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二、临战前夜的罗马尼亚战区(双方视野所见……)

  1.目标罗马尼亚:斯大林巴尔干战略的开端

  事实上,早在1944年5月,驻扎罗马尼亚前线的苏联第2、3乌克兰方面军就接受了发起进攻战役的任务。斯大林的目标不仅是要打跑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夺取罗马尼亚(同时再次把比萨拉比亚并入苏联)以剥夺希特勒的石油来源。还要借此打开通向整个巴尔干的大门,冲向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为此,斯大林还必须提防他的“好朋友”丘吉尔,特别是此人提出的所谓“巴尔干”战略。俄国人担心,如果这一战略付诸实行,美英军队可能会大规模介入巴尔干战局,从而获得对当地政治的主导权。斯大林当然不打算和“盟国”一道分享罗马尼亚这道“大餐”。虽然苏英之间在1944年5月5日曾达成协议,规定将罗马尼亚划入苏联势力范围,而把希腊交给英国。但这种黑幕约定毕竟上不得台面,要反悔似乎也不难,况且如一个美国记者所言:“巴尔干地区是一块磁铁,不论你怎样摆动罗盘,英国战略的指针都始终指向这里。”甚至土耳其与德国翻脸一事,也令俄国人颇为猜疑,认为“西方朋友”可能利用土耳其军队夺取巴尔干。但这种猜测对俄国人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拿来吓唬对土耳其心怀恐惧的巴尔干人民。相对而言,至少在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恢复了东正教信仰并显露出“泛斯拉夫”主义苗头的俄国要受欢迎得多。

  总之,如果不能早日把罗马尼亚拿到手中,斯大林是不会安心的。在斯大林的棋盘上,早就开始布局这个国家的未来政治,而首要工作就是武装一支听命于苏联的罗马尼亚军队。由于苏联战俘营里有的是罗马尼亚人,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1943年秋季,苏联开始着手建立罗马尼亚俘虏部队——志愿军第1步兵师,也被称为“杜多尔·弗拉季米列斯库”师。该师大约有9500人,装备98门火炮和160门迫击炮,110挺重机枪和500挺轻机枪。1944年5月7日,“杜多弗拉季米列斯库”师被调到扬波尔以北,编入乌克兰第2方面军。和同期建立的波兰部队一样,俄国人对他们的指望并不主要是军事用途,而更多是政治需要。

  但到了1944年夏初,罗马尼亚战役却没有开始。因为根据斯大林的新战略,红军的首要任务是在白俄罗斯吃掉中央集团军群并击溃其友邻(北方与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完成这一任务后,苏联将在整个东线获得全面优势。随后发动罗马尼亚战役也会好打一些。

  为了满足“首要任务”的需求,就要先从罗马尼亚前线抽调大量部队(包括2个集团军和2个坦克集团军,具体番号参见下列附录),当地红军的实力自然被大大削弱了。不过,在4—8月间,罗马尼亚苏军也获得了大量补充装备。两个方面军共计得到:

  875辆坦克和自行火炮、6223门火炮迫击炮、13142挺轻重机枪、116000支自动枪、28万支步枪和卡宾枪。为了在罗马尼亚附近的黑海作战,还特别强化了红海军黑海舰队。为此从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调来6艘大型猎潜舰、20艘小型猎潜舰、10艘潜艇和12艘鱼雷艇。另外,考虑到将要挺进到多瑙河流域,苏联还在1944年4月重建了多瑙河区舰队。由戈尔什科夫海军少将指挥。

  1944年8月初,斯大林感觉时机成熟了。8月2日23时,苏联大本营向乌克兰第2、3方面军发出联合训令,交待任务如下:在雅西—基什尼奥夫—宾杰里地区歼灭德国南乌克兰集团军群主力,随后向罗马尼亚内地推进。预定战役发起日期为8月20日。

  德国人终于也闻到了火药桶爆发前的气味。逐渐明朗的形势表明: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处境正变得越加危险。为了得出摆脱困境的方法,因为鼻窦炎而无法入睡的希特勒彻夜与古德里安、约德尔等人商讨对策。据说希特勒还秘密授权弗里斯纳:一旦遭遇红军进攻,就实施撤退。事实上,弗里斯纳的确制定了一个代号为“熊”的撤退计划。但其最终批准权依然握在希特勒手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撤退方案最早是安东奈斯库提出的,希特勒却对这位“盟友”留了一手。当然,在公开场合,德国将军们依然在强调“德罗友谊”,还作出要“誓死抵抗”的高姿态。8月18日,弗里斯纳就向麾下全体德罗高级军官发出号召书:俄国人即将在南线发起大规模进攻,德罗两军务必精诚团结,死守阵地。

  至7月初,从罗马尼亚前线抽调的红军部队:

  乌克兰第2方面军: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第2坦克集团军——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近卫第5集团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

  乌克兰第3方面军:近卫第8集团军——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左翼。

  2.实力盘点:苏维埃红军VS德国武装部队+罗马尼亚王军

  战役前夕,驻扎罗马尼亚前线的苏军,名义上由铁木辛哥元帅统一协调。包括2个重兵集团:乌克兰第2方面军(司令马利诺夫斯基大将)和乌克兰第3方面军(司令托尔布欣大将)。但真正掌控战局的是斯大林本人和红军总参谋部,早已失宠的铁木辛哥只是负责“监督执行”。与苏军对峙的弗里斯纳麾下的南乌克兰集团军群,也由2个重兵集群组成。每个集群各包括1个德国集团军和1个罗马尼亚集团军。

  为了夺取罗马尼亚,红军共集中了131.42万人的庞大兵力(包括2万海军人员),装备火炮迫击炮1.6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874辆、作战飞机(含海军航空兵)2200架(其中一线1759架)。所谓的罗马尼亚“志愿步兵”第1师也将参战。提供给部队的物资保障相当充分。总计储备了1.5到6.6个基数的炮弹和迫击炮弹,7.4到9个基数的航空燃料和柴油,2.7个基数的汽车用汽油。

  1944年6月29日—8月19日

  从南乌克兰集团军群抽调的部队:第40装甲军军部

  第3、14、17、23、24装甲师,“大日耳曼”师,党卫军“骷髅”装甲师;

  第17、304步兵师,第97歼击师,第4山地师;

  第236强击火炮旅,第3火箭炮旅。

  当苏军战力提高的同时,德军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却变得越来越弱。为了挽救在白俄罗斯和波兰的败局,希特勒在整个夏季不停地从罗马尼亚抽出兵力。总计调走了1个军部、11个师(含7个装甲及装甲步兵师)和2个旅。导致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作战序列不断萎缩。到7月15日,只剩下23个德国师(21个师和“A”、“F”军群)和23个罗马尼亚师。又过了一个月(8月15日),序列上的番号倒是有所增加:共有48个师和4个旅。除去将要调走的第97歼击师,还剩47个师和4个旅。构成如下:

  26个德国师(包括2个装甲师,1个装甲步兵师,1个野战训练师);20个罗马尼亚师(含1个装甲师)和4个山地旅;另有一个斯洛伐克师。

  有意思的是,南乌克兰集团军群虽然失去了大量兵团,但总员额却依然不少。据西顿的说法,德罗联军总兵力超过80万人,包括36万德军。格兰茨给出的数据略有不同,为50万德军加405000名罗军。罗马尼亚资料的数据更为详细:在前线地区,德军有427121人,罗军有402538人。总计829659人。这还不包括罗马尼亚内地的部队。

  南乌克兰集团军群能够维持这么庞大的规模,靠的是战前的大量补充。和东线其他战区相比,弗里斯纳手下的德国野战师兵力相当充足。如第79步兵师,拥有1万多人;第15步兵师更是拥兵近13000人。到7月份,不少步兵团的人数恢复到了两千多。加上德国人把非战斗和运输之类的工作都丢给所谓“志愿人员”承担,因此战斗兵员额非常充足。

  为了维持这回光返照般的“盛极一时”,整个军团不得不接受大量不合格的补充兵。包括超龄服役者和各种从后勤部门拖来的二三流兵员。新来的菜鸟军官也无经验可言。把这些人填进部队后,步兵队伍中有经验的老兵比重下降到百分之十五左右。各步兵师的装备也谈不上很好。运输工具中汽车只有400辆,所以必须用大量农用马车来弥补运力的不足,为此又需要维持6000匹马的规模。为了加强火力,除了德制火炮和迫击炮外,也充分利用了缴获的俄国货。这些战利品的性能倒也不错,缺点是没有足够的弹药和牵引车。

  不管怎么说,弗里斯纳的步兵至少数量还是够用的,他最缺少的是坦克和飞机。在7月11日,南乌克兰集团军群还拥有854辆战车(424辆坦克、390辆强击火炮和40辆强击榴炮)。随后又减少了近一半。至8月只剩下479辆。包括155辆坦克、294辆强击火炮和30辆强击榴炮。即使这么少的战车,也不是全部掌握在德军手中。一个很滑稽的事情是,弗里斯纳手里最强的装甲兵团,居然不是德国部队,而是罗马尼亚第1装甲师。德罗联军装甲部队的大致构成如下:

  德国第13装甲师:40辆坦克

  德国第20装甲师:1辆坦克

  德军配属的强击火炮:280辆

  罗马尼亚第1装甲师:70辆战车

  (含48辆四号H和12辆强击火炮)

  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空防主要由德斯洛赫的第4航空队负责。战前,该航空队使用在这里的飞行部队主要属于第1航空军。拥有飞机318架。包括43架轰炸机,57架攻击机和72架战斗机。再加上罗马尼亚空军,轴心国在这一地区的飞机总数大概有700架,包括300架战斗机。德国空军在罗马尼亚还拥有第5、15高炮师。其中,第5高射炮师负责保卫普洛耶什蒂油田。其编成内除了76个德国连外,另外配属了46个罗马尼亚连;第15高炮师拥有73个炮连。

  综合上述德方统计资料,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实力大致为:80万—90万兵员;479辆战车;700架飞机。值得一提的是,根据苏联的估计,德罗军兵力为90万人,装备坦克强击火炮404辆和7600门火炮迫击炮,配备飞机810架。比较来看,除了飞机数量稍多一些,火炮迫击炮没有对应资料外,其他数据居然和西方资料完全一致,甚至有所低估。这种情况还比较少见。

  把苏德两军的实力综合对比一下,大概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在前线地区,苏军人力超过德罗军50%;战车几乎是4倍;飞机是3倍。

  但这只是前线地区的兵力对比。事实上,在轴心国阵营里,除了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80万—90万人外,罗马尼亚内地还另外驻扎了873985人的部队(罗军674471人;德军199514人)。加上这些部队,则轴心国总兵力将达到170万人。与之相比,苏军在人力上就没有优势可言了。

  但事情却没那么简单:虽然在前线(也就是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内部),德罗两军兵力相差不大。但在内地,双方实力对比却相当悬殊。罗军后方兵力多达7个军总计28个师(一说为9个野战师和21个训练师),总人数为674471人;德军却只有199514人。罗军人数几乎是德军的4倍。而且后方罗军拥有大量陆军野战兵团;相比之下,德军多数都是空军或陆军后勤,只有负责油田空防的第5高射炮师可以勉强用于地面战斗。这就出现两种可能:如果罗马尼亚人真心和德军同舟共济,87万后方兵力当然可以充作预备队;可罗马尼亚人要是打算造反,也可以用后方的绝对优势来压服德军。

  不过,这些不确定因素未必列入了俄国人的考虑范围。他们所担心的是,即使在前线地区,红军的兵力优势也不够明显。至少和同期的其他进攻战役相比,这一优势还不具备压倒性。造成这种状况的首要因素,当然在于斯大林将主要资源都用在了白俄罗斯和北乌克兰。留给罗马尼亚前线的人力物力不仅有限,连质量都要逊色得多。以至于当地红军队伍里充斥了30多万不久前才从乌克兰城乡搜刮来的新兵。对这些人的战斗力当然无法寄予太高的期望,这令红军实力又打了很大折扣。苏联总参谋部因此意识到,要赢得这次胜利,绝非单纯挥舞“大棒”那么简单,还需要一个精心计划的战役方案。

  下面,就让我们跟着昔日战役策划者的思路,再次审视一番1944年夏季的东线罗马尼亚战区。

  南乌克兰集团军群作战序列和兵力分布

  (1944年8月15日)

  直属:

  第153野战训练师,第10装甲步兵师,第1斯洛伐克师,第97歼击师(运走)

  杜米特雷斯库集群

  直属:

  罗第2军,德第72军,罗第8、9步兵师,德第304步兵师

  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14000名德军和75000名罗军

  罗第3军(罗第2、15步兵师、罗第110步兵旅)

  第29军(第9步兵师,罗第21步兵师,罗第9山地师)

  第6集团军:212000名德军和25000名罗军

  直属:第13装甲师

  第30军(第15、302、257、306步兵师)

  第52军(第161、294、320、384步兵师)

  第44军(第62、258、282、385步兵师)

  第7军(第106、370步兵师,罗第14步兵师)

  沃勒尔集群

  直属:

  第20装甲师,罗第1“大罗马尼亚”装甲师,罗第8步兵师

  第8集团军:拥有43000名德军,112000名罗军

  第4军/“米特集群”(第79、376步兵师,罗第11步兵师)

  罗第4军(罗第5骑兵师,罗第9山地师,罗第21步兵师)

  罗第4集团军:拥有43000名德军,88000名罗军

  基尔希纳集群/第57装甲军(罗第1、13步兵师,第46步兵师)

  罗第6军(罗第5步兵师,罗第101山地旅,第76步兵师)

  罗第5军(罗第1近卫师,罗第4步兵师)

  罗第1军(罗第6、20步兵师)

  罗第7军(罗第103、104山地旅)

  第17军(第3山地师,第8歼击师,罗边防军)

  3.罗马尼亚战区与苏联的进攻计划

  (1)特别章节:罗马尼亚战区概况

  (根据苏德双方的官方战史地图和资料综合):

  南乌克兰集团军群扼守的罗马尼亚战区,战线长约650公里。地貌特点是:两端分别是大山和大海,中间又被两条大河隔开。具体情况如下:

  战线起自喀尔巴阡山东部(罗匈边境附近,北邻为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第1匈牙利集团军),在大山的低坡上,驻防着德国第8集团军(沃勒尔将军指挥);顺着逐渐低缓的山势,战线向东进入平坦地区,然后被两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大河“穿墙而过”。第一条是锡雷特河,从帕什卡尼附近穿越战线,一直流到福克沙尼附近,从这里可以通向罗马尼亚后方的开阔地带;第二条是普鲁特河,从雅西以北穿越战线,流至加拉茨汇入多瑙河。由于这一地区多山(两河间前线的后方是维亚丘陵),因此两河走廊对苏德双方来说都至关重要。为了确保走廊安全,在两河之间部署了罗第4集团军(拉科维特扎将军指挥)。

  上述地区,构成了罗马尼亚防线的“西段”。这段战线以喀尔巴阡山东部为左翼,以“两河(雅西)地区”为右翼。驻守于此的德第8集团军和罗第4集团军,统归德第8集团军司令沃勒尔指挥,因此被称为“沃勒尔集群”。对这位沃勒尔,老读者应该不会陌生。此人是曼施坦因的亲信,被后者称赞为“谨慎而勇敢”的人。自第8集团军重建以来,沃勒尔就开始掌管其指挥权。但此后整整一年,他和他的集团军却多灾多难!被俄国人一路穷追猛打,还在切尔卡瑟被逮住狠咬了一口!真是历经磨难,但也算积累了丰富的抗击打经验。

  “沃勒尔集群”的一大特点是:德国兵只有86000人,罗马尼亚人却有20万之多。为了有效控制住集群,沃勒尔费了不少心思,办法就是尽量“掺沙子”,把德罗军混和配置在前线。出于对前述地形的考虑,在喀尔巴阡山东部和“两河(雅西)”这两个防御基点中,“谨慎”的沃勒尔当然更重视后者。虽然名义上德第8集团军负责防御左翼,但实际上其主要兵力——德国第4军和罗马尼亚第4军,也被部署在右翼的雅西地区。当时,德军多数战线只修筑了3道防御地带,雅西方向却有4道。

  继续向东越过普鲁特河,进入罗马尼亚战线的“东段”。这里的防线有相当一段沿德涅斯特河展开,顺着一条自北向南的弧线汇入黑海。但这条河岸防线并不完整,特别是在基茨坎(季拉斯波尔以南)地段,渗透过来的俄国人建立了一个很大的右岸桥头堡(150平方公里)。值得一提的是,德罗军的作战分界线正好对着这个桥头堡。桥头堡以西,是德国第6集团军的防区,以东则是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前者保卫着比萨拉比亚首府基什尼奥夫;后者扼守德涅斯特河下游直到黑海一线,以掩护前者的右翼。

  驻守“东段”的罗第3集团军和德第6集团军,名义上由罗第3集团军司令杜米特雷斯库统一指挥,称为“杜米特雷斯库集群”。集群总兵力为:德军226000名,罗军10万名。德军比罗军多一倍以上,而且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德第6集团军编成内(实际上,整个集团军群的大部分德国师也配属给了第6集团军)。换而言之,真正掌握集群主力的并非罗马尼亚人,而是德第6集团军司令弗雷特尔·皮科。唯一的机动预备队——第13装甲师也握在皮科手中。这位皮科过去长期担任第30军军长,7月底才从安吉利斯手中接过第6集团军的指挥权。从塞瓦斯托波尔到列宁格勒,又从顿河一路撤退,最后逃出俄国,来到罗马尼亚,皮科也算饱经风霜的东线中坚老将。

  尽管皮科经验丰富,而且指挥着拥兵近24万人的庞大集团军,规模可以和当年的老第6集团军媲美,但他的处境却也和覆灭于斯大林格勒的老第6集团军一样险恶!把“西段”、“东段”连成一体来看,不难发现,德军的兵力分布相当不平衡!整个战线上,60%的阵地都掌握在德国师团手中。这些师的绝大部分被放在战线中段:包括皮科的整个德第6集团军,以及紧贴其两侧的德第4军和第29军,总计17个德国师,不少于25万人(不计罗军)。其中的16个师,又被部署在普鲁特河以东。而在这个庞大集团的两侧,担负掩护的却大都是战斗力较弱的罗马尼亚部队。不难想象,一旦俄国人从普鲁特河以西冲杀过来,夺取渡口并突入后方走廊,皮科的集团军就会被困死在河东。如果德军拥有强大预备队,或许还能阻挡一时,为皮科争取到撤退的时间。问题是,预备队虽然有11个师,但保持一定战力的德国师只有4个,其中机动师仅2个,而最强的第13装甲师也只有40辆坦克。红军的装甲洪流真要汹涌而来,这点兵力根本是杯水车薪。

  但德国将军们似乎并不怎么担心。他们大概认为,尽管皮科的两侧多数地段由罗马尼亚人把守,但一些关键阵地还是掌握在德军手中。如前所述,沃勒尔已把德第4军(2个德国师和1个罗马尼亚师)部署在雅西阵地,以掩护皮科的左侧;在皮科的右侧,为了防备基茨坎桥头堡里的俄国人暗算,也部署了德第29军(1个德国师和2个罗马尼亚师)。而且从距离上看,德军撤退到普鲁特河上的渡口(胡希地区),只需要走60—80公里,苏军却要走100公里。这样看来,只要及时发觉俄国人的意图,或者在前线和中间阵地稍微多顶一段时间,摆脱合围似乎并不困难。

  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兵力布署

  (西—东走向):

  “沃勒尔集群”(西段阵地)

  预备队:德第20装甲师,罗第1装甲师,罗第18山地师,罗第8步兵师

  (喀尔巴阡山东部)

  德第17军(德第3山地师,第8歼击师,罗第3、6边防团)

  罗第7军(罗第103、104山地旅)

  罗第1军(罗第6、20步兵师)

  德第57装甲军(罗第1、13步兵师,德第46步兵师)

  (锡雷特河—普鲁特河)

  罗第5军(罗第1近卫步兵师,罗第4步兵师)

  罗第6军(罗第5步兵师,德第76步兵师,罗第101山地旅)

  罗第4军(罗第5骑兵师,罗第3、7步兵师,第102山地旅)

  德第4军(德第79、376步兵师,罗第11步兵师)

  “杜米特雷斯库集群”(东段阵地)

  预备队:(杜米特雷斯库掌握)罗第2军(罗第9步兵师),罗第1骑兵师,德第304步兵师

  (德第6集团军掌握)第13装甲师

  (普鲁特河—基什尼奥夫—德涅斯特河)

  德国第6集团军

  德第7军(德第106、370步兵师,罗第14步兵师)

  德第44军(德第62、258、282、385步兵师)

  德第52军(德第161、294、320、384步兵师)

  德第30军(第15、302、257、306步兵师)

  (德涅斯特河下游—黑海)

  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

  德第29军(德第9步兵师,罗第21步兵师,罗第4山地师)

  罗第3军(罗第2、15步兵师,罗第110步兵旅)

  集团军群预备队:第10装甲步兵师,第153野战训练师,第1斯洛伐克师

  (2)苏军的进攻计划

  红军的部署和对峙情况:

  在“西段”,展开了实力最强大的乌克兰第2方面军(马利诺夫斯基指挥)。拥兵771200人,坦克自行火炮1283辆。编成包括:

  46个步兵师,7个空降师,3个骑兵师,3个坦克军,2个机械化军,1个独立坦克旅,1个自行火炮旅,2个筑垒地域。

  方面军自西向东展开5个集团军:

  第40集团军(日马琴科),第7近卫集团军(舒米洛夫),第27集团军(特罗菲缅科),第52集团军(科罗捷耶夫),第4近卫集团军(加拉宁)。机动军团:克拉夫钦科的第6坦克集团军,骑兵机械化集群(第5近卫骑兵军,第23坦克军),第53集团军。

  其中,除第4近卫集团军(对峙德第6集团军)外,其他4个集团军都位于德罗“沃勒尔集群”当面。

  在“东段”,部署了托尔布欣的乌克兰第3方面军。其兵力相对较弱。只有523000人。托尔布欣掌握的坦克自行火炮不到马利诺夫斯基的一半,仅591辆。方面军编成包括:

  34个步兵师,1个空降师,2个机械化军,1个独立坦克旅,1个摩托化步兵旅,1个筑垒地域。

  方面军全部兵力都部署在德罗“杜米特雷斯库集群”当面。自西向东展开态势为:

  第5突击集团军(别尔扎林),第57集团军(加根),第37集团军(沙罗欣),第46集团军(什列明)。机动部队包括第7机械化军和第4近卫机械化军。

  尽管困难重重,红军却不想放弃打歼灭战的机会。首选目标,当然就是盘踞战线中央的德第6集团军!如何运用优势有限的兵力兵器,在复杂地形上取得胜利,成为俄国人制定战役计划的关键。

  首先,必须选定合适的重点战区。最后确定为德罗防线的“西段”,在其当面展开了兵力和坦克最多的乌克兰第2方面军主力;然后是具体突破口。总的来说,“西段”的左翼受到喀尔巴阡山脉的保护,难以迂回,而且距离也过远,所以基本不考虑。这样一来,俄国人的目光也自然而然地投向了“西段”右翼的雅西。对这个地段的重要性,前面已经作过详细介绍,而且对红军坦克机械化集团来说,雅西一带地形也相对平坦开阔,便于展开,自然成为首选的主攻方向。

  但在战区内,也存在不利于进攻的地形因素。一旦突破雅西防线,将有一片山地和丘陵。其中马雷山是德军第三道防线所在。此外,整个战区还遍布河流。除了大家已知的普鲁特河和锡雷特河,还有较小的伯尔拉德河(西段)和科吉利尼克河(东段)。如前所述,普鲁特河和锡雷特河间的走廊固然有利于红军南下攻击。但另一方面,如果德军抢先一步撤过两条大河,也可以利用河岸建立起新防线。那些山地和小河则可以用来迟滞苏军的推进。果真如此的话,红军花费大量时间、人力和物力组织起来的大规模攻势,很可能一无所获。

  说到底,这又回到老问题上:无论是苏军还是德军,谁能先对手一步夺取普鲁特渡口,谁就胜利在握!速度成为胜负的关键。如大家所知,苏军的行进距离要比德军长20—40公里,除非他们高速推进,否则不可能先敌一步。红军参谋部经计算证明,要达到目的,每昼夜进攻速度就不能低于25公里。最后的计划规定,步兵推进速度必须保持在20—25公里,快速部队更要达到30—35公里!

  作为一场战役而非赛跑,保持高速的前提并非是单纯比拼“脚力”,更取决于进攻威力!只有用强大的兵力火力以最快速度扫清“绊脚石”,才能实现高速推进,否则将陷入缓慢而艰苦的阵地战。在俄国人的思维里,进攻威力取决于每公里战线上摆放的大炮数量。根据马利诺夫斯基的方案,乌克兰第2方面军的突破地段将缩小到22公里,这样就可以在每1000米正面摆上220门76毫米口径或更大火炮!斯大林却认为这太保守了。但他也拿不出更多大炮,只好把突破地段缩小为16公里,使火炮密度增大到240门。根据各方面的情报,斯大林早就洞悉了罗马尼亚人的动摇情绪。但他相信,只有用毁灭性炮火把罗军打惨打痛,才能一举摧毁他们最后残存的战斗意志,促使其早日投降并和德国人翻脸。

  要吃掉德国第6集团军,光靠西北面的乌克兰第2方面军一支铁钳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从东南面伸出另一支铁钳。这就需要借助于托尔布欣的乌克兰第3方面军。和马利诺夫斯基相比,托尔布欣的实力较弱,特别是缺少坦克,而且还受阻于德涅斯特河。只有基茨坎登陆场算得上是有利条件。托尔布欣对基茨坎非常重视。鉴于该登陆场与胡希渡口之间没有什么天然屏障,托尔布欣主张就从这里发起进攻。但红军总参谋部最初却认为,德军肯定在登陆场当面做了充分准备,与其在这里硬碰,不如向基什尼奥夫发起突然袭击,或许能把德军打个措手不及。但经过更周密的侦察,俄国人发现,德军的设防重点并非基茨坎,却正是基什尼奥夫(这个侦察结果没错:德第6集团军主力正是展开在基什尼奥夫地区)。于是,由基茨坎发起主攻的意见最终还是占了上风。

  基茨坎登陆场概况:

  1944年4月被苏军攻占。威胁着德第6集团军(第30军)与罗第3集团军(德第29军)的结合部。登陆场正面宽18公里,纵深6—10公里,总面积150平方公里。为了将这个地盘有限的登陆场变成进攻出发阵地,苏军在德国人眼皮底下大兴土木,修筑了大量工事和道路,使之成为密度极大、宛如马蜂窝般密密麻麻的大屯兵场!平均每一公里正面内有:15公里长的壕堑和交通壕;670个掩蔽部所;600个炮兵发射阵地。整个登陆场可以容纳5个步兵军,1个机械化军,51个炮兵团和近30个专业部队。这样一来,基茨坎就变成威胁德第6集团军右翼安全的一把锋利的“匕首”。

  经过一番谋划,红军的进攻方案最终成形了:乌克兰第2、第3方面军的百万大军将从相距很远的两地发起进攻。首先用猛烈炮火轰开罗马尼亚人的防线,然后投入坦克部队迅速突向德军后方的瓦斯卢伊(位于伯尔拉德河)、胡希和弗尔丘(均位于普鲁特河),夺取上述渡口和枢纽据点,切断德军重兵集团(主要是第6集团军)的退路,随即围而歼之。如果这一方案得到实现,顶着在斯大林格勒覆灭军团番号的德国第6集团军,将面临和前身一样的下场,而且是在非常类似的情况下。

  苏军进攻计划的具体分工为:

  乌克兰第2方面军将主力(一线第27、第52集团军;预备队和机动部队为第53集团军和坦克第6集团军)集中在雅西西北地域,以瓦斯卢伊、弗尔丘总方向为主突击目标,力求切断德军向西退却之路;同时实施一个辅助突击,以保障主力部队的右翼。为此将动用近卫第7集团军和骑兵机械化集群。这些部队将沿锡雷特河进攻。

  乌克兰第3方面军主力(第57、第37集团军和第46集团军右翼)集中在基茨坎登陆场,主攻方向指向胡希;另外,还将以第46集团军一部实施辅助突击。任务是经德涅斯特湾向阿克尔曼方向推进。为了配合这次行动,多瑙河区舰队(司令戈尔什科夫海军少将)将向阿克尔曼西北和以南派出登陆部队。该舰队未来还将配合方面军强渡多瑙河。

  在合围行动中,苏军各机械化军团分工如下:

  第2方面军的第18坦克军,将与第3方面军的第4近卫机械化军、第7机械化军一道,冲到距离前线比较近的胡希等地切断德军退路,建立起内层包围圈。而第2方面军最强大的第6坦克集团军,则继续向更深远的纵深发展,形成一个不断“移动”并扩大的对外包围圈!这样一来,德军将陷入两道“钢铁”包围圈的重围,根本无法脱身!而红军还将利用对外“移动”包围圈继续扩大战果:当德军陷入包围后,乌克兰第2方面军将留下左翼一部构成对内包围圈,主力则继续向福克沙尼总方向推进,一面构成对外包围圈,一面向罗马尼亚内地发展;乌克兰第3方面军则向列尼、伊兹梅尔总方向发展,以阻止漏网之敌逃到普鲁特河和多瑙河对岸。

  除了陆军部队外,还将投入空军第5、第17集团军的大量飞机。黑海舰队(司令奥克佳布里斯基上将)也将参与行动。总的来说,苏联海军承担的任务依然很保守,仅限于为沿滨海推进的苏军(乌克兰第3方面军)提供火力支援;破坏德方的近海海上交通;再就是出动飞机轰炸对手的海军基地。至于大规模敌后登陆之类的事情,他们根本不敢奢望。

  为了尽快突破德罗军阵地,苏军竭力缩小突破宽度,从而在这些地段集中了67%2%的步兵、约61%的火炮、85%的战车和几乎全部飞机。炮兵密度达到每公里正面240—280门!

  兵力分布上,为了增大突破威力,提高进攻速度,乌克兰第2方面军采用了大纵深战役布势,其部署为:

  第一梯队:5个集团军,总计38个师。

  快速机动梯队:第6坦克集团军,2个坦克军和1个骑兵军。

  预备队:第53集团军和2个步兵军,总计13个师。

  相对来说,乌克兰第3方面军兵力较弱,也没有太多的坦克部队,其布势也相对“单薄”。

  第1梯队:4个集团军总计34个师。

  快速集群:第7机械化军和第4近卫机械化军。

  预备队:第10近卫步兵军。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