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中国殖民地文学的材料基础和方法前提——沦陷区史料学现状及有待加强的方面
张泉这里使用的殖民地是一个中性词。
狭义的殖民地,特指移民并定居于非本土的某处。广义的殖民地,泛指丧失民族国家主权的国家和地区。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之后,封闭的中国封建王朝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国家主权部分丧失,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部分地区失去行政权,成为殖民地。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东西方列强错综复杂的国际博弈中,日本成为现代中国最大的殖民者。大片中国领土被日本军队控制,主要包括台湾、东北、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以张家口为中心的“蒙疆”、以南京为中心的“华中”(现称华东)以及武汉、广州、海南岛、南昌、福州、香港、上海、长沙等,时间从1年到50年不等。在上述广阔的沦陷区域内,日本建立了三种不同的殖民体制:设立日本帝国总督府的台湾模式;建立“独立”国家“满洲国”的东北模式;炮制以中国合法政府面貌出现的关内伪政权模式。
以中国现代文学30年而论,沦陷面积加上沦陷时间,沦陷区文学在其中占有相当的份额。由于历史的原因,沦陷区文学长期被排除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之外。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文学观念的转换和新材料的发现,中国现代文学史在不断被“重写”。观念和材料常常是互动的。观念更新,有助于发现问题。在从史料入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孕育新的观念。新时期以来沦陷区文学史料发掘与研究方面的系列成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可以说,近十余年来,改变现代文学总体画面的重大材料因素之一,是沦陷区文学的介入。不过,尽管新版文学史大多增加了沦陷区内容,从而展现出与以往的文学历史地图不同的当下画幅,但目前还远没有均衡展现出当时的文学生态。
为此,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最重要的工作,仍是史料。
本文在概述沦陷区文学史料工作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由于史料问题而造成的观念和观点上的模糊或失误,证明加强沦陷区文学史料发掘与研究的意义,并对于如何进一步进行相关史料工作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