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承1938年在武汉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不能简单理解为统一战线政治话语下的文人集团,也不是现代文学史归理的一种文学社团流派,她作为文学与文化整合的社群组织,更为贴近其战时文艺环境的原生态。首先,“文协”的社群组织统一与分散呈现了战时文学可能的特殊生存方式。其次,“文协”坚持团结、民主的聚合原则,为新文学群体生存探索了基本组织模式,也找到了战时联系作家的最佳路径。再次,《抗战文艺》承载“文协”引领抗战文艺运动的重任,同时,面向大众的积极实践,探寻文学在非常态下的功能价值新取向新的生长点。最后,“文协”作为特殊文学社群形态,拓展了我们考察抗战文学的文化视阈,也给我们重新认知20世纪后半叶中国文学有许多重要启示:一,“文协”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表面是一个团体伴随着八年抗战风雨聚散兴衰的过程,实际上它对整个抗战文艺运动的导引,创造性地将个体作家团结于抗战文艺的旗帜下,使得抗战文学成为有了极大文化包容性精神特质的文学。二,“文协”组织的中心任务是文艺面向大众,这也是抗战文学的基本思想观念。“文协”通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作家,将作家推向民间、前线,使得文学源于民间、前线,又回到民间、前线。在这样的循环中完成了一个崭新的抗战文学再造。这中间大众、民间、前线与文学的关系被提到很重要的位置。三,“文协”会刊的《抗战文艺》,它是抗战文学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也是整个抗战文艺的缩影。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