍增加,像葛朗台、泼留希金那样典型的吝啬鬼、守财奴在当今已很少见,吝啬行为也不再限于财物,而是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当今吝啬行为有如下表现:
(1)不愿借钱借物给人。如今有一个独特的现象,越是大城市,越是收入高的地区,人们就越吝啬、越计较个人的得失;而在边远的山区村寨,人们的收入水平很低,却乐意帮助乡邻。有人曾做过实验,在大城市和乡村分别假扮迷路者,向10位市民和10位村民寻求帮助,结果发现,只有二三位市民愿意提供帮助,而村民则有七八位愿意提供帮助。有人认为大城市的居民来自东西南北,已没有乡下人固有的那种乡里乡情。城市居民收入的有限性和生活高消费值,使一些人对周围的人与事变得非常小心谨慎,他们从不轻易向人许诺与施舍。
(2)不赡养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终”、“孝顺父母”,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可是现在有些做儿女的,相互推诿、不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四川一位八旬老人,养育5个儿女,可是儿女在父亲丧失劳动能力后,一个也不愿赡养,致使老人沿街乞讨,露宿街头。老人的子女个个怕吃亏,完全忘记了自己应负的责任。长子要特别关注自己的示范作用,长子吝啬小气必然影响其余兄弟姐妹。另外,在一些养父子关系中,也存在不赡养老人的情况。有些夫妻自己没有生育能力,从别处抱养一个孩子,但孩子长大成人,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就不顾养父母的养育之恩而将老人遗弃。
(3)遗弃女婴。中国社会历来有重男轻女的观念,“生儿弄璋,育女弄瓦。”于是乎有些人就只想生一个儿子,有的产前做B超,不是儿子就做“人流”;有的生下女婴后,就将她遗弃在路旁,然后再生育儿子;有的把儿子视作宝贝,把女儿当做累赘。这实质上是一种感情上的吝啬心理。
(4)重衣食不重教化。现在有些家长在生活上对孩子关照得无微不至,高级食品、衣服玩具,不管价钱有多高,都舍得去买,唯独不愿给孩子以精神上的教化。这一方面反映了一些人素质的低下,同时也是一种感情吝啬的行为。
(5)不关心周围的事物。有些人遇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捐款、让座的助人之事他不做;遇到别人有难,他不帮。这种吝啬之人已近乎麻木不仁的冷血动物。
吝啬作为一种自私、冷漠的病态行为有极大的危害性。
首先,它破坏了人类所固有的仁爱之心、同情之心。“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具有社会性,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种互助关系,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是人类的美好属性。吝啬之人极度自私,不给别人任何帮助,将人的本性降格为动物本性。吝啬破坏了人类美好的社会关系、伦理关系与道德关系。吝啬之人也必将受到社会的谴责与遗弃。
其次,物质与精神上的吝啬心理将会对一些社会成员造成精神及肉体上的伤害。试想,被子女抛弃的老人,被父母遗弃的女孩,他们将会面对什么生活?一个被父母重养轻教长大的孩子,他们的灵魂又是多么的空虚?一个面临困境向他人伸出求援之手的人,得到的只是白眼,他的心里有多痛苦?作为人,实在不该有吝啬之心。
4.吝啬心理的自我调适
吝啬的危害如此之大,我们应当尽快消除吝啬心理。不妨作以下自我尝试:
(1)认知领悟。即认真思考,领悟吝啬的不合理之处。人活在世上,需要钱,但更需要亲情与友谊;小气冷漠,只会割断亲情,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赡养老人、抚养子女更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过去曾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应理智公正地看待。关心与帮助历来是相通的,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在情理法的合理范围内,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帮人就是帮自己。
(2)皈依宗教。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提倡扬善除恶。例如佛教就告诫人们多积阴德,来世有报;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多做好事,多资助困难之人,菩萨是可以看到的;善良之人必定心想事成,不育者将有子嗣,经营者将带来永昌,百姓人家将无病无灾等等。
我国港澳台地区、东亚及世界各地有不少虔诚的宗教信徒都大力资助社会慈善事业,做了不少好事。宗教是一种信仰,具有助人的暗示作用,能消除人的吝啬心理。
四、自我封闭心理
1.自我封闭心理的含义及其特点
“封闭”本义指严密盖住。自我封闭是指个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很少或根本没有社交活动,除了必要的工作、学习、购物以外,大部分时间将自己关在家里,不与他人来往。自我封闭者都很孤独,没有朋友,甚至害怕社交活动,因而是一种环境不适的病态心理现象。
自我封闭心理具有如下特点:
(1)普遍性。即各个年龄层次都可能产生。儿童有电视幽闭症;青少年有性羞涩引起的恐人症、社交恐惧心理;中年人有社交厌倦心理;老年人有因“空巢”(指子女成家居外)和配偶去世而引起的自我封闭心态。同时,在不同的历史年代都可能存在这一现象。过去有所谓“清士”、“遗民”,当今有孤独无友之人。
(2)非沟通性。正常人都有相互沟通交往的需求。据统计,人除了8小时睡眠外,一天中其余70%的时间被用来交流信息与情感。而有封闭心态的人,则不愿与人沟通,很少与人讲话。不是无话可说,而是害怕或讨厌与人交谈,前者属被动型,后者属主动型。他们只愿意与自己交谈,如写日记、撰文咏诗,以表志向。
(3)逃避性。自我封闭行为与生活挫折有关,有些人在生活、事业上遇到波折与打击后,精神上受到压抑,对周围环境逐渐变得敏感,变得不可接受,于是出现回避社交的行为。
(4)有孤独感。因为自我封闭者把自己与世隔绝,他也就没有什么朋友,时常感到很孤独。
2.自我封闭心理的成因分析
自我封闭心理实质上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由于个人在生活及成长过程中常常可能遇到一些挫折,挫折引起个人的焦虑。有些人抗挫折的能力较差,使得焦虑越积越多,他只能以自我封闭的方式来回避环境,降低挫折感。还有些人受社会错误观念的影响,如“逢人只讲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出头椽子先遭烂”,如此等等,就降低了社会交往与自我表现的程度。社会交往是正常人的一项基本需求,交往能传递情感,满足人的社会与精神需求。而有自我封闭心理的人则人为地剥夺了这项需求,使得信息狭窄,情感隔绝,孤独感、隔世感油然而生,从而使心理活动病态化。从儿童来讲,如果父母管教太严,儿童便不能建立自信心,不敢越雷池一步,宁愿在家看电视,也不愿外出活动。对青少年而言,同一性危机是产生自我封闭心理的重要原因。同一性危机是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同一性危机是青年企图重新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产生的自我意识的混乱。换言之,即指青年人向各种社会角色学习技能与为人处世的策略。如果他没有掌握这些技能与策略,就意味着他没有获得生活自信心以进入某种社会角色,他不认识自己是谁,该做些什么,如何与他人相处。于是,他就没有发展出与别人共同劳动和与他人亲近的能力,而退回到自己的小天地里,不与别人有密切的往来,这样就出现了孤单与孤立。对中年人而言,艾里克森认为一个健全的中年人应关心和爱护下一代,为下一代人提供物质与精神财富(还应包括整个家庭成员)。如果一个人不能关心下一代,或者不能完成上述活动,那他就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这种人只关心自己,不与他人来往,或者自我评价低而懒于与人交往。对老年人而言,丧偶丧子的打击,很易使人心灰意懒,精神恍惚,对生活失去信心,不能容纳自己,常常表现为十分恋家。例如住在医院,焦躁不安,回到熟悉的家,情绪才能平稳下来。
可见,自我封闭心理与人格发展的某些偏差有因果关系。
3.自我封闭心理的表现与危害
(1)不愿结婚。“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一种社会习俗,也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但有些大龄青年男女宁愿独身也不愿成家。大男不成家,大多是不愿承担起建立家庭、养育子女的责任;大女不出嫁,是在期待出现理想中的“白马王子”。有一位单身女教师这样写道:“单身有单身的快乐,但也有单身的孤独,特别是寒冷的夜间,孤独像迷雾一样缠绕着我,心很凉很冷,有时甚至颤栗……但我绝不会找一个不是自己真心实意喜爱的人成婚。”这些大龄男女青年,或者回避现实,或者期望过高,都将自己封闭起来。
(2)社交恐惧。这多发生在那些性格内向者身上。由于幼年时期受到过多的保护或管制,他们内心比较脆弱,自信心也很低,只要有人一说点什么,马上就对号入座,心里紧张起来。他们最怕到公开场合去,在生人面前常显得束手无策,于是干脆躲在家中不出来。
(3)自责心理。有些人因生活中犯过一些“小错误”,例如偷过东西、看过黄色录像片、违反过交通规则等,他们也许并未受过别人的惩处,但由于道德观念太强烈,导致自责自贬。自己做错了事,就看不起自己,贬低自己,甚至辱骂讨厌摒弃自己。总觉得别人在责怪自己,感到惶惶不可终日,于是深居简出,与世隔绝。
(4)消极的自我暗示。有些人因为个子特别矮小,或者特别高大,或者有某些身体缺陷,或者容貌丑陋等等,于是十分注重个人形象的好坏,总是觉得自己长得丑。这种自我暗示,使得他们非常注意别人的评价,甚至别人的目光,最后干脆拒绝与人来往。
自我封闭阻隔了个人与社会的正常交往。它使人认知狭窄,情感淡漠,人格扭曲,最终可能导致人格异常与变态,因此应尽快调整自我封闭的心态。
[病案]
季某,男,25岁,中专文化,个体商业户。
一年前,季某一次参加一位朋友的生日宴会回来,突然感到莫名恐惧,不敢外出见人,多方治疗无效。为此妻子大为恼火,骂他中了哪门子邪,后来听朋友说可以找心理医生咨询一下,于是便来到了心理咨询所。他向心理医生作了如下陈述:
“我两年前下岗,自己开了一家百货店,生意挺不错。不久,街坊一位长得挺‘帅’的哥们儿也开了一家更大的商店,开业后不久生意就红火起来。一次我和他一同去赴一位朋友的生日宴会,都是同行,他大受朋友们的欢迎,不少人争着和他聊天,像众星捧月似的,搭理我的人却很少。于是顿感心中不安,中途退席回家。从此,我不时感到惶恐不安,老为我绝不可能超过他而感到害怕。开始,他还只是怕和他在一起,后来一见到我就害怕,整天担心他会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不久,就连顾客上门买东西我也感到害怕。以致无法继续营业而停业待在家里,我甚至不敢出门会客,如此情况已有一年多了。”
根据季某的描述,医生认为这属于异常心理中自我封闭心理的症状。季某参加宴会,自感不如那位“帅哥”朋友,于是产生恐惧,并且越来越严重,直到最后害怕见面,不能营业,不敢出门会客,躲在家里。这是典型的因社交恐惧而造成的自我封闭。社交恐惧和消极的自我暗示造成的这种自我封闭心理,对季某的生活和工作已造成了极大的妨碍,季某已表现出对人恐怖症的某些症状,必须进行积极的心理治疗。
医生决定采用满灌疗法并配合药物加以治疗。满灌疗法,又称“暴露疗法”、“冲击疗法”和“快速脱敏疗法”,是鼓励季某直接接触导致恐怖焦虑的情景,坚持到紧张恐惧感觉消失的一种快速行为治疗法。季某并非性格懦弱之人,又有与对方接触的意愿和基础,因此,采用“满灌疗法”并配合药物对其治疗最为恰当。
心理医生先与季某惧怕的“帅哥”朋友取得联系,请他协助医生对季某进行心理治疗,取得他的积极支持。于是,让他在约定的时间(季某并不知道)突然登门拜访季某。季某开始十分紧张,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和朋友的热情配合下,季某慢慢平静下来,顺利地与那位朋友交谈了一个多小时。几天后,在医生的鼓励和陪同下,季某主动回访对方。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要求他们至少互访四次,每次访问后,请季某到诊所对心理医生详谈访问的过程与感受,然后由心理医生有针对性地对季某进行心理调适。随着互访的次数增多,季某的感觉一次比一次好。在心理治疗的同时,心理医生辅以适量的抗恐惧焦虑药物如多虑平、阿普唑仑等进行辅助治疗,帮助季某消除恐惧焦虑情绪和改善睡眠。
前后经过三个多月的心理治疗,季某的症状消失,他的商店又重新开业,工作、生活也恢复了正常。
4.自我封闭心理的自我调适
(1)乐于接受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会面对许多挫折,有些人习惯将失败归因于自己,总是自怨自艾。他们十分关注别人的评价,遇事忐忑不安。我们应学会将成功归因于自己,把失败归结于外部因素,不在乎别人说三道四,“走自己的路”,乐于接受自己。一个长相有缺陷的青年,因害怕别人讥笑而不敢见人,后来他努力发现自己的优点,如聪明、成绩好等。优点发掘得越多,他就越自信,最后完全走出了自我封闭的圈子。
(2)提高对社会交往与开放自我的认识。现代社会要求人不仅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