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2章 挖掘自我潜能与实现创富

  创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挖掘自身潜能的过程,而挖掘潜能必须不断发现真正的自我。一个人一旦如此,便可重振一蹶不振的事业甚至改变其整个生活状况。

  第一节 自我意向――寻找自身的创富定位

  20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发现之一是“自我意向”。这种自我意向就是“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观念,它建立在我们对自身的认知和评价基础上。一般而言,个体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据自己过去的成功或失败,他人对自己的反应,自己根据环境的比较意识,特别是童年经验而不自觉地形成的。根据这些,人们心里便形成了“自我意向”。就我们自身而言,一旦某种与自身有关的思想或信念进入这幅“肖像”,它就会变成“真实的”。我们很少去怀疑其可靠性,只会根据它去活动,就像它的确是真实的一样。心理学家马尔慈说,人的潜意识就是一部“服务机制”――一个有目标的电脑系统。而人的自我意向,就有如电脑程序,直接影响这一机制运作的结果。如果你的自我意向是一个失败的人,你就会不断地在自己内心那“荧光幕”上看到一个垂头丧气、难当大任的自我,听到“我是没出息、没有长进”之类负面的讯息;然后感受到沮丧、自卑、无奈与无能――而你在现实生活中便会“注定”失败。另一方面,如果你的自我意向是一个成功人士,你会不断地在你内心的“荧光幕”见到一个趾高气扬、不断进取、敢于经受挫折和承受强大压力的自我;听到“我做得很好,而我以后还会做得更好”之类的鼓舞讯息,然后感受到喜悦、自尊、快慰与卓越――而你在现实生活中便会“注定”成功。

  对自我意向的确立是十分重要的,其正或负倾向是我们的生命走向成功或失败的方向盘、指南针。自我意向的形成有以下特点:

  1.人的所有行为、感情、举止,甚至才能始终与自我意向一致

  每个人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人,就会按那种人的方式行事;而且,即使他做了一切有意识的努力,即使他有意志力,也很难扭转这种行为。

  自我意向是一个“前提”,一个根据。人的全部个性、行为,甚至环境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如果一个人从心理上逃避成功,害怕成功,面对机会或挑战,他就可能畏畏缩缩,这样,即使不是一个失败者,也是一个平庸之辈。因为,在其自我意向里已经有了失败的自我意向。其实,只要改变一个人的自我意向,不管是企业家、商人或是学生、教师,其工作绩效都会发生奇迹性的变化。

  2.自我意向是可以改变的

  一个人难于改变某种习惯、个性或者生活方式,似乎有这样一个原因:几乎所有试图改变的努力都集中在所谓自我的行为模式上而不是意识结构上。很多人对心理咨询感到意义不大,是因为他们想要改变的是特定的外在环境或者特定的习惯和性格缺陷,而从来没有想到改变造成这些状况的自我认识。

  普莱斯科特・雷奇是自我意向心理学的先驱之一,他在这个问题上做过最早的也是最有说服力的实验。雷奇认为,个性是“一套思想体系”,思想与思想之间必须一致。同这个体系不一致的思想受到排斥、“不被相信”,也不能引导人的行为;相反,与这个体系一致的思想则被采纳。这套思想的中心就是个人的“自我理想”,即自我意向,或者他的自我观念。由于雷奇是一位教师,他得以利用几千个学生来验证其理论。

  雷奇的理论认为:如果某学生学习某科有困难,可能是因为(从学生的眼光看)他不适于学习这门学科。然而雷奇相信,如果改变学生这种观点体现的自我观念,那么他对这门学科的态度也就会相应改变。如果引导学生改变他的自我定义,他的学习能力也会改变。这种理论得到了验证。一个学生在100个单词中拼错了55个,而且很多课程都不及格,以致丧失了一年的学分;但第二年各科成绩平均91分,成了全校拼写最优秀的学生。另一个男孩因成绩太差而被迫退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后却成了全优生。一个姑娘拉丁文考试4次不及格,同学校的辅导员谈了3次话后,就以84分的成绩通过了。一位男生被一个考核机构断定为“英语能力欠缺”者,却在第二年荣获学校文学奖的提名。这些学生的问题不在于他们迟钝或基本能力的缺乏,而在于他们的自我意向不恰当。他们“确认”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不是说“我考试失败”了,而是认为“我是个失败者”;不是说“我这门不及格”,而是说“我是个不及格的学生”。要想从事于创富活动,并全面地完善自己的意识,就必须有一个适当的现实的自我意向伴随着自己;就必须能接受自己,并有健全的自尊心。创富者必须信任自己,必须不断地强化和肯定自我价值,必须随心所欲地有创造性地表现自我,而不是把自我隐藏或遮掩起来。创富者必须有与现实相适应的自我,以便在一个现实的世界中有效地发挥作用。此外,创富者还必须认识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并且诚实地对待这些长处和弱点。当这个自我意向完整而稳固的时候,创富者会有“良好”的感觉,并且会感到自信,会自由地作为“我自己”而存在,自发地表现自己并会适当地发挥作用。如果它成为逃避、否定的对象,个体就会把它隐藏起来,不让它有所表现,创造性的表现也就因此受到阻碍,内心会产生强烈的压抑机制且无法与人相处。

  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所真正需要的正是更丰富的人生、幸福、成功、宁静,或者我们心目中的崇高目标,在本质上都可以从丰富的生活或积极的创富过程中体验到。当我们体验到幸福、自信、成功的饱满的感情时,我们就是在享受丰富的生活。当我们落魄到压制自己的能力、浪费自己的天赋本能,使自己蒙受忧虑、恐惧、自我谴责和自我厌恶的程度时,我们就是在扼杀自己可以利用的生命力,就是在背弃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道路。

  第二节 自身内在成功机制的探索法

  每一种生物都有一套内在的帮助其达到生存目标的制导系统或者目标追寻系统。在生命的比较简单的形式中,“生存”的目标仅仅是指个体与种族的实体存在。动物的内在机制仅仅限于寻找食物和住处,躲避或战胜天敌和自然灾害,以保证种族的延续。而对于人来说,“生存”不仅仅意味着活下去。它已超越了肉体的存在与种族的繁衍,还需要某种情感和精神方面的满足。人的内在“成功机制”的内涵也比动物的要大――除了帮助个体躲避或战胜危险,除了产生“性本能”帮助种族繁衍外,还能帮助其解难答疑、发明创造、写诗作曲、管理企业、销售货物、探索新的科学领域、求得心境的安宁、发展良好的个性,并在与他的“生存”或追求美满生活的其他一切活动中取得成功。

  一、成功的“本能。”

  许多动物不经教化就有采集食物、把多余的食物囤积起来的能力。

  人们不明白这些现象,便通常解释为动物有某种指引它的“本能”。分析这些本能后就会发现,它们能够帮助动物成功地适应环境。简而言之:所有动物都具有一种“成功本能”。我们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人也有一种成功的本能,并比其他任何动物的本能都更为奇特,更为复杂而且强烈。

  动物不能任意选择目标,它们的目标(自我保护和繁衍)可以说是既定的。

  它们的成功机制也仅仅限于这些既定的目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本能”。

  相反,人却具有动物所没有的东西――创造性想象力,人可以利用想象去设计不同的目标,根据目标去达到成功。只有人才能利用想象力去指导成功机制。

  实际上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中,想象力都是不可缺少的。历代伟大的思想家以及头脑冷静的实干家们都承认这一事实,并善于利用,可能他们并不一定明白想象力是怎样去开动创造性机制的。拿破仑曾经说过:“想象力统治世界。”格林・克拉克认为:“人类所有的才能中,与神最相近的就是想象力。”

  苏格兰杰出的哲学家杜格尔德・斯特华特也说:“想象的才能是人类活动最伟大的源泉,也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毁坏了这种才能,人类将停滞在野蛮的状态之中。”亨利・凯瑟尔宣称:“你可以想象你的未来。”越来越多的成功者发现他们在事业上的成就来源于创造性想象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并将它视作一种成功技能引入事业和生活中。

  二、“异想天开”者与创富――一个关于“想象”的创富学依据

  诺伯特・威那尔说过:“科学家动手解决一个确实有答案的难题时,他的整个态度就改变了,他实际上已经找到了一半答案。”因此我们寻求一个新的观念或者解答一个问题时,不妨假定答案已经在某处存在,我们动手去发现它罢了。

  不管你是从事销售、经营企业、写诗、改善人际关系,还是进行其他创造性工作,如果你心里有了一个既定目标,或一个将要实现的愿望,并且你有强烈的创造想象欲望,一开始就从各个角度周密地考虑它――开动创造性机制,那么这个目标一定能够辨认出来,只不过时间有长有短而已。因为在创造想象这一过程中,你的头脑在加速运转,并不断地搜寻瞬时意念和事实,加以识别并与自己相关的经验联系,结合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使你的思维得以完善,完成你所需要的成功方程式,或者有效地“解决”问题。当这个答案出现在你的意识中时,你可能正在思考别的问题,像意识休眠时出现的一种梦幻,你只觉得有某种东西“咔嚓”一声,便立刻“认识到”这就是你所寻找的答案了。世界上所有的成功者创富的过程没有一个是事先既定好了的,它们都留下了想象创造的痕迹。想象是创富根本,创富是想象力充分发挥的“职业”。

  三、时刻发展新的自我意向――构思练习

  发展新的自我意向,改变郁郁寡欢的失败型个性不能依靠纯粹或勉强的意志力。必须要有充足理由、足够证据确认旧的自我意向是错误的,因而要发展相应的新的自我意向,不能仅仅凭空想象出一个新的自我意向,除非你觉得它是有事实为依据的。经验表明:一个人改变自我意向时,总觉得由于某种原因“看到”或者认识到了自己的本来面貌。正如爱默生所说过的:“人无所谓伟大或者渺小。”科学已经证实了哲学家、神秘主义者和其他直觉主义者的一贯主张:任何一个人都会由自己主宰“指引着走向成功”,任何一个人都有大于自身的力量,这就是“你自己”。如果你正被自我意向指引着走向成功和幸福,那么,你往日那幅不敢奢望幸福和“注定”要失败的自我肖像必然是错误的。

  下面的基本原则――你的成功机制就是依据它们进行工作的。要使你自己的“伺服机制”(一部自动寻求目标的机器,运用自动反馈和信息储存为手段)有效地运转,首先你必须熟悉下列原则。

  1.内在的成功机制必须有一个“目标。”

  你必须想象到,这个目标“现在已经”以实际的或潜在的形式“存在着”,成功机制的工作是把你引向一个已经存在的目标,或“发现”已经存在的事物。

  2.自动机制是“有目的”的

  也就是说,它永远指向“最终结果”,向目标接近。达到目标的“凭借方法”或许不明确,但不要因此而丧失信心。自动机制的功能就是在你提出目标后为你提供“凭借方法”的。而对于最终结果,所凭借的方法会自负其责。

  3.不要怕犯错误,不要怕暂时的失败

  所有的“伺服机制”都由否定的反馈去实现目标,或者继续前进,在前进中一旦发生错误,应立即加以纠正。

  4.习得各种技巧都要经历考验、都会犯错误,因此要用心修正目标,直到实现“成功的”行为在此之后,应更多地淡化过去的错误,记取成功的反应,使它能够得以“模仿”。这样便会学到更多的东西,继续取得成功。

  5.必须信任自己的“创造机制。”

  不要过于担心它是否能够启动,或者过分有意识地强迫它而使它受到干扰,你必须放手让它工作。这种信任是必要的,因为创造性机制是在意识水平面以下工作的,你无法“了解”它的工作情况;而且,它的本性是根据目标的需要而自发地工作。因此,你事先得不到它的保证,它只是在你行动的时候、在你行为发布的指令下开动。但你不能等到有了证据才开始行动,只要你像是确有证据一样行动,证据自然就会显露出来。爱默生说过:“付诸行为,你就会得到力量。”

  第三节 心理创富图像

  一、心理创富图像能创造奇迹

  能认识到自身的行为、感觉和举止是我们的意向与信心的结果,因此就有理由说:心理学永远是一门改变个性的学问。

  它为获得技巧、成功和幸福开拓了一条新途径。

  由于神经系统无法区分实际的经验和生动的想象出来的经验,心理的图像便给我们提供一个实践机会,把新的优点和方法“付诸实践”。

  如果我们正想象自己以某种方式行事,几乎也就是实际上在这么干,心理图像给我们提供的实践可以帮助这种行为臻于完美。

  通过一个人为控制的实验,心理学家R。A。凡戴尔证明:让一个人每天坐在靶子前面想象着他对靶子投镖,经过一段时间后,这种心理练习几乎和实际投镖练习一样能提高准确性。

  美国《研究季刊》曾报道过一项实验,证明心理练习对改进投篮技巧的效果。

  第一组学生在20天内每天练习实际投篮,把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绩记录下来。

  第二组学生也记录下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绩,但在此期间不做任何练习。

  第三组学生记录下第一天的成绩,然后每天花20分钟做想象中的投篮。如果投篮不中时,他们便在想象中做出相应的纠正。

  实验结果:

  第一组每天实际练习20分钟,进球增加了24%。

  第二组因为没有练习,也就毫无进步。

  第三组每天想象练习投篮20分钟,进球增加26%。

  查理・B。罗思在《每年如何推销两万五》一书中讲到底特律的一伙推销员,利用一种新方法使推销额增加了100%,纽约的另一伙推销员增加了150%,其他一些推销员使用同样的方法则使他们的推销额增加了400%。

  “使推销员们取得如此成就的魔法究竟是什么?”

  “是所谓的扮演角色。……不过就是想象你处于各种不同的销售情况,然后再找出方法,直至在出现各种实际销售情况时你知道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为止。”

  “推销员之所以能取得好成就,不过是善于处理各种不同的情况。”

  “每次你同顾客谈话时,他说的话、提的问题或反对意见,都是一种特定的情况。如果你总是能估计到他要说什么,能回答他的问题、处理他的反对意见,你就能把货物推销出去……”

  “一个成功的推销员晚间一人独处时,也会制造这种情境。他会想象出客户对他最刁难的情况,然后想出相应的对策……”

  “不管是什么情况,你都可以预先有所准备,你想象自己和顾客面对面地站着,他提出反对意见,给你出各种难题,而你却能圆满地加以解决。”

  自古以来,许多成功者都曾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心理图像”和“排练实践”来完善自我,获得成功。拿破仑在带兵横扫欧洲之前,曾经在内心想象中“演习”了多年的军事。韦伯和摩尔根在《充分利用人生》一书中告诉我们,“拿破仑在上学的时候所做的阅读笔记,在付印时竟达满满400页之多。他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司令,画出科西嘉岛的地图,经过精确的数学计算后,标出他可能布防的各种情况。”

  世界旅馆业巨头康拉德・希尔顿在拥有一家旅馆之前,很早就想象自己在经营旅馆。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常常“扮演”旅馆经理的角色。成功后的希尔顿,便将他的连锁店发展到世界各地。亨利・凯瑟尔说过,事业上的每一个成就实现之前,他都在想象中预先实现过了。这真是奇妙之极!

  难怪人们过去总是把“心理意向”与“魔术”联系起来,“心理意向”在创富学中,确实具有难以抗拒的魔力。

  二、心理图像的原理

  科学控制论向我们解释了心理意向产生这种惊人后果的原因,并且证明,这些后果并非“魔术”,而是我们的心理和大脑自然而正常的功能。控制论把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看作一套高度复杂的“伺服机制”,这套机制指导自己通向既定的目标,并在必要时自动纠正指向的方向。

  但“伺服机制”并不意味着“你”是一部机器,而是指你的大脑和身体由你操纵着像机器那样发挥作用。你身上这套自动化的“创造性机制”只有一种运行方法,它必须有一个既定的目标。心理学家指出,你必须首先在内心认识一个事物,然后才着手去完成它。当你在内心里“看到”一个事物时,你的内在“创造性机制”就会自动把任务承担起来,其完成这项工作要远远胜过你有意识的努力或者“意志力”(可称为“超意志力”)。因此,在做一件事情时,不要过分地用有意识的努力或钢铁般的意志力去施加影响,也不要过分担心、总是疑心自己所做的一切的正确性。应当放松神经,不要用紧张的力量来“干这件事”,而是在心里想着你真正要达到的目标,然后“让”你的创造性成功机制来承担任务。这样,心里想着你要达到的目标,最终将迫使你运用“积极思维”。但是你并不能因此就不做努力或停止工作,你的努力要用来驱使你向目标前进,而不是纠缠在无谓的心理冲突之中。这种心理冲突的结果是“想要”或者“尝试着”做某一件事时,内心想象的却是其他事情。

  “在你心灵的眼睛前面长期而稳定地放置一幅自我肖像,你就会越来越与它相近。”哈利・爱默生・佛斯迪克博士说:“生动地把自己想象成失败者,这就使你不能取胜;生动地把自己想象成胜利者,将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伟大的人生以你想象中的图画――你希望带来什么成就,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作为开端。”

  三、积极的心理图像练习

  目前的自我意向是根据想象中的过去的自我而形成的,而过去的自我意向又是对过去经验所作的解释和评价。过去用某种方法绘制出自我肖像或许不太准确,现在你则可以用这样的方法绘制一幅非常准确的自我肖像。

  每天腾出30分钟时间,独自一人,排除干扰,尽量放松使自己感到舒适。然后闭上眼睛,锻炼想象。经过实验发现,如果想象自己坐在一幅宽银幕前面,正在观赏自己演出的电影,就会得到很好的效果。但要使这些画面尽量生动和详细,让你的心理画面尽可能接近实际的经验,就要注意想象对象的微小的细节,注意你想象的环境中的景象、声音和物体。一位患有恐怖症的人曾经用想象来克服她拔牙时的恐惧,一开始没有成功,后来她开始注意想象细节――诊所里的消毒水气味儿,触及到椅子扶手上皮革的感觉,医生的手伸到她嘴边时露出的那副修剪得很整齐的指甲,等等。在这项练习中,想象的环境中的各个细节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要考虑实际目的,就必须创造一个实际的经验。如果想象得足够生动和详细,那么,就你的神经系统而言,你的想象训练就相当于一次实地的体验。

  需要记住的一点是,在这30分钟内,你要看到自己的行动和反应是适当的、成功的和理想的。昨天的行为如何,这无关紧要,你也不必期望明天会有理想的行动,你的神经系统到时候自然会负起责任――如果坚持练习下去的话。想象你在按照你希望的那样行动、感受和“存在”。如果你一向羞怯和畏缩,想象自己在大庭广众下轻松而镇定地活动――并且因此而感到舒服;如果你在某种情况下恐惧和焦虑,想象你轻松自如地行动,有信心有勇气――并且因此而感到开朗和自信。通过这种练习,在你的头脑和神经中枢系统建立起新的“记忆”或者存储数据,并建立起一个新的自我意向。在练习进行一段时间后,你会惊奇地发现,你的行为“完全不同”了,多多少少有一些自动和自发性――“毫不费力”的感觉,这是必然的。如果你不“进行思考”或“努力”就达到无效的感觉和不适当的行为,而且这些不适当的感觉和行为是自动的和自发的,是因为你在自动机制里建立的记忆本身就是不适当的。自动机制不管接受肯定的还是否定的思想与经验,都会自动地进行工作。

  第四节 个性潜能释放练习法

  每一个人的真正自我都是有磁性的,对别人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通常说某个人“个性很有魅力”,其实是指他没有压抑自我的创造性和而具有表现自己的勇气。“不良个性”也可称为“被压抑个性”,其特征是不能表现内在的创造性自我,因而显得停止、避免、禁锢、束缚。受压抑的个性约束真正的自我表现,使个体总有理由拒绝表现自己、害怕成为自己,把真正的自我紧锁在内心深处。

  压抑的症状很多:羞怯、腼腆、敌意、过度的罪恶感、失眠、神经过敏、脾气暴躁、无法与别人相处等等。

  正如前面所述,每个人自身都蕴藏有无限的潜力,只是未被激发或受到压抑。如果对否定反馈或批评反应过了头,则可能偏离正轨,使前进受阻。

  如果你见了生人就害羞,如果你惧怕陌生环境,如果你经常觉得不适应、担忧、焦虑和神经过敏,如果你有类似面部抽搐、不必要的眨眼、颤抖、难以入眠等“紧张症状”,如果你畏缩不前、甘居下游,那么,说明你受到的压抑太重,你对事情过于谨慎和“考虑”得太多,限制了个性的发挥和表现。

  假如你是千百个由于受压抑而遭到不幸和失败的人中的一员,就必须有意识地练习解除抑制的方法,让生活中的你不那么拘谨,不那么担心,不那么过于认真。学会在思考之前讲话,戒除行动之前“过于仔细”的思考。

  一、释放个性潜能――练习一

  1.不要事先考虑你“想说什么”,张开嘴巴说出来就行

  2.不要做计划(不要考虑明天),不要在行动前考虑“行动――在行动中纠正你的行为”,这个模式看起来有些偏颇,但事实上它符合“伺服机制”开动的原则。一枚鱼雷绝不事先“考虑好”它是否错误,也不事先试图纠正错误,它必须首先行动――朝目标发动――然后纠正行进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切偏差。

  3.停止批评自己

  受压抑的人经常沉溺在自我批评中,不管做出多么简单的举动,事后他都会对自己说:“我真不该这样做啊。”在鼓足勇气说完一句话之后,他立刻对自己说:“也许我不该这么说,也许别人会有错误的理解。”奉劝你再也不要这样折磨自己,因为有益的反馈都是无意识地、自发地进行的,有意识的自我批评、自我分析和反省虽然也是必要的,但是作为一种经常不断的、每日每时都进行的自我猜测或者对过去行为的无休止的分析,最终只能导致你行动的失败。要注意这一类的自我批评和自我责备,要使它们立即停止下来。

  4.养成大声讲话的习惯

  受压抑的人说话声音明显地细小,表现得自信心不足。尽量提高你的音量,但不必对别人大声喊叫或使用愤怒的声调,只要有意识地使声音比平时稍大就行。大声谈话本身就是解除压抑的有效方法,可以调动起全身15%的力量,使人能比在压抑状况下举起更大的重量。科学实验对此的解释是,大声叫喊能解除压抑――能调动全部潜力,包括那些受到阻碍和压抑的潜力。

  5.直接表露爱憎好恶

  受压抑的个性既害怕表现坏的情感,也害怕表现好的情感。如果他表示爱情,就担心别人说他自作多情;如果表示友谊,又怕被当做阿谀奉承;如果称赞某人,又怕人家把这当做虚伪逢迎,或者怀疑他别有用心。正确的做法应当完全不必考虑这些否定的反馈信号,你不妨每天至少夸奖3个人,如果喜欢某人干的事、穿的衣服或说的话,你就让他知道。

  二、释放个性潜能――练习二

  这里介绍一种有效的循序式肌肉放松法,来释放被压抑的个性潜能:

  初步的肌肉放松运动并不难学,跟着下列的要点练习大约一星期,就可以掌握到放松的要诀。

  (1)安排30分钟时间。

  (2)安排一个宁静而最好是光线柔和的房间,内有一张舒适的床或沙发。

  (3)穿着宽松的衣服(如睡衣),或将自己的紧身衣裤解松,然后睡或躺在床或沙发上。

  (4)深呼吸3下。每一次吸入后,尽可能忍气不呼出,并全身紧张,握紧拳头,这一过程是让你体会到紧张。在每一次忍受不住时,再将气缓缓呼出,尽可能导引自己有“如释重负”之感,这一过程是让你体会到松弛的感觉。

  (5)尽量感受紧张的不适感与松弛的舒适感的强烈对比,领受松弛的妙处。

  (6)按身体部位逐一发布“松弛的自我催眠命令”。这些部位依次序是手指及掌、前臂、手臂、头皮、前额、眼、耳、口、鼻、下颚、颈、膊、背、前胸、后腰、肚、臀、耻骨以及生殖器、大腿、膝、小腿、脚和脚趾。你依循这些部位的次序,发布以下的指令:“放……松……松……弛……我现在感到非常舒畅……我的(部位)现在是非常的松……弛,我明显地感觉这部位有一种轻松而舒服的感觉。”

  (7)在向自己发布这些命令的同时,你要体验全身松弛的感受。

  (8)当完成手指到脚趾的松弛过程后,想象一股暖流,由头顶缓缓地流下你的头、胸、肚、腿,以及脚尖。这暖流带来的舒适,会大大加深全身的松弛程度。

  (9)静静地躺在床或沙发上,尽情享受这难得的松弛,体会状态的美好。

  (10)除了第9步没有时间限制之外,前面由手至脚整个逐步放松的过程需时大约6至7分钟。如果你在不到6分钟的时间内完成,那说明你还未达到能松弛的状态。

  要点:

  第一,假若(1)和(2)的环境不许可,你应该“弹性”变通一下。

  第二,保证在这段时间内没有外界骚扰。

  第三,在第(1)中之所以安排半小时的时间去做一个7分钟左右的程序,是为了保证你不为时间所限而尽量放松。有一位工程师坚持练习此放松术,矫正了严重的语言缺陷,其逻辑思维和工作才干也获得惊人的发展,他温顺待人的态度和冷静的处世方法,也得到周围人的赞赏。

  三、释放个性潜能――尝试未知

  如果你充分相信自己有能力进行任何活动,那么,你实际上就能获得成功。一旦你敢于探索那些陌生的领域,便有可能体验到人世间的种种乐趣。想想那些被称为“天才”的人,那些在生活中颇有作为的成功者,他们并不仅仅是某方面的专家,也不是试图回避困难的人。富兰克林、贝多芬、达・芬奇、耶稣基督、爱因斯坦、伽利略、罗素、萧伯纳、丘吉尔以及许多其他伟人,他们大多是敢于探索未知的先驱者,在许多方面与普通的人一样平常,唯一区别只不过是他们敢于走他人不敢走的路罢了。另一位文艺复兴式人物施魏策尔曾经说过:“人类的一切都不会使我感到陌生。”人们可以用新的眼光重新看待自己,打开心灵的窗子,进行那些自己一向认为力所不能及的活动;否则,就只会以同样的方式重复进行同样的活动,直到生命终结。而伟人之所以伟大,往往体现在其探索的品质以及探索未知的勇气上。

  要积极尝试新事物,就必须摈弃一些会对自己个性构成压抑的观点:改变现状不如苟且偷安,因为改变将带来许多不稳定的未知因素;或认为自己非常脆弱,经不起摔打,如果涉足于完全陌生的领域,会碰得头破血流。这显然是荒谬的观点。如果改变生活中单调的常规因素,你会感觉到精神愉悦和充实;相反,厌倦生活会削弱意志并产生消极的心理影响。一旦失去了对生活的兴趣,就可能导致精神崩溃。然而,如果在生活中努力探索未知,并获得成就,则你的心理一定会更加健康而强大。

  此外,也许还抱有这样一种心理意识:“这件事非比寻常,我还是躲远些好。”这种心理状态使你不能面对挑战,积极尝试新的经历。你可能认为,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某种理由,否则做它又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只要你愿意,便可以去做任何事情,而不必一定要有理由。没有必要为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寻找理由。

  当你还是个孩子时,逗蚂蚱玩上一个小时,其理由只不过是你喜欢逗蚂蚱玩。可当你成为大人时,你却不得不为做每件事找一个充分的理由。这种对理由的“热衷”阻碍了个性的成长发展,长期克制和压抑个性,使潜能无法得以发挥。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你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其原因只不过是你愿意这样做。这种思维方式将为你拓展生活的新天地,并将有助于消除你迄今为止养成的消极生活方式――惧怕未知。

  四、寻找内在安全感

  安全感意味着知道将要发生的危险,并能免除对个体的威胁;但安全感也易于使人们陷入没有激情、没有异议、没有冒险精神的一帆风顺的境地。

  安全感可指外界的保障,如金钱、房产和汽车等物质财富,也可指工作或社会地位等生活保障。但是,世界上也存在着另一种值得追求的安全感,这就是内心安全感。

  所谓内心安全感,就是相信自己能够处理任何事情、对未来抱有信心和希望的安全感。这是唯一持久的安全感,真正的安全感。财物终归会耗尽,名声随毁誉而浮沉,但是唯有自我可以依赖终身。你应该相信自己内在的力量,不妨将财产、工作或社会地位仅仅视为生活中令人愉快、但可有可无的附属物。

  假如,此时你正在阅读这本书时,闭上眼睛想象:突然有人扑向你,把你全身衣服剥光,扔到直升飞机上。直升飞机把你运到索马里内地,留在一片荒地上。

  你既没预先得到警告,也没有带任何钱财,除你自己之外,一无所有。你将面临语言、风俗习惯、气候适应等困难,而你的全部所有仅仅是你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是要生存下去,还是被困而死?是结交新朋友,找到吃的住的呢,还是仅仅躺在那儿哀叹自己多么不幸?如果你依赖的是外部安全感,你将无法生存下去,因为人的所有个人财物都已被剥夺。然而,如果你内心强大,毫不畏惧,那你就会活下来。

  由此看来,我们可将安全感的定义改为:了解自己能够应付各种局面,包括没有任何外界安全条件的局面。一些敢于冒险和探索未知的人,他们并不事事都预先订好计划,却可能事事走在前面,因为他们勇于尝试新的经历并避开苟且的思维陷阱,从而使得自己不断发展,有所作为。

  五、不断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暗示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定势,并引导潜在动机产生行为。积极的带有创富意识的暗示会让你较少利用意志力,在自发心理中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学习自我暗示时,要牢记五大原则:

  (1)简洁。你的句子要简单有力。例如:“我越来越富有。”

  (2)积极。这一点极为重要。如果你说:“我不要挨穷”,虽未言“穷”,但这种消极的语言会将“挨穷”的观念印在你的潜意识里。因此,你要正面地说:“我越来越富有。”

  (3)信念。你的句子要有“可行性”,避免与心理产生矛盾与抗拒。如果你觉得“我会在今年之内赚到一百万”是不太可能的话,选择一个你能够接受的数目。例如:“我今年之内会赚到五十万元。”

  (4)观想。默诵或朗诵自己定下的语句时,要在脑海里清晰地形成意向。溥生特在他的《富豪的心理》一书中说过:“你永远不会致富,除非你能够在脑海中见到自己富有的模样。”

  (5)感情。观想自己健康,你要有浑身是劲的感觉;观想自己创富,你要有丰富人生的感受。希尔博士也指出:“当你朗诵(或默诵)你的套句时……要把感情贯注进去……否则光嘴里念是不会有结果的,你的潜意识是依靠思想和感受的协调去运作的。”

  §§第一卷 心理医学总论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