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2、化顽慑奸的阴曹地府

  一、地府综述

  冠绝天下的丰都以“阴曹地府”而名扬海内外,而“阴曹地府”、“鬼国京都”的大本营就在丰都名山。

  名山风景优美,自古就是儒家、道家、佛家的洞天福地。早在西晋,名山的顶端就造起了“乾竺殿”,唐初改为“仙都观”。“阴曹地府”的成名,在南宋元初。这一时期,统治者崇尚佛教,朝廷设置专门机构管理寺庙,使佛教有了较大发展。

  既是道、佛交错,神鬼混杂,又渐以佛教为主,不断演变。此后,人们凭着对“阴曹地府”的种种设想,按照人间司法的诉讼、法庭、监狱等一系列机构及酷刑,逐渐修建了天子殿、东西地狱、鬼门关、奈何桥等各种建筑物,让“幽都”“更加具体化。这一期间,经《西游记》说岳全传》聊斋志异》等文学名著大事渲染,使其更加具体、形象。这样,由宋元明清一路走来,历经600多年的演变,阴曹地府”、“鬼国京都”在人们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山上的庙宇始建于西晋,大规模修建在唐朝,原因是当时武则天十分信佛。至明初,名山庙观已粗具规模。清末,名山从山脚至山顶共有庙观48座,加上县城内共有78座。这些庙观分属道教、佛教、儒教和民间宗教。其中,道教宫殿27座:纯阳观、南华宫、天上宫、万寿宫、川主庙、巡天宫、土主庙、水府宫、城隍庙、三王庙、都宫祠、山王庙、龙神祠、雷主庙、哼哈祠、九蟒殿、灵宫殿、阴阳界、三清殿、财神殿、十王殿、星主殿、玉皇殿、王母殿、天子殿、二仙楼、三宫殿;佛教寺院30座:白衣庵、柴竹庵、天佛寺、观音堂、三抚庙、坤贞禅、定慧寺、北岳殿、接引殿、东岳殿、十佛殿、祖师殿、圆觉殿、送子殿、千年殿、报恩殿、牛王殿、马祖殿、地藏殿、大雄宝殿、血河殿、百子殿、无常殿、鹿鸣寺、观音阁、城隍祠、梦婆亭、竺国寺、竺雪庵、望乡台;儒教庙宇4座:孔子庙、八圣宫、文昌宫、奎星阁;民间宗教庙宇16座:机神庙、鲁班庙、禹王宫、王爷庙、詹公庙、财神庙、萧公庙、关岳庙、张爷庙、药王庙、胡公祠、武侯祠、地仙祠、上关殿、老关庙、梅葛庙。

  在这些庙观中,有道、佛共奉的:城隍庙、龙神祠、牛王殿、马祖殿、关岳庙、药王庙、九蟒殿、都宫祠、阴阳界、天子殿;有道、佛、民间宗教共奉的,如龙神祠;有道教和民间宗教共奉的,如雷祖庙;有儒教和民间宗教共奉的,如奎星阁。

  二、寺观楼亭

  (一)天子殿

  位于名山顶端,坐西向东。西晋名“乾竺殿”,唐名“仙都观”,宋改“景德观”或城“白鹤观”,又称“酆都观”,清初更名为“阎君殿”,后称“曜罗殿”,俗称“天子殿”至今。

  它是“阴曹地府”最高统治者阴天子即阎罗王居住的地方。现存的天子殿为清康熙三年(1664年)重修后的格局,其中的钟、鼓二楼,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住持僧方印等募修。

  天子殿占地2431平方米,建筑面积1925.9平方米。其结构由牌坊、山门和殿堂三部分组成,呈阶梯式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古朴壮观。牌坊为木石结构的三重檐坊,通高10.5米。正面横书“天子殿”三字,背面书“幽都”二字。山门为重檐歇山式屋顶,门两侧耸峙的钟鼓楼,为重檐四角攒尖顶。钟鼓楼下分别塑有鹰、蛇二将和鸡脚、无常二神像。二将像前有联云:

  鹰将狰狞,使奸佞丧胆;

  蛇神魍魉,令邪恶忘形。

  二神像前一联曰:

  白面无常爷,迎孝接善;

  青脸鸡脚神,锁恶拿顽。

  殿堂为砖木结构,硬山式屋顶,穿斗式梁架。殿宇圆木抬空,飞檐翘角。殿柱蛟龙盘绕。脊饰仙鹤展翅。置身其间,俨如进入一座艺术宫。殿堂正中石座高1.1米,上塑6米高的阴天子坐像,头戴金冠,身着蟒袍,腰围玉带,庄重威严。阴天子身后龛中塑有头戴凤冠、身着霞帔的天子娘娘。座像用棉和胶泥塑成,富有弹性,被传为肉身神。阴天子两侧塑有各高4米的六值功曹站像。下面塑有各高3.5米的四大判官(赏善司、罚恶司、查察司、崔判官)和各高3米的十阴帅(日游、夜游、黄蜂、豹尾、鸟嘴、鱼鳃、无常、牛头、马面、鬼王),一个个威风凛凛,杀气腾腾。殿堂上悬挂青铜镜一面,俗称“照妖镜”。原镜铸于明代,收藏于县文管所,现悬挂的是仿制品。殿堂横坊上悬有康熙七年(1668年)丰都知事汤濩题写的“曜灵殿”和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巡抚四川等处总督军务兼理粮饷都察院右都御史能泰题写的“乾坤一气”匾。未署名匾两块,分别书“神目如电”、“善恶昭彰”字样。堂、门柱上刻有名人撰写的对联多副,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殿左右廊房设东西地狱,上塑执法诸王,下塑各种刑罚。东地狱塑有磨推、挖心、火烙、寒冰、刀山、车裂等地狱和唐王游地府、刘全献瓜组像;西地狱塑碓舂、锯改、油锅、拔舌、补经、转轮等地狱和“活捉王魁”“活捉秦桧”“杀狗警妻”“目连救母”等传统戏组像。塑像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构成了一幅“阴曹地府”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令人神悚的阴森恐怖的图景。

  天子殿是阴曹地府的最高权力机构,阴天子是其最高统治者,其下的四判官、六朝臣、十阴帅各司其职,东西地狱恰似人间的监狱系统,各种刑罚应有尽有,令人胆寒。

  阴天子。在天子殿的石座上,一尊头戴金冠冕旒、身穿龙袍玉带、手捧汉白玉圭、脚踏龙头朝靴的神像高大威严,这便是阴天子。

  阴天子,道教北帝派称他为“北阴大帝”,说是炎帝烈山氏,讳庆甲,三千年一替,是专司地狱的最高统治者;佛教徒又说他是阎摩罗社(或称阎王),俗称阴天子(或称阎罗天子),是“阴曹地府”的最高权威。

  虽神名不一,但在其是管理“阴曹地府”的大神这一点上,却是基本一致的。

  六曹臣。在阴天子两旁塑着六曹文臣,或称“六部功曹”,左边的三名功曹神,分管天曹、地曹、冥曹;右边三名功曹神,分管神曹、人曹、鬼曹。古代功曹本为书吏,专司上传下达的公文。天子殿的六部功曹,则是负责把阴间的公文、秉报,及时呈送阴天子;将阴天子的诏令迅速下达各处。

  四大判官。在六大曹臣下面塑立的四大判官——掌善簿、掌恶簿、掌刑簿、掌生死簿判官,分别执掌着赏善司、罚恶司、查察司和阴律司的地府公事。

  赏善司。执掌善簿,身着绿袍,笑容可掬,喜迎生前行善的亡魂,依据行善程度的大小、多少给予应得的奖赏。在六道轮回中,或登天城成神或投胎做人,只需在梦婆处喝一碗迷魂茶,忘却生前恩怨,即可重食人间烟火。

  罚恶司。身着紫袍,怒目圆睁,双唇紧闭,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凡来报到的鬼魂,先经孽镜台前映照,显明善恶,区分好坏。生前作恶的坏鬼,全部由他处置。他根据阎罗王的“四不四无”原则量刑,对不忠、不孝、不悌、不信,无礼、无义、无廉、无耻者,实行轻罪轻罚、重罪重罚,再交阴差送至罚恶刑台上,送往十八层地狱,直至刑满,再交轮回殿,拉去变牛变马、变虫变狗等,重返阳世。

  察查司。执掌刑簿,双目如电,嘴角下垂,刚正不阿,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其职责是让善者得到善报,好事得到昭彰,使恶者得到应有惩处,并为冤者平反昭雪。

  崔判官。执掌生死簿。他左手执生死簿,右手拿勾魂笔,专司为善添寿、恶者归阴之职。《西游记》载,此公姓崔名钰,在唐太宗李世明下为臣,官拜兹州县令,后升至礼部侍郎,与丞相魏征过从甚密结为至交。生前为官清正,死后当了阎罗王最亲信的查案判官,主管查案司,赏善罚恶,管人生死,权冠古今。他手握生死簿和勾魂笔,只需一勾一点,谁死谁活只在须臾之间。

  传说当年唐太宗因牵涉泾河老龙一案,猝然驾崩,前往阴司三曹对质。于是魏征修书重托,崔钰不但保护唐太宗平安返阳,还私下给他添了20年阳寿。返阳途中,太宗又遭逢被他扫荡的处烟尘、家草寇中惨死的成千上万的冤魂前来索命,崔钰又出面排难解忧,帮助唐太宗李世明代借一库金银安抚众鬼,太宗方得脱身。崔钰也因此名声大振,并从中发了一笔横财。

  十大阴帅。在四大判官下面站立着十阴帅,他们个个武艺超群,各率一队阴兵,忠实执行阴天子号令、差遣。他们从左至右依次为夜游、豹尾、鸟嘴、鬼王、马面、牛头、黑无常、鱼鳃、黄蜂、日游。

  从阴天子的这班文臣武帅中,可以看出,阴曹地府岗位设置严密、职责分明,与人间的司法系统几无差别。

  天子娘娘。在阴天子背后,有间小巧的神龛,里面是以古典美和现代女性美相融塑成的一位凤冠霞帔、雍容华贵的窈窕女子,她就是远近闻名、传为肉身成圣的天子娘娘。

  传说天子娘娘名叫卢瑛,是离丰都200公里的四川大竹县人,父亲是当地富有的员外,夫妻老年生女,自然视若掌上明珠,18岁尚待字闺中。这一年,卢瑛随母到丰都上香,当她点燃一炷香、抬头许愿时,不禁和天子爷爷四目相对。卢瑛顿觉两颊绯红,心中暗想,日后若能嫁与这样一位夫君该有多好。卢瑛进香回到大竹后,居然神情恍惚、茶饭不思,三天后便无疾而终。一天,卢瑛投梦给父母,说自己已经做了天子娘娘,让父母到丰都来看望她。夫妇二人来到天子殿,当看到天子爷爷身后果然是他们爱女的时候,不禁大放悲声。一个正在念经的和尚了解缘由后安慰到:你们的女儿既已肉身成仙做了天子娘娘,现在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你们成为皇亲国戚,日后不是有享不完的荣华富贵吗?卢员外夫妇这才转悲为喜,愉快地返回大竹。

  自此,丰都和大竹就成了亲家关系。每年三月香会时,大竹的人都会前来丰都看望她们的女儿。天子爷爷和天子娘娘是分工合作的,凡是妇女的青春和美貌均由天子娘娘掌管。女游客只要多拜天子娘娘,就会青春永驻,越长越靓丽。

  东西地狱。在天子殿的左右厢房。据说世人魂归阴司后,经过四大判官、十殿冥王查明在世功罪,即把恶鬼押转至地狱受刑。其认罪服法的,刑满后可以通过六道轮回,再转阳世;罪大恶极或死不悔改的,即打下阿鼻地狱,永不超生。

  地狱是焚文“那济迦”的音译,即“苦的世界”。据《十王经》载,地狱大城四面是铁墙,四方开铁门,上有人头形,能见人间善恶。左神记恶,形若恶鬼罗刹,常随不离,小过悉记;右神记善,形如吉祥,常随不离,小过悉记,微善皆录。人在阳世做了坏事,造了罪孽,死后就会堕入此处,受尽各种苦刑。

  “《西游记》游地府唐太宗还魂”一回中,对地狱作了如下描绘:

  吊筋狱、幽枉狱、火炕狱,寂寂寥寥,烦烦恼恼,尽都是生前作下千般孽,死后通来受罪名。

  丰都狱、拔舌狱、剥皮狱,哭哭啼啼,凄凄惨惨,只因不忠不孝伤天理,佛口蛇心堕此门。

  磨捱狱、碓捣狱、车崩狱,皮开肉绽,抹嘴咨牙,乃是瞒天昧己不公道,巧语花言暗损人。

  寒冰狱、脱壳狱、抽肠狱,垢面蓬头,愁眉皱眼都是大斗小秤欺痴愚,致使灾屯累自身。

  油锅狱、黑地狱、刀山狱,战战兢兢,悲悲切切,皆因强暴欺良善,藏头缩颈苦伶丁。

  血池狱、阿鼻狱、秤杆狱,剥皮露骨,折臂断筋,也只为谋财害命、宰畜屠生,堕落千年难解释,沉沦永世不翻身。

  尽管地狱的刑罚各不相同,但其作用都在惩治、处罚恶鬼。东地狱刑法有:过奈何桥、铡刀、磨推、开膛剖肚、千刀万剐、铜床铁柱、马踏车碾、刀山火海、寒冰;西地狱有:铁围城、剥皮、碓捣、锯解、油锅、秤称、挖眼割心、罚跪补经和迷魂汤。

  在东西地狱,还巧妙地塑造了唐王游地府、刘权献瓜、活捉秦桧、杀狗警妻、活捉王魁等组像,旨在提醒世人通过这些故事,吸取到一些教训。

  (二)二仙楼

  位于名山绝顶,紧靠天子殿后。古称“凌虚阁”,或名“二仙阁”,清以来改称“二仙楼”至今。楼址传为汉代王方平、阴长生“成仙飞升”之地。唐朝初年,根据王方平、阴长生在平都山修炼成仙的传说,人们于此筑就凌云台,后改为亭。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始建凌虚阁。清康熙十年(1671年)楼将圮,川湖总督蔡毓荣捐资予以培修。清道光九年(1829年),该楼腐折,丰都知县黄初依其旧制于原址重建。后虽多次培修(含民国十一年和建国后的1958年、1981年3次大修),除削去腐朽的上二层外,其基本结构未变,规模依旧。

  二仙楼为木结构三层阁楼式建筑,占地138.1平方米,三重檐,八角攒尖顶,通高15.7米,建面414平方米。楼体分内外层,其间形成走廊,内层中空呈棱体,用八大圆木柱由底达顶,外层面阔自下而上逐层内收。沿壁诗画数十幅,神采飞扬,怡人心目。内外各有33级木梯踏道,盘旋至顶层。各层楼堂宽敞明净,构筑玲珑,回廊栏杆精细得体。

  一楼塑高2.5米的华光大帝坐像,亭檐横悬一匾,颜书“五云深处”。

  二楼塑高约3米的飘海观音,“旁有金童、玉女侍立。横匾上,水天一色”几个大字呼之欲出,与周围景物浑然天成,巧妙配合,真是韵味无穷,妙不可言。

  三楼塑王方平、阴长生对坐下棋,旁边一樵夫站立观战组像。“据王廷献《秋山拾遗记》中载:旧以铜为二仙像,李鹞子(李自成)之乱,遂亡去”。现为泥塑,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传说,一樵夫曾去名山打柴,至半山腰,忽听山顶传来阵阵杀声。

  樵夫心中生奇,循声来到山顶,但见两位鹤发童颜的老人正于花丛中下棋。樵夫轻脚轻手走过去,一言不发立于一旁观看,两位老者仿佛浑然不觉,仍是专注在自己的棋盘上。当老人举“马”过河时,忽然响起江水咆哮、奔马长鸣的声音;当“车”移动时,又听得背后地动山摇、战车轰响。樵夫看呆了,见一阵阵翻山炮轰轰响过之后,云雾中兵叫卒吼似在拼命搏斗,棋盘上,双方都只剩下几个残子了。恍惚间过了半天,当他返回家时,合家老小都不认得了。原来,神仙一日,尘世百年,人间已历两代,他的儿子死去多年,孙子们也长大成人了。樵夫这才明白:自己原来遇到神仙了。

  (三)玉皇殿

  位于名山顶部,座东北向西南。古名“凌霄宫”,清康熙四年(1665年)知县汤濩命住持僧性学重修后称“玉皇观”,清康熙末年更名“玉皇殿”至今。清代、民国间,殿宇几经培修,保存了完整的原貌。建国后,下殿因年久失修而崩塌,现存殿宇为原上殿。1982年该殿依清殿格局(台基、墙身、屋盖)修复,殿宇建筑宏伟,气势非凡。殿中立蟠龙台柱四根,其中一根悬空,传为神建,可摇动而不影响殿宇建筑。全殿为砖木结构,歇山式屋顶,穿斗式与抬梁式搭配的梁架,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大殿,殿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玉皇殿内,供奉着高大魁梧、身穿九章法服、头戴十二行珠冠冕旒、手持玉笏、足登金阶的钢筋泥塑天神——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坐像48高约7米,仪表堂堂,庄重威严,是名山上最大的一尊雕塑。后排左有王母娘娘(或称“玉皇娘娘”),右有军师孙膑陪侍;座前左边塑有李老君、周公、殷郊,右边塑有真武祖师、桃花、殷洪等天将神帅站像,各高3.5米,皆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殿前原有元代石香炉,高达3米,由四段组成:下段如鼎足,腹似鼓;中段八方空明,嵌成八仙模样;上段六方各刻有神像;顶如宝座,呈五岳朝天状。古香炉四周石刻文字颇多,精细独特,雕凿精美。

  殿右侧围墙上嵌着石结构山门,旧称“南天门”,与门前33步石梯匹配,游人自下而上,沿33步石梯即可“登天”。

  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是民间传说中宇宙万物的最高统治者,管理三界(天上、人间、地狱),十方(四方——东南西北,四维——礼义廉耻及上下),四生(胎生、孵生、湿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狱、畜牲和恶鬼)。

  为顺应民间信仰,宋真宗赵桓在位时(998—1022年)创造的帝室祖先从天而降的“天书事件”,宋真宗在天禧元年(1017年)正月,封玉皇为“太上开元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至尊玉皇大天帝”。宋徽宗年代,便以“昊天玉皇大帝”名号固定下来,加之玉皇大帝比元始天尊叫起来上口,结果越叫越响亮,逐渐取代了道教典籍中的最高主宰元始天尊。

  在《三教九流搜神大全》中,对玉皇大帝的来历是这样记载的:玉皇是严光妙乐国国王净德的儿子,皇后叫宝月,国王因其无子,遂遍祷神灵,按照规定仪式举行盛大的祈祷法会,历时半载一无所获。净德王毫不气馁,继续举行,终于感动上苍。于是宝月皇后梦见太上老君送子给他们,梦醒后果然感觉有孕在身。怀孕两年,于正月初九午时诞生于王宫。王子自幼聪明颖悟,心地仁慈,长大后乐善好施。继承王位后将王位让与大臣,将国库中的财物疏散给穷困群众,然后去普明山中修道。经历了八百劫后道成,开始行药治病拯救百姓;又历经八百劫后,他广行方便,演说《道藏》,教化众生,用神功助困救人,再历经八百劫后身亡。他忍辱负重,舍弃肉身继续修行,又经三千二百劫,方证金仙,号“清净自然觉王”,常为诸神讲经说法,再经劫难,才当上了玉皇大帝。

  玉皇娘娘。玉皇大帝左近侧那位身着华服、头戴珠翠、清秀文静的贵妇人便是玉皇娘娘,人称“西王母”,或称“王母娘娘”“瑶池金丹”“金母元君”。

  王母娘娘是玉皇大帝的正宫娘娘,天界第一夫人。她最初住在昆仑山中的一个部落里,这个部落以虎、豹为其图腾神。于是这位西王母被神化为虽有人模样,但长一嘴虎牙,蓬头垢面,还有一条豹尾,是个经常吼叫的怪物。后来,王母娘娘吃了能长生不老的仙桃,才变成一个帝后打扮的绝代佳人,与玉皇大帝结为伉俪,住在天宫瑶池内。

  三界十方女性的事都归她管,权大无边。王母娘娘能成为女王,有两件宝贝,一是长生不老药,二是长生不老的仙桃(又名蟠桃)。相传月仙嫦娥就是因为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王母娘娘不死之药被贬到月中广寒宫冷落至今。王母娘娘位高权重,黄帝靠王母娘娘派九天玄女面授机宜战胜了蚩尤;大禹治水遇到困难,也是她派去瑶姬相助获得成功的。另一方面,王母娘娘虽非肉眼凡胎,却也有七情六欲,她与玉皇生了七个女儿,其中七仙姑私自下凡和董永结成夫妻被王母拆散,只能每年七月借喜鹊搭桥相会一次。这就是王母娘娘讨嫌之处,也因为她拆散了这对恩爱夫妻,所以在中国,她又成了封建专制的代表。

  李老君。玉皇前面左边第一位是李老君(又称老子),是个历史人物,姓李,名耳,字伯阳,谥聃,又称“老聃”。他出生于我国春秋末(约前571年)的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老子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具有超常的智慧和博大精深的思想修养,与孔子、释迦牟尼合称为“东方三圣”,并著有《道德经》一书。他早年曾作过周王朝掌管图书的官吏——守藏室吏,中年以后,由于诸侯争战、天下大乱,他曾一度避难鲁国(今山东),后社会秩序渐趋平稳,他又应周王朝之召回国官复原职。最后,后周王朝图书南迁,老子再度失去职位,被迫流落至函谷关,被关令尹太平留住。当老子写完《道德经》后再度流落到秦国(今陕西)。《道经》曾云:老子骑青牛度函谷,将息驾于平都。这个平都就是现在的丰都县,息驾之地在城东的青牛山。

  东汉道教兴起,极度崇拜老子的学问,称他为“太上老君”,成为道教的第三尊神——道德天尊。这主要是他的哲学思想,尤其是《道德经》为道教的神学奠定了基础。出于对道教的信仰,信徒们将他神化,将其作为道教的祖师。除此之外,老子还得到一些统治阶级、封建帝王的宠爱。唐朝李姓皇帝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自认是老子的后代,故唐代对老子的崇拜达到高潮,老子被封为“玄元皇帝”,道教也因此被立为国教。

  真武。站在玉皇大帝前面右边的第一位,又名玄武,原为我国古代民间崇拜的四方神之一,后至晋时为道教尊奉的主要神灵。元朝时,真武在许多地方受到崇拜,仅次于“三清”和玉皇大帝。到了明朝,朱棣(明成祖)封他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在北武当山大修宫观,历时7年,建成拥有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三十九桥和十二亭的道教建筑群——真武道场,殿中那尊真武铜像重达万斤。

  关于真武祖师来历的说法较多。其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说法,认为来自“星宿神”。我国古代学者最早将天上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又将这四组星宿按其排列图形命名为四种动物: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称之为“四方神”或“四象”。北方天空中出现的星星,古人们想象为蛇的形象,称为“玄武”,玄武最初的形象为龟蛇相缠状。玄武作为星宿神被道教接纳以后,将其与青龙、北虎、朱雀并列,变成了自己的护法神。真武传说有多种职权,其主要为二:一因北方属水,水能胜火,故真武专司水火,道教借此称他为雷神;二是道教认为,北方玄武主管人的生死寿夭,神威圣灵无所不能。

  周公与桃花。塑在玉皇左前第二位的周公与右前第二位的桃花女,传说原为真武大师捧册端宝的金童玉女,后改派为玉皇身边的两位陪神。在明末小说《桃花女阳斗转》中称:周公是真武玄天上帝在雪山修道时,用戒刀剖腹洗肠昏迷过去,把戒刀弄丢了。后来戒刀修炼成了一个阳体,刀鞘修炼成了一个阴体。历数百年,王母招刀鞘上天管理桃花,成了“桃花仙子”;戒刀做了太上老君的童子,后下凡投胎商朝周姓诸侯,名周乾,随后承袭父职,人称“周公”。此时,桃花仙子奉玉皇之命下凡,做了任太公的女儿,名“桃花女”。

  在元代杂剧《桃花女破法嫁周公》中称:有个算卦的周公,开业三十载毫无差错。一日,一位石姓婆婆前来算卦,周公掐指一算,说她的儿子石留柱出门在外必遭横祸而死。石婆婆非常悲伤,于回家途中遇见桃花女,教给她破解之法,救了石留柱。石婆婆见儿子生还便去找周公,说他的卦不灵,要退算命钱。周公又给自己的仆人彭祖算命,说他将不久于人世。彭祖偷偷去找桃花女寻求破解之术,彭祖经她指点拜谒北斗,得以延年益寿。周公问其缘由,方知是桃花女从中破解。

  由敬意产生爱意,周公遂请彭祖作媒,娶了桃花女为妻。后真武大帝出场,说他们是金童玉女转世,尘缘已满应复归天位,并派他俩去侍奉玉皇。

  殷洪、殷郊。站在玉皇像前左右第三位的是千里眼和顺风耳。传说是商纣王的两个儿子——殷洪、殷郊,因助纣反周,双双战死在沙场。姜子牙归国封神时,殷洪被封为“五谷星”,护佑百姓五谷丰登;殷郊被封为“执年岁君太岁”之神,坚守周年,管人间当年的吉凶。

  殷洪是商纣王的次子。因为妲己已迷信了纣王,糜乱朝纲,害死姜后又着手杀害两个儿子。危难之际,殷洪被神仙赤精子救到太华山云霄洞,收为门徒。后周武王伐纣时,赤精子命他出山帮助子牙。殷洪决心借机为母亲报仇。赤精子便将紫绶仙衣、红白阴阳镜两件宝物全都给了他。但事后想到:他毕竟是纣王之子,万一变卦,岂不害了子牙?赤精子要殷洪发誓。殷洪说道:弟子若有他意四肢俱成飞灰!于是,赤精子放心地送走了殷洪。

  却说在去西岐途中,殷洪遇上了姜子牙的师弟申公豹。因为申公豹与姜子牙不合,于是用父子之情打动殷洪不助子牙。于是殷洪和妲己的父亲苏护一起去战姜子牙。由于他得了紫绶仙衣和红白阴阳镜,使得子牙的大军吃了不少苦头。后来赤精子教训徒弟,没想到他竟用红白阴阳镜来对付自己。赤精子见他不肯大义灭亲,取来太极图收了殷洪,殷洪化着一抹灰飞去了封神台。玉皇殿中手拿红白阴阳镜的就是这个不肯大义灭亲、替天行道的殷洪。

  对面那位三头六臂、青面獠牙,手执番天印、落魂钟,发似朱砂的就是顺风耳殷郊。他被苏妲己害死后,被广成子所救,子牙伐纣时,广成子命他下山帮助子牙,殷郊满口应承。但因为不小心,误食了洞中的七颗热豆儿,就变成了青面獠牙,发似朱砂,长有三头六臂的怪样子。在去西岐途中,又遇上了申公豹说反。听说弟弟被赤精子用太极图收走变成飞灰,不由大怒,决心为弟弟复仇。由于他有番天印、落魂钟,周王手下大将竟无人能敌,连师父广成子也一筹莫展。最后,广成子只好去向道教祖师老子借来青莲宝色旗,又去西方极乐世界向阿弥陀佛借来离地焰光旗,南极仙翁也去西王母处借来了聚仙旗方将殷郊收伏,其魂也去了封神台。

  孙膑。战国时齐国人,孙武的后代,与庞涓是同学,拜鬼谷子为师,是鬼谷子最有成就的两个学生之一。

  庞涓被魏惠王拜为大将,先后打下了一些小国,后来把齐国也打败了,为此常常居功自傲。但他知道师弟孙膑本事比他高强,且是吴国大将孙武的后代,只有他才知道祖传《孙子兵法》的下落。

  魏惠王也听说过孙膑,当他听庞涓说孙膑是他的师弟时,便叫庞涓把孙膑请到了魏国。由于庞涓动机不纯,意欲窃取《孙子兵法》,又害怕孙膑对自己构成威胁,便在魏惠王面前诬陷孙膑私通敌国——齐国。魏惠王把孙膑打入大牢,还在脸上刺字,同时剜下他的双腿膝盖。由于这种刑罚叫膑刑,故叫他孙膑。后来孙膑被齐国使者偷偷地救到了齐国,被齐威王重用。前354年,孙膑采用“围魏救赵”之策,一举解了赵国之危。前341年,韩国向齐国告急,希望得到帮助。孙膑仍采用“围魏救赵”的打法,救了韩国。孙膑死后,由于玉皇大帝特别爱才,于是让孙膑升到天堂,为他修了一座巡天宫,并封为该宫宫主,专门处理天庭的军机大事。

  (四)寥阳殿

  位于名山中端,座东向西,原为明蜀献王朱椿香火殿。朱椿素有“蜀秀才”之称,传为朱元璋的第十一个儿子,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被封为蜀王。他文韬武略,长相俊儒,举手投足皆有一种大家风范,因而深得朱元璋的宠爱。他入川后,很快便平定了西北番人的骚乱并倡导礼教,轻徭薄赋,礼贤下士,广罗人才。史称“蜀人由此安业,日益殷富,川中二百年不被兵革,椿力也”。

  寥阳殿建于明永乐年间,本意是光大明朝。明末遭焚毁,清初重建,改供释迦牟尼等佛像,更名为大雄宝殿。清时再度被毁,仅存山门和前殿。1983年大修,复清格局,规模仅次于天子殿。山门为三重檐歇山式屋顶,左右侧壁用瓷片嵌仙鹤对鸣图,两边饰一对烧瓷雄狮。

  前后殿为木结构重檐歇山式屋顶,穿斗式梁架。前殿中塑释迦牟尼坐像,高3米,像前有他涅槃的像(或称“卧佛”)。后殿正中塑三世佛坐像各一尊,左右塑文殊、普贤,两侧塑形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对面塑护法韦陀。

  释迦牟尼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传说净饭王和王后摩耶结婚多年无子,直至中年后,摩耶才有孕在身。摩耶在睡梦中梦见一只六牙白象自她的右腋下进入了腹中,便把这个梦告诉了国王,国王忙叫宫中的婆罗门相士为王后占卜。相士对国王说:王后已经有孕在身,出世后的王子将是个圣人,他能光耀释迦族。按照古印度的风俗,即将生产的女人都要回娘家分娩。摩耶王后在返家途中路经兰毗尼乐园休息时,见一棵无花果树枝繁叶茂,果实鲜美,便伸手去摘,没想到仅此瞬间,王子从她的腋下生了出来,随即出现了许多奇异的现象:空中飞来九条祥龙,口吐暖水为他沐浴,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王子生下便会走路,他每走一步,地上便长出一朵莲花,他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走了七步,地上分别长出了七朵莲花。然后他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净饭王根据王子出生时出现的这些奇异吉祥现象,为他取名悉达多。王子出生后刚七天,摩耶王后便去世了。王子在姨母的养育下逐渐长大。他从小聪明伶俐,无人能及,父亲对他抱有很大希望,期望他长大后继承自己的王位。久居宫中的王子在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对人生中的生、老、病、死感受至深,久久不能忘怀。终于,在29岁那年的一个深夜,他吻别了睡梦中的妻儿,换上粗布衣,剃去须发,悄悄地离开了家,成了一个修道者。在他35岁那年,在菩提树下修炼成佛,成为无上大觉的佛陀。80岁时,他收下最后一个徒弟善行,在一次游行时淋了大雨,感染了风寒。当他来到拘尸那迦城郊一片婆罗林中时,吩咐弟子阿难铺席设床,然后头北面西,右肋着席而卧,一时月光如水,夜风习习,整个世界好像都停止了呼吸。释迦牟尼闭上双眼,从容而安详地圆寂了。他的遗体火化后,遗骨分给各国使者建塔供奉。后来,释迦牟尼由最初的“大彻大悟者”逐渐被教徒们神化为法力无边的佛门最高统治者。

  在寥阳殿后殿正中,供奉着“三世佛”。三世佛面前侍立着阿难、迦叶两菩萨。其左侧的菩萨名“大势至”,右侧的菩萨乃“观世音”。

  按佛教的说法,三世佛分“横三世佛”和“竖三世佛”。所谓“横三世佛”是按地域范围来讲的,其佛指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婆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所谓“竖三世佛”是按时间先后而言的。具体指过去世(前世)、现在世(现世)和未来世(来世);过去世佛是燃灯佛,现在世佛是释迦牟尼佛,未来世佛是弥勒佛。

  寥阳殿中这三世佛为“竖三世佛”。

  燃灯佛(或称“迦叶佛”锭光佛),佛经说他出生时,身边如点灯烛般的光亮,故名。燃灯佛是释迦牟尼前世的启蒙老师,因为当时是过去世庄严劫,燃灯预言91年后,释迦牟尼要接班成佛。照佛的说法,一劫是13.4亿年,一大劫是128亿年,太遥远了。燃灯佛不过是佛教理论的一种概念化的产物,实际是不存在的。因他是竖三世佛中的过去世佛,辈分最高,法力最大,成为民间最崇拜的偶像之一。

  佛经载,阿难,全称“阿难陀”,汉语的意思是“欢喜”欢庆等。他是释迦牟尼的叔父斛饭王之子。释迦牟尼回乡时,他即跟随出家,侍从释迦牟尼25年,为“十大弟子”之一,在师兄弟中称“多闻第一”,就是长于记忆。传说释迦牟尼升天后,500大罗汉凑在一起合十,为了防止异端邪说,忆诵释迦牟尼生前言论,举各自所闻确属无误者,集成佛教经典。这次结集,阿难就诵出了全部经藏。此次结集的召集人、首席大罗汉迦叶,就把阿难升为师子座。还说释迦牟尼升天后,迦叶成为“初祖”;迦叶升天后,阿难继续领众,被后世称为“二祖”。

  迦叶,全称“摩诃迦叶”,亦译作“迦叶波”等,意为饮光。他是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属婆罗门种姓,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说他少欲知足,年轻时常修头陀行,故称作“头陀第一”。头陀的意思是“抖擞”,或去掉尘垢烦恼之意。头陀是佛教苦行之一,修头陀行有12种修行规定,如穿,要穿人们遗弃的破衣烂片缝衲成的“粪扫衣”;吃,要向人家乞食,每天只吃一顿午饭,而且每顿不许吃饱;住,要住在远离人家的空地,平时休息要坐在坟地里或露天地方,还要长坐不卧等等。

  “大势至”是梵文意译,简称“大势”或“势至”,他与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合称“西方三圣”,或“弥陀三尊”等。佛经上称,大势至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饿鬼、地狱、畜生),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为“大势至”。

  十八阿罗汉在寥阳后殿两侧,塑着神情各异、形态若生的十八尊罗汉。据说数十八罗汉可知自己一年的祸福。数法是自己哪只脚先跨进殿,就从哪边数起,直数到当年的岁数为止,再看看那尊罗汉是喜相还是忧相,以预示一年的吉凶。分别为:

  大弟子:宾头卢尊者,出身婆罗门贵族,原是拘舍弥城优慎王的大臣。喜欢在别人面前卖弄本事,后来修成白头长眉罗汉,住在西翟陀尼洲。形象是手按龙头,怒目闭口。

  二弟子:迦诺代蹉尊者,他是“知道一切善恶法的声闻”弟子,住在迦湿弥罗国。双手合十,笑容可掬。

  三弟子:迦诺迦跋厘惰尊者,住在东胜神洲。闭目沉思,须发皆白。

  四弟子:苏频陀尊者,住在白俱卢洲。手抚右颈,痛苦咬牙。

  五弟子:诺巨罗尊者,住在南赡部洲。一手略举,态度和蔼。

  六弟子:跋陀罗尊者,是佛的侍者,主管洗洛书,故有些禅寺供他的像,住在耽没罗洲。态度平和,抄手而坐。

  七弟子:迦理迦尊者,住在僧加茶洲。面带笑容,手中展画。

  八弟子:代罗弗多罗尊者,住在钵刺洲。抄手而坐,形态雍容。

  九弟子:戍博迦尊者,住在香醉山中,拱手而坐。

  十弟子:半托迦尊者,又叫般陀,汉语意思是“路边生”,原来这个罗汉是个私生子。蹲一足,慈祥。

  十一弟子:罗睺罗尊者,亦称罗怗罗,是释迦牟尼的亲生儿子,住在毕利翟洲。裸身掏耳。

  十二弟子:那迦犀利尊者,住在广半度波山。浓须密胡,抄手而坐。

  十三弟子:因揭陀尊者,住在广胁山中。蹲着右足,手执拂尘。

  十四弟子:伐那婆斯尊者,住在可住山中。瞪目露齿,手握一物。

  十五弟子:阿代多尊者,住在鹫峰山中。笑口长眉,手握灵芝。

  十六弟子:注茶半托迦尊者,是“十弟子”大路边生的弟弟,即“小路边生”,也是个私生子,但哥哥聪明,而他愚蠢。腹有小僧。

  十七罗汉和十八罗汉从塑像上看分别是降龙和伏虎,是我国古代的两位英雄,但降龙和伏虎的具体人称却一直有争议,有的说是布袋和唐玄奘,但清朝的乾隆皇帝却明确地把他们规定为迦叶和弥勒。

  在佛教故事里,罗汉本为16个。佛教传入中国后,按照两边对称排列的习惯,16个罗汉分两边排列,一边只能排8个。8虽可以念“发”,可希望发财,但在古代汉语里却表示分离,所以后来人们在塑像时,增加了2个,一边排列9个,因为在旧中国,九五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利,代表至尊,又因为“九”与“久”同音,又代表天长地久。

  (五)上关殿

  位于名山顶端东北的“上关殿”,宋代为五云亭,明万历年间改建“武庙”,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十年(1671年)奉川湖总督蔡毓荣之命,按原貌于原址重修,更名“汉寿亭侯祠”。民国初培修后,改称“上关殿”,后毁,1984年在旧址重建。

  该殿由正殿、牌坊两部分组成,占地245.9平方米,建筑面积181.5平方米。牌坊立于殿前,为重檐式牌楼,坊额上书“武庙”二字,为当代书法家赵蕴玉手笔。坊下左右廊房间塑着气势威武的关公马夫和坐骑赤兔马;坊前还铸立铜铁合金的青龙偃月刀一柄。正殿为歇山式屋顶,穿斗式梁架,面阔3间用四柱,进深3间,通高7米。殿中石座上塑身高3米、长髯枣面的关羽坐像,两旁侍立雄赳赳的战将关平、周仓。该殿有名联数副:

  德齐忠显,刚强直理;

  神威灵佑,浩气英光。

  孰先孰后,立德立功立言,皆古之圣也;

  可步可趋,不忧不惑不惧,何有于我哉。

  挂印辞曹,过关斩将,心忠归刘汉;

  拒谏轻敌,反魏伐吴,量大失荆州。

  关羽是三国人物,约死于221年,字云长,俗称“关公”,今山东临沂西南人,东汉末亡命奔涿郡,从刘备起兵。汉建安五年(200年)兵败与曹操妥协,备受优待,封为“汉寿亭侯”,后辞曹回奔刘备。建安十九年(214年)镇守荆州,成为蜀国五员大将之首。建安二十四年(219 G年)围攻曹操部将曹仁于樊城,又大破于禁七军,因拒谏轻敌,后方空虚,不久荆州被孙权部将吕蒙袭取,关羽败走麦城,后为吴将潘璋杀害。

  关羽是怎么从历史人物当了王、称了帝、成了神呢?

  关羽死后,当初在社会上的影响并不大,只是到了唐代,才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到了宋朝,因兵连祸接,江山不稳,关羽深得上层统治阶级的赏识,把他树为忠君报国、崇尚侠义、英勇善战的典型,用以教化臣民,以振国威。宋真宗先封关羽为“忠惠公”,后加封“五安王”。元朝文宗也封他为“显灵威勇英济王”等显赫称号。到了清代,顺治帝封关羽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关羽几乎成为与孔子同等的大神。

  佛、道教也将关羽拉入自己的团队。早在隋朝,佛教将其拉入教内,封他为保护佛寺的“伽蓝神”,历朝历代的佛寺皆供奉着关公的塑像。道教神化为“三界降魔大师神威远震天尊关帝君”。儒教又奉他为“义勇五安王”。

  而在民间,关羽似乎具有无限的超凡法力,治病除灾、驱邪避恶、寻财问卜、延寿升官、济民护国等等,好似无所不能。因此,民间为关羽修的专庙遍及城乡,仅丰都就有上关殿、关岳庙、老关庙、武庙等。

  (六)钟馗殿

  在天子殿左侧,有座占地仅有11.6平方米的小殿,名“钟馗殿”,为1986年所建。殿正中塑钟馗坐像,左右塑武士各1人,皆铁面怒目。

  传说唐朝终南山有位秀才,叫钟馗,字正南,扫把眉毛三角眼,酒糟鼻子煤炭脸,暴牙齿突出在嘴外,络缌胡子像血染,丑得叫人惮惧。但他颇有文才,笔动时篇篇锦绣,墨走处字字珠玑;生来正直,不惧邪恶。唐龙德年间,钟馗到长安应试。《瀛州侍宴》的诗题和《鹦鹉》赋题一出,钟馗一挥而就,字字如敲金击玉一般美妙。主考官韩愈将其选为贡士之首,以备皇帝殿试。到了那日,德宗升殿,钟馗被带上金銮殿,德宗见钟馗一副丑相,心中不快,说:此人丑得异常,如何作得状元?丞相卢杞建议皇帝另选一人,钟馗生气地用笏打卢杞,皇帝下令武士将其拿下。钟馗气得暴跳如雷,拔出站殿将军腰间宝剑当即自刎。德宗醒悟过来,封钟馗为“驱魔大神”,并以状元官职葬了钟馗。

  钟馗受了德宗皇帝的封,赶到魔鬼之城丰都,阎君劝他到阳间斩鬼除邪,并派雄鬼含冤、负屈为其侍从,外拨300阴兵听其调遣。因其斩妖除魔功劳大,一年后,阎君上奏玉帝,封钟馗为“翊正除邪驱魔雷霆帝君”,含冤、负屈分别被封为“天抠文德翼圣真君”天抠武德赞圣真君。

  (七)鬼门关

  无常殿上行,不远处有一处漆黑的山门,血锈般的横匾上写着骇人的“鬼门关”三个字。

  名山上这道鬼门关,牌坊式建筑,看起来并不怎么高大,却是天下亡魂去“阴曹地府”报到的必经关隘。它的南面是悬崖,北面是陡坎,只有西上的一条独径可通,地势异常雄险。加上关前各具怪姿的十八鬼王分排两侧,不少游客至此毛骨悚然。

  传说人死后到“地府”发落,必经这座森严的关口。或说此为通往地狱之门,恶魂孽鬼被宣判后,即从此处打入地狱受刑。带上路引的善人,方能顺利过关。

  鬼门关前十六大鬼,传说是阎罗王专门挑选的一批恶鬼来此镇山把关的。他们对劣迹斑斑、恶性未改的亡魂野鬼盘查得格外苛刻、严格,不使一个蒙混过关。这组石刻体现了鬼城民俗文化“惩恶扬善”和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旨,揭示了鬼城文化蕴涵的人文精神。它以写实和夸张相结合的手法,并按大众审美心理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渲染烘托鬼城特有的文化氛围,形象个性突出,神态生动,造型新颖,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

  罗刹鬼。是地狱中的第一恶鬼,在古印度语中译作“罗刹婆”罗叉婆,意为“暴恶”可畏。许多佛经典籍如《音义》一十二本、佛本行集经》四十九卷、出曜经》之中的《如来品》等就记载她穿着华丽衣裳、戴着花冠头饰、打扮得花枝招展、珠光宝气,以妖媚迷惑善男信女陷入血流遍地、身首异处的灾难深渊。因而这里设计的形象是半身裸露、貌美诱人,浑身透出一股不可捉摸的妖气,以揭示她善于伪装、凶残无比的本质。

  伥鬼。出自于明《趼廛笔记》所记载的故事。以老虎为其陪衬,突出地刻画了这个品质十分卑劣的恶鬼形象。

  伥鬼是一种特殊的鬼,原是那些被老虎吃掉的人,其鬼魂变成为老虎服役的鬼,他经常引诱别人来喂老虎。“为虎作伥”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伥鬼专门勾引自己的亲人让老虎吃。在《趼廛笔记》里,就记载着这么一个故事:老汉的长子、媳妇、妻子先后都被虎吃了。这时,他的小儿子梦见自己的母亲托梦给他,说在某山某树下藏有金子,取来可吃用不尽。其实是他的母亲死后成为伥鬼,想引诱儿子前来让老虎饱餐一顿,后来,好在有神灵护佑,老翁的儿子没有被老虎吃掉。据说伥鬼以后有所醒悟,自首后到鬼门关为阎罗王服役。

  夜叉鬼。此鬼是地狱中的著名恶鬼,又称“夜乞叉”,原出于古印度神话中的一种半神半鬼的小神灵,佛教传说他是一种吃人的恶鬼,被列为天龙八部之一。这里设计的夜叉形象狰狞,身材高大,手持钛叉,头悬火焰,食人肉、饮人血,突出渲染了他的嚣张气焰。在《博异记》夷坚志》宣室志》聊斋志异》等笔记、志异小说里就记述着他行凶作恶、色厉内荏的行迹。因其劣迹斑斑、罪恶累累,被阎王爷罚到鬼门关长年累月站岗值哨。

  阎罗执杖鬼。据《地狱众生相》冥界鬼神》里记述:此鬼前生是一个趋炎附势、谄媚皇上、弄权窃国的奸佞之臣,死后供阎罗王役使,执杖奔走,阎王爷叫他打谁,他就打谁,许多亡魂途经鬼门关时都被他打得皮开肉绽。有钱的花大笔银子后,才免受皮肉之苦,得以顺利过关。

  欲色鬼。此鬼本名五通,原是精怪,源出于恶鬼魍魉,原型是喜淫人妻女的狒狒、猿猴之类,故在元、明、清时期主要以淫鬼面目出现于世。后因人们难于治他,反而对他崇奉祭祀,尊其为神,并为他修了高大庙宇。宋代洪迈在《夷坚志》中记载了许多五通鬼淫恶的劣行。五通最喜淫,因而可随人心喜慕而变形或现出本来面目,或现美男、或现蛟龙、或现猿猴、或如似虾蜞等,体相不一,但皆妖捷劲健,阳壮伟岸,实为天下第一凶险淫鬼。但有许多刚直之士偏不信邪,与之相斗,终将其打入地狱。

  明代徐道在《历代神仙通鉴》中就有描述元末刘基智斗五通的故事。

  石刻通过他那举手相扑、急不可耐的形体动作和狰狞嘴脸及其基座象征性图纹的映衬,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淫乱无度的丑恶本性。

  劈山鬼。是鬼门关前的大力鬼之一,因而在设计中强调和夸张了他的动作力度、形态体势。此鬼乃阎罗王手下专门劈山开路、斩关夺隘的一员猛鬼。所执大刀,重千余斤,刀劈之处,火星飞溅,山崩地裂。

  此鬼生前系江湖贼寇,抢掠财物,打家劫舍,滋扰百姓,死后已有悔改之心,阎王令他镇守鬼门关,真是适得其所。

  千眼鬼。也是鬼门关前的大力鬼。因前世作恶多端,如拐卖人口、偷窃财物、聚众斗殴等,被阎罗王发配至鬼门关前日夜守关,促使他改恶从善,以观后效。他使的千钧棒能叱咤风云、撼山拔树。不仅如此,他身上还长出许多眼睛,能穿云透雾、洞察万物,故许多奸恶之徒欲蒙混过关,皆被他一一揪了出来。

  揽火鬼。此鬼生三头六臂,好生了得!生前因爱玩火,多烧毁民间房舍财物,给百姓造成巨大灾难。久而久之,玩火自焚,因恶行而遭受恶报。死后,阎王罚他在鬼门关前揽火彻夜照明,不得有丝毫懈怠,他也乐此不疲。特别是在夜间,他更是严守关口,有作奸犯科之徒欲混进关内,皆被他烧得焦头烂额,遍体鳞伤。石刻通过弧形火焰和基座骷髅的衬托,使之形象十分鲜明。

  驻海鬼。此鬼因生活于旷野、海滨,遇到孤独无助的老弱病残者,便巧取豪夺,行迹如海盗。死后,住在大海孤岛上,身无蔽体之衣,口无果腹之食,遭受常人难以想象的暴寒酷热之苦,因而他持弓有气无力。阎罗王见他孤独可怜,就派他到鬼门关前持弓守关,不得有丝毫差错。

  疾行鬼。此鬼疾行如风,来无踪、去无影。以肮脏的东西为食物,吃后肚腹痛得死去活来。他生前是僧人,身着法衣,四处化缘,假说为百姓治病,实则将化来的钱财全部挥霍享用,遂遭破戒之报应。后来,阎罗王因他行走快捷,命他在鬼门关和阎罗殿之间通风报信。根据此鬼的特点,石刻通过大幅度的形体夸张了他的动态和力度,形成一定的视觉冲击力。

  食气鬼。此鬼靠吸食空气果腹,因而对各种气味特别敏感,能辨别天地间的各种气味。阎王爷派他守关,他能辨别出混杂在芸芸众生中各种鬼魂的异味来,并将其擒获。

  食肉鬼。这个鬼生前乃是屠夫,将各种牲畜解剖切割出售,靠短斤缺两赚取昧心钱,或挂羊头卖狗肉,以假充真,故死后多吃供祭的杂肉和死尸腐臭之肉。因其生性奸诈,相貌丑恶,令人憎恨,到地狱后被派驻鬼门关。凡被他抓住的野外恶鬼就被他肢解、撕裂饱餐一顿。石刻亦通过鲜血淋漓的渲染,表现他嗜血成性的本质。

  炽燃鬼。此鬼常常身放电光,浑体作火,痛得鬼哭狼嚎,满地乱滚。头部因常被火烧而呈骷髅状。该鬼生前或为官兵、或为贼寇,攻城掠地,残害百姓,故死后遭此罪孽。阎王派他来鬼门关,主要是驱野魂、辟瘴气。

  摩罗身鬼。又称杀身饿鬼,属魔中之死魔,经常伤人性命,死后常饿得流涎三尺,但他仍强打精神向过关亡灵作威作福。佛经《智度论》卷六十八说:魔,秦言能夺命者,是故名杀者。其鬼前生迷信邪,求其教授邪法,扰乱佛法智慧,故受此报。

  倒悬鬼。此鬼身处地狱,长年累月作倒悬之状,所受痛苦常人难以想象。皆因他生前为官,常常颠倒是非、混淆黑白、草菅人命,制造了大量冤狱,故激起民愤,死后又遭众多冤鬼之恨。后经佛授意阎罗王,只要他确属改恶从善,待被他迫害的冤魂们转世后,就可解脱其倒悬之苦。此说源于《盂兰盆经》目连救母的故事,后几经变易便与此鬼沾上了边。

  冥府总政鬼。此鬼乃幽冥地府中的大管家,是阎罗王的得力助手。他常常提锣喊街,传旨下令,并督促鬼卒各司其职,不得有误。他权力很大,掌管着众鬼的奖、惩、升、降、下狱、转世,以故,众鬼卒都惧他二分,特别是过关亡魂一听见他的锣声,都吓得胆战心惊。此鬼生前是朝中弄臣,一贯欺下瞒上、阳奉阴违,结党营私、贪赃枉法,故为臣民痛恨。死后,本被打入地狱,后阎罗王用其所长,放他出狱担当此任。

  以上诸鬼均出自《守狱众生相》冥界鬼神》书中的记述。

  (八)百子殿

  位于名山顶部,坐北向南,民国初建。原殿中所塑观音、语忘、敬遗,传说均能保护妇女顺利生育和众小儿健康成长,故名“百子殿”。

  殿宇解放初塌,1981年重建,占地783.4平方米,建筑面积694.6平方米。现结构为正殿、前殿和左右两廊。正面塑观音坐莲台,左右塑文殊、普贤,两旁分塑十二圆觉;殿后壁塑唐僧去西天取经历经劫难的片断故事。正殿门柱篆书一联云:

  杨枝洒尘埃,普济生灵,物阜花浓全欢笑;

  甘露施人间,撑长舟航,拨善救难大慈悲。

  前殿左塑语忘、敬遗像,右塑韦陀像。天井花木装饰,显得尤为清幽。殿门额为“百子殿”篆字匾,门联云:

  白鹤飞升离苦海,永成大道;

  黄龙传法换尘躯,普度群生。

  百子殿塑像“语忘敬遗”为婆、媳、孙三代人组成,亦即民间传说中的催生娘娘。“语忘敬遗”是一句佛教术语,意即“保佑百家妇女生男育女顺利安全,保佑百家子女健康茁壮成长”。

  在中国民间,催生娘娘是位俗神,叫桂英,因难产死亡,成了产妇鬼。到了阴间后,她日夜思念丈夫和儿子,但她心地善良,不愿加害她人找替身,反而帮助难产妇平安地生下孩子。由于误了时辰,她再也回不了鬼门关,成了孤魂野鬼。此事后来被白无常知道了,向阎罗王据实以告。阎罗王大受感动,便为她修了座庙供其居住,并封为催生娘娘。自此以后,桂英不再是孤魂野鬼,而是一个受人供奉、享受人间烟火的正神。

  过去,百子殿是专供僧人用膳和起居的地方。在这座庙里,有一种由“语忘敬遗”签署的文书,叫“催生符”。凡是民间妇女在生育小孩时,都会到庙里买一份催生符回去,把它烧成灰,化水喝掉,就能保佑妇女生产顺利,孩子健康成长。

  (九)报恩殿

  位于名山西腰、大雄殿下。民国时在南腰所建殿宇,解放初全毁,1984年迁址于此重建。殿堂中所塑报恩菩萨坐像高2.5米,慈祥端庄;两旁塑立的闵公、闵志各高约2米,态度恭谦。

  传说报恩菩萨即目连,孝行第一,昔有目连救母之说。故事情节大致是这样的:据《佛说盂兰盆经》载,古印度摩揭陀国有个大富翁名国相,他的夫人叫青提。国相非常敬重出家人,可青提却相反,非常憎恨出家人。夫妇俩晚年得子取名目连。目连刚生下7天,父亲就去世了。目连长大后,秉承父性,对出家人仍很敬重,并向往三宝(佛、法、僧)。为承继父业,目连外出经商,临行前对母亲说:孩儿外出求财,母亲在家要积善积德,善待出家人。

  青提答应了儿子的要求。但儿子一走,她照样我行我素,打骂僧道。目连回家后,听到邻人议论,说她对僧道人家极不友善,便责问母亲。青提发誓说:如果我对出家人不好,七日之内不得好死。果然七天不到,青提暴病而亡。母亲死后,目连将家里的财物分给乡邻,孤身一人在阳间继续修行。当他得道来到天国时,见父亲国相正在享受荣华富贵,却不见母亲的身影,便问师傅释迦牟尼是什么原因。佛主告诉目连:你的母亲不敬佛门,被打下十八层地狱受倒悬之苦,变成了一个饿鬼。你如果要拯救母亲,必须在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备齐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人,便可使你母亲超度。这便是后来佛教盂兰盆会的起源。目连的母亲被救出来后,经过轮回,转世变成了王舍城的一条狗。现在目连的莲花座下有一条狗,便是目连的母亲。从此,盂兰盆会又叫鬼会。据说在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人们都不出门。佛主见目连如此行孝,便封目连为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统管“阴曹地府”。他是最后一个加入四大菩萨行列的,主要是救度地狱里所有的“罪鬼”,而观音则以普度众生为主。

  地藏位列阎罗王之上,居正中首位,其手下才是十殿阎罗王。但他只是个摇橄榄枝的角色,主管教化,不像掌管生死簿的阎罗王那样令人胆寒。久而久之,阎罗王反而取而代之,被奉为“阴曹地府”的最高统帅了。

  (十)哼哈祠

  民国建的哼哈祠,坐落在名山南腰,早毁,今祠为1984年迁移重建。祠为一殿两楼,殿后有一附属建筑,占地326.5平方米,建面257.5平方米,内塑哼哈二将像,传为周武王伐纣时,战死沙场的郑伦和陈奇,后被姜子牙封为神将。殿门楹联云:

  郑陈督粮官,忠肝义胆,皈依三宝成正果;

  哼哈护法将,超凡入圣,受持五界镇邪妖。

  楼建于殿两侧,各通高9米。右名“五鱼楼”,因地近五鱼山;左名鬼“枳江楼”,下临长江,游人常喜登楼凭眺。

  传说哼将名郑伦,本是商纣王的大将,官至督粮上将,曾拜度厄真人为师,学得一身绝技。度厄真人授他窍中二气,遇敌时,鼻子一哼响若洪钟,并喷出两道白光,吸人魂魄。郑伦靠着这个绝技,战胜了许多对手。后被周武王的大将擒获,遂投靠了周武王,仍当督粮官。哈将陈奇也是商纣王的大将,曾授异人秘术,炼成腹内一股黄气,张嘴一哈,黄气喷涌,对手魂魄自散。陈奇曾与降周的郑伦交战,一哼一哈,不分胜负。后来陈奇被周将黄飞虎刺死。武王灭纣后,姜子牙归国封神,封郑伦和陈奇镇守西释山门,宣布教化,保护法宝,为哼哈二将之神。

  按照佛教的说法,陈奇和郑伦都是佛国大力士,能亲近诸佛,是手拿金刚杵保卫佛的夜叉神,名“执金刚”。相传佛祖身边有五百手执金刚的随从警卫,队长叫“密迹金刚”,首要职责是守卫寺庙的第一道大门,与门神一样。但是中国的门神大多是两个,于是这位队长被一分为二,对称地守卫在殿内两侧。佛教还有一种说法:过去有个国王,生1000个儿子,最小的两个弟弟为保护阿哥们成佛,心甘情愿当了护法神。

  (十一)药王殿

  报恩殿上面有一个面积不大的小殿,塑药王菩萨孙思邈和邳彤,门上对联为“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

  孙思邈。隋开皇元年(581年)生于我国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死于唐永淳元年(682年),整整活了101岁。他少时刻苦学医,以博览经史子集、历代医书和兼通佛典闻名于世。他认真总结前人经验,广泛收集并应用民间秘方、药方和针灸技艺,不仅医德高尚,且乐善好施,潜心编撰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等著名医学巨著,为我国古代医学作出了巨大贡献。因为传说中他曾治好唐太宗妻子的怪病,被唐太宗封为药王。老百姓感念其医德,道、佛两教都很尊崇他,故封他为医圣、药王菩萨,并建寺祭祀。

  邳彤。河北安国县人,系东汉开国功臣。因随刘秀在平定王莽篡权的战役中战功显赫,后被任命为曲阳太守。他不但精通医学和药理,而且倡导扶持民间医药。从此,安国人便有了种药、制药、重视医疗的传统,安国后来成了我国的“药都”。邳彤去世后,安国人便在城门外建了一座“邳王庙”,后宋徽宗又加封他为“灵贶公”,并下诏建庙祭祀,邳彤后来也渐渐地被奉为“药王”。

  (十二)城隍殿

  出上关殿左行,沿陡窄的石级而下,在名山东坡的山腰上,有一座规模仅次于天子殿、寥阳殿的殿宇叫城隍殿,又名“十王殿”。该殿原址在山之西坡,1987年重建时迁址于此,坐北朝南,建筑面积668平方米,占地面积752.7平方米。殿分上殿和两侧殿,为歇山式屋顶,穿斗式梁架。

  正殿一连三间,殿堂正中神台上塑身高4米、庄重威严的城隍一尊,两旁各塑文、武判官、执法衙役等各高3米。左侧殿一连6间,内有神台6座,由内向外分别塑南岳神和一殿秦广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五官王、五殿阎罗王。右侧殿与左侧殿对称,长、宽、高相当,内亦有神台6座,由内向外分别塑六殿卞城王、七殿泰山王、八殿平等王、九殿都司王、十殿转轮王和东岳神。

  在南岳神、东岳神和十殿阎王坐像下,均塑了陪神。尤其在十殿阎罗王下,各塑了一至数组审判亡魂、赏善罚恶的群像,俱是铁面无私,善恶分明。传说此十王中,五殿阎罗王把持着最高权威,生前犯罪的鬼魂,在审判后依其犯罪的轻重,发落下十八层地狱,受各种酷刑。

  殿门左侧塑鸡脚神、鸡脚娘娘,高约2.5米;右侧塑白无常夫妇,分别高3米和2.5米。

  城隍殿中的十殿阎王可以说是鬼界中央机构的重权鬼王,他们直接为阎罗王服务。他们的职责和分工如下:

  一殿秦广王,姓蒋,农历二月初一诞辰。专司人间夭寿生死,统管冥界吉凶。善人寿终,接引超生;功过两半者,交送第十殿发放,仍转人世,男转为女,女转为男;恶多善少者,押赴殿右高台,名曰镜台,令之一望,照见在世之心好歹,随即批解第二殿,发狱受苦。

  二殿楚江王,姓厉,三月初一诞辰。专司“活火地狱”,另设十六小狱。凡在阳间伤人肢体、奸盗杀生者,推入此狱,另判发至各小狱受苦,期满转解第三殿,加刑发狱。

  三殿宋帝王,姓余,二月初八诞辰。司掌黑绳大地狱,另设十六小狱。凡阳世忤逆尊长、教唆兴讼者,推入此狱,另判至几重小狱受苦,受满刑转解第四狱,加刑收狱。

  四殿五官王,姓吕,二月十八诞辰。司掌活大地狱,又名剥戳血池地狱,另设十六小狱。凡世人抗粮赖租、交易欺诈者,推入此狱,另再判发小狱受苦,满日送解第五殿查核。

  五殿阎罗王,姓包,正月初八诞辰。前本居第一殿,因怜屈死,屡放还阳申雪,降调此殿,司掌叫唤大地狱并十六诛心小狱。凡解到此殿者,押赴望乡台,令之闻见世上本家因罪遭殃各事,随即推入地狱,细查曾犯何恶,再发入诛心十六小狱,钩出其心,掷与蛇食。受苦满日,另发别殿。

  六殿卞城王,姓毕,三月初八诞辰。司掌叫唤大地狱及枉死城,另设十六小狱。凡世人怨天尤地、对北溺便涕泣者,发入此狱。满日解转第七殿,自查有无别恶。

  七殿泰山王,姓董,三月二十七诞辰。司掌热脑地狱,又名礁磨肉酱地狱,另设十六小狱。凡阳世取尸骨造药、离人至戚者,发入此狱,受苦满日,转解第八殿,收狱查治。

  八殿都市王,姓黄,四月初一诞辰,司掌大热闹大地狱,又名热脑闷锅地狱,另设十六小狱。凡在世不孝父母翁婆者,投入此狱,再交各小狱加刑。受尽痛苦,解交第七殿,永为畜类。

  九殿平等王,姓陆,四月初八诞辰,司掌丰都城铁网阿鼻地狱,另设十六小狱。凡阳世杀人放火、斩绞正法者,解到本殿用空心钢柱令其手足相抱,煸火焚烧,烫烂心肝,随发阿鼻地狱受刑,直到被害者个个投生,方准提出,解交第十殿发生六道。

  十殿转轮王,姓薛,四月十七诞辰,专司各殿解到的鬼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