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回归”家庭虽带着些悲壮的意味,实际上更多的是无可奈何。
她曾经沉浸在一片自由的汪洋大海中,可水性不好,肢体僵硬,在溺水之前游上了“岸”。但她对这个“岸”还是失望。这是父辈们充满悲剧和失望的“岸”,可她还是要上去。岸虽不完美,可终究是个歇脚处。然而母亲是个心有不甘的人,她是个悬在空中的女人,虽然选择务实的婚姻和家庭生活,骨子里却时常闷闷不乐,借机发泄或肆意张扬怨气。好在她生性开朗、热爱生活、喜欢交朋结友、对人率直真诚。更多的时候,她享受当下的快乐。
我很佩服父亲,佩服他对母亲执著的爱情。
不过这爱情代价很大。在我看来,父亲就像一座石碑立在一旁,看着母亲一茬茬变化。等到她上了年纪,对现实生活再无奢望之时,他似乎显露出一丝胜利之后的轻松。母亲除了对年华老去、病痛缠身、心力不足、伤感惆怅外,害怕孤独成了她的心病。我有时想,父亲的爱是不是就是为了消磨别人的意志力,而他也一样的不快乐。
这种爱情很可怕,有点慢性自杀的味道。是不是相互折磨走到尽头正是那个时代婚恋观的必然结局?
母亲的问题在于她不应该选择与父亲结婚。她并非真正的女性主义,心理从未完全独立过,更重要的是她对自己的选择不能承担责任。
麻木其实是副好药,选择了活着就需要这副药,因为看起来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我害怕起来,原因是母亲给我做了榜样,我将继承她的遗传、步她的后尘。最糟的是,我内心比她更阴暗、更不现实。其后的二十年里,我一直在同自己的内心做无休止的争斗。因为社会、道德、责任、虚荣、爱情,我长期纵容内心世界里的两种声音彼此对抗,结果只有两种:相互妥协、继续麻木,或者,两败俱伤。在即将粉碎的瞬间,升腾出所谓的再生力量聊以自慰。这是惟一觉得可以活得更精彩的想法。
大概十二岁,又在大桥前留影。长江水和大桥一直不曾改变,惟一改变的是我们三个人。变化最大的是我,又黑又瘦,吃东西挑食,不爱吃蔬菜,完全是一个羞涩、胆小、怕惹事的黄毛丫头。
精彩代表着遇事要做到极致,最主流的“精彩”表现在作为社会人的自我肯定上,拥有健康的内心、前进的动力、坚定清晰的目标,加上出现在周围的机遇,在庸人之中脱颖而出。还有一类所谓的“精彩”,就是干脆去当一名罪犯,或者如希区柯克电影里的智慧罪犯,变成杀人魔王,对血淋淋的现场报以诡异的笑。这两种精彩都不适合我,我既不想做个头脑简单的上进青年,也不愿成为一个彻底疯狂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所以分裂永远伴随我,撕扯着我本来就不成熟的心灵。因此,我渴望逃离。
初中时期,又被母亲带到小花园里,还专门约了专业摄影师给我拍照。拍的时候,摄影师让我自己设计动作和表情,这就是我给自己设计的样子,这本《女子世界》是母亲递给我的道具。
离家是我的第一站。
然而,我性格中的两面性始终让我的叛逆之心无法彻底。我好几次尝试过走出父辈们的阴影,每次摔门而出都无比坚定,可不到几个小时或者天黑之前必定又回来。因为我无处可去,这叫我异常沮丧。
每次摔门出来,我都会不自觉地走到两条废弃的铁路边,下意识地走上好一段。我也不知道何时开始对铁道四周的环境发生兴趣。由于长年不走火车,铁轨已变得锈迹斑斑,旁边杂草丛生,犹如两条生病的蛇。尽管是废弃的铁轨,可老觉得隐藏着危险,火车会随时开来。所以我每走上一段,都会下意识地跳到一旁。铁路的一侧是某工厂的高墙,墙下有水沟,沟里时常漂浮着黄色或铁锈色的油垢。
那家工厂的高墙让我觉得神秘,抬头看墙内枝叶茂盛的杨树和耳朵里时隐时现听到的工厂里机器转动的响声,使我浮想半天。铁路另一侧是并行的土坡,坐在坡上能俯瞰铁路向远处延伸。这个时刻,我那固执的怒火总能渐渐平息。有时候看这铁路会有不同的心境,它仿佛带着一丝隐秘的渴望,在我体内蠢蠢欲动。
长大后,这条铁路和四周的景致多次在我的梦里出现,好像总是黄昏的场景,空无一人。我不知道是从哪个方位看这个地方,一切都那样安静,有微风吹动杂草的声响;天空分辨不出颜色,铁路静静地躺着,泛着浑浊的光线。可我看这个画面的心情老有种暴雨将至的担心,我在梦里到底担心着什么呢?
这个重复的梦境,常年伴着我,我甚至试图改写梦境,比如来一次电闪雷鸣打破沉寂,或是人声鼎沸,或是刻意大声自言自语,打破安静。这种尝试注定徒劳无功,因为我的梦从来不受我的控制。
又回到了照相馆里。这是我刚刚进体校时的样子,看得出来,父母很为我高兴,他们还期望着我进到体育王国里,将来为他们带回奖杯,为国增光呢。说实话,我很不习惯在照相馆里拍照,为此,我要刻意笑得开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